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合肥学院工科学生为样本
2024-03-17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31卷第3期(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31 No.3 2015年3月 Journal of Chf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Mar.2015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与分析 以合肥学院工科学生为样本 纪平,李妍妍 (合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 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对合肥学院工科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学院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特 点,提出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科技创新活动的建议,进而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意见与建 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科学生;合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59—03 合肥学院作为合肥市市属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围 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绕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服务地方 2我校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特点 经济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其中一项基本而又十分重 调查研究显示,我校大学生在当前开展的大学生科技 要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创新活动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6OlO一2020)>>中也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2.1普遍关注但缺乏参加的积极I生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 调查表明,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 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 的38.9%,为278人;有54.1%的学生表示正在考虑参加.这 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 表明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但是大部 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 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呈观望或等待机会状态 性”.『1]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工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现 者居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学院已经将第二课堂 状与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 活动(6—10学分)纳人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其中科技创 模式和发展方向,2013年5-6月,我们在全校工科系部开展 新类学分不得低于二分之一,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愿 了一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对 意主动参加相关活动,更多的是以“打酱油”的形式获取学 此进行分析与总结. 分. 1 概述 2.2动机明确务实 此次调查设计了“关于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问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动 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与现行模式、 机非常明确和务实.有57%的学生因为“可以获得学分”,有 对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式等几方面问题.问卷调查主要面对 1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就业”,有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 考研”,出于“个人兴趣”目的的占25%.在“参加大学生创新 程系等理工科系部的四个年级,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 人才培养,您认为最理想的选择方式”调查中,有45.7%的学 回收有效问卷941份,其中大一的有132份、大二319份、 生倾向于“参加校内外高水平大学生竞赛”,这得益于我校 大三235份、大四255份;女生227份,占总比24%,男生 在近年来在各项科技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学生无疑觉 714份,占比76%.从年级分布、性别分布上看都比较合理. 得参加比赛获奖成功率很高,一旦获奖,不仅获得了充裕的 从问卷调查总体情况来看,我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 学分,另外在各项评奖评优中也很占优势.倾向于“搞小制 动比较关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比较直接,也能 作、小发明、申请专利”占26.6%,选此项的学生应该是在中 够认识到自身的一些优势,并在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 学时有过类似的经验,实际上我校学生申请专利的比例还 上有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 是非常低的.有16.5%的学生选择了“做老师的科研助手”, 总体比例不高、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 选此项的比例不高,结果也比较符合我校是非学术性高校 措施进而建立完善的制度加以正确引导,以培养更多的应 的定位.以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确实是以获取学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201 ̄yxm62) 一259— 分为目的参加科技类活动的,这也造成了此类活动发展后 生,需要对应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类活动,活动的难度 应该呈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实践 教学,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层层推进,注重学 生自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指 劲不足、20%的学生参加了80%的活动等问题. 2.3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式因层次而异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 方式进行了分年级调查.调查显示,一年级倾向于“参加培养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活动,如听专业讲座、参加 社会实践等”占54.3%.这表明了学生知道刚进入大学自身 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适合在此阶段了解基 础性知识,开阔眼界,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二年级选择“组织 导理论的效果,从而构建分层分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 系. 3.1加强对大一新生科技创新认知能力的教育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他们首先要面对高中到 大学的适应问题,其次由于大一所学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 参加校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占57%.这说明学生经 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愿意并能够参加 校内科技创新活动,并通过经验积累,为参加高层次的创新 基本没有能力去参加竞赛类的科技创新活动.但不能否认的 是,大一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都是最高的.这就产生 了大一新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与其所能参加科技活动的 能力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大 一活动打下基础.三年级倾向于“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占 34.4%和“组织参加校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占37.8%.这说 明学生在此阶段通过前期的积累,有信心也有能力参加高 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培养科技活动的认知能力、积蓄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要Et的.比较好的方式是依托各系 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对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有着一 定的兴趣和信心.四年级选择“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占 37.4%,选择“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做科研助手”的占26%,这 的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 的培训,参加社团组织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另外,也可以 安排大一新生多听一些专家讲座,了解学科前沿资讯,激发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性热情. 3.2在竞赛中培养大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要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才 说明四年级的学生因为考虑到就业、考研等实际情况,更愿 意做些对今后发展有帮助的务实性的工作.总体来说,调查 结果显示,在参加方式方面,学生认识因年级而异,符合客 观规律,也符合实际情况. 在“您认为大学阶段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时机” 调查中,有60.5%的学生认为在二年级,有26.6%的学生认 能再次发现知识,而科技竞赛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 好的再次发现知识、重新组合知识的环境.”口经过一年级的 适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较好地处理学习、生活与课外科技 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时就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基本 为在三年级,有11.7%的的学生认为在一年级.就我们工作 经验来说,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以鼓励、积蓄经验为主,三 年级学生可以有所突破,取得一定成绩,四年级学生要做好 技能,并通过参加院系一级的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实践动手 能力并积累相关赛赛经验. 传、帮、带的工作. 2.4对主流问题观点比较统一 3.3在高层次的竞赛中提升大三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那 有53.6%的学生认为“与其他同学组成创新团队共同完 些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一定天赋与能力的学生,应该有 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和培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 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要善于挖 掘比赛成果中的亮点,进一步帮助他们申请发明专利或是 实用新型专利.