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统编(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2020-08-07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改变”这一主题,安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围绕“改变”讲了妙趣横生的故事。《青蛙卖泥塘》一文则讲述了因为不断改变,而使烂泥塘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地方的故事。《小毛虫》展示了因为不断努力,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的经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大象的耳朵 蜘蛛开店 青蛙卖泥塘 课时 2 教学目标 1. 认识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正确读写35个词语。 2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 2 3. 能画出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能借助提示讲《蜘蛛开店》《小毛虫》的故事;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小毛虫 2 不卖泥塘了。 4. 能结合生活,说出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语文园地七 1. 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认读有关清2 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1

2. 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 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4. 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5.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 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2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正确读写“耳朵、扇子”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并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组词区分多音字“似”“扇”;图片对比识字“耷”“竖”,体会“耷”“竖”的意思;字理识字“竿”;利用偏旁识字“咦”;结合动作识记“痛”。

(2)写字:本课有8个合体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结构、比例和关键笔画。利用归类指导写字,如“兔、安、最”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慢、根”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扇、痛、遇”都是半包围结构,包围部分撇或捺要写舒展。

2.朗读教学

本课的对话、问句比较多,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读出疑问的语气。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感情,读好对话。

3.阅读理解

本课可以按照“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怎么改变——改变后导致怎样的后果——大象最后如何改变”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为后文与其他动物耳朵的对比做铺垫。然后,体会

3

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读好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最后可引导学生了解大象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 2.走进故事,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大象的耳朵是耷拉下来的,许多小动物说自己的耳朵是竖着的,于是大象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后来,他认识到耳朵耷拉下来的作用,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

(2)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多音字“似、扇”。 课件出示: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3)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怎样的?认识“竖”字。 (4)分别有哪些小动物指出大象的耳朵跟大家不一样?

4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导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

板块二 理清脉络,聚焦对话

1.学生结合句式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

小兔子、小羊、,还有,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跟大家不一样。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小鹿、小马、小老鼠。 2.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指导朗读,抓住“咦”“了”“呢”3个语气词,读出疑问的语气。 3.语言练习: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出毛病了,他们会怎么说?

预设:

小鹿说:“呀,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马说:“哇,大象啊,你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的呢?” 小老鼠说:“大象啊,你的耳朵为啥是耷拉着呢?” 4.大象听了小伙伴的话后,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指导朗读。(提示:这是个长句子,里面还有问句,注意读出怀疑的语气)

课件出示: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2)教师范读,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5

(3)学生练习自由读。 (4)指名读,评价。

(5)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练习读好对话,如分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注意读好问句。

【设计意图】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但是跟大象说的话相似,因此在梳理情节时,可设置问题:他们都跟大象说了什么?让学生较快找到相关语句及关键信息,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理清文体结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悟中,有目的地进行语言练习,将训练落到实处。

板块三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汇报交流,识记生字。

(1)观察金文和小篆体的“安”。(课件出示金文和小篆体的“安”字)

“宝盖”指新房,“女”表示新娘,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

“安”,称内心愉快为“安”。

(2)字理识字:“竿”,竹竿是竹子做成的,所以上面是竹字头。 (3)动作识记:“痛”是病字旁,结合动作做扶住额头、捂住心口状,指导认读词语“头痛”。

(4)认读词语“跳舞”“心烦”。 2.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发现疑难,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扇、痛”是半包围结构,“扇”字上面的“户”撇要写舒展,里面的“羽”注意大小不一样,写紧凑。“痛”字里面的“用”字改“撇”为“竖”。

(2)“慢、根”左窄右宽,其中“根”字的偏旁“木”改捺为点。 (3)“安、最”中间横画伸长,托住上部。 4.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1)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6

5.抄写词语。

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人家

练字除写字外,“读帖”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结构的比例,这些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至关重要。书写后及时评价反馈,指出优缺点,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风

(1)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重点强调:“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多音字“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扇风”的“扇”读“shān”。

2.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请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2)“耷拉”是什么意思?(下垂)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耷拉”下来的?

课件出示:

( )耷拉下来

7

( )耷拉下来 ( )耷拉下来

(3)你能用“耷拉”说一句话吗?

(4)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5)请你也仿说一句。 课件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并通过对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进行认读,掌握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通过学习、仿说,学以致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写话、作文奠定基础。

板块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角色朗读,探究原因。

(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分别是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大家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现在,分小组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分组展示。小组上台表演。(课前准备好动物头饰)

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生3(双手放在头顶当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

生4(嘚嘚嘚地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呢?”

生5(吱吱叫)小老鼠:“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

8

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

生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出毛病了。”

2.感悟过程,感受变化。

(1)那么大象接受小动物们的意见没有?指名读第8~12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

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做法 撑起来 放下来 结果 大象的感受 (2)大象是怎么让耳朵竖起来的? 课件出示: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舒服吗?你是从哪句话知道大象的感受的? 课件出示: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认识“痛”和“烦”,理解“头痛”和“心烦”的意思,这里指大象因小虫子飞到耳朵里、吵得不能睡觉而焦躁不安。

(4)读到这里,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预设: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因为耳朵大,容易进蚊虫,所以耳朵才耷拉下来。

(5)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后,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

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9

(6)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让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具有主动性。

板块三 抓住“变化”,深化理解

1.再读课文,寻找改变。

(1)大象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他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大象的话。

(2)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

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链接生活,引导探究。

(1)当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没有毛病后,又是如何做的? 课件出示: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人家”指谁?“我”为什么不用和“人家”一样?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你听说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吗? (5)当你发现自己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时,你是如何做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

(6)小结: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正确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只要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坚持。

3.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通过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10

为什么?

