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40分,每题2分)
1. 某垄断厂商具有固定成本,但可变成本为零,则该垄断厂商将根据收益最大的原则定价。(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当其可变成本为0时,MC=0,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变为MR=MC=0,而这正好是收益最大的原则,即垄断厂商将根据收益最大的原则定价。
2. 某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进行三级价格歧视。如果在任何相等的价格下,第一个市场的需求量总是比第二个市场的需求量大,那么垄断厂商一定会在第一个市场定一个更高的价格。(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价格相等的情况下,需求量较大的市场代表了较高的需求曲线,而第二个市场代表了较低的需求曲线,仅仅根据题中条件无法判断两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因此垄断厂商也不一定会在第一个市场定更高的价格。
3. 现实生活中总是出现各种卡特尔串谋现象,这是因为卡特尔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每一家厂商都认为别的厂商不会对它们的行动作出反应,就会受到比产量协定销售更多产量的诱惑,因此卡特尔是不稳定的。
4.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曲线就是商品的边际成本曲线。(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而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5. 低档物品不一定违背需求规律。(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低档物品的特征是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总效应正负不定。如果商品为一般低档物品,即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替代效应,则总效应为正,即商品价格下降、商品需求量上升,因此没有违背需求规律。
6. 税收转嫁的结果使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较有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税收负担的大小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弹性小意味着对一方而言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适当替代品较少的市场一方不太愿意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7.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等。(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不易等等。
8. 就市场结构而言,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稻米市场是完全竞争,餐馆是垄断竞争,自来水是完全垄断的。(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完全竞争的特征有: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完全垄断是指一种只有一家厂商且商品没有相近替代品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指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在我国,稻米市场供给者和需求者众多,各农户和消费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产品差别不大,因此可以看作是完全竞争的。餐馆尽管需求者和供给者众多,但各餐馆各具特色,产品差异较大,因此是垄断竞争的。自来水基本上由当地国企控制,因此是完全垄断的。
9. 如果消费者偏好是单峰的,那么每个人都会同意公共物品的恰当数量。(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每个人都会同意自己所认为的公共物品的恰当数量,但是每个人认为的公共物品数量是不同的。 10. 对污染所征收庇古税的目的是政府为了获得足够的收入来治理污染。(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庇古税的作用是使得污染排放企业的排污成本能够正确地体现社会成本,使得企业减少排放数量达到社会最优的数值。治理污染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11. 因为垄断企业能够控制产品价格,所以通过索要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他们总是能确保生产有利可图。(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当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P低于产品的平均成本AC,此时即便厂商索要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厂商的利润仍旧为负(即π=(P-AC)Q<0);当产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
高价格,此时消费者不会购买,厂商的利润为负,亏损额为总成本。因此,即便垄断厂商能够控制价格也不能保证生产一定能有利可图。 12. 高额的固定成本可能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是厂商停业的原因。(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高额的固定成本可能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厂商停业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价格与平均可变成本大小的比较。
13. 自愿交换总是使卖方的状况变得更好,但不一定会使买方的状况变好。(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自愿交换一定要使买卖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否则,他们就会停止交易。
1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那么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也是该行业中所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这是因为假定短期内行业的产量调整不会改变生产要素的价格。但在长期,整个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能由所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所得。
15.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而且,无谓损失增加也越多。(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税收增加的越多,就越减少了卖者的收入,也越减少了购买者享受物品的乐趣。这样买卖者的损失就越大,无谓损失自然也就增加的多。
16. 如果在生产或消费中存在负的外部性,那么竞争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如果存在正的外部性,那么市场效率会提高。(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经济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17. 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者是在假设他的竞争对手将会跟随自己的产量决策并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制订自己的产量水平。(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是指在产量领导的情况下,一家厂商在另一家厂商之前作出选择。领导者预期追随者试图在领导者的选择既定的情况也实现利润最大化。
18. 如果总收益是100元,显性成本是50元,隐性成本是30元,那么,会计利润等于20元。(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企业的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包括显性和隐性成本,而会计利润等于总收益仅仅减去显性成本,等于50元。