在参加各类竞赛的基础上,可以申请国家级 成”项目是“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佳形式”.在“大学 生科技创新团体组成结构”的问题上,40%的学生选择了“鼓 励学科交叉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创新团队”,37.2%的学生选 择“鼓励学科交叉同年级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在经费问题 上,有52.6%的学生认为经费“须由校方或系里承担”,有 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巩固成果,为创业奠定 基础. 41.9%的学生认为“可由本人与校方共同承担”,这也正是我 校采取的经费使用方法.有57.2%的学生认为应“设置在教 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开放性实验科目”,以助于创新人才 3.4帮扶大四学生提高就业质量或是运用科技创新成果进 行创业 培养,表示“增加实验课时”占17.6%,表示“增加基础课时” 的占13.1%,“增加专业课时”的占l2.1%.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法规,用以鼓励大学生创 业.对那些有了一定科研成果并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我们应 在“目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中,认为“宣传不够”的占19.1%,39.1%的学生认为“学生不 感兴趣,重视程度不够”,23.5%的学生认为“参与渠道单一, 该鼓励、帮助他们进行创业.对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较 好科技竞赛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向一些优秀用人单位重点 推荐,帮助他们高质量的就业.当然,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 也要正确引导,形成机制,促使他们做好对学弟学妹们的 传、帮、带工作.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分析和建议 可提供学生选择少”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仅有16.9%的学 生认为“我校工科大学生课程设置合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 养”,有4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创新人才 培养”,35%的学生认为“设置合理,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 养”. 3针对不同年级的理工科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我校在近年来的大学生科技竞赛 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二八现象”明显,也就是20%的 学生参加了80%的活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自我创新能 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课堂学分统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不同年级的大学 一260一 计方法欠缺有效性与即时胜,造成学生没有紧迫感.为使科 不可否认,我们有部分老师视教学改革为负担,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这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我 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位学生,真正实现我 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4.1加大舆论导向、加强专业引导 我校近年来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到模块化教学体 校正在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改革,老师要抓住这个 契机,转变教学理念,改“知识输入”为“能力输出”,把专业 能力要素分解至每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培养学生某一种 系的改革都不断的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调查却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48%的学生认为“我院 工科大学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 如此,笔者认为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 或几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靠第一课堂的教学是不可 能实现的,只有以科技创新活动为平台,实践理论教学体 系,才能逐步形成专业能力与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 养与创新能力. 4.4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激励制度 健全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机构,强化创新教育的组 信息不对称、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解读人才培养方案,加上部 分学生对创新活动根本就缺乏兴趣,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这 种想当然的结果. 我们应集思广益,发挥多种渠道的力量,尤其是要善于 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如微博、微信等,做好做大宣传工作,树 立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各系部可以尝试改变专业导论课的教 学方法,在本专业的科技创新方面给大一新生一个直观并 且深刻的印象,从而在人校始就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 情与信心,奠定一个良好的理想信念基础.可以借鉴清华大 学的做法,实行专业导师制.在新生刚入校或者一学期后,每 一位专业教师都负责对口几名学生,负责帮助解决他们在 专业学习上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 来实践理论知识体系. 4.2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各系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依托现有实验室及专 业社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有效平台.要充分发挥 校园网络优势,建立一个有形的科技创新信息网络,要尽可 能建立一个跨专业的交流平台.各系、各专业之间的屏障很 难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一个竞赛很难 实现,而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体组成结构”的问题上,77% 的学生选择了“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可以由 团学组织牵头,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同 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平台真正运转、畅通起来. 对于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实际上我校的工科系部基本 都有,但仍然有57.2%的学生认为应“设置在教师指导下由 学生完成的开放性实验科目”来改进课程设置,以助于创新 人才培养.这说明我校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不具备独立科技创 新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相应指导.所以开放实验室不仅要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实验设备、仪器器材等,也要考虑 指导老师的配备. 4.3加强内涵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注重能力培养是许多国家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将知识与运用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世界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 力和行动能力,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获得新知识来培养创新能力”[41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 标,但仅仅有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落到实 处.“N+2”考核方式改变了一考决定一门课成绩的现象,学 生也比较认可,但深入思考,它真正改变了应试性教育吗? 织职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是 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依赖院校相关部门 的制度基础及政策保障.学校应设立专职机构全权管理组 织、策划、实施及后续等相关事宜,在学校层面上将科技创 新工作纳入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53 现在各系组织、参加的各类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基本上是 系里组织一些有意愿的老师进行指导,主要依靠他们的职 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的持续性发展.如果能成立学校层面上的大学生科技创 新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新教育工作, 可以明确责任、协调各部门,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 参加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稳步向前,可以使大学 生科技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在激励制度上,我校教务处已经针对活动指导老师出 台了相关政策,但在落实上,还存在审核标准不明确、不完 善的问题.在对学生的激励制度上,各系部都将科技创新活 动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加分因素,但执行的标准不一,有时 候出于省事的目的缺乏透明度,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议.可以 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出现的问题每年加以修改与完 善,制度要具体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2010—2020)【EB/ oL].[2010—7—29].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 07/29/c_1238932O一2.htm. [2]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 思考一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物类专业为例 I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t),2012,6(4):116— 118. [3]鲍存会.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UJ.长 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4):109—110,124. [4]郑太年.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一知识意义的视角fM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9. [5]顾建国,赵广全.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 究一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为例U1.科教文汇,2013(3): 39-4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