(2)阅读《与众不同的麻雀》,思考:这个故事中的小麻雀跟其他麻雀有什么不一样?你读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与众不同的麻雀》)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真正的学习是相互的,不是一味地由老师教,而是让学生有机会说、多说、想说,学会表达、爱表达,才能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只有把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延伸,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童话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在故事中进行了渗透,深入浅出,易于接受。在本课教学时,我在“扎实”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词句训练扎实有效。

在词句教学时,我先通过解读文本,再结合生活实际对词句进行理解,如,“你还见过什么事物是‘耷拉’着的吗?”“用‘耷拉’说一句话”,等等。既进行词、句训练,又为后文大象想法的改变做好铺垫。再如,学习比喻句时,进行巩固练习,学练结合,效果显著。

2.朗读训练,读出内心情感。

在本文中,有几句人物的对话,并且有问句的出现。在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如分角色读、表演读、自读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

11

理解和记忆,丰富自身的情感,同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资料袋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在教学中,让学生讲述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让学生会表达,能表达,敢表达,爱表达。将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渗透语文学科素养。

12

20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认识“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定、商”等9个字,正确读写“决定、商店、”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想法及心情变化。

3.能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发现故事的结构特点,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4.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发现故事的结构特点,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偏旁识记带宝盖的字“寂”“寞”,带页字旁的字“顾”“颈”,带虫字旁的字“蜈”“蚣”;结合图片识记“罩、颈、袜”这3个字;结合动作识记“蹲、换”,可表演“蹲下来”的动作及做游戏识记。

(2)写字:“决、终、换、期”,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商”字最难写,字形识记是难点,可以通过想象字形的办法,化字形为画面,想象成商人的一张脸,巧妙地编口诀记忆。

2.朗读教学

课文情节循环反复,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一个情节,关注“那么大”“一整天”“终于”等词语,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后两个情节,体会童话的乐趣。

3.语言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猜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教学思路

13

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猜测:蜘蛛为什么会开店?会开什么店?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及童话结构反复的特点来讲述故事。故事可以分3个部分来讲: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每个部分抓住4个要点来讲: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来了——结果怎样。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店、蹲”等11个生字,会写“店、商”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借助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尝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童话《猎枪感冒了》和《小蝌蚪吞了一块天》。 (2)引出作者,导入新课。 2.抓住原因,走进故事。

(1)今天,鲁冰叔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会是谁呢?

(2)课件出示蜘蛛图片。

(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 3.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1)引导理解“每天”。

(2)请学生表演“蹲下来”的动作,识记“蹲”。播放《萝卜蹲》这首儿歌,做“萝卜蹲”游戏。(课件出示游戏口诀)

14

课件出示:

萝卜蹲,萝卜蹲,男生蹲完女生蹲;萝卜蹲,萝卜蹲,女生蹲完男生蹲;萝卜蹲,萝卜蹲,一起蹲完坐端正!

(3)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星期一,这只蜘蛛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星期二,这只蜘蛛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星期天,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天气晴朗时,这只蜘蛛还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下雨天时,这只蜘蛛依然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

(4)是啊,蜘蛛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而且,连个聊天的朋友都没有。假如你就是这只蜘蛛,你的心情怎么样?(无聊、寂寞)

(5)认读“寂寞”,结合讲解理解意思,同时利用偏旁相同的特点识记。 (6)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每天、好”。 4.想象补白,语言实践。 课件出示:

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虫子落在上面,说:“哎,,好寂寞,好无聊啊!” 5.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蜘蛛如此寂寞,如此无聊,于是它决定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开店。(板书“开店”,学生齐读课题)

(2)交流识记方法。 (3)教读“商”字儿歌。 课件出示:

一点一横长,两点站中央,有屋没有门,里面八口人。 (4)组词“商店”。

(5)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①店:左上的“广”横稍长,撇伸展,包住里面的“占”。

②商:第二笔横稍长,第三笔点和第四笔撇从左右朝竖中线聚拢,第七

15

笔撇和第八笔点从竖中线向左右打开,覆盖“口”。

(6)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猎枪感冒了》和《小蝌蚪吞了一块天》两篇童话故事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读课文后抓住“寂寞”体会情感,为后文体会蜘蛛的想法和心情变化做好铺垫。

板块二 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蜘蛛会开什么店呢?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蜘蛛开了哪些店?准备卖什么东西?来了哪些顾客?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结合句式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

蜘蛛想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了。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 3.根据汇报交流,识记生字。

(1)观察小篆体,明白“罩”的上面与“网”有关。(课件出示小篆体的“罩”字)

“四”指“网”,“卓”的意思为“高”。合起来表示“从高处落下的网”。 (2)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拓展词语:口罩、灯罩、面罩、床罩。 (3)认读词语“编织”“袜子”“蜈蚣”。

(4)观察蜘蛛所卖的商品,引导学生发现商品都是编织物。结合偏旁理解“编织”一词。

(5)联系图片认识“袜子”和“蜈蚣”。

4.根据学生交流,梳理故事情节。(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一题的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试着讲讲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文章的自然段较多,但是情节相似,因此在整体感知时,可设置问题:蜘蛛想卖什么?来了哪些顾客?这样能较快帮助学生提取出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讲述故事的梗概、复述故事提供了“拐杖”,同时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 聚焦指导,学讲故事

16

刚才同学们用几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那怎样把故事讲得更清楚、更有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小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蜘蛛第一次开了一个什么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蜘蛛第一次开店为什么决定卖口罩呢?指导朗读,体会蜘蛛随意、草率、简单的想法。

3.招牌是怎么写的呢?