19. 对于正常商品X而言,当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变化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化也呈反方向变动,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2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P=MC,且MC曲线向下倾斜,那么企业实现最小利润。(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P=MC是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的必要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d2π/dQ2<0,即dMR/dQ<dMC/dQ。由于dMR/dQ=0,所以dMC/dQ>0,故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表明,该企业实现最小利润。
1、名词题(10分,每题2分)
1. 实证表述
答案:实证表述即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对有关命题进行逻辑分析,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实证表述的结论常常被用作规范表述命题的依据。实证分析的本质是要证实或证伪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这个假说,不仅是“是什么”,而必须包含着“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命题,是一个把“是”与“将是”联结起来的判断。但是,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解析:none
2.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
答案: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给予的直接的限制。在配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配额以外,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处以罚金后方能进口。进口配额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①绝对配额,即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又有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之分。全球配额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国别配额是指在总配额内按国家分配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②关税配额,即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以及附加税,或处以罚金。关税配额根据进口商品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解析:none 3. 实物转移支付
答案: 实物转移支付是指以物品和劳务形式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比如,通过各种政府计划,穷人得到了许多非货币物品,包括食品券、住房补贴和医疗服务。在衡量不平等程度时,并没有考虑这些实物转移支付。由于实物转移支付的对象是社会中最
穷的成员,所以,没有把实物转移支付考虑在内就大大影响了所衡量的贫困率。
实物转移支付的重要作用使评价贫困的变化更为困难。由于帮助穷人的公共政策一直在变动,现金和实物转移支付之间的援助构成也在变动。因此,被衡量出来的贫困率的某些波动只是反映了政府援助形式的变动,而不是经济恶化的实际程度。 解析:none 4. 边际效用
答案: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ΔTU(Q)/ΔQ。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解析:none 5. 边际收益
答案: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时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MR=ΔTR/ΔQ,其中ΔTR、ΔQ分别为总收益和销售量的变化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论单个厂商的销售量如何变化,其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所以每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也就是平均收益。因此,平均收益曲线同时也是边际收益曲线,即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完全重合的。 解析:none
1、简答题(10分,每题1分)
1. 什么是外部性?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答案: (1)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就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
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是免费受益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把A、B两个企业合并,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都会因此而消失。
③规定财产权。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 解析:none
2. 如果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人群差别定价,比如对学生和非学生定不同的价格,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它将对学生打折?用数学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 当学生市场的需求弹性比较大时,垄断厂商会对学生打折。分析如下:
假设学生市场和非学生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s(ys)和pn(yn),从而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由一阶条件得到:
ps(1-1/|εs|)=MC(ys+yn) pn(1-1/|εn|)=MC(ys+yn)
从而有:ps(1-1/|εs|)=pn(1-1/|εn|)。
所以如果|εs|>|εn|,那么1-1/|εs|>1-1/|εn|,从而ps<pn。这就意味着,当学生市场的需求弹性比较大时,垄断厂商会对学生打折。
解析:none
3. 假设美国和台湾生产小麦和计算机的单位成本如下表所示。
美国在哪种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台湾在哪种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答案: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地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通过观察表格资料可得美国每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为0.5单位计算机,台湾每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为3/4单位计算机,可见,美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低于台湾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同理,可以看出美国每生产1单位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2单位小麦,台湾每生产1单位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4/3单位小麦,台湾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低于美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因此,台湾在计算机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解析:none
4. 为什么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下降和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会使欧佩克更难维持卡特尔协议?
