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新乡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2024-07-08 来源:尚车旅游网


河南省新乡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也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A . 别样 B . 循序渐进 C . 一挥而就 D . 因噎废食

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昨日上午,武江区组织执法人员到西联镇开展集中拆违,依法对影响芙蓉新区发展建设、抢搭抢建的违法建筑共1000多平方米进行了强制拆除。

B . 对于市福利院接收弃婴的能力远超过预期已达到极限这个问题上,广州市福利院院长徐久宣布:从今天起,市福利院“婴儿安全岛”暂停试点。

C . 新丰县丰城街道横坑村260多盏路灯全都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为该村群众晚上安全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该便民举措受到该村群众一致好评。

D . 个别公安民警出现了失职渎职、执法犯法问题,这不仅侵蚀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还损害了其个人的形象,甚至使公众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

3. (2分) (2018高一下·新津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B .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示”,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辞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第 1 页 共 14 页

C . 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 .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匆匆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4. (6分) (2017·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第 2 页 共 14 页

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 . 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 . 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 . 悲剧美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

第 3 页 共 14 页

向上的鼓舞力量,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B . 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C . 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进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D . 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的效果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也是一种崇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借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 . 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 . 悲剧重在人们反抗苦难和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在渲染苦难,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 . 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交流、体验等需要的满足,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共鸣,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

5. (18分) (2016高一上·龙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孤独的守望

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第 4 页 共 14 页

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第 5 页 共 14 页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第(8)段的“一方石碾”“空地上的水井里”,让作者对乡村的逝去感到惋惜。

B .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写景状物淡而有味。 C . 本文表达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的痛惜之情,文中老人既有热情淳朴的一面,也有落后守旧的一面,作者哀其不幸。

D . “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高楼大厦”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表达作者对城市的热爱。 E . 第(7)-(9)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 (2) 请找出文中两个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指出其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 纵观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孤独的守望”能否替换成“老人的守望”?为什么? (4) 请从文体出发,探究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能否删除,为什么? 6. (6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形式美建立在几千年汉字的特殊形式基础上,线条在运动中构成活泼的生命。汉代蔡邕曾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这里的“形”,包括了天地万物及人的本身。以后的研究者都离不开这个大范围。直到康有为,简捷地表明:“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势”是动态,进一步有了“意”,即意味、意蕴,“意”扩大了空间、时间,没有穷尽。中国书法艺术积淀了自身的审美意味,它是作者与接受者共同的创造。

艺术家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面对古人、今人、世界,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艺术精

第 6 页 共 14 页

华,同时还要善于在生活里发现美。古人论书“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这些都是在自然中妙悟笔法的例子。书法的节奏与韵律,也与音乐、舞蹈相通。杜甫说“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要重视对经典法帖碑刻的学习,还要重视在“字外功夫”上参悟,要“书内书外,艺道并进”。读书与游历,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现代黄宾虹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可去也”。知识学问的来源无外乎读书、行路。读书与行路,不仅有增进知识的作用,更有变化气质、医俗的意义。这里说的读书和行路,不是一般的“读”书,也不是一般的“行”路。齐白石老年时“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大川,就是深入生活、师法造化,开拓了眼界和心胸,对其“衰年变法”有重大意义。林散之晚年在其《书法选集·自序》中回忆远游的经历:“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然而苦则苦,此行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对其眼界胸襟的拓展,其意义更是无法计量。今人出行,都是借助飞机、火车这些现代交通工具,与古人那种长途艰难跋涉,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以新的审美眼光面对新事物,开拓新思想,运用新语言。读书与游历,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要把“行万里路”当作浮光掠影一般的游览,要深入了解社会,体验大众生活,由此化为自己的气质。艺术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各门艺术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在研究书法本身特殊的规律时,天地万物、自然界、社会界,一直到人本身,都可以启发我们在艺术上的想象力。苏东坡在黄州流放期间,写出了《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等千古佳作。人生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要善于体验人生的各种生活,观察社会的不同面貌,还要如黄庭坚“得江山之助”。于此,科学与艺术同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摘编自沈鹏《漫谈国学修养与书法》,《光明日报》2016年11月10日11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是一种书写的的艺术,不仅它的特殊形式为形式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它的线条本身就代表着生命。

B . 从蔡邕到康有为的书论,对汉字的形势的认识形成了一种传统,将汉字与天地万物及人本身建立了联系。 C . 艺术家应扎根生活,采取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艺术的精华,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

第 7 页 共 14 页

D . 古人在观察自然中联想到书法,并提炼成“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等说法。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三国时期书法家钟繇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自觉与笔法联系起来。 B . 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生性爱鹅,观鹅舞颈而妙悟书法之道,曾以写经与山阴道士换鹅。 D . 宋代诗人陆游对儿子说写诗的体会,在《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董其昌和黄宾虹都说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启示书法家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体验应当保持生机和活力。

B . 齐白石和林散之在晚年都是行万里路的表率,这种游历的体验对他们艺术创作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C . 读书是知识学问的一个来源,而“行万里路”则能深入了解社会、体验大众生活,艺术家离不开这两种途径。

D . 苏东坡被流放黄州期间,创作了《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等作品,说明观察社会和体验生活对艺术创作很重要。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7. (9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养兰说 (明)陶望龄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②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

第 8 页 共 14 页

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③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炫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④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1) 史载:明万历历时48年(公元1573—1620年)。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请问:“万历甲午”为公元________年。

(2) 第②段“且告以闻”中的“闻”具体指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3) 分析文中之“客”讲述“捕龟者”一段文字的作用。 (4) 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还是认为兰花难养,却不料它轻易改变了。 B . 我还是担心兰花难养,因此不想很快改变它。 C . 我原本认为兰花难养,因此不想轻易改变它。 D . 我原本担心兰花难养,却不料它很快改变了。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 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第 9 页 共 14 页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

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

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1分)

9. (1分) ________,子无良媒。(《氓》)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4分)

10. (3分) (2017高一下·覃塘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①______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②____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③_______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11. (1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响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________。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三上·衡水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座右铭”语出《文选·崔瑗〈座右铭〉》,是中国人修身传统的具体体现。座右铭中,有的是官箴,提醒为官

第 10 页 共 14 页

者以廉自警、就正有道;有的是劝学,鞭策为学者锲而不舍、自强不息。

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座右铭是刻于三味书屋课桌上的“早”;毛泽东青年时期以“贵有恒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为座右铭。

吉鸿昌的座右铭是烧制在饭碗上的“做官即不许发财”;徐悲鸿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叶挺的座右铭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柴泽俊的座右铭是“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勤奋耕耘、默默奉献”;黄旭华的座右铭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话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4-1、

4-2、

4-3、

5-1、5-2

5-3

5-4

第 12 页 共 14 页

6-1、

6-2、

6-3、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7-1、

7-2、

7-3、

7-4、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8-2

五、 默写 (共1题;共1分)

9-1、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4分)

第 13 页 共 14 页

10-1、11-1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