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

2022-08-26 来源:尚车旅游网
国际商务

第一部分 全球化

基础

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 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 全球化的驱动力

第二章 文化环境

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4、文化要素:

具体要素 抽象要素 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 审美观 基础设施 宗教信仰 教育 价值观和态度 社会制度 风俗习惯 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 全球贸易环境

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6、进口限制:自愿限制协议;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 7、自愿限制协议:不违反现存的国际贸易规则, 8、关税:根据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征收的税收 9、配额:对允许进口的国外商品数量的限制。

10、非关税贸易壁垒:购买国货运动,与外国投标者相比给予国内投标者更优惠的待遇;与国际标准不同的国内标准;强调产品的设计而不是性能。 11、进口限制的影响:

要求国内消费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进口限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供应来源,而当地生产者从中受益。(欧盟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进口构成随之发生变化,国内生产商可能转向别的原材料来替代。(美国队进口钢铁征收30%的关税),当然,也可能让他们调整经营和生产结构来提高效率。 为国内某些企业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以便其能成长、发展或重新获得竞争地位。 12、出口限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外国订单会转移,影响本国企业的发展。 13、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host-country)

14、母积极影响 国对投资政策的看法

有利于收支平衡 就业方面,引起工会的反对 增加就业机会 增强竞争,对经济有利 促进地区发展 技术转移 促进资金流动 消极影响 降低了研究开发水平 增加了资金外流的风险 加剧国内竞争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侵蚀了东道国的文化 扰乱了国内商务活动 外国政府干预的风险 技术优势:技术外溢

15、资本外逃:由于投资者认为投资回报或者是资本的安全在他们自己国家得不到足够的保障,而使得私人资本流向国外。

第四章 政治与法律

1、政府行为的三个主要领域对国际商务经理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是禁运和贸易制裁,出口控制以及对国际商务行为的管制。

2、制裁: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包含特定强制性贸易措施,以扭曲自由贸易流向的政府行为。如取消贸易融资或者是禁止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制裁预期的目标却总达不到,需多方共同实施。

3、禁运:出于敌对或者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通常是全面禁止贸易的政府行为。 4、出口管制制度:禁止或者至少是延迟敌对国家得到战略性重要商品的制度。 5、政治风险:由于东道国政治行动的结果,而使得国际企业资产、盈利能力或者是管理控制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所有权风险、经营风险和转移风险。 6、所有权风险:与保有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内在风险。

7、经营风险:政府或者是其他集团干预某个公司国外业务的危险。

8、转移风险:某人将利润或者是产品转移进或转移出一国的能力受到政府规章制度限制的风险。

9、政府活动包括征用、没收和国有化。

10、征用:政府通常以低于公司资产投资的低水平补偿接管某一公司。 11、没收:政府强制性地取得某一公司,而对于所取得的资产没有任何补偿。 12、国有化:政府要求将部分所有权和管理权从外国公司转到当地的实体,有或者是没有补偿。

13、经济风险有外汇管制、税收政策、价格管制。

14、法律基本体系包括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类。普通法是基于传统,根据过去的判例和习惯的做法而非成文的调理和规章的法律。大陆法系是基于成套的成文规章条例的法律。

第五章 经济一体化

1、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

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都已解除,尽管有时仅限于某些商品或者是服务。(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南非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取消了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并且对非成员国制定共同的贸易政策,并且允许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经济联盟:具有共同市场的特点,并且在货币政策、税收和政府支出方面协调一致,并使用统一货币的贸易国家之间的联盟。 2、经济一体化的代价及其所带来的好处: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即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好处。

贸易转移:当一组国家在成员国内部实行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对非成员国保持共同的壁垒时,给某一特定国家带来的损失。

例子:西班牙与欧盟之间农产品自由流动,对美国的农产品征税,则会导致美国竞争力下降

降低进口价格:一个国家集团对外征收关税,需求的下降程度会很大,所以迫使出口国降低价格。 竞争加剧和规模经济

市场规模越大,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越多,结果是消费者能获得较低的价格,同时也将刺激那些缺乏活力和低效率的经济体积极行动起来。

