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受托经济关系逐步建立起来,从而使审计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随着审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的扩大,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加大。由于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地利用审计服务,经济业务日趋复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审计工作实务中又总会分出轻重,有所取舍,我国独立审计发展的历史较短,加之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审计风险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审计风险依据审计政策、审计技术、审计手段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引发原因不同,有政策和准则的宏观方面,也有人员、技术等微观方面,因此规避审计风险势在必行。
一﹑审计风险的概述及现状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中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3个要素构成。
1、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
1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独立地存在于审计过程之外,与被审计单位自身条件有关,而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无关。其风险大小取决于会计报告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受客户外部经济环境的间接影响。
2、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其风险程度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有关,而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无关,它是审计过程中一种独立的风险,其大小取决于两点:一是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情况;二是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3、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与审计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有直接关系,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能够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加以控制的风险,也是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加以防范和控制的风险。根据以下审计风险模型可以对检查风险进行确定:检查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显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呈反向关系。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其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检查风险主要成因及表现有:
事实不清楚,证据欠充分,证明力度不足。审计人员在核定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证据时,不能认真核实、核清、核细,相关数字不精确,甚至前后矛盾;收集的证据材料不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时间性、充分性的特征,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证明力不强。
评价不确切,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不恰当。对审计核实的事实没有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加以综合归纳、分析、判断,并以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情况,处理处罚缺乏原则性、政策性、针对性、灵活性,引用
2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的法律法规欠适用、欠时效,不具备、不完整。
建议、意见不适当,审计效果不明显。如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建议和意见看不出深度、高度和水平,缺乏宏观性、建设性、可行性,针对性、服务性不强,提出措施不得力,起不到审、帮、促作用,甚至有些结果提供了不准确的审计信息,而造成直接关系人的损失。
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某些审计人员自律性不强,在审计中未遵守保密规定和审计回避制度;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以审谋私,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查实问题避重就轻、化大为小、弄虚作假、隐瞒违纪违规问题及徇私舞弊等,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
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有效性直接相关。检查风险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的函数。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同,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是惟一能够通过注册会计师的主观努力而加以控制的风险。例如:使用比较有效的审计程序可导致比较低的检查风险。同样地,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接近资产负债表日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比其他任何期中日期执行实质性测试,更有利于降低检查风险。
所以,检查风险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对最终的审计风险的影响是间接的,因为即使存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产生的后果最终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予以克服。但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发现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这些问题最终将存在于报表之中,造成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可见,检查风险直接引起审计风险。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检查风险不等于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只是审计风险的一个要素,而审计风险是各个风险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 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而生。哪里有审计活动,哪里就有审计风险。审计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的一系列活动;在本质上体现为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主观活动的反映活动,审计信息则是这种反映的结果。由此看来,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信息的准确程度,而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则取决于审计活动的开展情况,因此对审计风险的考察必然依赖对审计活动的考察。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审计活动,审计活动是指处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下(经济
3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环境、法律环境)审计人(审计主体)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人(审计客体)监督评判的过程。审计活动系统的构成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和审计方法,这些都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广义上就是具体审计组织,从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由于审计人员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经验能力的有限性难免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偏差,从我国来看,从事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很大一部分的年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实施审计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同时,审计作为一门专门技术服务,它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审计人员尚不能完全到达上述要求,这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信息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从审计体制上来看,审计组织没有完全脱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和影响,加之审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扩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就是审计监督的对象,审计客体就是被审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而审计客体的活动都是通过各种资料反映出来的,因此审计就是对审计对象的会计资料的审查。
首先,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对传统审计的认识程度。从审计内容上看,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审查,还包括对被审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这都会增加审计人员做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被审计经济业务容量增大,头绪纷繁,错综复杂,这都增加了错弊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其次,审计风险的产生还与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程度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客体的管理部门,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力保证。一般来说,一个单位如果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就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资财流失、效益低下,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出现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就大,审计风险也大。相反,如果一个单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那么审计风险也就相对较小。但目前,
4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这也就增加了发生错弊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编制,会计人员素质高低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其内部控制制度无法防范或纠正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不可避免。
再次,审计风险还受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行为的影响。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这样一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也就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高低程度。当前,被审单位管理者利用职权弄虚作假、篡改资料伪造证据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大大增加。例如,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原野工资验资报告不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野公司的管理人员提供虚假的出资凭证。
