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户籍总人口3375.20万人,常住人口2991.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3.01万人,城镇化率59.6%。
1、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区、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区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约29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99.85%。常住人口367.7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3%;
2、都市功能拓展区(包括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以及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域,约517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8.70%。常住人口451.22万人,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1%; (二)人口年龄构成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43%; 15-64岁人口占71.56%;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01%。 (三)教育情况
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人数:大专及以上人数为8478人。
二、重庆人消费情况
(一) 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收支情况
2014年 1-4季度 25147 18279 6308 1878 3521 1293 2010 1714 1188 369
34.5 10.27 19.26 7.07 10.99 9.37 6.47 2.01 所占比重(%) 25216 17814 7245 2334 1376 1326 1976 1723 1245 589 40.67 13.1 7.72 7.44 11.09 9.67 6.98 3.3 2013年 1-4季度 所占比重(%) 城镇常住居民收支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食品烟酒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从表中了解,2014年家庭总消费支出约占总收入的72.69%。 随着重庆市政府积极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政策惠及面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逐步完善,由物价、房价等引起的生活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居民生活质取得了稳步改善,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食品、住房、医疗类消费占比下滑,交通(汽车)、其他商品服务、休闲娱乐消费占比出现明显提升,居民在休闲、享受类消费比重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在我市主城居民家庭日常消费中,2014年食品、居住、交通(汽车)和衣着服装类消费是居民的三大主要开支,其占比分别为34.5%、19.26、10.99%、10.27%。
休闲娱乐服务支出稳步增长,旅游消费占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 重庆的消费特点
1、消费意识处于先进地位
随着收入逐年提高,重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排名在36个大中城市中位列前茅。2014年,支付宝数据显示,重庆2014年人均支付金额为15954元,排名第10。
在先进消费观念的指引下,重庆人的消费行为也可以用“爱吃、敢穿、品住、乐行、疯玩”来概括其特征。
2、消费需求呈现面子趋向
在消费者衣食住行四项基本消费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消费特征。2014年,重庆人衣食住行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75.02%。
3、消费目标倾向享受形态
与消费需求“挣面子”的特点相适应,重庆消费目标逐渐开始趋向享受型。在经历了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改善生活的电器普及消费后,经过几年的购买力积累,重庆消费形态目前正逐步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转移。
4、消费行为趋于从众心理
重庆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气候,造就了人们耿直、彪捍、泼辣、张扬、豪放的作风,催生了人们对表征这些作风的符号——时尚物品的狂热追逐现象。现下对家庭轿车及自驾游的狂赞,揭示出重
庆人消费行为背后的从众性。 (三) 重庆的消费习惯的文化动因 1、码头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重庆首先是一个码头,然后才是一个城市。受其深刻影响,重庆消费者的生存习惯和价值取向也显现出明显不同的风格,反映在消费领域就是对于传统界限的“蔑视”——敢穿、爱玩、喜美食,甚至到了全国皆知的程度。
2、 山地地域的外在制约
重庆人的率直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有着直接关系,表征出重庆人容易打交道、待人热情、直来直去,缺乏人性中的狡黠,语速快、反应快。独特的山体地域,限制了出行和思想。有人说重庆“只出经验,不出结果”,虽显偏激,但有些现象确实值得反思。火锅是重庆发明的,但后来做大、做出影响并上升到文化高度的,都是成都人;“江湖菜”辣子鸡、酸菜鱼为重庆人发明,但真正把它推向全国的又是成都人。因此,山地地域特征使重庆消费者喜爱盲目追逐潮流,而不会引领潮流,在消费行为中显现出从众特征。 4. 移民文化的内在驱使
20世纪重庆的两次大移民对重庆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两次大移民一是抗战中,重庆作为陪都引发的移民潮;二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因“三线”企业内迁引起的大量调迁热。这两次移民不但在为重庆带来现代科学文化、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同时,带来了
东部沿海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幽燕文化,极大地改变了重庆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使重庆人口的“含金量”大大高于西部各省市,而且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交融与互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重庆社会的文化品格、社群心理、民俗风情、以至饮食习惯、服饰时尚等。 移民文化具有特有的移民精神和开放性、兼收并蓄的特征,必然孕育出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求新求异的精神气质,率先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思想观念和消费意识。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重庆人在消费行为中出现的先进消费意识、时尚消费潮流,以及处处流露出的享受心态也就司空见惯了。 5. 休闲文化的强力拉动
毫无疑问,重庆就是一座休闲的城市。吃、穿、住、行、玩无一不在这座城市的消费过程中传递着休闲文化的气息。
在休闲文化的背后,深藏着巴蜀文化的影子。巴蜀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文化特别发达,在丰富物产的基础上,巴人、蜀人丰衣足食之余,对生活方式的更高追求也就成为本义。时至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更趋“完美化”。因此,在休闲文化的盛行中,在巴蜀文化造就的性格里,重庆人追逐着吃出健康、穿出时尚、住得舒心、行得惬意、玩得尽兴的凸现本性的生活方式。 三、重庆文化市场需求 (一)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4年1-9月,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78.3亿元,同比增
长26.3%,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52.19亿元。
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创意与设计类企业占文化企业总数25.55%,远大于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企业的8.47%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企业的1.53%。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工业制造、数字内容、人居环境、旅游产业充分融合。
(二) 文化消费市场情况
2014年前三季度,以电影为龙头,文化消费市场热度上扬。 电影方面。全市共上映影片360部、放映电影986676场、观众1935万人次、总票房6.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6%、27.02%、21.20%、23.70%。
演出方面。全市共举办商业演出18301场、观众785万人次、票房收入27225万元。
博物馆参观方面。全市共举办陈列193个、展览276个,其中三季度新办展览71个,总计接待参观1300万人次,同比增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