答案:世界石油供应的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同时欧佩克的合谋是一个不稳定的卡特尔合谋。当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下降,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增加时,欧佩克国家面对的石油需求是下降的。此时欧佩克国家若仍按照协议出售石油,它们的均衡产量由它们面对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确定。此时欧佩克国家的总产量下降,总利润下降。欧佩克各国很难接受下降的盈利水平,违背协议提高产量的意愿更强了。因此,卡特尔协议的维持就更难了。 解析:none
5. 许多易腐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鱼类、蛋类等,其生产具有高度的季节性。因此,当这些产品的供给量在一年中出现波动时,其价格也会产生剧烈波动,幅度通常在20%~50%,甚至更高。然而,在19世纪晚些时候开始大规模商业化使用的机械冷冻/冷藏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生产商可以将易腐产品从一个季节储藏至另一个季节。据经济学家们估计,冷冻/冷藏技术使得易腐产品在其供给量的旺季价格上涨约10%,而在淡季价格又回落几乎相同的比例。试用需求曲线一供给曲线模型分析冷冻/冷藏技术在旺季和淡季如何影响易腐食品的市场价格。
答案: 如图3-2所示,由于冷冻/冷藏技术便于易腐食品的储藏,减少了一部分旺季时期的供给量,使得这类物品旺季的市场供给曲线从S1左移至S2,并导致其价格从P1上升至P2。同理,在淡季时期,冷冻/冷藏食品可以拿出来销售,增加了一部分市场供给量,导致供给
曲线从S3右移至S4,价格从P3下降至P4。
图3-2 旺季与淡季的均衡价格 解析:none
6. 苏州市为了控制房价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每一块地的拍卖最高上限,如果有地产商的报价超过上限价格,本次拍卖将停止,土地交易将取消,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上述政策的影响。 答案: (1)规定土地拍卖最高上限的经济学分析
①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在土地拍卖中,政府是土地供给者,土地对政府没有消费性用途,因而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所以土地用于生产性用途的机会成本为零,土地供给量不变,供给曲线垂直。
②土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土地拍卖中,地产商是土地需求者。地产商土地需求是消费者房产需求的引致需求,随着房价高涨,地产商也有动力高价购地。当然,土地价格越高,地产商的土地需求量越小;土地价格越低,地产商的土地需求量越大;土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③如图5-10所示。在不规定土地拍卖最高上限时,市场均衡点是E1点,市场均衡价格是P1,市场成交量是Q1;在规定土地拍卖最高上限时,例如规定最高价格是P2,此时的市场需求量是Q2,市场供给量是Q1,Q2>Q1,土地供不应求,Q2-Q1就是土地短缺数。
图5-10 规定土地拍卖最高上限
(2)规定土地拍卖最高上限的影响 ①抑制房企拿地冲动
该政策类似于一种“熔断机制”,由政府规定每一块地的拍卖最高上限,如果有地产商的报价超过上限价格,本次拍卖将停止,土地交易将取消。也就是说,地产商每提高一次报价,就有超过拍卖最高上限从而使拍卖终止的可能性,因而地产商会控制举牌价,抑制拿地冲动。 ②刺激寻租
在该政策下,对于最高限价的了解十分重要。若某地产商通过寻租获得了比其他地产商更丰富的最高限价信息,就可以通过利用规则达到自己目的,如蓄意出高价,使拍卖终止,从而阻止竞争对手拿地;或以略低于最高限价的拍卖价实现自己的拿地目标。 ③鼓励地产商间的勾结
在该政策下,最高限价本质上是“指导价”,拿地意愿强烈的房企有可能结盟拿地,反而降低土地成本。 ④形成长期房地产市场隐患
该政策导致土地市场供不应求,若政策持续下去,土地市场供求失衡越来越严重,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形成需求堰塞湖,酝酿成房地产市场隐患,并无助于解决房地产问题。 解析:none
7. 决定家庭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是家庭力量所无法控制的?在多大程度上又是家庭有权选择决定的?
答案: 家庭的收入取决于其所销售的资源的数量、资源的市场价格及其做出的选择。
劳务服务的价格是由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所决定的,这一因素并不由家庭直接控制。但是,工资率取决于人们的边际劳动力产出及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这些因素受到人们有关接受培训、教育及其自身能力的影响。
劳动力的供给量取决于个人如何支配时间的选择,其他资源的供给量也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以及该家庭的资源禀赋。例如:选择储蓄多的家庭就比储蓄少的家庭积累更多的资本。同样的,获得大笔遗产的家庭就能比没有得到任何遗产的家庭提供更多的资本。 解析:none
8. 考虑两个社区。在一个社区中,有10个家庭每家有10万美元收入,还有10个家庭每家有2万美元收入。在另一个社区,有10个家庭每家有20万美元收入,还有10个家庭每家有2.2万美元收入。 (1)在哪个社区中收入分配更不平等?在哪个社区中贫困问题可能更严重?
(2)罗尔斯更喜欢哪一种收入分配?解释原因。 (3)你更喜欢哪一种收入分配?解释原因。 (4)为什么有人有相反的偏好?
