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及其互动关系研究

2023-10-04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0年第1l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10No.11文章编号:1000—7695(2010J011-0237—03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及其互动关系研究雷志柱1,丁长青2,邓今朝1(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006;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知识网络组织,开展合作知识创新,对于企业组织弥补知识缺口,建立知识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是指知识网络组织系统诸要素在该系统内的秩序,它包括知识网络组织系统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等,文章将对知识网络组织构成子系统及其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知识网络组织;系统结构;互动关系中图分类号:G30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组织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满足消费者和应对竞争对手,合作知识创新就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基于对弥补知识缺口的需求以及构建组织知识优势的需要,企业需要与外界组织建立广泛的知识合作关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交换与共享,从而构成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等功能的网络结构体系。即知识网络组织(knowledgenetworkingorganiza-文献标识码:A2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被称为系统的结构。用于描述结构的重要概念是层次和子系统。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是指知识网络组织系统诸要素在该系统内的秩序,它包括知识网络组织系统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等。知识网络组织系统是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环境影响下,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运作目标,各成员组织的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在系统内传递和转化、相互耦合的开放式系统,它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素、子系统所组成,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特定功能。知识网络组织系统包括知识创新子系统、信息沟通子系统、协调控制子系统三个主要功能子系统。2.1知识创新子系统知识网络组织是一种以共享和创新知识为运作目标的具体网络组织,知识共享和创新是知识网络组织组建与存在的主要目的。知识创新子系统是知识网络组织中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主要执行功能系统。在网络运作中,各个成员组织均需要基于自身知识链中某一知识管理活动或环节与其他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因此知识网络组织创新子系统的结构模式,应基于彼此运作的知识链,连结有关知识管理环节,根据成员组织知识缺口的情况以及相应提供知识的能力,建立合作网络组织的具体实施团队。最终实现知识合作目标。因此,网络的管理层首先根据既定的知识合作目标(总项目),将网络组织总项目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子项目),所有成员组织根据合作目标签定主合同,再tion,KNO)。本文研究这种由独立组织构成的,以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为运作目标的具体网络组织——知识网络组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1知识网络组织的概念及内涵知识网络组织一种主要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知识中介机构等独立自主而又相互关联的组织为结点,以知识链的重新构筑为运作基础,具有长期性、动态性的组织联合体,其目的是通过结点组织相互之间的知识交流、传递和转移,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满足组织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知识网络组织概念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网络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它特别强调组织的知识资源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突出组织在寻求自身发展,加快并逐步完善组织知识管理运作的同时,积极加强组织外部的知识合作,倡导知识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以一种“知识网”的形式来实现知识在整个运作领域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加快知识创新与发展的速度,从而促进每个成员组织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真正体现知识带给每个组织、以至整个产业领域、社会的价值。知识网络组织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知识网络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能相互提供互补性知识资源的组织构成;(2)知识网络组织的成员组织是基于自身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来参与网络组织运作,其运作过程体现为知识链的重新构建;(3)建立知识网络组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成员组织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从而满足组织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以此获得未来收益;(4)作为一种具体的组织运作模式,知识网络组织的运作强调通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来体现其合作宗旨,从而获取并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而非在缺乏实际沟通与知识交流的情况下,仅仅利用不同运作领域组织间的分工合作,获取暂时的最大收益的情况。收稿日期:2009—11—05。修回日期:2010—01—20由此制订子合同,建立各个具体任务执行单元——知识创新团队,从而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知识创新子系统。2.2信息沟通子系统知识网络组织的信息沟通子系统是网络组织内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开展知识共享与创新活动,以及对整个网络组织进行协调与控制的基础保证。只有在知识信息分享达到十分完善的水平时,知识网络组织工作人员之间才容易形成一种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和气氛,才能保证网络组织内知识交流与共享,以及知识创新的正常进行。沟通网络是指信息交流的结构形式,是信息流动的通道。在知识创新团队中,要保证发送者和接收者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其前提条件是确保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合作知识创新网络组织构建与协调机制”(09C46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万方数据238雷志柱等:知识网络组织的系统结构及其互动关系研究信息双方有获得信息的可能性,也就是选择和构建适宜的信息沟通网络,确保团队中具有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路径。