(1)交流识记生字“顾”“付”。

(2)指导朗读,体会“只需”“一元钱”。

4.编口罩真的很简单吗?结合第4自然段的内容,理解蜘蛛前后的心理变化。

课件出示: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河马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河马图片,体会河马嘴巴很大的特点。

(3)假如你就是这只蜘蛛,看到河马来了,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进一步理清文体结构。

(1)抓住“嘴巴那么大”“好难织啊”“一整天的工夫”,读出蜘蛛编织过程的艰难。

(2)齐读第4自然段,读出蜘蛛编织口罩的不易。 (3)指导朗读,理清脉络。

①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板书:卖什么) ②男生、女生合作读。(板书:写招牌)

a.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女生读) b.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男生读) ③句式练习。 课件出示:

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所以卖口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④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板书:顾客来了) ⑤蜘蛛花了多长时间编织口罩呢?(板书:结局怎样) 6.总结方法、示范讲故事。

(1)瞧,这就是蜘蛛卖口罩的故事。这个故事先告诉我们蜘蛛卖什么,再写蜘蛛写招牌,接着写蜘蛛接待来店的顾客,最后写结果。我们就要像这样通过关键词句来提取信息,理清故事的脉络。

(2)教师示范。

(3)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讲,一人听。

(4)个性展示,学生评价。尝试把故事讲得有趣。

【设计意图】讲故事要讲究梯度,从讲清楚到讲有趣,是需要过程的。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理清文体结构,把故事讲得有趣。教师示范讲故事,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同桌合作讲故事,展开练习的过程;学生展示讲故事,在共同评价中得到进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夫、换、颈、匆”这4个字;会写“决、定、夫、终、完、换、期”这7个字。

2.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发现故事反复的结构特点,并学会复述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指导朗读,感受趣味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商店 蹲在 寂寞 口罩 编织 顾客 付钱 袜子 蜈蚣

2.蜘蛛的口罩店经营不下去了,它又重新开了什么店?遇到了谁?结果怎样?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5~11自然段。 4.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

18

课件出示: 卖什么 卖口罩 卖围巾 卖袜子

5.蜘蛛卖围巾、卖袜子的故事有趣吗?和同桌交流交流。 6.交流反馈。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 7.紧扣有趣,指导朗读。 (1)预设: 课件出示: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①交流识记“颈”。 ②课件出示长颈鹿图片。

③自由读,长颈鹿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④长颈鹿的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会说些什么?蜘蛛又会怎样想呢? (2)预设: 课件出示: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①相机理解“足足”。蜘蛛织啊织,织好了一圈,会说些什么?第二天,第三天……它会说些什么?到了第七天终于织好了,它又会说些什么?

②指导朗读:重读“织啊织、足足、一个星期、长长的”,读出蜘蛛编织工作的辛苦。

(3)预设: 课件出示: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写招牌 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 顾客来了 河马 结局怎样 好难织,一整天,终于织完 19

①观察课文插图,仔细看蜘蛛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相机理解“匆忙”,识记“匆”)

②指导读第9~11自然段,读出蜈蚣脚之多,蜘蛛害怕的心理。 8.提取关键信息。

9.指名学生讲一讲“卖围巾”和“卖袜子”的故事。

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卖围巾”和“卖袜子”的故事,通过指导朗读,感受故事的有趣,提取出关键信息,尝试讲述,学以致用。

板块二 发现结构,续编故事

1.发现结构,朗读故事。

过渡:蜘蛛三次开店都失败了,三次开店的经过和结果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1)发现结构——“卖什么”。男女生配合读。 课件出示:

 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 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 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2)发现结构——“写招牌”。师生配合读。 课件出示:

 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 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 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3)发现结构——“顾客来了”。教师引读。 课件出示:

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

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 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4)发现结构——“结局怎样”。抓住重点词语齐读。

20

蜘蛛觉得每样东西都很简单,可是做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 课件出示:

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

织完了。

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 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三个小故事在情节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就是童话故事结构反复的特点,发现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讲故事了。

2.运用结构,试讲故事。

(1)对照示意图,小组合作,接龙复述故事。 (2)自由练习试讲。

(3)指名上台展示,学生互评。

(4)展示评价。点拨:发现了这个规律,讲起故事来思路清楚多了。 3.个性表达,体味情感。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2)你想对蜘蛛说些什么呢?

点拨:任何事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而应该想办法解决难题。

4.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蜘蛛后来打算卖什么?招牌上又会怎样写?来了怎样的顾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试着用“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来了——结局怎样”的结构,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同桌合作续编故事。 (4)指名续编,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课文结构反复的特点,再通过讲故事落实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续编故事,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生字

21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决、定、夫、终、完、换、期”。 (2)发现疑难,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决、终、换”左窄右宽,其中“决、终”右半边稍高。“换”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2)“定、完”上部分写紧凑,下部分要写舒展。 (3)“夫”是独体字,撇捺要舒展。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飞虫 决定 商店 木屋 工夫 终于 围巾 星期

引导学生观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指明学生的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语言幽默风趣,主要讲了蜘蛛三次开店的故事,整节课我实现了三个转变:

1.变“讲课文”为“学语言”。

对重点语句进行指导朗读是本节课的重点。在体会蜘蛛开店辛苦的时候,我抓住“织啊织”“足足”等重点词,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引导学生逐渐体会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文识字、练习句式、想象补白、评价小