答案: (1)在第二个社区中收入分配更不平等,因为第二个社区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几乎是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的10倍,而第一个社区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只是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的5倍。但在第一个社区中贫困问题更严重,因为第一个社区中的最低家庭收入仅为2万美元,家庭平均收入为6万美元,而第二个社区中的最低家庭收
入为2.2万美元,家庭平均收入为11.1万美元。
(2)罗尔斯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不像功利主义者那样主张使每个人效用的总和最大化,罗尔斯的目标是提高社会中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第一个社区中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是2万美元,而第二个社区中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是2.2万美元,因此第二个社区中最差的人的福利要高于第一个社区中最差的人的福利,所以罗尔斯喜欢第二种收入分配。
(3)我喜欢第二个社区的收入分配,因为一方面第二个社区中的整体收入水平要高于第一个社区。尽管第二个社区中收入分配的差距很大,但个人收入水平取决于他的才能高低、勤奋还是懒惰、受教育多还是受教育少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要取得收入的过程是公正的,无论收入分配的结果如何,都应该承认这种收入分配结果。只有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上去了,政府才有更多的财力进行转移支付。
(4)功利主义者可能会喜欢第一个社区的收入分配,因为在这个社区中收入比较平等。 解析:none
9. 假定一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决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比较进口配额政策和关税政策。 答案: (1)关税政策
关税就是对进口品征税。由于关税只向外国商品征收,所以,它就使外国商品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限制了进口。
图4-5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图4-5说明了关税的影响。该图给出了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上倾斜的国内供给曲线。为简单起见,下面以小国(该国对世界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为例来进行说明。Pw表示征收关税前的世界价格,即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价格;Pt表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假设关税为从量税,t表示对单位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则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可表示为:Pt=Pw+t。
在自由贸易下,对应于世界价格Pw,国内生产为Q1,征收关税之后,国内生产提高到Q3,即征收关税后,国内生产增加了Q1Q3。生产者剩余增加a。征收关税后,国内消费量为Q4,与征收关税前的消费量Q2相比,消费量减少了Q4Q2。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另外,通过征税政府获得关税收入c。由图4-5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a-(a+b+c+d)+c=-(b+d)。 (2)进口配额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假设对象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价格。如图4-6所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外价格均Pw,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为Q1、Q2,进口为Q1Q2。现实施配额管理,假定配额为Q3Q4,而且Q3Q4<Q1Q2,于是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上涨为PQ,国内生产增加至Q3,国内消费减少至Q4。
图4-6 配额的福利效应
此时,生产者剩余增加部分为a,消费者剩余减少部分为a+b+c+d。与关税不同的是,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综合起来,配额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a-(a+b+c+d)=-(b+c+d)。其中,b、d分别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b+d为配额的净损失。c被称为配额收益或配额租金,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视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
比较关税和进口配额政策所带来的净福利损失可知,一般情况下,进口配额政策带来的福利损失会大于关税政策带来的福利损失,对这两种政策的权衡要视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环境的具体情况而定。 解析:none
10. 假设一个家庭的税收负担等于它的收入乘0.5再减10000美元。在这种制度之下,一些家庭将向政府纳税,而一些家庭将通过“负所得税”从政府那里得到钱。
(1)考虑税前收入为0、10000美元、20000美元、30000美元和40000美元的家庭。制表来说明每个家庭的税前收入、向政府支付的税收或从政府那里得到的钱,以及税后收入。
(2)这种制度中边际税率是多少?从政府那里得到钱的家庭的收入量最大是多少?
(3)现在假设税表改变了,因此一个家庭的税收负担等于其收入乘1/4再减10000美元。在这种新制度中边际税率是多少?从政府那里得到钱的家庭的收入量最大是多少?
(4)这里所讨论的每一个税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案: (1)如表18-1所示。
表18-1
(2)边际税率为50%,因为税前收入增加10000美元要多交5000美元的税。从政府那里得到钱的家庭的最大收入量是20000美元。
(3)在这种新制度中边际税率是25%。从政府那里得到钱的家庭中,最大收入量是40000美元。
(4)在第一个税表中,边际税率是0.5,在第二个税表中,边际税率是0.25,高边际税率降低了人们工作的激励,但政府补贴的家庭收入标准要比低边际税率制度中的标准低些,因而能援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第二个税表中的低边际税率减少了政府征税引起的效用损失,鼓励人们更勤奋地工作,因为只有家庭税前收入超过4万美元的家庭才纳税。 解析:none
1、计算题(10分,每题1分)
1. 设某国家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Q=-0.725-0.049P+0.025Y,而汽车的需求量、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情况如表6-1:
表6-1
试计算需求量变化中由价格和收入的变动引起的变动量各为多少?1960~1963年各年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多大?