这是衡量团队沟通网络有效性的标准。由此,知识创新团队沟通网络选择和构建的标准可以从可能的沟通渠道的数量、信息垄断的难易程度、团队成员信息获取的满意感、团队成员的心理满足感、对不同信息的适应性等方面衡量。信息沟通子系统的网络构建主要是为知识网络组织的具体任务执行单位,即知识创新团队,选择和构建信息沟通网络等内容。2.3协调控制子系统知识网络组织具有鲜明的多利益主体的特性,再加上成员组织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阻碍知识网络组织正常运作,因此,即使合作伙伴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基础,同样也需要在实际活动中加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知识网络组织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知识网络组织运行过程中,协调控制的主要目标一是协调并配合知识共享与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二是通过激励机制、共享文化培养等方式协调处理各成员组织之间合作关系,支持知识共享与创新活动的开展,促使各个成员组织采用最有效的方式,与其它成员组织一起为达成知识网络组织的合作目标而努力。知识网络组织运行过程中,发起组织与合作伙伴根据网络运行需要,可以委派人员组成协调委员会,依据契约协议,对知识网络组织的整体运行过程实施调控。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和执行的职能不同,可以把知识网络组织协调控制子系统划分为功能不同的两个分系统:一是外部整体网络控制分系统,二是内部冲突协调分系统。在外部网络协调控制上,把知识网络组织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探讨知识网络组织的有效控制问题,设计有效的控制模式以此达到知识网络组织高效运作和整体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在内部冲突协调问题上,则主要表现为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协调处理。3.1信息沟通与知识创新的相互影响知识交流与沟通是知识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组织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效果,组织员工之间应该加强相互间的知识交流,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移更是如此。隐性知识是组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隐性知识是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明示。因此,人们只能通过紧密合作才能得以观察和体会,通过实践和直接交流才能获得隐性知识。有效信息沟通是知识网络组织成功进行合作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作的,但是如果合作各方不进行沟通,或者沟通效果不理想,就很容易使彼此产生误解,造成合作伙伴之间产生有形或无知识网络组织每个成员组织参与知识网络组织开展知识万方数据利益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协调活动,处理可能会出现的合作冲突。在明确运行总目标,确定组织结构与合作关系之后,各个成员组织需要据此进行目标分解,设计更详细更具体的子合同,分配合作任务,这需要合作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与控制。在明确网络目标基础之后,还需进一步协调各成员组织实际开展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活动中,处理各种可能的冲突,确保各子合同之问协同运作,以实现知识网络组织的总体目标。3.3信息沟通与协调控制的相互影响在知识网络组织中,信息沟通是指为了发挥各成员组织功能的组合作用实现最终目标而进行的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尽管从总体上看,整个知识网络组织仍然由契约协调机制来明确,但是对于彼此之间的如何进行信息交流、何时进行交流、交流到什么程度,这些方面契约协调机制是无法详细规定的,只能由一些具体的组织过程加以协调。实际发生的协调不可能通过契约机制获得,只能通过知识员工之间的日常信息交流实现。信息沟通与协调控制的核心都是这种每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正是凭借信息的交流,知识员工才知道如何协调行为,彼此之间要学会不断调整行为与活动去实现总体目标。所以,信息沟通与协调控制两者是互为补充的。3.4三大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各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三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保证知识网络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行和任务目标的达成。知识创新子系统是知识网络组织中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主要功能执行子系统;信息沟通和协调控制子系统是知识创新的保证和支持系统;协调控制也是建立在信息沟通与交换基础之上的;需要强调的是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目标一致的协调,即三个子系统必须围绕共同的目标主题才能保证知识网络组织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其次,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知识创新、信息沟通和协调控制这三个子系统都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对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过分强调都是无意义的,三个子系统各自承担起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单独依靠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能实现知识网络组织系统的整体目标。最后,各个子系统涵盖了知识网络组织涉及的所有要素。知识网络组织系统的要素包括目标要素、人员要素、资源要素、文化要素等,这些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每一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在子系统层次上共同作用,涌现出各子系统的特有功能。参考文献:[1]ALAVIM,LEIDNERDE.Review:Knowledgemaruagementandknowledgemm_lagementsystem:conceptualfoundationsandresearchissues[J].MISQuarterly,2001.25(1):107—136.[2]BRENTGALLUPE.Knowledgemanagementsysterns:surveyingthelandscape[J].InternationalJournaldManagementReview。2001,(3):61-77.[3]LINDAARGOTE.managingknowledgeinor弘nb嘶o∞:蛐integrativefi'ameworkandreviwofemergingthemes[J】.Managementscience。April2003:571—582.[4]侯光明.等.组织系统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5—108.【5]TAIJLuRIS,BAKERR,SARKISJ.Aframeworkfordesisninseffi・cientvaluechainnetworks[J].InternationalJournalonProductionEconomics.1999,62:133—44.