22

蜘蛛……这样既正确地理解了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又品味了语言的“色、香、味”。

2.变“读课文”为“学阅读”。

文章的自然段较多,但是情节相似,因此在整体感知时,可设置问题:蜘蛛想卖什么?来了哪些顾客?这样能较快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讲述故事梗概、复述故事提供了“拐杖”,同时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变“悟课文”为“学表达”。

资料袋“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容易出现漏讲的现象,因此,教学时,我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课文结构反复的特点,再通过讲故事落实教学目标,接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续编故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内涵,还达到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23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

1.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的生字较多,且字形较复杂,主要结合故事情境分组识字。利用对比识记“买”“卖”这一对意思相反、字形相似的字;结合图片识记“牌”;利用字理识记“缺”;利用偏旁和动作识记“灌、泳”;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烂、挺、茵”;“播、撒”这两个表示动作的字,都是提手旁,与人的动作有关。

(2)写字:“蛙、搬、倒、籽、破”,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卖、泉”是上下结构,写时注意上小下大。“应”是半包围结构,广字旁的“撇”要写舒展。

2.朗读教学

课文故事结构相同,角色众多。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角色语言,读出对话的语气。重点指导第10自然段,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的乐趣。

3.语言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教学思路展开,创设

24

多个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会复述。第一个语言训练点是小动物说的话,可引导学生发现并习得这种“先肯定后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二个语言训练点是故事重复的语言支架。第三个语言训练点是“吆喝”,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吆喝”,再迁移训练学生推荐一本书或一种酸奶等物品。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牌子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看到一块很特别的牌子,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写着“卖泥塘”的牌子)

(2)谁卖泥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写课题。指导书写“蛙”字。

(3)比较“买”“卖”,引导发现。

①谁能说说这一对双胞胎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②指导书写“卖”,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课件出示儿歌:有十它收钱,无十它付款,世人吃穿用,都靠它来办)

(4)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青蛙为什么卖泥塘?他是怎样卖的呢? 2.初读课文,情境识字。

(1)自由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课件出示:

25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2)认读“烂泥塘”。“烂”在这儿的意思是“差,不好”。他觉得这个泥塘很差,很不好,所以想卖掉。

(3)他想卖出去,是怎么做的呢?又有哪些动物过来买泥塘呢? 课件出示: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4)认识“牌”,借助图片认读,并组词“牌子、扑克牌”。提示“牌子”的“子”读轻声。

(5)学习多音字“喝”。(课件出示“喝”的多音字组词) (6)听到青蛙的吆喝后,谁来了? 课件出示: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7)认读“水坑坑”,再读“牌子”“舒服”这两个轻声词。 (8)跟老牛一样,好多小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过来。他们有的说缺点儿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利用字理识记“缺”字。

(9)听了小动物们的建议,青蛙做了很多事。认识“采集、播撒、灌水、栽树、游泳”等词。

通过青蛙“卖泥塘”牌子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读课文后抓住“谁卖泥塘”“谁买泥塘”,进行随文识字。既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又解决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板块二 梳理结构,朗读指导

1.青蛙第一次卖泥塘。

(1)自由读青蛙第一次卖泥塘。 (2)青蛙是怎么吆喝的? 课件出示: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26

(3)指导朗读:抓住“喽”,读出吆喝的语气。 2.梳理课文:青蛙卖泥塘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课件出示:

青蛙卖泥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买泥塘,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动物来买泥塘。

他们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指导朗读:读老牛的话时,读出慢条斯理的感觉。体会“不过”“就”,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4.听了老牛、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

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

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5.教师示范读,指名学生练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6.青蛙最后的吆喝。

(1)当青蛙做了这些事之后,他又开始吆喝了,他是怎么吆喝的? 课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2)朗读指导:读到后面语调慢慢变低,语速变慢,注意最后是省略号。

(3)最后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 7.学生交流、朗读,梳理故事情节。 8.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中的角色众多,但结构相似,因此在梳理情节时,应理清青蛙卖泥塘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7

板块三 指导书写,评价提升

1.出示生字,观察字形。

(1)课件出示会写字“蛙、破、搬、倒、籽、泉、卖、应”,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

(2)发现疑难,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蛙、破、搬、倒”左窄右宽,其中“虫”字第五笔改横为提。“籽”左右等宽。

(2)“泉、卖”上小下大,要写紧凑。 (3)“应”字的“广”撇要舒展。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书写,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鸭 泉水 竹子 应该 花丛 尽情 道路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注意同样结构的生字的不同点,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这些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至关重要。写后及时评价反馈,指出优缺点,切实提高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2.通过感悟语言,知晓青蛙卖泥塘以及小动物不买的原因,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3.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复习词语,巩固字词。

28

课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鸭 泉水 竹子 应该 花丛 尽情 道路 牌子 吆喝 (1)注意读好“牌子、竹子”中“子”的轻声。 (2)对多音字“喝”进行词语认读并用词语造句。 2.理解感悟。

(1)理解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2)这个泥塘,青蛙觉得不怎么样。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烂)“烂”的意思是什么?

