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三角理论看《红楼梦》英译名
2023-06-18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1年8月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Aug.,20I1 Vo1.29 N0.4 第29卷第4期 从符号三角理论看《红楼梦》英译名 段中燕 (武昌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武汉,430223) 摘要:运用符号学的翻译原则,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现行英译名进行对比分析。中文 “红”及“红楼”含义丰富,其蕴含意义与英文“red”有很大差异甚至相冲突,因此A Dream in Red Mansions等 译名不正确;《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故The Story ofthe Stone是“红楼梦”目前唯一正确的英译名。 关键词:符号学;《红楼梦》英译名;意义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11)04—074—03 收稿日期:201I一04—21 作者简介:段中燕(198O一),女,武昌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一、引言 则对《红楼梦》原著名与这两种译名进行对比分析。 二、符号学的翻译原则 1.符号三角理论(the Semiotic Triangle)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问世以来,无数读者和研 究人员为之痴狂。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红楼 梦》己被译成22个国家的文字,在全球出版发行上亿册,拥 有数十亿读者。《红楼梦》的英文翻译作品众多,其中既有 简易本,也有节译本,还有全译本。这些译本各不相同,标题 1920年代,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符号三角理论,如图所 示: Thought or Reference . 翻译也有很大差异。现行可查证的主要标题见下表。 表一 《红楼梦》英译名 英文译名 Chinese Poetry Dream of Red Chamber Dream ofRed Chamber (思想或所指关系)概念 译者 John Davis Robea Tom E.C.Bowra 年代 1830 1846 Symbol——间接的联系——Referent (符号)语言 图一1868 (所指)客观世界 符号三角理论 图中符号(Symbo1)指语言成分,如词语等:所指(Refer- ent)指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思想或所指(Tho ̄sh Or Refer- Dream ofRed Chamber Bencraft Joly 1892 Dream ofRed Chamber Dream ofRed Chmbera The Dream of Red Chamber 王良志 王际真 1927 1929 ence)指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符号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 多重性的。要确定符号的意义,除了考虑其所指意义之外, 还要考虑符号使用者的意图(语用意义)以及与其它符号 Florence&Isabd Mchugn 1958 The Story ofthe Stone A Dream ofin RedMansions David Hawkes(霍克斯) 1973 戴乃迭、杨宪益 1978 (语境)的关系。 2.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 指称意义也叫所指意义、认知意义,指语言符号与所指 客体、思想或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指称意义不完全等同于 “字面意义”,如“Russian Blue”字面意义让人摸不着头脑,其 实际指称意义为“瘦长、大耳的毛色蓝灰的猫”。指称意义 具有多重性,如“红”既可指基本色彩,也可以表示类别颜 由上表可知,《红楼梦》的现行通用英译名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杨宪益译本为代表的A Dream of in Red Mansions或 A Red—Chamber Dream,二是牛津大学教授David Hawks的 The Story f othe Stone。这两种译名都对吗?抑或只有一种 能与原著标具有等值功能呢?本文将根据答号学的翻译原 色,不可作简单字面理解。指称意义也不完全等同于“词典 第29卷第4期 从符号三角理论看《红楼梦》英译名 75 意义”。因为词典上不仅有指称意义,还有蕴涵意义,有些词 语的某些指称意义还没有收录词典里。 在翻译学中,语用意义称为蕴涵意义(也称为联想意义、 象征意义),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 的修辞色彩、文体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蕴涵意义是随着 语言使用者认知发展而从其基本指称意义上发展而来的意 义,是词语的扩展意义。词语的蕴涵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 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 的蕴涵意义往往有天壤之别。例如,“红”和“red”在表示颜 色这~指称含义上可以等值,如红色(the red color),但在汉 语中,“红”还具有英文“red”所没有的多种蕴涵意义。下面 具体分析“红”的主要意义及其与“red”的对应关系。 “红”的第一个意思是颜色的名称。甲骨文显示,在殷 代中红色由颜色词“赤”表示,如“红,赤色貌”(司马贞《索 隐》)。周秦时代指浅红色,英语可翻译为pink,如“君子不 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红壁沙 版,玄玉梁些”(《楚辞・招魂》:王逸注:“红,赤白也。”)