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内部由于市场扩大,产量增加而引起的生产成本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多个企业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更低的生产成本。

要素生产率提高:使得劳动力和资本能够从生产效率低的地区流向生产效率高的地区

地方主义和名族主义 3、欧洲的一体化

1957年,罗马条约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1994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布欧盟成立

第三部分 全球贸易和投资 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以国家所拥有的稀有金属来衡量国家的财富,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从而让贵金属流入,主张经济名族主义。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效率较高(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较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些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主要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 布(码/小时) 4 5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可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即使都处于绝对劣势状态,也能发生贸易)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 布(码/小时) 4 2 此时互惠贸易比率的范围是:4C<6W<12C

4、比较优势的例外: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相同。 5、为什么英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生产效率都低于美国,也可能向美国出口? 当两种商品均用一国的货币表示时,英国的工资要比美国的工资低很多,以至于一种商品在英国较便宜。因此,美国可能出现的要抵制英国的廉价劳动力以保护本国工人的高工资是错误的。

6、比较优势一开始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是错误的。

7、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机会成本理论指一种商品的成本为额外生产一单位该商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 8、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a. 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

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其以内的点是可能的,但不是有效的;其以外的点是不可行的。向下倾斜(斜率为负)的直线(固定成本)。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只能消费它生产的商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 b. 小麦的机会成本=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斜率的绝对值 c. 贸易所得分析和有贸易时的相对商品价格(见后)

d. 固定成本下,小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国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这是因为小国满足不了大国的进口需要。 9、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 机会成本递增: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以

释放刚好足够的资源。凹向原点。

b. 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 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的Y的数量。 c.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

合。

d. X对Y的边际替代率(MRS):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

位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凸向原点。

e. 孤立均衡是反映一国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如何确定均

衡点,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点。孤立条件下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在孤立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f.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见后)

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构成互利贸易的基础

相对商品价格在两国相等时才停止。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国家1对国家2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强,而国家2对国家1的出口商品需求越弱,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于国家1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两国存在不完全分工

g.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工的情况。 H.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见后)

I.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见后)

10、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由马歇尔和埃其沃思共同提出的,反映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11、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我们把一国的基期贸易条件设为100,则贸易条件的变化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 12、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a.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

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b. 要素价格均等理论(萨缪尔森发展的),称为赫—俄—萨定理。 1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 采用相同的技术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规模报酬不变,增加生产某一商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带来该商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

两国均为不完全专业化生产:不是小国

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消费者、贸易者不会影响价格;生产者不会获得超额利润

国内要素自由流动而不存在国际间流动 没有运输成本、税收等其他成本 两国资源充分利用

两国贸易是平衡的:每一国的进口额等于其总出口额 14、要素密集度:劳动/资本,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15、要素丰裕度:一种以可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来衡量;另一种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资本的租用价格就是利率r,劳动时间价格就是工资率w。若国家2的r/w小于国家1的r/w,则国家2是资本丰裕的。

16、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国际贸易会促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品。

分析: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国家1商品X的价格低于国家2,因为国家1的劳动价格低, 而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当国家1专业化生产X产品并减少Y产品的生产,则对 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从而提高工资率,同时对资本的相对需求会下降,引起利率 的下降。而在国家2发生的国家1 相反,这会使得两国的工资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 缩小。

相对要素价格:w/r 国家1在专业化生产商品X,提高了劳动相对于资本的需求,w/r上升。国家2专业化生产Y,提高了资本的相对需求,即r/w上升,即w/r下降,直至两者相等。

绝对要素价格:自由贸易会使两国同类劳动的实际工资相等,使两国同类资本的实际利率相等。

17、萨缪尔森定理的结论——贸易会提高各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的价格,降低各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的价格。国家1工资上升而利率下降,使劳动的真实收入上升,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下降。这是建立在要素可以在各国和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的假设之上的。长期是可能的,短期是不一定成立的。