答案: 由题设,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Q=-0.725-0.049P+0.025Y,根据题中数据,可知: (1)1960~1961年
由ΔP=1050-1000=50,ΔQ/ΔP=-0.049,ΔQP=-0.049×50=-2.450,可得: 该年的价格弹性为:
由ΔY=5150-5000=150,ΔQY=0.025ΔY=0.025×150=3.750,可得:
1960~1961年的收入弹性为:
(2)1961~1962年
由ΔP=1123-1050=73,ΔQP=-0.049×73=-3.577,可得:
该年价格弹性为:Ed=(3.577/73)×[(1050+1123)/(76.6+79.4)]=0.68。
由ΔY=5407-5150=257,ΔQY=0.025×257=6.425,可得: 收入弹性为:EY=(6.425/257)×[(5150+5407)/(76.6+79.4)]=1.69。 (3)1962~1963年
由ΔP=1235-1123=112,ΔQP=-0.049×112=-5.488,可得该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Ed=(5.488/112)×[(1123+1235)/(79.4+79.4)]=0.73
由ΔY=5623-5407=216,ΔQY=0.025×216=5.400,可得:
收入弹性为:EY=(5.4/216)×[(5407+5623)/(79.4+79.4)]=1.74。 解析:none
2. 两家商店并排坐落,他们彼此或共同通过广告来吸引顾客。商店1的利润函数为π1(x1,x2)=(45+x2)x1-2x12,商店2的利润函数为π2(x1,x2)=(90+x1)x2-2x22,其中,x1、x2分别为商店1和商店2的广告费用支出。如果每家商店相互独立确定自己的广告支出,那么商店1和商店2的广告支出分别为多少?如果某投资者同时购买了这两家商店,那么又会将商店1和商店2的广告支出定在多少水平?
答案: (1)若两家商店相互独立确定自己的广告收入,则两家商店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分别为: ∂π1/∂x1=45+x2-4x1=0 ∂π2/∂x2=90+x1-4x2=0 由上述两式解得:x1=18,x2=27。
所以单独经营时商店1的广告支出为18,商店2的广告支出为27。
(2)如果两家商店被一位投资者经营,总利润函数为: π=π1+π2=(45+x2)x1-2x12+(90+x1)x2-2x22 总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π/∂x1=45+2x2-4x1=0 ∂π/∂x2=90+2x1-4x2=0 解得:x1=30,x2=37.5。
故若某投资者同时购买了这两家商店,则商店1的广告支出为30,商店2的广告支出为37.5。 解析:none
3. 假设一家厂商从事酿酒制造。厂商投资的初始成本是40,酒的价值V(t)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自然增值,其增值形式为,市场利率是0.08。试计算该厂商酿酒的最佳时间。 答案: 该厂商未来收入的现值为
所以厂商的利润现值为:
利润现值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t=6.25,所以,该厂商酿酒的最优时间是6.25年。 解析:none
4. 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p=10-2q,成本函数TC=q2+4q。
(1)求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此时,该垄断厂商是否仍有利润?
答案: (1)由题意可得该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pq-TC=(10-2q)q-(q2+4q)=-3q2+6q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6q+6=0,解得q=1。
又d2π/dq2=-6<0,故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为q=1。 此时产品价格为:p=10-2q=8; 厂商利润为:π=-3q2+6q=3。
(2)若政府对垄断厂商限价,使其达到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水平,则厂商应满足条件p=MC,代入有关参数可得:10-2q=2q+4,解得:q=1.5,从而p=7。因此政府需要将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限制在7的水平。
此时,平均收益AR=7,平均成本:AC=TC/q=1.5+4=5.5,因此有AR>AC,此时垄断厂商仍有利润,其利润为:π=-3q2+6q=-3×1.52+6×1.5=2.25>0。 解析:none
5. 一个垄断厂家的生产成本为C=0.5aq2,需求函数为Q(p)=A-Bq,系数均为正。
(1)求该厂商的最优产量; (2)最优产量时的平均成本;
(3)设其生产成本函数现在为C=cq,c为(1)中求出的平均成本,求现在其生产的最优产量为多少?
