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深基坑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16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3年第02期 (总第153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NO.02,2013 (Cumulatively NO.153)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TECHNOLOGY 试析深基坑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李立海 [摘要]预应力锚索广泛用于建筑各领域,文章通过对深基坑预应力锚索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原 因和风险。结合工程现状和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注浆;支护 [作者简介]李立海,广西津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7—7723(2O13)O2一oo5卜0003 未完成自重 目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 20%的碎石角砾。回填时间约3~5年,随之而来的就是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支护形式比 固结,属于欠固结土,具高压缩性及湿陷性,分布 较多,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的设计,已得到了 于场地表层大部分地段,厚约0.30—5.10m。 业内广泛的使用。因锚索抗拔力与地质条件变化、 2.粉质粘土②(Q ):黄、棕黄色,局部夹灰白 张拉锁定值、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易造成 色,呈硬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 初始锁定值偏小现象的出现,从而引起基坑支护 应稍光滑,干强度中,韧性中,为粉质泥岩风化残 变形增大,无法满足设计预期目标,变形过大,有 积层。局部混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结核颗粒,发育网 可能出现险情无法挽回。故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按 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有褐黑色铁锰 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规范 质氧化物。标准贯人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24 要求。 击,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的地表浅部,厚约1.00— 一、工程概况 3.10m。 3.粉砂③(Q, ):黄、棕黄色,湿,稍密状态,中 龙光世纪项目工程位于南宁市东盟商务区中 压缩性,为粉砂岩风化残积层。砂粒呈亚圆或次棱 菲路南侧,拟建城市综合体,主楼高约380m(82 角状,分选性好,磨圆度中等,母岩成份主要为砂 层),副楼高约170m,设置5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 岩及石英碎粒等。分布于局部地段的地表浅部,厚 约25m。原地面标高为104.00m 1 15.00m。基坑底 约3.OO一8.00m。 部标高为82.00m。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 4.强风化泥岩④1(E):灰色,硬塑状态,局部 22.o0~33.00m。开挖面积约为2.13万平方,周长约 坚硬状,强风化程度,指甲易刻划,夹粉质泥岩,与 为589.4m。基坑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东、南面均有 粉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柱状岩芯,采取率100%。标 建筑物,西、北面为市政道路。 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72.5击。分布于 地质情况如下:根据勘察报告地面地质调查、 场地部分钻孔上部。层厚1.30~22.00。 钻探、现场测试及室内试验结果,场地内上覆地基 5.强风化粉砂岩④(E):黄色,坚硬状态,成分 土主要由新近期人工填土(Q )、第四系坡、残积相 以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粉砂岩,与泥岩呈互层 (Q )的粘性土、粉砂及下伏第三系(E)风化泥砂岩 状产出,岩芯易散呈散砂状,少量呈短柱状。具层 层组成。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理构造,强风化程度,结构大部分被破坏,易钻进, 1.素填土①(Q“):黄、灰黄,松散状态,各向异 浸水后易软化,岩芯采取率70% 90%。标准贯入 性。主要成分为泥岩弃土及粘性土,混约5% 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6 1.6击,岩石坚硬程度 51 为软岩,岩体完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后易软化,岩芯采取率70~90%。岩体完程度为较 为V级。该层分布于地表下中部,层厚1.50~ 36.50m。 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分布于地表 下部。 6.中风化砂岩(E)⑤:黄色,坚硬状态,成分以 根据试验指标统计结果,结合现场鉴别,并参 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岩芯呈短柱状居 照周围类似工程资料及经验,提出本工程各岩土 多,局部呈中柱状。具层理构造,中风化程度,浸水 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下表1: 表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采用值表 三轴剪切(UU) 岩土体 天 直 剪 与锚固 然 重 孔 压 体粘结 含 缩 内 ’内 内 内 强度特 水 量 度 隙 模 量 擦 摩 聚 力 摩 擦 聚 力 征值 比 角 角 frh 巾 C 巾 C (KPa) ’r r e EsI-2 (度) (kPa) (度) (kPa (,‘) (kN/m。) (MPa) ) 素填土① 18.5 5木 10木 粉质黏土② 20.O木 0.800. 