(下转第233页)3知识网络组织各子系统的互动关系件,对于合作各方来说,彼此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来进行合形的障碍,影响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效果,有时甚至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3.2协调控制与知识创新的相互影响共享与创新活动,都有各自的活动目标,这些目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调和不相融的子目标,确保网络组织整体知识共享与创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基于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知识网络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开展,贯穿知识网络组织的整个作阶段:在知识网络组织构建及运行初期,在明确运行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各成员组织在网络运行中所担当的网络角色,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不侵犯知识产权、保护各组织贺团涛等: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方面的数据进行跟踪,对于可能引起涉外纠纷的产品,尽早向其生产企业发出警示。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救助机制,为企业妥善处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知识产权国际贸易壁垒提供有力的帮助。5.3制定各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手段首先,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技术标准的形成。通过分析研究国际标准,尽快采用符合本国国情的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并利用国际标准的修订将国内较先进的技术标准融入国际标准之中,积极参与制定并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标准。其次,拥有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我国虽然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但在某些高技术领域有着明显优势。我国应结合本国优势,选择特定的目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此外,由于我国大量先进技术还依赖引进,要在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开发过程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薪成果。第三、加快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如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协调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研究评议机制等,改革发明专利审查方式,提高专利实质审查工作效率,缩短审查周期。5.4鼓励将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一项制度安排,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励和保护自主创新,为自主创新提供生存环境和基本动力。自主创新必须和自主知识产权密切结合,要以知识产权成果合法产业化为前提,要以创新成果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挫。也只有将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才能把无形的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琛.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江苏商论,2004(1):108—109.【2]张志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评析[J】.专利法研究,2002(2):23—25.233[3]MASKUSKE,sAGGIK,P171'111.ANuNT.PatentRjgb协andTransferIn-ternationalTechnologythroughDirectIn--vestmentandLi・-fortheconference。in—ternationaltechnologyaftercensing[D].paperpublicgoodsandthepreparedtransferofTRIPS”,2003.[4]FEBRANTINOMJ.TheEffectofIntellectualnationalTradeand1993,129:300—331.PropertyRig}ItsonInter-Investment[J].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5]GUIFANGandY,MASKUSKE.IntellectualPropertyRigIltg。Licensing,Innovation[R].TheWorldBank:DevelopmentResearchGroupTrade.2003:2973.[6】朱东平.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杜会福利——兼论发展中国家的引资战略[J].经济研究,2004(1):34—35.[7】丁晓钦.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25—26.[8]李平,钱利.发展中国家规避技术垄断联盟的选择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5(3):23—24.[9]曹如中.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115—120.[10]DRUCKERNewPF.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M].York:FreePress,1999。142.【11]冯凯乐,韦健。丁可恩.跨国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R].中国企业家,2005一03—30.[12]HELPMANE.Innovation,Imitation,andIntellectualProperty硒gIIts[J】.EcoiR)metnca,1993,61:1247—1280.[13]NICHOLSONMW.IntellectualPropertyaightBandInternationalTechnologyDiffusion[J].Paperpreparedfor。respondingtoglobal—ization”confeltnce.2002.作者简介:贺团涛(1969一)j男,湖南双峰人,讲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生,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研究;曾德明,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公司治理、科技创新管理研究。(本文责编:熊俊】乎彗乎辨淖啦水蝣净眵滂蚌淖哆津哆浮哆乎够淖簦乎眵乎哆浮辨孛哆守丛淳啦淖啦淳啦守哆净驻守哆水哆窖辨谆辨母哆谬哆淖蜉淖够津哆溥够净眵乎眵淖哆浮哆乎丛净哆乎哆母啦浮哆淖廿守曲尊廿罅曲粤哆泳蜱毒哆毒眵(上接第238页)[6]DORIGOM,CAROGDI,GAMBARDEuALM.Antalgorithmsfordiscreteoptimization[J].ArtificialLife,1999:5(2)137—139.[7]LEESM,HONGs.Anenterprisewide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infrastructure[J].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2002,102(1):17—25.systems[J].MISQuarterly,1980,4(4):1—26.作者简介:雷志柱(1970一),男,湖南常德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丁长青(1948一),男,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邓今朝(1969一),男,湖北宜昌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8】孙锐,李海刚.基于知识创新的知识团队研究[J】。科研管理,2006(6).94—96.[9]SPBAGUERH.Aframeworkforthedevelopmentofdecisionsupport(本文责编:彭统序)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