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流行音乐表演演唱学科的教学体系建立和分析与传统声乐体系的比较

2020-11-06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流行音乐表演演唱学科的教学体系建立和分析与传统声乐体系的比较 单晶晶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20- ̄-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流行音乐相关专业,流行音乐演唱课程被纳入到高等音乐教育之中,尽管 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缺乏西方的学科理论,没达到学科成熟的标准,但不管成不成熟,总归是学科,发展仍然需持 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流行音乐亦是如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借鉴传统声乐的教学模式,不麻木“依 附”,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兴学科,从各个方面改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目的,充分地挖掘出流行音乐教学的科学性。社会 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对流行音乐学科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育;课程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26—2 一、我国高等音乐院校流行音乐的演唱教学及现状 独唱演唱者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好的歌唱技巧,是直接表现音 我国在流行音乐实践创作中,演唱方面经历了一个漫长 乐作品的诠释者和表现者。随着人数的增加,出现了齐唱和小组 而艰苦的探索之路。自1920年流行音乐诞生以来,一直到70年 唱,即很多人一起演唱单声部的歌曲,齐唱和小组唱的人数多少 代,一直处于大上海时期,其发展环境、速度、技术以及相关 不限,只要歌声整齐,统一,宏量,一般是歌咏活动的主要形 部分的投入都远远的落后于欧美其他国家,这与他们的音乐学 式。人数多的还有一种演唱形式即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 院很早就开设专门的流行音乐科系应该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 作品的艺术门类,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 系,因为他们专业的流行音乐有着一套长远先进、结构丰富的 称之为“合唱”,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合唱有着丰富 学科建设。随着我国二三十年改革的变化,我国流行音乐也有 的表现力,讲究整体音响的谐和与协调,要求各声部的音色相应 了进一步的提高。 统一,音量相应平衡,各声部的出现有层次。另外,对各声部的 过去,我们对“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理解比较简单化, 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在齐唱或合唱中,由 仅仅把它定义成流行音乐的分支,或是理解为流行音乐教学的 一个人单独演唱一个乐段或一些乐句的,称为“领唱”,领唱在 一个科目。但流行音乐是当代传播幅度最宽,力度最强,速度最 合唱和齐唱中即是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再往下走, 快,并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音乐类型。慢慢的教学过程中,提倡 人数参与的越多,演唱的形式就越变化,出现了一个小组的演 以英语语种教学为主,让学生更靠近欧美流行音乐文化,更能树 唱,即一个小的的人同时来演唱一首单声部的歌曲。小组唱实际 立自己的音乐风格。为了迎合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出现了组 上是齐唱的一种形式,如果演唱的是多声部的歌曲,则称为“小 合音乐教学,让学生将发声练习、歌曲技巧、舞蹈肢体、舞台表 合唱”。人数增加,主题不变,选择相关的音乐、戏剧、文学、 演、和声配合等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分解式教学,效果会更好。自 台词、舞台美术等等一系列的方法,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将 O8年开始,南京艺术学院刘新庚教授一直精心揣摩,改善创新流 各类音乐门类连贯起来进行表演,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表演形 行音乐教学的理念。他初步尝试“组合演唱”课程,实践以来, 式,不一定局限于齐唱、独唱、合唱、轮唱等各种声乐演唱形 它的影响价值,研究亮点,都带来不容小视的收获,从不同角度 式——歌剧的形式顺应而生。 培养学生的默契程度,把团队优势发挥出来,多声部和声的完美 三、流行艺术声乐体系演唱形式的演变 共鸣,肢体表演艺术的植入,初步完成了音乐与舞蹈的交叉性, 在对比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声乐体系与传统声乐模式 融入这些新鲜血液,更加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展示出多 是相互呼应。在最初的几年内,各大艺术院校多是注重对个人 种音乐元素。