1O木 50木 8木 48* 35 粉 砂③ 20.O木 1O.0 30* 5木 30宰 5车 7O 强风化粉砂岩④ l0.7 21.6 0.388 19.O 2O 6O l9 55 12O 强风化泥岩④ l0.0枣 21.O木 0.400 2O.O 16 7O 20 7O 10O 中风化砂岩⑤ 11.2 21.8 0.383 25.O 35 140 23 13O 20O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据钻探揭露,在勘察深度 二、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范围内,场地内有一层地下水,即第三系粉砂岩孑L 隙裂隙中的孔隙裂隙水。 (一)分析原因 赋存于第三系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的孔隙、裂 1.设计锚索初始锁定值过小。采用锚索支护 隙内,其补给源主要来自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 体系,如初始锁定值过小,使得支护体系产生一定 流,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季节气候影 量变形后,而必然进一步张拉锚索,导致锚索初始 响,动态相对稳定。本含水层具有层位多、层间水 预应力上升。 力联系差、层间地下水位不统一的特点,施工期间 2.设计未要求在全面施工锚索前,进行基本 地下水初见水位与含水层顶板一致,稳定水位标 试验。就本项目岩土层条件的多变性,如不进行基 高约95.57~1 13.50m,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2~ 本试验,就无法知道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和锚索参 3mo 数的合理性。 本工程场地周围为道路,基坑边坡失稳将危 3.设计锚索自由段长度过短。自由段长度过 及周围道路及行人的安全;据钻挖揭露,基坑边坡 短,对后期施工施加初始预应力时,由于锚索的弹 类型主要为极软岩岩质边坡,局部为土质边坡,泥 性变形量过小,出现锚具夹片回缩等松动情况,都 岩层具胀缩性,基坑施工后边坡高度约为25m,场 可能造成比较大的预应力损失。 地内含孑L隙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如果边坡失稳 4.腰梁混凝土设计强度过低。由于混凝土强 破坏后果严重,依《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度低于C25,当进行预应力张拉锁定时,混凝土很 (JGJ 72—2004)中第8.7.2款综合考虑,基坑工程安 容易开裂,造成锁定失败。 全等级为一级。 (二)防治对策 设计基坑围护结构形式采用桩锚支护设计方 1.对于地层和被锚固结构位移控制要求高的 案,单桩直径为lO00mm,锚索采用fptk=1860Mpa 项目,在设计锚索初始预应力值时,宜为锚索的拉 的3-6X7 5钢绞线,成孔直径15Omm;锚索长 力设计值。避免后期通过支护体系变形,而使得锚 13~26m,倾角30。。 索预应力锁定值增加,达到预先控制位移量的目 52 的。 将架线环被取下的,应重新安装,锚索下放的过 2.由于该项目岩土层条件存在多变性,没有 程,需要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监督。 任何可参考或借鉴的资料,且有不同地层条件,为 (2)锚索自由段在进行除油污、除锈,并进行防 锚索自由段应采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段 了准确地确定锚索的极限承载力,最终设计增加 腐处理;基本试验锚索组数来确定锚索极限承载力和锚索 交界处除进行塑料管口密封外,还应进行铅丝绑 参数的合理性,为锚索调整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由于锚索自由段长度问题,直接影响到初 始预应力损失。因此,锚索的自由段长度不应小于 紧。 (三)注浆常见问题 1.原因分析 5.0m。以该项目工程为例,锚索自由段长度由原来 (1)不按配合比要求下料配浆,掺水过多,掺砂 使得水泥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要求。 的7m,调整到8-12m,以确保锚索施加初始预应力 过少,时减少因松动等因素造成初始预应力值损失,也 保证了锚索、被锚固结构物和地层的稳定性,将锚 固段锚人在合适的地层内。 4.根据《岩土锚杆技术规程》(CEC22:2005) 规定,传力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传力结 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三、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一)钻孔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 1.原因分析 (1)孑L底未清理。孑L内泥浆未清除出孔,造成 锚固段钢绞线表面覆盖泥浆降低水泥砂浆与锚索 的粘结强度。 (2)钻孑L倾角不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锚索 的作用力。 2.防治对策 (1)采用高压水,将孔内的泥浆等杂物全部清 除出孑L外,直至流出清水为止。 (2)钻机就位前,先检查钻机是否安置牢固, 定出孔位,作出标记,倾角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可 采用钻孔测斜仪控制钻孔方向。 (二)锚杆制作不规范 1.原因分析、 (1)架线环被取下b因锚索在下放过程中比较 困难,工人随意取下部分架线环,造成钢绞线间距 不符合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 锚索容易被腐蚀。 (2)锚索自由段不进行防腐处理,且自由段与 锚固段交界处只是简单进行塑料管口密封,易造 成自由段被腐蚀,减少使用年限;只进行塑料管口 密封,未用铅丝绑紧,易在压力注浆过程中,挤推 塑料管位移,使得自由段长度变小,无法符合设计 要求的长度,从而影响后期张拉锁定工作。 2.防治对策 (1)施工锚杆前,做好施工交底工作,对随意 (2)注浆滞后。成孔后,等待注浆的时间过长, 孔壁失稳,造成垮孔。 (3)未采用注浆管注浆。第一次注浆未采用注 浆管,而直接从孔口注浆,使得锚固段注浆不饱 满,甚至无水泥砂浆。 2.防治对策 (1)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不得对杆 体产生不良影响。