3、审计方法
首先,由于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和提示,不可能对审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作出具体说明,任何技术方法都是以一定假设为前提的,审计人员很难准确把握所有的审计技术应用的条件。现有审计采用抽样审计方式,由于不是全面和详细的审计,可能会形成审计漏洞或真空。这是审计方法自身缺陷造成的审计风险。
其次,我国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滞后,从国外经验来看,现代企业多采用注重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为特点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新的审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能力。就我国情况来看,即使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运用也不是很熟练,除了一些大型的事务所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外,大多数中小城市事务所的审计方法仍停留在账项审计阶段。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和运用问题,大多还处于朦胧之中。这也是导致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
4、审计环境
审计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客观环境。审计环境就是审计人员进行工作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
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对审计风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政治经济政策的多变和不明确带来了政策标准的不确定性。各种经济成分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差异,他们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乱中投机、
5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以图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会相应增加审计风险。
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主要在于法律的健全程度。审计法规的不健全,或在某个领域内的审计法规空白,都会迫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依据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也增大了审计风险。
最后,其他因素也会加大审计风险,如双重领导体制对审计人员的制约,审计准则的不完备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等等。
(四)审计风险的现状
现代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测试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确认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评估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根据理论框架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本土化的参考模型或指南,为确定期望的审计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注册会计师很难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恰当的估测。
在技术方面,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按照制度基础审计或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实施审计,有些采用制度基础审计的事务所在技术运用上尚未达到熟练的程度,从查账一跃到风险评估,需要技术上的很大飞跃。此外,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出发点,分析性复核程序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外实证研究也表明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查错防弊中的有效性。为实施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国外在估计期望值方面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方法,以提高期望值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分析性复核的有效性:一类是对单个被审计单位账户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包括:简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另一类是考虑了多个账户之间勾稽关系的预测模型,包括逐步回归法;融合了外部经济变量的结构化分析程序。其次,在面对差异是否需要进一步重点调查方面,国外不仅采用简单的偏离百分比来判断,而且还根据在分析性复核程序上愿意承担的误受风险水平,利用正态分布算出置信区间,来判断该账户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在分析性复核程序方面,德勤会计公司开发出STAR(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analytical review)系统,专门用于分析性复核程序。此外,在利用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测试方面,国外还采用了Benford定律分析法。Benford定律是指数字及数字序列在一个数据集里的出现频率必然遵循一个可预测的规律。
而我国审计界对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研究及运用与国外相差甚远。理论界对其
6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研究不够重视,大部分事务所做分析性复核程序时随意性很大。一般都是根据审计程序表中的审前数与以前年度审定数作些简单的比较,计算几个简单的财务比率,而行业分析做得很少,更谈不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统计调查规则。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
由于审计是一门集会计、财务、法律、财政、金融等于一身的学科,因此有很强的综合性。审计人员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主体,其专业胜任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审计机关组建时间不长,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上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在初创阶段。会计法律制度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当自我定位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即职业会计师转变为商人后,这种视角的转变就极其危险。对职业会计师来说,职业道德是他们的基本准则,而对商人来说,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只是次要问题,是否需要遵循将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指令和面临的处境。当注册会计师对商人的身份认同逐渐超过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对他们所承担的“财务报告监督人”这项职责来说,这种转变的影响是巨大的。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以及道德观念的转变将会使审计工作在计划、取证、分析、结论等方面造成失误,所带来的审计风险的后果是严重的。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熟悉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造成不良的,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终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审计理论的滞后引起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传统风险模型和强调成本与风险均衡。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只要求审计人员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来控制检查风险,并且固有风险与审计人员无关,并直接将该风险设定为高水平。这种传统模型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环境变化,因为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最终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审计风险加
7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赢利组织,在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时强调成本与风险的权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在成本范围内允许存在一定的风险为前提,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审计风险。此外,现代审计通常采用抽样审计,即审计人员用检查一部分事项取得的证据来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但无论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其选择的样本都不能完全代表总体,总会产生误差,从而引发审计风险。③ 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分歧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实,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 (三)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审计质量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和职业会计师的生存和发展,如何确保审计质量,使其形成的结论公正、客观、有效。除了会计师自身原因外,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也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由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且发展不平衡,因此,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还不健全,多数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上,有的连三级复合制度都没有做到。加上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审计收费偏低。少数事务所为招揽业务,人为降低收费标准,甚至牺牲审计质量满足客户不正当需求,使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落不到实处。因此,建立从接受审计客户的评估到审计报告发出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审计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四)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 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职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 (五)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 (六)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 (七)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弱