。 到了汉代,“红”又获得了泛指红色的意义,英语可翻译为 red,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自居易 《忆江南》)。 在中国,红色往往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让人感到温暖、 热烈、激动。而汉民族自古就对红色有着特别的偏爱,在欢 度节日和举办婚寿等喜庆活动时都以红为主色调,传说中红 色还可以避邪免灾,且“红”与“鸿”有谐音之美(李燕, 2004)。于是“红”就有了第二个意义(蕴含意义),即“喜庆、 吉利、热烈”。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象征高贵(nobility), 皇宫的墙是红的,皇帝用的朱笔是红的。在英语国家,红色 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在日历中,这些日子常 用红色字体标记。因此,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或” 喜庆的日子”。 “红”的第三个意思是显现红色:变红,英语可翻译为 become red,如“元狩六年,太仓之栗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 贯朽而不可校。”(《汉书・贾捐之传》):“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宝蟾把脸红着,并不答言”(《红楼梦》第九一回)。 “红”的第四个意思是借指红色的花,如“叮咛红与紫, 慎莫一时开”(唐・韩愈《花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红是许多花的颜色, “红”也可泛指花,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养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这里“落红”可英译为falling lfowerso “红”的第五个意思是借指红色的布帛之类。如“那几 个护轿过去的仆人周贵、袁成等挂着红,押着花轿进了中门” (巴金《秋》)。 自然界中的花多呈红色或色彩较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年轻女子多穿红色衣服,中国古代的女子常用红色的胭脂化 妆,因此“红”又有了第六个意义,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如 “红颜命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吴 伟业《圆圆曲》)。佛教把人世间称为“红尘”(the world of mortals)或许也有这层含义。 “红”的第七个意思是象征革命、进步。如“各色人等, 是红是白,无从识别”(曹靖华《飞花集・风雨六十年》)。 然而中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却导致了这一隐喻意义的民族 性差异。共产主义国家信奉马列主义,主张阶级斗争,所以 流血牺牲是光荣的,这又与中国以红为贵的传统文化融为一 体,于是汉语里出现了大批含有“红”的政治褒义词,如“红 军”、“红色根据地”(revolutionary base)、“红色旅游”(tour of sacred places of revolution)。但在西方社会,红色被看作“血 腥、恐怖、激进”的代名词,为此西方一度称中国为Red Chi. na。因此“Red Army”与“红军”,虽然作为中英对等词存在, 其实政治隐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 “红”的第八个意思是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这陶三爷是历城县里的都头,在本 县红的了不得,本官面前说一不二的,没人惹得起他。” 当然,“红”在汉语中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还可表示“羡 慕、嫉妒”,如“眼红”、“红眼病”。显然,“红”是一个典型的 多义词,在汉文化中只有很高的地位,相比之下英文“red”含 义较少,在英语文化中的蕴涵意义远不如“红”在汉语文化 中的丰富多彩。 3.符号学的翻译原则 根据符号学理论,翻译的本质可阐释为“翻译是以符号 转化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许均,2009:41)。而语言符号的意义只有多重性,原语和译 语词汇多重意义一般不对等,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在具体翻 译实践中,难以等值转化及再生的主要是由于语言文字个性 差异而受到限制的言内意义(如汉语的拆字和英语的双关) 和反映特定社会习俗文化的语用意义(蕴含意义)。 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应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规范以及译 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采用适当的变通和补偿手段, 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为前提,尽可能 多和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的多重意义,以争原文和译文最大 限度的等值。“上下文”是判断何为最重要意义的根本依 据。国俗词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翻译时应在不影响指称 意义传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译文中反映出原文独特的文化 信息和审美价值。 三、《红楼梦》英译书名简析 以杨译本为代表的A Dream in Red Mansions或A Red —Chamber Dream,看似忠实地传达出了原著书名的字面意 思,即红色楼房中的一个梦(林英华,2010)。