宜选用灰砂比1:0.5~1:1的水 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可 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注浆浆液应搅拌 均匀,管理人员必须到位监督,严禁擅自加水,严 防杂质 昆人浆液,采用比重计进行每盘浆体检查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成孔后,立即下放锚索,进行第一次注浆, 不易滞后太长时间。对在不稳定的地层中,或地层 受扰动导致水土流失而危及邻近建筑物或公用设 施的稳定性时,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孑L。 (3)第一次注浆应采用注浆管注浆,当孔口溢 出浆液时,可以停止注浆,这样可以确保锚固段砂 浆饱满。 (四)张拉锁定 1.原因分析 (1)张拉锁定过程中未考虑锚具夹片回缩量、 张拉角度等因素影响,无法锁定至设计初始锁定 值。造成支护后期变形增大,无法达到设计预期效 果,对支护体系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2)对张拉的顺序未预先确定方案,随意性张 拉。 (3)锚固段浆体或腰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要求 的强度就进行张拉施工。 2.防治对策 (1)首先在施工中必须确保锚索自由段的设计 长度,验收试验中最大试验荷载下,实际弹性变形 应超过该荷载下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 的8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下转第50页) 53 产、质量的保证以及企业的凝聚力、文化力等都是 服从、服务于这个工作大局。企业感恩文化是增强 靠全体职工的积极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企业的团结力、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则关爱企业,企业善待职 的文化,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文化。企业 工,职工则回报企业。人是有感情的,企业对职工 感恩文化不是只“吹吹打打”,歌功颂德的附属品, 在感情上要着眼于亲情、友情,以人为本,爱心管 而是指引企业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培育人性化、是企业腾飞的助推器。感恩文 理,做到真情、真心、真诚,有人情味。职工的忠心 人情味的职场氛围,是企业的根。企业要多做平衡心理、解疑释惑、温 化博大精深,关键在于执行。但愿感恩的空气充斥 暖人心的工作、给员工鼓舞提气,让职工心通气 我们每个人,感恩的雨露撒遍人间角角落落,让人 顺、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工作和经营中去。企业对职 人知道感恩,让人人知恩图报;但愿企业的感恩文 工要尊重、信任、维权,让职工都活得有尊严。当职 化化作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乘风破浪,再创辉 工感到被信任、被欣赏时,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更 煌 高,就有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发展,文化建设也要 (上接第53页)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性伸长 天,通过读取锚索应力计数据,计算出由155KN降 值;弹性变形量是否符合以上要求,对张拉后的应 至105KN,预应力锁定值损失高达33.3%,立即进 力损失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次,引起预应力损失 行二次补偿张拉措施,二次补偿张拉至185KN,补 的因素还有: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预 偿张拉后10天,预应力降至149KN并稳定,符合 应力筋的摩擦、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等;因此,在 设计要求。 张拉锁定前,应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计算最终 (2)张拉锁定时,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实 理论初始锁定值,实施张拉施工,锁定后出现损失 施,以减少对邻近锚索的影响。 超过10%以上,未达到设计要求,须采用二次补偿 (3)锚索张拉时注浆体和混凝土台座抗压强度 张拉措施进行调整。以该项目为例,初始锁定后3 必须符合下表2要求(以该项目为例): 表2 锚杆类型 土层锚杆 岩层锚杆 拉力型 拉力型 抗压强度(MPa) 注浆体 15 25 混凝土台座 20 25 [参考文献] 四、结语 [1]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曹金刚.预应力锚索的长度与预应 在现代建筑行业各领域中,锚索得到了广泛 力值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应用,实际设计施工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本文就 2002,(6). 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一一进行原因分析并提 [2]何思明.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出解决的对策。要想有效地防治锚索设计施工中 波纹管孔道预应力摩擦损失检测与研究[D].中 的问题,必须从设计开始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在施 [3]张狄龙.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 工管理上,严把材料关,严格执行设计及规范要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c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求,每道工序必须全程跟踪监督,这样才能够最大 限度地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以确保工程质量的 预期目标。 50 程[s].北京:中国建筑-Z-,_lk出版社,1999. [5]李建林,邓华锋,黄建文,王乐华,杨学堂.卸荷岩体锚固预 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门.岩土力学,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