8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表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的,它需以账表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导向审计为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其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或有薄弱环节,则可能使内部控制系统某个环节或部位失控,则增加了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以及掩盖舞弊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同时,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能够认真执行,也难以对串通舞弊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当存有串通舞弊行为时,审计风险更大。尤其是发生集体共谋舞弊或领导授意舞弊,制造并提供虚假财会资料以蒙蔽审计人员。这些都无疑地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如今,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各种经济体制经营方式趋于多样化, 经营者的舞弊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如何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热门问题的情况下, 国家相应的立法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共同努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扩展审计范围,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充分重视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审计。针对被审计单位资产中无形资产比重的增长,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无形资产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审计,为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信息资料。同时建立和发展人力资源审计,逐步开展环境审计,进一步深化制度基础审计,提高工作绩效。由于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式下的兼并、联合、拆分以后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书,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从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更新审计观念,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断提高审计技能和政策水平并进行后续教育,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恪守审计规范,倡导敬业精神。审计部门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控制风险能力,正确面对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
9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二)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虽然制订发布了若干项具体会计准则,但大部分仅限于上市公司应用,其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一定差异,中国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应全面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异,充分参考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会计准则的内容,使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从而使审计人员能够编制出规范的、高质量的涉外审计报告,降低因会计规范不同而形成的审计风险。
(三)实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控制程序。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是提高社会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为降低审计风险,应建立配套的质量控制措施。(1)在内部制订质量考核办法,形成质量与个人的责任利益挂钩的内部监督机制。与委托方进行质量承诺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罚。做到事前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准确有效地估计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确定收集成本高低,编制实施计划。事中审查计划安排是否与委托单位要求相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计划,检查审计方法是否得当,审计依据是否正确,审计判断是否恰当。事后进行承办人复核、部门负责人重点审查、事务所负责人择要抽查的各层次检查工作,把好审计证据质量关,突出证据有效性,对审计人员的取证材料、底稿进行审核、确认,实行三级复核制度。(2)在外部做到规范控制和检查控制。规范控制即事先制定各种控制规范来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检查控制即同业互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检查、审计署的检查和法律责任大小。
(四)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因素,因此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是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首先,审计人员在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如何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非常重要。如与被审计单位充分协商,解释有关的会计政策和财务策略,尽量让被审计单位充分尊重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重要交易和事项的财务会计记录进行调整,其次,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交流中,应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予以关注。客户的日常经营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如为扩大市场占有
10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率而降低价格、增设分支机构、增加银行贷款等使经营风险加大,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的经营活动,审计机构和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业务,如税务代理、管理咨询、财务会计顾问等。通过这种方式,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及时化解客户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解决了客户的实际困难,也控制了审计风险。 (五)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它是决定审计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它与审计风险成反比。如凭证和记录的控制程序会影响三种认定的控制风险,即:适当保持的记录,如永续存货记录、应收账款记录、职工工资收入记录等,同“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有关;使用预先编号的凭证并按其编号进行会计处理,同“完整性”认定有关;原始凭证,如销售发票或支票等,提供了交易记录的金额,直接和“估价或分摊”认定相关。因此,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降低审计风险。 (六)建立健全审计法律环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审计也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课题。法律法规、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标准和适度。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的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了避免审计风险,应尽快制定出台《审计法》、《审计准则》,并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法律条文,填补某些领域法律、准则方面的空白。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应尽快熟悉运用新的审计准则,以减少审计风险。同时,以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约束审计行为,规范审计操作,避免审计中的随意性,规避审计风险。 (七)加强审计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
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工作质量与风险成反比关系,审计质量越高,风险越小;反之,质量越低,风险就越大。而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规范化原则,即审计工作应严格按照审计规范、范围和审计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二是真实性原则,即审计人
11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员在审核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情况时,形成的审计证据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三是合法性原则,即针对审计查证的问题,必须做出客观公正的处理和评价。四是谨慎性原则,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坚持科学、严谨、公正、真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始终保持独立的 审计原则。
总之,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成分多元化, 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 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 会计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 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 投机心理和短期行为较为普遍, 一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日益增大, 甚至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这给审计人员全面地、 彻底地反映被审对象存在的问题、 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意见或结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审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 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 增强审计风险意识, 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 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12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第1期 [2] 奚淑琴:《风险审计理论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第2期 [3] 曾繁荣、郑毅:《论风险审计》,《求索》2004年10月
[4] 田国双、吕红梅:《企业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若干问题探讨》,《审计》2004第9期
13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从论文开题到研究方法的确立,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得到了老师悉心的指导,在整个论文完成过程中,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认真负责的学术精神以及系统精湛的专业知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使学生受益匪浅。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不论是在此次的论文过程中,还是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与他们的交往使我受益匪浅,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