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古杨
来源:《新财富》2013年第11期
高度的便携性,使手机成为了银行开拓移动金融市场的天然载体。特别是2007年苹果iPhone推出,2008年安卓手机亮相,成为了手机银行爆发的导火索。有数据显示,2007-2010年这四年时间里,美国手机银行用户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截至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高达6亿台。更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智能手机激活量将达到5亿台,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这为中国手机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今,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完成的业务量普遍占到银行业务量的七成左右,成为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建立在电子银行基础之上的手机银行,在业务总量中的占比尚不到10%。既承接了电子银行的业务基础,又有巨大的开拓空间,手机银行自然成为了银行争夺用户的焦点之一。
安全性最受关注
手机银行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就是网上银行向手机的延伸过程。最初手机银行要通过手机浏览器以WAP登录方式来使用,操作繁琐。智能手机出现后,手机银行基本均以App的形式呈现,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如今,在手机银行App上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原先只有在网上银行才能完成的操作。也就是说,除了取现金和办理资产证明之类必须要在银行网点才能办理的业务外,对于转账、还信用卡、缴水电费、缴话费等业务,手机银行都能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尽管优势明显,但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一样面临着艰巨的安全难题。近年来,银行卡遭盗刷、短信诈骗等不法行为层出不穷。一旦这个平台出现了安全问题,特别是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无疑将给消费者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
由腾讯网财经频道和中国电子银行网联合推出的《2013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安全性是消费者最重视的一项,关注度高达61%(图1)。这也难怪各家银行不仅在加密技术上下工夫,还普遍使用动态口令卡、短信息通知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提高安全性之余,对手机银行用户的业务办理费用予以减免,是各大银行吸引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根据上述《报告》,费用问题以19%的关注度排名仅次于安全性,高达83.66%的被调查对象在使用手机银行的时候希望获得费用减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起个人用户,要在手机银行领域跑马圈地,想办法攻占企业用户也是扩大手机银行使用群体的有效手段。《报告》显示,约有半数的消费者使用当前的手机银行是因为“关联工资卡,频繁使用”。具有企业用户及网点优势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市场份额方面优势明显,开通了工、农、中、建四大行手机银行的受访者占比达到了71.4%(图2)。 挑战者的出现
手机银行市场基础巨大,通过打通银行账户与日常生活支付之间的通道,商业化路径也非常清晰。但就算是财大气粗的银行,要发展手机银行业务也绝非易事,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来自银行体系之外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出现了强大的对手—第三方支付平台。早在2011年5月,包括财付通、支付宝、快钱在内的27家民营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拿到了人民银行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随后这一阵容扩大至40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建立起来的移动支付系统,对手机银行形成了正面威胁。
以支付宝为例,通过PC端将资金转账到他人银行卡上要收取0.15%-0.2%的费用,但使用手机端则是免费。这与银行推广手机银行的方式如出一辙,而相比有些银行手机转账只是费率降低,手机端完全免费的吸引力显然要大很多。而在功能上,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交通罚款代办以及各种费用代扣等业务均可在支付宝上实现,甚至在银行最引以为傲的理财方面,支付宝也推出了平民理财账户“余额宝”,并且受到广泛欢迎。余额宝上线不到20天的时间里,客户数达251.56万,累计申购金额达66.01亿元。截至9月底,余额宝规模已达到556.53亿元。手机银行在功能上的优势似乎已经消失殆尽。
手机银行与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相比,处于下风的还有规模。目前仅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大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占据了接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以支付宝为主要交易工具的淘宝网和天猫平台2012年度的交易额即突破1万亿元,显然在更大的基数平台上进行移动化要容易得多。
在抢占个人移动金融中心的道路上,手机银行不仅要面对第三方支付移动平台的竞争,还要面对更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支付系统的竞争。与PC端转化移动用户不同,微信从一开始就主打移动互联网应用。目前微信5.0中的微信支付功能已经上线,尽管现在看其功能略显简单,不过截至2013年10月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群体,其规模爆发力也不可小视。
本来,坐拥电子银行渠道的手机银行,处在进可开疆拓土,退可步步为营的优势地位。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显然打乱了银行在移动终端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银行用户80%以上的操作是查询账户余额,而登录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用户则直接指向交易,并产生结算费用。因此,如果未来手机银行不能在功能性、便利性取得新的突破,其营收份额就有被第三方支付平台蚕食的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