但很显然,这 与原著的内容是极不相符的,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这一译 76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8月 名没能尽可能多地忠实反映原文中“红”的含义,其次,这种 译名没有忠实再现原文中“红楼”的意义。 《红楼梦》中有许多“红”,这些“红”基本涵括了汉语中 “红”的主要含义。“红”在《红楼梦》首先指颜色,《红楼梦》 中角色的穿着不少是红色,如宝玉的大红箭袖,黛玉的杨妃 绣花锦裙,凤姐的桃红撒花袄,香菱的石榴红裙子,鸳鸯的水 指“华美的楼阁”,只和“红楼”的一个子涵义相符。“红楼” 一词涵义丰富,表意很虚,因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切忌将 其单一化理解,同时切忌作具体化说明。 曹著采用“红楼”一词,涵盖了“红楼 的三个含义,指荣 宁二府(含义一)、潇湘馆(含义二)和娼馆(贾府败落之后, 巧姐、史湘云、妙玉等一千女儿沦落风尘),符合全书万艳同 悲、世事无常的悲剧幻灭的基调(裴钰,2011)。所以,“红 红绫子袄儿等等(刘雪萍,2007)。《红楼梦》的主角宝玉是 特别喜欢红色的,号“怡红公子”,其住所也名“怡红院”。红 色在《红楼梦》中象征高贵权威,荣府的墙体、摆设主要是红 色的,凤姐、宝玉的衣着也以红色为主。“红”在《红楼梦》中 还年轻貌美的女子。黛玉可谓宝玉的红颜知己。《红楼梦》 楼”一词不能分拆为“红色的楼”。 Chamber和Mansion均从一个狭义的角度描述“红楼”, 没能传达“红楼”的完整内涵,均属误读,不符合符号学的翻 译原则。霍克斯深知“红楼”含义难以完整地英译,于是放 又名《金陵十二钗》,主要反映宝钗、黛玉等年轻女子在封建 社会的生活及命运。主人公宝玉最终也看破红尘,遁入空 门。 弃了“红楼梦”这个名字,而选择曹著的本名“石头记”,译作 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完全符合符号学的翻译原则,当直 译难以传达原文的重要意义及多重含义,就应该采取适当的 变通手段,争取原文和译文的最大等值。 四、结束语 在英语中,red的基本含义就是“红色”。但对一些西方 人来说,“红色”却和战争、流血和恐怖联系在一起。如英语 的scarlet,具有“鲜红的、猩红的”,“淫荡的”等意义,scarlet letter美国殖民地时期是通奸罪的标志。以杨译为代表的译 符号三角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尤其是各 民族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由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历史悠久而 名A Dream in Red Mansions或A Red—Chamber Dream中, “成为含义丰富的词汇。一百多年来,广大译者都在努力英译 《红楼梦》,但由于没有认识到“红”的蕴含意义与“red”有很 大差异,没有认识到“红楼”一词在原著中的多重含义,因而 没能再现原著精髓。汉学家霍克斯深刻认识到这些,因此采 用符号学翻译原则,进行了适当变通与补偿,抛弃“红楼梦” 一red”并没有传达出原著中“红”的多重含义,而且其蕴含含 义与汉语“红”的相冲突,不符合英文惯用法规范,英文读者 也因此无法领会原著精神。《红楼梦》中有许多“红”,杨译 本大多都是忠实地译为“red”,也许,杨宪益是想传播中国文 化,故而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但鉴于“red”在英文中不太 积极的蕴含意义,因此这种译法不太可取。也许,若干年后, 名,而采用本名“石头记”,实现了原著的成功英译。 《红楼梦》书名的英译历史也给人深刻启示:对待翻泽,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西方读者普遍了解英译版 既不能轻视,更不要悲观。中西文化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空 缺,但如能灵活运用符合三角理论的翻译原则,这些文化空 缺并不妨碍文化交流,霍克斯成功突破书名瓶颈就是积极的 个案。 《红楼梦》“red”所传承的多重含义,一如中文“红”,这种译 法才是最可取的。 身为英语读者和著名汉学家,霍克斯显然认识到中文 “红”与英文“red”内涵很不相同,放弃了“红楼梦”这个书 名,而是采用了该书的旧名“石头记”。而且霍译本对原文 中的许多“红”,都改为了英文读者可按受的“green”。 其次,汉学家霍克斯还认识到,汉英构词差异很大,如 “人皮,树皮,兽皮,书皮”,这些短语分别英译为skin,bark, 参考文献 [1]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4,(2):54—67. [2]刘雪萍.中英语言民族文化差异[J].青海师专学报(教 育科学),2007,(2):100—103. hide,cover。汉语重整体思维,命名重统一,故多类名词,而 英语少类名词。“红楼”一名,有不同含义,不能拆开按汉语 [3]林英华.《红楼梦》译名的比较与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 学报,2010,(4):52—54. 思维逐字英译。具体说来,“红楼”一词有三个子含义:其 一,泛指装饰奢华的楼房,如“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宋 [4]许均.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史达祖《双双燕》),“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清・洪升《长生殿・偷曲》);其二,指富贵人家女子的闺 房,如“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宋・王庭《点绛 [5]裴钰.《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N].21世纪英文 教育周报,201I一04—05. 唇》);其三,意同“青楼”,即娼妓的住所,如“二卿有此才貌, 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清 ・[责任编辑:慎思] 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卷二)“红楼”并非“朱楼”,后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