(3)结合课本中的图片,说说这个泥塘是怎么样的。

3.他写了“卖泥塘”的牌子,并大声吆喝,此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通过对多音字组的词语进行认读,掌握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抓住关键字“烂”,体会文中角色内心的想法。

板块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自读课文,理解运用。

(1)读课文第3~10自然段,说一说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 课件出示;

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

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 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

水太少了。”

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

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2)引导发现老牛和野鸭说话的规律:都是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都用了一个词语进行前后意思的转折。

(3)这两句的行文结构相同,但内容不同。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抓

29

住角色语言,读正确角色的语气。如,老牛说话的语气应是慢条斯理的,野鸭说话的速度稍快。

(4)青蛙的吆喝声还吸引了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

(5)其他小动物说的话都只是简单的概括,请依照老牛和野鸭所说的话,发挥想象,用“先肯定再提出建议”的方法,中间用上“不过、就是、但是、可是……”等词语试着具体说说。

(6)指名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说?预设: 课件出示:

 蝴蝶飞过来说:“这地方真好,青青的草,绿绿的水,可是没有

花。”

 小兔跑过来说:“这地方真美,有草有水有花,但是我喜欢蹦蹦跳

跳,这里没有路。” 2.精读课文,感悟原因。

(1)小动物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青蛙听到后做了哪些事?请从文中找出句子,画上横线。

课件出示:

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

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2)用词语概括青蛙做的事。(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3)最后,他的泥塘变成什么样了? 课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4)来,大家一起帮他卖泥塘,一起吆喝一下。齐读第11自然段青蛙说的话。

(5)语言拓展,学会吆喝。

30

课件出示:

商店里有酸奶、果汁、西瓜……谁来吆喝下,帮商店老板卖一卖? (6)比较阅读,体验语言。

青蛙的第四次“吆喝”最成功,告诉了我们泥塘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请同学们再读第11自然段,找出泥塘最吸引你的地方。

预设一: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学生想象蝴蝶飞舞,小鸟唱歌的热闹场景。 预设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引导学生理解“尽情”,指导朗读句子。 (7)此时青蛙有什么感受?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8)“愣住”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9)他的泥塘都达到了小动物们的要求,他为什么又不卖了呢?(因为青蛙听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种草、引水、栽树、种花、铺路、盖房,将泥塘变得这么美。他认为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所以不卖泥塘了)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就是语言积累、学会表达的过程,通过发现句式的规律,练习模仿说话。通过概括青蛙为卖泥塘做的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块三 演读课文,体悟情趣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小组展示。 2.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青蛙的泥塘变得这么美,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2)如果你们从现在的这个泥塘边经过,你还想给小青蛙什么建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3)相信青蛙如果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将泥塘变得更美丽的。

31

(4)小青蛙现在有这么漂亮的家了,它邀请我们一起去玩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播放歌曲《小青蛙回家》)

(5)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勤劳、肯努力,烂泥塘也能变成美丽的花园。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分角色演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挥想象力投入课文中与青蛙沟通交流,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创造力,使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梳理上,注重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下面就本堂课的设计做以下反思:

1.读写结合,把握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随文识字和识字、写字相结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契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在初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识字和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落实了让每一位学生掌握读写的教学目标。

2.深挖文本,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

本课始终关注教材中出现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有梯度地进行训练。关注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即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运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过、就是”进行连接。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想象和交流小兔、

32

蝴蝶、小鸟和小狐狸等可能说的话,让学生迁移运用,感受这样说话的好处。

3.创设情境,让低段课堂教学充满童趣。

低段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童趣。通过对“烂”的解读和想象,了解后面泥塘的变化,让学生体会青蛙的劳动创造了美。通过不断朗读、感悟、提炼信息,让学生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并通过分角色表演读,让教学充满童趣。

33

22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4.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难点

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偏旁归类识字,如,“怜”“愉”与心情有关,“挪、挣”与动作有关,“纺、绒”与丝织品有关;“仿、佛、任、何”都是单人旁,“律、待”都是双人旁。利用形近字对比识字,如“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

(2)写字:“整、怎”是上下结构,“怎”字上窄下宽,“整”字上宽下窄。“抽、纺、织、编、消”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比例。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消”中“月”的第一笔改撇为竖;“整”中“束”的末笔捺变为点。“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好主笔撇。

2.朗读指导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对比来表现角色形象。教学时可采用创设情境、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小毛虫变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读出变化。关注小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关键词,如,通过“趴”与“唱、跳”的对比,突出小毛虫的笨拙;通过“灵巧、轻盈”等词,突出小毛虫破茧成蝶后的欣喜。

34

3.阅读指导

本课可以按照小毛虫经历“小毛虫——茧——蝴蝶”三个成长阶段的教学思路展开。理清文章思路后,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讲故事,按照“小毛虫的可怜——织茧的坚定——化茧成蝶”的顺序展开。在讲故事时,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述,还要加入自己想象的细节,对小毛虫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补白,让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3.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蝴蝶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小毛虫图片。这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外貌完全不同的两种昆虫之间竟然有这样的联系。小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跟随课文,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课件出示课题)

2.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偏旁归类识记:怜、愉;纺、织;抽、挪、挣。

35

②形近字识记:纺—仿,竭—喝。

(3)课件出示词语,运用不同方式认读词语。

【设计意图】图片的导入,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课文后,交流识字方法,并将本课的词语按组块进行集中认读,为后面学习小毛虫的三个成长阶段做好铺垫。

板块二 梳理情节,话说“成长”

1.再读词语,发现规律。

(1)分组读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毛虫、茧、蝴蝶)

2.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再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 课件出示:

(可怜、笨拙) (尽心竭力) (轻盈、色彩斑

斓)

3.结合插图,对照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再读课文。

4.对照板书,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用词语组块的方法,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设置问题: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这样能较快帮助学生提取出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板块三 朗读指导,聚焦“成长”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36

课件出示:

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

游了整个世界。

(1)交流识记生字“仿、佛、整”。

(2)指导朗读,体会关联词“既、也、更”,突出小毛虫的“可怜”。读“整”字时可稍拖长,体现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2.其他小动物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

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体会“生机勃勃”。

①结合插图想象蚂蚁、瓢虫、蜜蜂开心地唱歌、跳舞的情景。 ②想一想:其他小动物又会是怎样的呢?