18、由于发达国家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国际贸易会降低这些国家劳动的真实收入,提高资本所有者的真实收入,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会一般都赞成和主张贸易保护。但政府也不会限制国际贸易,因为贸易导致的劳动者的损失小于贸易导致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政府可以用合适的税收政策进行再分配。

19、特定要素模型:贸易对一国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明确的,同时将有利于用于该国出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而不利于用于该国进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 20、在现实世界中,国际贸易真的使各国同质要素收入相等了吗?

并没有,因为该理论所依赖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各国都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各国间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阻碍了各国对商品价格相等,许多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其运作也不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力量在同时作用。我们只能说国际贸易减小了同质要素收益的国际差异,而不是完全消除。

21、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经验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这个理论,资本较为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里昂惕夫进行检验发现,美国实际出口的产品相对来说不是资本密集型而是劳动力密集型的。

对该检验的解释:1947年并不具有代表性意义;使用了两要素模型,忽略了自然资源等要素;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自己本国生产);计算中没有考虑人力资本。

22、要素密集度的颠倒:某一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的。当两种商品生产中要素替代弹性相差过大,这种颠倒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下,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不再适用。

23、新贸易理论:一个是由保罗·克鲁格曼阐述了当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时,或者是当特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时,贸易是如何改变的。另一个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产业的竞争力,而不是特定国家的要素确定竞争力。

24、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保罗·克鲁格曼)

a. 规模报酬递增: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这是由于

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地利用劳动力、大型机器设备进行专业化生产。该情况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

b. 规模经济: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下降。存在于企业内部。

c. 外部经济:当整个产业的产量扩大时(即由于企业某些外部的原因),各个企业

的平均成本下降。 25、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a. 产业内贸易:与完全不同的产品间的国际贸易相对,这是基于产品差别的贸易。 b.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国家的各

企业或工厂只生产某一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而不是生产全部款式,这样可以保持低成本。该国可以从他国进口其他款式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有更多的选择,从中获益。可以说取消关税,可以促进产业内贸易。 c. 产业内贸易的度量:产业内贸易指数

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特定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当一个国家之一进口或出口时,不存在产业内贸易,T=0;当对某一商品的出口等于进 口时,产业内贸易最大,T=1。

2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

a.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贸易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差别的,而产业间

贸易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因此,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额也较大,而产业内贸易则在当生产要素大致确定之后具有相同的经济规模和要素比例的国家之间较大。

b.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预测,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资源的收入。规模经济的产业内

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这可以接受为什么欧盟的形成以及战后制成品的贸易开放都没有遇到利益集团的阻扰,而劳工力量强烈反对工业国家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因为后一种贸易模式是产业间贸易,会引起工业国家某些产业的完全崩溃和大批劳动力在其他产业的再就业问题。 c. 产业内贸易与产品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

d. 结论:比较优势确定产业间贸易的模式,差别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

贸易。在现实生活中两种类型的国际贸易都同时发生着,要素禀赋的差别(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越大,比较优势和产业间贸易就越重要。当要素禀赋比较相似时,产业内贸易就会占主导地位。

2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在第一阶段,该产品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第二阶段,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改进,为适应国内外的需求,产量大幅度上升。第三阶段,该产品已标准化,模仿国开始生产供应国内消费这一产品。在第四阶段,模仿国开始向发明国低价出口。第五阶段,发明国完全停止出口。

28、波特的国家优势钻石模型:创新是推动和保持竞争力的源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a. 要素条件:在决定贸易时很重要,但它们并非竞争力的唯一源泉,这一点与古典

贸易理论和要素比例理论的观点不同。对于波特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初始的禀赋,而是一国不断创造、升级和利用其要素的能力。

b. 需求条件:在竞争激烈和高要求的母国市场上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更容易赢得

