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2021-06-13 来源:尚车旅游网
深基坑处理综合方法

主楼56层,高约210m,裙楼6层,高约27。5m,地下室3层、局部4层为地铁通风道,深达21.65m。

2

基坑面积约5384m。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分别为0.8m、1。0m,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1 工程地质

工程位于河道,地貌单一,场地标高在10m左右,地下水位在1。0m左右,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填土、淤泥质填土、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层、粉质粘土~粉土,层厚分别为1.8~4。5m、0~2.9m、2.6~5.5m、4。5~15.5m、2.5~6.5m、4.5~12.0m、2。7~4。6m.

2 工程特点

(1)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2)地处市中心,场地狭小,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3)技术含量高,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的支护体系、劲性柱的制作安装、支撑围檩的爆破拆除、土体注浆加固、井点降水、深基坑土方开挖等施工工艺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3 施工方法 3.1 基坑降水

此基坑有三种不同的深度,为保证开挖时土层相对稳定,在主要含水层中采取同步降水,四周连续墙封闭,底部为不透水层,除自然降水因素外,水平和垂直渗透可能性不大。基于以上考虑,通过计算后确定在基坑内布置18口管井,井深为20m和24m,通过实际开挖情况来看,降水效果良好。 3。2 注浆加固

为了提高土的被动土压力,减少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基坑地基处理采用单管单液法加固土层,注浆设计压力为0.3~0。5MPa,水泥用量为60kg/m,实际注浆过程是只控制压力,水泥用量尽量保证。 3.3 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

(1)主楼底板与地铁通风道底板的直立边坡处理措施 在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时,在直立边坡处设计一个宽5m注浆区,布孔600mm×800mm,呈梅花形,注浆压力为0。3~0.5MPa,浆液水灰比为0.5,注浆管为25.4mm镀锌管。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注浆效果良好,未采用1∶1放坡,而在被注浆土体中打两排FDA125@1000mm锚固筋,在外面用C15混凝土浇一道挡土墙,在混凝土与注浆土体之间用1∶1砂石回填(见图1).

图1 主楼底板与地铁通风道底板的直立边坡处理措施

(2)本工程内支撑由4片角撑连成,根据这一特征,在总体上将整个基坑平面分为A、B、C、D4个区域(见图2),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实行分层分区流水施工:

①第1层土方(—0.6~-2。9m)按照图中A、B、C、D取土顺序,从北大门出土,每开挖完一个区马上施工该区支撑。

②第2层土方(-2。9~-7.5m)仍是按照A、B、C、D的顺序取土和施工支撑.为了防止开挖第2层A区、B区土方时,D区、C区的第1道支撑被压坏,在支撑上覆盖了较厚的土层,并铺设了路基箱。由于施工场地极其狭小,又是在内支撑条件下取土,故应我方要求和甲方提供的组合钢立柱施工深度等数据资料,中国船舶九院在D区的第1道支撑上设置了取土平台,其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基坑平面分区

③第3层土方(—7。5~—13。2m),据现场监测资料和注浆后的土质情况,经设计院同意,A、B、D区的第3道支撑由裙楼的底板代替,C区的第3道支撑标高由-11。40m降至-12.90m,所以第3层土方的高差为5.7m(未降低支撑前为3。9m).其开挖顺序仍是按A、B、C、D进行,只是在图2中的E、F两处制作了2个挡土板,通过坑内3台挖土机的倒运,在挡土板处形成两个土方堆场,利用停在取土平台上的挖掘机把土装车运走.

④第4层土方(-13。2~-21.65m)为C区地铁通风道处的土方,由于此处开挖深度较深,距电影院只有几米之遥,原设计方案中考虑了第4道支撑,其和第3道支撑的高差只有1。5m,只能采用人工取土。据第3层土方开挖结束后地连墙位移、支撑轴力等的监测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取消第4道混凝土支撑,但开挖时应加强监测,并准备充足的应急措施。此部分的土方开挖分3步进行:首先从-13。

20m开挖到塔楼的底板标高-15.20m处;第2步先分段局部开挖至—17。50m,然后逐步推进到整个C区开挖到—17。50m;第3步据监测结果,一次性开挖至—21.65m,土方通过安装在下处的取土钢平台倒运出去.修改前后的支撑剖面如图3所示。 图3 修改前后的围护剖面

4 施工监测

本文主要就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支撑轴力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介绍,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1)地连墙位移 据土力学压力理论,当基坑内土体开挖后,外侧土体对基坑内围护结构产生侧向土压力,使地连墙产生侧向位移。下面从9个测孔中选取3、7测孔的位移变形曲线做分析,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①地连墙位移变形曲线均表现为与设计计算位移图相似的“鱼腹”形;②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地连墙位移逐渐增大,“鼓肚”现象愈明显,最大位移对应的深度值也逐步下移;③地连墙的位移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0.8m厚的地连墙位移明显大于1m厚地连墙位移。

注:①QX3为1m厚地下连续墙的测孔;QX7为0。8m厚地下连续墙测孔;②1为第2层土方开挖结束后;2为第3层土方开挖结束后;3为第4层土方开挖结束后

(2)支撑轴力监测 基坑开挖后,坑内压力减小,坑外土压力通过围护结构作用于支撑,对支撑产生压应力.

①第1道支撑轴力 各测点轴力变化情况:第2层土方开挖至第3道支撑期间,支撑轴力呈上升趋势。第3层土方开挖后,第2道支撑开始受力,第1道支撑轴力先下降,后又缓慢上升,直至趋向稳定。当基坑开挖结束、围护结构趋于稳定后,由于受温度应力影响,支撑的轴力随气温的变化而波动,在常温状态下(当日最高气温20℃左右),支撑轴力最大值8000kN左右,在高温状态下,支撑轴力最大值为11000kN左右。

②第2道支撑轴力 受温度影响较小,最大值为11000kN,自第2层土开挖后,第2道支撑轴力呈上升趋势,到C区第4层开挖结束后趋稳定。

③温度对支撑轴力的影响 由于支撑梁是裸露在大气环境中的混凝土构件,当气温升高时,支撑梁也随之升温,温度上升必然引起支撑梁的伸长,而作为围护结构的地连墙,又限制了它的伸长,从而便产生了温度应力。据实际观测,支撑轴力受温度的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高温天气下,第1道支撑轴力测值下午比早上增加30%(平均值),第2道支撑轴力测值下午比早上增加18%(平均值),第1道支撑受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第2道支撑。

5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用A、B、C、D区的裙楼底板代替了第3道混凝土支撑,又取消了C区第4道混凝土支撑,这样取土空间加大,机械的取土效率大大提高,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了资金,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 结束语

(1)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集挡土、截水、防渗和承力于一体的基坑围护方式,在处于闹市区、场地狭小、基坑深度深的本工程中,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监测结果各项数据基本上都接近于设计允许值,说明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其设计安全合理。

(3)施工监测是保障施工安全,减少经济损失,降低工程成本,优化设计方案,完善施工工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4)在场地极其狭小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内支撑方案,不但满足围护支撑的需要,而且还能作为施工设施使用,在本工程的第1道支撑上就设置了钢筋堆放加工车间、生活临建、周转材料仓库等。 (5)对于大面积深基坑的开挖,采取分区开挖,与支撑施工形成流水作业,对于缩短基坑的暴露时间、减少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缩短工期都极为有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