(2)指导朗读,读出轻松、欢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调。 (3)与其他小动物的“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进行对比,想象补白:小毛虫还会看到怎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呢?

3.小毛虫没有悲观失望,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1)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

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尽心竭力”。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一刻也没有迟疑”“它织啊,织啊”。 ②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 ③指名读,评价朗读。 (3)齐读第3~4自然段。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尽管如此”“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织啊,织啊”。

②随文识字,读准多音字“尽”。

37

③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坚持的,是怎样的不容易。 ④指名读,评价朗读。 4.聚焦“蝴蝶”,体验情感。

(1)最后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课件出示: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2)假设你就是那只小毛虫,你从开始的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的、漂亮的蝴蝶。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朗读指导。

①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灵巧、轻盈、飘然、色彩斑斓、愉快”。 ②想象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轻盈、愉快,越飞越远,慢慢消失的样子。 ③指名读,评价朗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中,部分词语稍显深奥,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体会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情态和心情。不能强求学生透彻地理解它们,只需在积累中提升语感,获得美的熏陶。这样边读边悟,不仅使学生的听说、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整、抽”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指导朗读,体会蝴蝶的“灵巧、美丽”,小毛虫的“乐观、努力”,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提示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38

课件出示: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纺织 编织 怎样 声音 花纹 消失 挣脱 尽心竭

游戏:词语搭配。 课件出示:

生机 笨手 与世 悲观 色彩

隔绝 失望 斑斓 笨脚 勃勃

2.聚焦“小毛虫”,用心感受。

(1)朗读第1~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小毛虫的“可怜”? 课件出示;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2)练习用“既……也……更……”说话。 课件出示: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3)动画演示“挪动”,从而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

(4)抓住“九牛二虎之力”“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5)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

 用“九牛二虎之力”说一句话。

 小毛虫真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毛虫真笨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词语搭配,巩固所学的生字词,积累词语。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意思。紧扣关键词“可怜”,以语言训练点为依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多元思维。

39

板块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精读感悟,体验“坚持”。

(1)小毛虫接下来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

 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

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2)理解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①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②其他小昆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课件出示:

 蚂蚁忙着搬运食物。  蜜蜂忙着采蜜。  蜘蛛忙着结网。  知了忙着唱歌。

(3)理解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意思。 提供支架,帮助理解。 课件出示: 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指导,体会小毛虫的勤奋与坚持。

(5)此时,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坚强,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小毛虫)

2.“化茧成蝶”,练习背诵。

过渡: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变成蝴蝶就是小毛虫成长的规律。

(1)配乐朗读第7自然段,并播放视频。(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40

(2)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3)配乐朗读,尝试背诵。 3.总结方法,示范讲故事。

(1)这是一条小毛虫的故事。这个故事先讲小毛虫趴在叶子上的样子,接着告诉我们它怎样织茧,最后讲它变成了蝴蝶。我们可以像这样通过关键词句来提取信息,理清故事的思路。在讲故事时,如果能用上文中的词语就更好了。

(2)教师示范,并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形成积累,学会迁移应用。

(3)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讲,一人听。

(4)个性展示,学生评价。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把故事讲得有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为理解小毛虫的坚持和尽心竭力提供支架,从而突破重点。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理清文体结构,并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把故事讲得有趣。教师示范讲故事,同桌合作讲故事,展开讲故事的演练过程,让学生在讲与评中获得进步。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生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整、抽、纺、织、编、怎、消、布”。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纺、织、编、消、抽”左窄右宽,“消”第七笔改撇为竖。 (2)“整”上部分写紧凑,“怎”上窄下宽。

(3)“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左上部分要写得宽,“巾”要写得窄。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纺织 编织 怎样 声音 花纹 消失

41

6.展评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字的结构、比例,写前指明学生的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心是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

1.词语组块,提炼信息。

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为了让学生读好词语,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词语组块的方法,将词语分类识记,并设置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让学生能根据词语提取出关键信息,形成示意图,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真谛:“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运用课件及图片,灵活运用课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3.掌握方法,学会表达。

类文链接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容易出现漏讲关键情节的情况。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插画提炼信息,并鼓励学生学着运用本课的重点词句复述故事。

42

43

《猎枪感冒了》

一支猎枪感冒了——“阿嚏!” 猎人背着它,来到了大森林。 猎枪高高地仰起头,望着前方。 一只小兔出现了。

“阿嚏!”猎枪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小兔匆忙逃走了。 一只小鹿出现了。

“阿嚏!”猎枪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小鹿匆忙逃走了。 一只小熊出现了。

“阿嚏!”猎枪再次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小熊匆忙逃走了。

猎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猎枪扔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 不久以后,猎枪的长鼻子成了小蚂蚁的家。

一只只小蚂蚁爬出家门,爬到世界每个角落的枪支上,钻进了那些枪支的鼻孔里——

“阿嚏!阿嚏!阿嚏……” 世界上的枪支全都感冒了。 它们被扔在了荒郊野外。

慢慢地,枪杆生根了,发芽了——枪支变成了一片又一片大森林。 小兔来了,小鹿来了,小熊来了……他们投进了大森林的怀抱里,

44

侧耳倾听树木的歌唱——

“唰唰!唰唰!唰唰唰……”

“呵呵呵!”猫头鹰拍了拍翅膀,“那些怪兽就是你们自己,那些脚印是你们自己在雪地上留下的!——勇敢一点儿,走,我们一起到山林中探险去!”