竞争优势。波特指出,对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起重要作用的是市场的特征而非市场规模的大小。波特把这个特征阐述为高要求的顾客。

c. 相关的和辅助性行业:企业能够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接近供应商以及及时的产

品和信息流动,可以获得优势。

d.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即母国对企业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力造成的各种有利和

不利条件,波特指出,没有一种管理战略是普遍适用的,它要取决于什么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国家的某种行业更为适用。

e. 国家和企业必须通过高度本地化的过程创造和保持,以保证它们能够获得成功的

要素。

第七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微观研究有垄断竞争理论(产业组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内部化理论。宏观研究有贸易补充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垄断竞争理论:海默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出于本国的投资收益低于国外这一因素,而且基于企业认定了由于其建立的垄断体制而在国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前景。实质是大企业封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周期划分为引进期、发展期(成长期)、竞争期、成熟期、衰退期,以产品进入和退出市场为全过程,扩展到描述企业如何从国内生产转向跨国经营。

4、内部化理论:由于某些交易对象自身具有难以计价的特征和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因素的存在,通过设立海外完全子公司,有关业务由企业内部交易完成,能更好的利用在各国设立的子公司来协调和控制企业的海外活动。

5、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日本型对外投资理论、顺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重要的是通过商品生产来选择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顺序。选择劣势产业对外投资扩大贸易(转移夕阳产业到更加不发达的国家) 局限性:

a. 对边际产业定义为比较劣势产业,则应限于中小企业的产业和产品,不包括大企

b. 从需求方面讲,人的基本需求大体相同,不能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

一样

c. 从产品需求弹性看,发展中国家最缺乏的是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d. 没有考虑东道国的感情和文化冲突

6、国家直接投资多以实物投资为主,以控制经营管理权为核心来实现获取利润的目标,包括内部化、控制性、无中介的特征。有新建投资和并购投资两种类型。新建投资,也叫绿地投资,体现了企业和生产要素从无到有的过程。

7、外商直接投资FDI 水平型和垂直型:水平的就是投资和它在母国经营相同的产业,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投资一家可乐生产企业。垂直就是投资和它在母国经营不同,但处于经营所在行业价值链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如麦当劳在中国投资农业,中国钢铁企业到国外收购铁矿石企业等。

8、跨国公司理论:协同原理,如果新老产品之间有协同效果,缩短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摸索的过程,就会使新产品销售顺利进行,并降低成本或减少投资,提高竞争力。

第八章 外汇与全球金融市场

1、间接标价法:一单位本国货币能够购买多少数量外国货币的外汇标价法。 2、直接标价法:规定需要多少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购买一单位外国货币的外汇标价法。

3、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金本位制(19世纪80年代到一战爆发前1914)

每个国家的货币以每盎司黄金来确定价值,是固定汇率制,成员国发行的“钱”必须由黄金储备来支持。

两次战争之间的年代(1919—1939)

一战前,英镑占主导地位,但在战争过后其地位大大削弱了,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之下,许多国家求助于孤立主义的政策和保护主义,国际贸易停滞不前,到二战前才建立了货币兑换的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挂钩,也是固定汇率制度。 危机时期(1971—1973) 浮动汇率制(1973年至今)

4、欧洲货币市场: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如存在伦敦银行的美国美元,从德国银行贷款美元等。

5、外汇风险:管理交易风险(当公司涉及用外币支付的交易时可能存在的损失或者是收益);经济风险(汇率变动影响公司的价值);换算风险(外币折算引起的)

第十章 出口与全球扩张

1、全球市场进入战略:出口与进口;国际许可经营;国际特许专营

2、国际特许经营:一家公司允许另外一家去生产或者包装其产品或者是利用其知识产权换取报酬的一种方法。

3、国际特许专营:母公司赋予另外一家独立的实体权力以指定的形式从事商务活动。(星巴克)

第十一章 全球市场营销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