让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演唱的技巧,舞蹈的功 演唱风格的训练,大量的训练,培养出一批舞台风格好,演唱 底,表演的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一个歌舞 功底深厚的歌手,但这也是有缺陷的,如上所述独唱歌手演唱 组合“订”,组合致力于原创校园音乐歌舞剧,获得了一系列海 者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好的歌唱技巧演唱组合的出现,是 内外大奖,足以证明组合演唱课程在高校开设的重要性为其成为 传统声乐模式上的重唱,或者小组唱从单人训练到了多人训练 优势学科打下了重要的根基。 的阶段,演唱组合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团体之间的合 二、传统声乐体系演唱形式的变化 作性。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默契程度,把团队优势发挥出 根据人数的多少而确定演唱形式,在演唱活动中,一般的 来,多声部和声的完美共鸣,肢体表演艺术的植入,初步完成 会选择独唱,即一个人单独演唱歌曲,人声分类中的任何声部 了音乐与舞蹈的交叉性,融入这些新鲜血液,更加丰富作品的 都町以担任独唱,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个性比较鲜明,要求 表现形式,同时又展示出多种音乐元素。让学生自身对音乐的 ・226・ 2014年@期 艺术教胃 理解,演唱的技巧,舞蹈的功底,表演的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提 要舞蹈和歌唱语言的表现力,从组合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意识到 高。 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要想成为演唱组合中合格的成员,必 音乐剧是20世纪的产物,虽然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下 须具备优秀的基础专业素养才能胜任这一角色。这也客观要求 半夜的英国,但只有到了狂放不羁、无拘无束的美国人手里, 其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加强课程之间的连接性,组合课程大 才变成了现在的摩登艺术。有一种陈腐的思想障碍,把歌剧神 大提高和增强了学生课内外实践的机会,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 圣化、贵族化、沙龙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戏 合的流行音乐教育课程的产物,推动了流行音乐多元化教育的 剧艺术水平和发达程度的标志,是不能与作为市民文化、反映 步伐。 市民文化心态的歌舞剧同流合污的,很多传统的歌剧艺术家们 流行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走到了一个既确切明白又难以表 认为去搞这种格调低下的杂耍视的流行艺术,是一个没有出息 达的境地,人人都知道自己指的是什么,但很少有人能提出一 的丧失艺术家良心的表现。这肯定是对当代的市民文化、流行 个准确的定义,结果显得单一。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不提倡 艺术、通俗文艺不熟悉,尤其是对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观念和意 单纯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流行歌舞组合演变成校园歌舞 识的不了解,其实从形式上、文化观念上、审美情趣上及艺术 剧,具有一个开创性的意义,南京艺术学院歌舞剧《青春笔记 趣味上是一样的。 本》,完全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歌舞剧的成功演出是 四、高等艺术院校新兴学科的交叉及崛起的主导地位 顺应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大力支持。歌 流行音乐歌舞组合课程是近年来在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 舞剧俨然是艺术门类里面一个重要的类型,但也许对于大部分 乐学院刘新庚教授的带领指导下率先开展起来的流行音乐教学 的中国人说,是陌生的,接触的不多。西方的音乐剧建立在一 的新兴课程, “盯”组合的成就离不开组合课程的教学指导, 个真实的基础上,一切都是以叙事为主,所以一切对戏剧的奇 “耵”组合多次夺金成功的同时给该院组合课程的开展带来了 思妙想都可以在音乐里面呈现,它能让你觉得一切都是现实生 极大的肯定。歌舞组合课程是其他课程教学于一体的课程,是 涵存在的。虽然艰辛,但是还需探索,中国是全世界最早有关 声乐,视唱练耳、舞蹈、乐理、和声等课程内容的高度整合融 于音乐剧方面的国家,如越剧、豫剧、京剧等等,我们的音乐 会贯通的结晶。之所以会把歌舞组合课程作为流行音乐学院的 剧和歌舞剧也只能看国外的制作团队,用他们的心和理念来感 一个主要课程,是因为组合演唱的专业度和层次度较之于独 动中国的观众,所以需要我们大力支持本土的原创的歌舞剧茁 唱,舞蹈具有更高的内涵,更加讲究组合成员间声音的融合, 壮成长。我们国家的歌舞剧创作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艺术上 舞蹈动作与旋律的配合以及和声的编排,整体的配合度在演唱 肯定是不成熟的,其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成功就如爬 组合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山,中国的音乐剧和歌舞剧就像在半山腰,距离成功登顶,还 组合课程更好地把众多课程融合到实践当中,对学生专业 有太长的路要走。 素养的提高也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各声部之间的和声配合,需 要以和声、乐理的理论基础为基础进行改编,视唱练耳的加强 学习能够稳定学生的音准旋律,以阻断主旋律声部音调受其他 作者简介: 声部的影响,避免走音、跑调等现象的产生,舞台的表现力需 单晶晶,南京艺术学院。 ・2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