45

《小蝌蚪吞了一块天》

小水洼里有一只小蝌蚪,他总爱仰起头,将目光投向那广阔无垠的蓝天。

这一天,当他正在这么看的时候,一块天忽然掉下来,小蝌蚪一口将它吞了下去。

这块天越长越大,小蝌蚪也变得越来越大。

“天哪!”小水洼旁边的一块鹅卵石说,“你几乎像我一样大了。” 话音刚落,水漫到了鹅卵石身边,因为小蝌蚪不仅大过了鹅卵石,甚至比得上一只大白鹅了,那个小水洼根本盛不下他了;于是,他游到了与小水洼相连的小溪里。

小蝌蚪还在长大,因此他不停地向前游,因为他知道,很快,这条小溪也要盛不下他了——事实上,一只乌龟已经爬到一边,为他让道儿了。

“我活了一百岁,这样大的蝌蚪还是头一回看到!”乌龟慢吞吞地说。

就在小蝌蚪要搁浅的时候,他纵身跃进了小溪前面的大河里。 河水掀起了波浪,一条大鲤鱼打了一个趔趄,说:“好大的蝌蚪,像一条渔船!”大鲤鱼吓得游进了深深的河水。

可是不久,只听“咚”的一声,大鲤鱼的头上碰出了一个包,抬头一看:啊,小蝌蚪已长得像一艘轮船那么大了,河水被他阻塞了!

“大水就要漫过堤岸了,”小蝌蚪想,“我不能就这样待着。”

46

于是,他纵身一跃,来到了大海里。

——小蝌蚪因为吞了一块天,变成了一条大鲸鱼!

47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通过写话练习,展开从说话到写话的训练,学会有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6.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7.通过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感受故事的有趣,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2.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5.通过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感受故事的有趣,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

1.通过写话练习,展开从说话到写话的训练,学会有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8

2.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加油站”是一组与清洁工具、清洁活动有关的词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推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书写提示”部分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引导观察“劝、堆、转、特”的偏旁。引导学生发现“又、土、车、牛”作偏旁后,笔画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语言运用

“猜一猜”部分可以采用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猜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再通过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验证。其中“读、揭”也可根据语境和生活经验来猜读。

引导学生观察比喻句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例句与其他句子进行比较,发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还可以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写话”可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首先提供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养的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或生活习性方面来说,再组内交流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在此基础上,练习写话。写完后,选几篇读给同学们听,再进行指导、修改。

“日积月累”编排了《二十四节气歌》。在借助拼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节气歌”读准确、通顺,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接着简单介绍“节气”,鼓励学生课外翻阅日历,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

3.阅读理解

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套衣服?为什么每次做出来的衣服都不合身?在学生感受故事有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49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3.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4.充分进行口语练习,说话清楚、有序,并能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及养小动物的理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周末就要到来了,我们来好好清洁一下我们的教室吧!想一想,清洁教室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2)相机出示工具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清洁工具。 2.读词语,分类别。

(1)借助拼音读词语。出示清洁工具相应的词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洁工具的名称。

(2)朗读正音。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注意轻声词。 (3)归类排列。你能将这些词语分成两组吗?为什么这样分类?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清洁工具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

课件出示:

清洁工具 扫帚 抹布 拖把

清洁活动 扫地 擦玻璃 拖地 50

水桶 簸箕

3.多种方法,交流识字。

装水 倒垃圾 (1)引导学生发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的特点,“簸”和“箕”是竹字头,“玻”和“璃”是王字旁,“垃”和“圾”是土字旁。

(2)“抹、扫、拖”都是提手旁,想想原因是什么。 (3)认识多音字“扫”。 (4)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5)随机出示词语,再次认读。

(6)选词说话。你能选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7)语境识字。出示语段,自由朗读。 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班大扫除。我们组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收拾干净。小雨他们组负责拖地,他们先将拖把在水桶里洗干净,再用拖把把地拖得干干净净。小伦他们组用抹布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最后我们三个组共同摆好了桌椅。

语文学习不能忽视学生应有的生活经验。因此,上课伊始,我将清洁工具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出示将清洁工具与清洁活动对应的课件。借助偏旁和汉字构字原理识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同时,将识字学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最后在语境中识字,进一步强化记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和掌握了生字。

板块二 字词句运用

1.游园第一关:猜一猜,查一查。

(1)教室打扫干净了,接下来进行游园活动:猜一猜,查一查。 (2)出示句子,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51

课件出示:

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

 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 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3)交流方法。你是如何猜的?是根据什么猜的? (4)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①“摸”是形声字,偏旁是“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可与“寞、漠”换偏旁识记。

②“读”和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③“揭”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如,“喝、渴”等。

(5)关注意思。我们不仅可以猜读音,还能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猜猜带点字的意思。

(6)验证猜想:小组内查字典,验证这3个字的读音,查出这3个字的意思。教师进行指导。

(7)小组汇报。

(8)小结:这种识字方法你学会了吗?(先猜后查) 2.游园第二关:读一读,找一找。 课件出示:

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1)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2)分组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3)圈一圈,说说这些句子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4)对比发现。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那棵枫树好像一把太阳伞。

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52

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

小结:在比喻句中加上一些表示数量、形状、颜色的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5)说比喻句。尝试把句子说得更加具体。 课件出示:

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 小姑娘的脸蛋好像苹果。

(6)小结:比喻句指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把事物说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在习作中,大家也可以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用游园闯关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猜一猜,查一查”环节,让学生先猜读生字,再查字典进行验证,既巩固了用部首识字的方法,又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在比喻句的学习中,通过先认读,再对比发现,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比喻句,从而学以致用。

板块三 写话

1.看图片,乐分享。

(1)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来到了欢乐动物园。(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 (2)说一说你想养的小动物,并说说你的理由。 (3)引导学生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来说。

(4)提示:可以按一定顺序来介绍,可以是外形特点,也可以是生活习性。

(5)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讲趣事,说一说。

(1)讲讲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小组内交流。 3.动动笔,写一写。 (1)把自己讲的话写出来。

(2)写话格式:开头要空两格,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53

(3)自由写话,鼓励学生多写几条理由。 (4)指名展示,教师现场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老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描述更有条理,说话更完整。接着讲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为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写话注入情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为偏旁时,部分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指导写好“劝、堆、转、特”这4个字。

2.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感受故事的有趣,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书写提示

1.书写提示,火眼金睛。

(1)同学们,你们会写“劝、堆、转、特”这4个字吗?怎样写才好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出示:

劝 堆 转 特

(2)仔细观察,发现变化。 ①重点引导观察偏旁的大小变化。 学生交流:左边的偏旁都比右半部分小。 ②重点引导观察偏旁的笔画变化。

学生交流:“又”的捺要变成点,“土、车、牛”的最后一横都变成提了。 ③重点引导观察偏旁的笔顺变化。“车、牛”单独成字和作偏旁时,笔顺不相同。

学生交流后教师提示:底下一横改为提并作为末笔,这样使整个字的左右两部分的笔画得到了呼应,书写起来也变得顺手了。

54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并展评。

4.熟字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字作偏旁后笔画会发生变化?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帮助他人写字,有了学习的参与感,学生的热情会更高,能体会到做“小老师”的快乐。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单独成字和作偏旁时笔画不同、笔顺不同这一书写特点,就能将字写得更规范、美观。

板块二 日积月累

学习《节气歌》。 1.认真听,多样读。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自由朗读。 (3)指名读,相机正音。

(4)小组读,师生拆句读,师生对读、齐读。 2.知来历,晓节气。

(1)在古代,没有钟表,农民伯伯是通过什么知道何时应该播种、插秧、收割的呢?

(2)简单介绍“节气”:节气是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变化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用来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为便于记忆,古代劳动人民将它编成了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3)出示二十四个节气,让学生简单了解二十四个节气与《二十四节气歌》的对应情况。

(4)说发现:第一行是春天的节气,第二行是夏天的节气,第三行是秋天的节气,第四行是冬天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的开始。

3.节气歌,我来诵。

(1)听《二十四节气歌》,学生拍手跟读。 (2)指导学生尝试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4.课外可以翻看日历,多了解关于节气的知识。

55

【设计意图】通过节气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节气的来历,了解每个节气对应的时间。在诵读观察中,知道节气歌四句是以春、夏、秋、冬为开头,每一行代表一个季节。找到这一规律,熟读记忆就更容易了。

板块三 我爱阅读

1.听读故事,梳理情节。

(1)你们在闯关游戏中表现得很好,既聪明,又乐于助人。最后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就叫《月亮姑娘做衣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衣裳 裁缝 师傅 尺寸 镰刀 可惜 扣子 核桃 涨红 圆盘 身材 (4)将四幅图按顺序贴到黑板上。(课件出示:眉毛图、镰刀图、核桃图、圆盘图)

(5)将描写月亮姑娘不同时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一一对应。 课件出示: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像只核桃。

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

(6)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套衣服?月亮姑娘都可以穿下吗? 2.视频拓展,揭示月亮变化的原因。(多媒体播放月亮变化的视频) 3.展开想象。 4.儿歌拓展。

56

课件出示:

初一看不见, 初二一条线, 初三初四像蛾眉, 初七初八镰刀月, 初九初十月半边, 十五十六圆又圆。

5.月亮姑娘一次次长胖,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是不是没有用了呢? 6.小组讨论,续编故事,交流汇报。

7.月亮姑娘说,再也不找人做衣裳了。读了儿歌,我们知道了月亮姑娘变化的特点,你想对月亮姑娘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故事中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利用图片梳理故事情节,让图片与文字一一对应,既清晰明了,又充满趣味。通过续编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利用儿歌拓展,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然后回到故事,知道月亮姑娘再也不找人做衣裳的原因。

▶教学反思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过程单调乏味,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字词的巩固、句子的训练等教学任务。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清洁教室,学生们都不陌生。我就从这方面进行导入,让学生们想一想在清洁的时候要用到什么工具,以及这个工具可以用来干什么。我将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进行了联系,并抓住时机呈现词语,图文结合,直观有效,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2.注重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句子、节气歌和故事,我让同学们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对节气歌熟读成诵,并在读中梳理故事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词语、句子、

57

故事的理解。汇报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比喻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比喻句的特点,并进行仿说练习。在书写指导中,我引导学生发现“劝、堆、转、特”这四个字的偏旁的特点,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句子、偏旁的特点,而且增加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3.重视说话写话,打下良好基础。

写话对学生们来说是难点,不好把握。要让学生在写话时做到完整、有条理地叙述,需要教师更用心地指导。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们说说自己想养的小动物以及自己想养的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再引导他们抓住动物的特点,说说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最后水到渠成地说出养小动物的理由,从而实现写话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变。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