(4)现在又有一个新的厂商进入,其生产成本也是C=cq,与原来的厂商相同。原厂商产量为q1,新厂商产量为q2,市场需求函数为Q(p)=A-Bq,问:达到古诺均衡时市场的总产量与单个厂商垄断时比较,产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说明理由。
(5)当老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0.5aq2,新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cq时,求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以及收益最大化一阶条件。
(6)证明总产量在单个老厂商的垄断产量和单个新厂商的垄断产量之间。
答案: (1)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A-Bq)q-0.5aq2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q*=A/(a+2B)。 (2)最优产量时的平均成本为:
AC*=C*/q*=0.5a(q*)2/q*=0.5aq*=0.5aA/(a+2B) (3)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A-Bq)q-cq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q*=(A-c)/(2B)。 因为c=0.5aA/(a+2B),代入得
(4)由题意,市场需求函数为p(q)=A-Bq=A-B(q1+q2)。
古诺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π1=[A-B(q1+q2)]q1-cq1; 古诺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π2=[A-B(q1+q2)]q2-cq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π1/∂q1=A-2Bq1-Bq2-c=0 ∂π2/∂q2=A-Bq1-2Bq2-c=0
联立解得:q1=(A-c)/(3B),q2=(A-c)/(3B)。 故市场总产量为q=q1+q2=2(A-c)/(3B),与垄断市场下q1*=(A-c)/(2B)相比,q1*=3q/4,即寡头条件下,市场总产量增加了。
(5)古诺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π1=[A-B(q1+q2)]q1-0.5aq12;
古诺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π2=[A-B(q1+q2)]q2-cq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π1/∂q1=A-2Bq1-Bq2-aq1=0 ∂π2/∂q2=A-Bq1-2Bq2-c=0 得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为:
总收益为:TR=[A-B(q1+q2)](q1+q2)。 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TR/∂q1=A-2Bq1-Bq2=0 ∂TR/∂q2=A-Bq1-2Bq2=0 (6)由上知:
所以总产量为:q=q1+q2=(2AB+2Bc+aA-ac)/[B(3B+2a)]。
将其与原来两种完全垄断情况下的产量进行比较,即可得知其处于二者之间。 解析:none
6. 市场需求函数p=100-0.5(q1+q2),厂商1:C1=0.5q1,厂商2:C2=0.5q2,求:
(1)哪一个厂商为斯塔克伯格模型中的领导者?哪一个厂商为斯塔克伯格模型中的追随者? (2)市场结局如何?
答案: (1)先求古诺均衡:
厂商的反应函数为:q1=95-0.5q2,q2=50-0.25q1。 解得:q1=80,q2=30。
对于任何先行动者来说,必须有q1≥80,q2≥30。要使企业1成为领导者,其必须条件是对任何企业2的先行产量决策,企业1均可采取战略使己方利益为正,对方利益为负:
对于企业2的任何产量先行决策q2>10,只要企业1威胁其产量q1将满足上式,则企业2将不敢先行动,而q2>10,与先行动者的q2≥30矛盾。
当企业1先行动时,企业2决策:
企业1决策:
企业1的产量决策范围为80≤q1≤93.33,而企业2要惩罚企业1为领导者必须满足:
这与80≤q1≤93.33矛盾。
故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只可能企业1成为领导者,企业2成为跟随者。
(2)企业1先行动时:q1=280/3,q2=80/3,π1=3266.67,π2=711.11。
企业2先行动时,q1=67.5,q2=35,π1=2953.125,π2=1093.75。
两企业同时行动时,q1=80,q2=30,π1=3200,π2=900。 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可见对任何企业,先行动均为占优策略,故市场的最后结局为古诺均衡。企业1生产80,企业2生产30。 解析:none
7. 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Q1/2,试求在价格P=6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并说明对该商品应采取的涨价或降价的政策。
答案: (1)当价格P=60时,代入商品需求函数可得100-Q1/2=60,求解得到Q=1600。
根据商品需求函数可得:Q=(100-P)2,从而dQ/dP=-2×(100-P)=-80。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有ed=-(dQ/dP)×(P/Q)=-(-80)×60/1600=3。
(2)上述计算表明,在价格等于60的情形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由于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需要对该商品采取降价政策,以便提高商品销售收入。 解析:none
8. 某包装公司粘贴信封的数量为
L为每小时雇用人数,该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试求:
(1)若每只信封的市价为0.01元,在竞争性工资分别为10元、5元和2元时该公司雇用的工人数量,并据此画出劳动的需求曲线。 (2)若公司支付的小时工资为10元,当信封价格分别为0.10元、0.05元和0.02元时的信封粘贴量,并据此画出信封的供给曲线。
答案: (1)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MPL×P=WL。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信封价格P=0.01,因而生产要素的决策原则变为L=(50/WL)2。
