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劝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并要对学习抱有热爱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纪的高低与成功是无关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师旷劝学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
1、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2、于:向。 3、欲:想。 4、暮:晚,迟。
5、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
6、安:怎么。 7、戏:戏弄。
8、盲臣:我,师旷双目失明所以故称盲臣。 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10、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11、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2、哉:象声词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之君 16、闻:听说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轻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
师旷劝学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
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2.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3.好:爱好。 24.为:作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师旷劝学翻译阅读答案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
乎?”公曰:“善哉!”
【注释】 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翻译
晋国的平公(皇上)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阅读理解题
1.下面句子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雷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 D.游于是乎此。
2.注解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A.恐已暮矣(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肃过寻阳( ) 3.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晋平公担心学欠好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肯学的原由是____________.(不超出五个字)
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6.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体,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开导? 参考答案 1.C
2.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比及,到
3.①幼年而学,就似乎初升的太阳。 ②我岂非想要你琢磨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4.年纪大 事务多
5. 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6.从酷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谦逊听取他人的公道创议等方面阐明即可。
师旷劝学诗文赏析及答案
阅读《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 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今(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 (3)但当涉猎 但( ) (4)恐已暮矣 暮(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挑选你最喜欢的这两则短文中的句子,照抄在下面,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赏析:
(1)《孙权劝学》主要采用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孙权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鲁肃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的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指____________,他这样认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____________的意思,他这样理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现在 (2)用 (3)只是 (4)晚了,迟了
2.(1)我难道想要爱卿你学习经书礼法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吗? (2)少年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光明亮。
3.略。
4.(1)语言(对话) 有政治远见、善于劝学 敬才、爱才 对比 (2)对“暮”的含义说法各异。答案: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吾年七十”,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引出秉烛之喻。
5.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意思对即可)
师旷劝学的成语故事
晋平公向乐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好好学习,怕是巳经太晚了吧!“
乐师旷回答说: “您怕太晚,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严肃地说: “你这不是戏弄我吗?哪里有当臣子的戏弄自己国君的呢?”
乐师旷回答说:“哪里敢戏弄您呢?我听说过:少年好学,好象早晨的太阳,灿烂辉煌,壮年好学,好象中午的太阳,光照四方,老年好学,好象点燃了蜡烛,明明亮亮。在夜晚,点燃蜡烛照明,比起摸黑走路,不是强得多吗?”
晋平公说: “你说得好极了!“ 【注 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彪。
师旷: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名旷,字子野。双目失明,长于弹琴,辨音能力很强。
【说 明】
人不学习就象摸黑走路一样,非常困难。要想摆脱困境,取得主动,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篇寓言还告诫我们:老年尚且要好学,少年更应该好学了。
以上是小编为你分享的关于师旷劝学的意思_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