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航天精神

2021-03-04 来源:尚车旅游网


航天精神

作者:李 晓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20年第7期

文/李 晓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习近平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自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以来,中国航天人不断完成创举,“长征”“神舟”“嫦娥”“天宫”接续飞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史上了不起的第一次,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的同时,也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密码。

这精神密码,在求实创新的不懈追求里——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20余年来,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刻苦攻关,推动航天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1999年,第一艘“神

舟”探访天际;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成为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7年,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登月梦想;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全面建成……这些震惊世界的成就,也标志着中国成功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晚、底子薄,但仅20余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美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就,这源于无数航天工作者的求实创新和对航天科技的孜孜以求。

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中国航天人大胆提出实现技术大跨越,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这一方案一步跨越了国外近40年的飞船发展历程。“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距离。”时任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

几乎所有的航天人都像戚发轫一样拧紧了生命的发条,向着航天科技的高峰不懈攀登,形成了一系列打着创新烙印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为了检验发动机性能,承担火箭发动机研制的科研人员一次次把发动机置于远比航天发射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试车”,而发动机至今保持100%的成功记录,得到了“金牌发动机”的美誉。

嫦娥三号历经多次变轨并实现软着陆,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科研人员迎难而上,集智攻关,在着陆减速、着陆冲击的缓冲、月面热控保障、月面移动等六大方面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三姑娘”保驾护航。

…… ……

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雄关漫道,走出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走向更加美好的前景。这背后关键是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发展的方针,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掌握主动权。

这精神密码,在顽强拼搏的时代画卷里——

辉煌的背后是汗水,成功的背后是艰辛。从“神舟”上马到“北斗”落成,无数航天工作者为实现飞天梦想,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从基础理论训练阶段、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到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阶段,航天员需要接受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被称为上天的“58个阶梯”。8米长的旋转手臂,前端连着椭圆形的不锈钢封闭吊舱,转动时如同游乐场中的“飞碟”——这就是用于训练航天员超重耐力的载人离心机。这项训练中,航天员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状态下练习各种抗负荷动作,还要判读信号、回答提问,强大作用力的牵引下,面部肌肉会变形,眼泪常常不自觉地往外流。

神舟十一号总装要完成1181道工序,涉及工步数超过15000步,落实到工步动作更是高达近80万次。操作过程中,要在视线不可见的区域完全凭感觉安装直径只有3毫米的螺钉,操作间隙只有不到1厘米,且操作人员要在身体扭曲将近180度的“瑜伽式”状态下完成安装。一遍不达标就再来一遍,一天不达标就加班苦练。

还有精益求精、实现完美操控的航天调度团队,人随星移、风雪兼程的航天回收部队,给飞船进行500多项“体检”、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的性能测试团队……据统计,直接参

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舍弃了安逸,奉献了青春,用数年如一日的顽强拼搏和无悔付出,用发自内心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精神密码,在爱国奉献的动人乐章里——

在航天战线,每一个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让人感动。

在参与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时,航天工程师周湘虎因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4,手术后他重返工地,和战友们一起搭建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航天人的担当。

在远望船队,远望人的孩子常常“扎堆”出生,因为他们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大洋上,出海间隙就成了孕育后代的难得“窗口”。

在火箭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任设计师刘站国三次住进ICU病房,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投身研制一线……

一代代航天人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执着坚守,将毕生奉献给航天事业。他们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事业,但却愧对家人。

毕雨雯是上海航天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队的总调度,由于工作忙,她无暇照顾孩子,女儿还在襁褓中就交给了远在安徽的年迈双亲抚养,直到3岁才接回身边;病危中的母亲在广州住院时,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多希望能够留下来陪母亲说说

话,但训练正是紧锣密鼓的时候,宿双宁不得不赶回北京,临走前,他哭着对兄弟姐妹们说:“我实在是没办法,希望你们和母亲能谅解我。”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航天人选择了寂寞和清贫,选择了坚守和责任,为圆祖国和人民的飞天梦想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希望,这也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