因此,当W1=10时,L1=25; 当W2=5时,L2=100; 当W3=2时,L3=625。 劳动需求曲线如图19-1所示。
图19-1 劳动需求曲线
(2)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P×MPL=WL。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小时工资W=10,因此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变为L=(500P)2。 因此,当P1=0.1时,L1=2500;P2=0.05时,L2=625;P3=0.02时,L3=100。
根据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可得Q=5000000P,因此,当P1=0.1时,Q1=500000;P2=0.05时,Q2=250000;P3=0.02时,Q3=100000。信封供给曲线如图19-2所示。
图19-2 信封的供给曲线 解析:none
9. 假设你作为中国电信的经理正在决策北京和石家庄固定电话的定价问题,已知需求函数为石家庄:p1=a-Q1,北京:p2=b-Q2,C(Q)=cQ(c<a<b),试求:
(1)现在考虑实施两部收费制(初装费A与话费p分开),并且可在两地区区别定价,求初装费A1、A2与话费p1、p2。
(2)在上问中,如果不能实施地区差别定价,求A、p。
(3)若A=0,并且可以在两地区实行价格歧视,求各地的价格与数量。
(4)若A=0,但法律规定只能实施统一价格,求价格与数量。 答案: (1)假设中国电信在石家庄的定价为p1,那么它可以收取的初装费的上限就是消费者在此价格下的消费者剩余,因此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就是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然后让初装费等于相应的消费者剩余,如图13-5所示,类似的分析对北京地区也成立。所以:
同理可以得到:A2=(b-c)2/2。
图13-5 两部收费
(2)在不能实行地区差价的情况下,电信公司有两种策略,一种
策略是只在一个城市经营,此时电信公司只会选择北京市,因为北京的市场规模更大;另一种策略是在两地同时经营。下面是具体讨论: 策略一:只在北京市经营。此时电信局的话费为p=c,安装费为A=(b-c)2/2,总利润为π=(b-c)2/2。
策略二:在两地同时经营。此时电信局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解得p=(b+2c-a)/2,特别地,这个结果要求(b+2c-a)/2≤a,即b+2c≤3a。因为如果相反的不等式成立,那么石家庄就不会有消费者使用电话,这时电信公司的目标应当是在北京地区最大化它的利润,而不是使得两地的利润和最大。
此时电信公司在两地经营的话费都为p=(b+2c-a)/2,安装费是A=(3a-b-2c)2/8,利润为π′=(3a-b-2c)2/4+(b-a)(a-c)。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如果2c+b>3a成立,电信公司会放弃石家庄市场,只选择在北京经营,此时话费和安装费分别为p=c和A=(b-c)2/2,利润为π=(b-c)2/2。
②如果2c+b≤3a成立,那么电信公司就需要比较两种策略的利润。如果π>π′,那么电信公司就选择策略一;如果π<π′,那么电信公司就选择策略二。
(3)这是一个三级价格歧视,这时厂商的最优选择满足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即:MR1=MR2=MC。
由于MR1=a-2Q1,MR2=b-2Q2,MC=c,把它们代入上式中,解得:
Q1=(a-c)/2,p1=(a+c)/2 Q2=(b-c)/2,p2=(b+c)/2
(4)经营策略1——两地同时经营:此时电信公司在两个城市制定同样的话费,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其中Q1=a-p,Q2=b-p,把它们代入目标函数式中,解得: p=(a+b+2c)/4 π=(a+b-2c)2/8
特别的上面的结论都要求p=(a+b+2c)/4<a,即2c+b<3a必须成立。因为如果相反的不等式成立,那么石家庄就不会有消费者使用电话,这时电信公司的目标应当是在北京地区最大化它的利润,而不是使得两地的利润和最大。
经营策略2——只在北京地区经营:
若电信公司只选择一地经营,那么它只会选择北京地区,因为北京地区的市场规模更大(b>a),此时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其中Q2=b-p2,把它代入目标函数式中,解得:p=(b+c)/2,π′=(b-c)2/4。 下面分情况讨论:
①如果2c+b≥3a成立,电信公司会放弃石家庄市场,只选择在北京经营,相应的定价策略为p=(b+c)/2。
②如果2c+b<3a成立,这时需要比较两种经营策略的利润。若π>π′,那么电信公司选择策略1。若π≤π′,那么电信公司选择策略2。
解析:none
10. 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这里,LTC是长期总成本,用美元表示,q是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其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这里q是厂商月产量,p是产品单价。 (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3)若厂商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答案: (1)由LTC=0.001q3-0.425q2+85q,得LAC=0.001q2-0.425q+85。
由q=300-2.5p,得p=120-0.4q。
长期均衡时,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上相交。令LAC=p,则有:
0.001q2-0.425q+85=120-0.4q
即q2-25q-35000=0,得q=200(负值舍去),p=40。 (2)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相切,且MR=MC。
由LTC=0.001q3-0.425q2+85q,得LMC=0.003q2-0.85q+85。
由(1)知当q=200时,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此时边际成本LMC=0.003×2002-0.85×200+85=35,因此,此时MR=35。运用公式MR=p(1-1/ε),即35=40(1-1/ε),得ε=8。 故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为8。
(3)由于主观需求曲线被假定为直线,假定为p=A-bq,即当q=0时的价格为A,亦即需求曲线与价格轴(纵轴)相交的价格距为A,则在长期均衡点上有:ε=1/b·p/(A-bp)即8=40/(200b),解得b=1/40=0.025,而主观需求曲线的纵截距为A=p+bq=40+1/40×200=45。于是主观需求曲线为:p=45-0.025q。 解析:none
1、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有何关系?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如何体现在现实中的?请举例说明。 答案: (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关系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将资本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出的增量即资本的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的现象。一般认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并不是根据经济学中的某种理论或原理推导出来的规律,它是根据对实际的生产和技术情况观察所作出的经验性概括,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纯技术关系。同时,该规律只有在下述条件都具备时才会发生作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不变;除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外,其他投入要素均固定不变;可变
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必须超过某一特定值。
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产量却有所增加,这种情况被认为发生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由两个层次观察到:第一,产量不变时,所使用的要素投入减少;第二,要素投入不变时,其所生产的产量增加。 显然,按照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时,总产出最终停止增长。可是,现实的经济实践表明,总产出并没有停止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保证了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不仅阻止了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递减,一定程度上反而提高了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通过资本、劳动等加强并维持产出的增长。
可以说,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则是长期生产的结果。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对于给定的1公顷麦田来说,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前提下,考虑使用化肥的效果。如果只使用一公斤化肥,那可想而知,这一公斤化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是很小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随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会逐步提高,直至达到最佳的效果即最大的边际产量。但必须看到,若超过化肥的最佳使用量后,再继续增加化肥使用量,就会对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化肥的边际产量就会下降。过多的化肥甚至会烧坏庄稼,导致负的边际产量。 解析:none
2. 什么是外部性?它是怎样影响资源配置的?纠正方法是什么?
答案: (1)外部性及分类
外部性,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具体有:
①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
②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③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④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2)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①先考察外部经济的情况。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
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Vp<Vs。如果这个人采取该行动所遭受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有Vp<Cp<Vs,则这个人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②再考察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p<Cs。如果这个人采取该行动所得到的私人利益Vp大于其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即有Cp<Vp<Cs,则这个人会采取该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观点看,该行动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没有得到实现,也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3)外部性的纠正方法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将具有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使外部影响“内在化”,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
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③规定财产权。规定财产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④政府直接管制。政府对产生外部性的情况进行直接管制,例如对污染的管制。 解析:no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