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危害及应对路径
作者:刘庆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6期
摘要:网络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利用网络的平台,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网络政治社会化既有优势也有其弊端,从网络制度、网络监管、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探究网络政治社会化的路径。 关键词:网络 政治社会化 政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232-02
所谓网络政治社会化就是利用网络工具作为传播方式和政治社会化内容的有机结合。面对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负面的信息充斥整个网络,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在网络传播中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效果,对我国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及特征
“网络政治社会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进行政治信息交流、接受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1]在网络平台里,社会成员通过网络寻找相应的政治文化信息,形成自我对政治的认识、态度、情感以及自我的政治价值判断。其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内容庞大而复杂。网络相当于将纸介内容转化为网络内容,所有关于政治的内容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政治社会化,同时网络上的政治内容经过不同视角的解读,形成新的政治内容。其次,传播速度快。一方面是形成的政治内容,利用网络工具传播就能影响到整个网络,另一方面是政治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网络受众面前。再次,接收者层次不同。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同,网络政治参与的程度也不同,另一方面,年龄段、知识水平、社会身份不同,对政治参与的认知、寻求政治知识的目的、吸收网络政治内容的倾向也不同。可见,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客体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个体的匿名性、行为的隐藏性的特点,无法辨别网络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的真实性和程度化。最后,传播方式多样性。网络政治内容的传播途径多元化。网络政治内容一旦形成便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媒介、网络新闻频道、微博、微信、腾讯以及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二、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在社会个体参与政治、认知政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政治社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作为信息社会化的先进工具,网络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参与政治提供便利的渠道。
1.网络是政治信息传播的直接渠道
互联网是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工具,“它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接触全世界各地政治文化及不同政治社会所倡导的政治文化的机会。”[2]网络政治社会化俨然不同于传统的传播途径,它能接收全世界的政治文化内容,通过技术的加工和处理,发送到网络平台,使网络行为个体感知、认识、参与政治信息,形成自我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政治思想。网络政治内容潜移默化地塑造网络个体的政治行为,从而达到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效果。
2.网络是政治参与者互动的平台
网络既是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工具,也是网民政治参与的平台。根据哈贝马斯的“理想沟通情境”得以实现,即“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提出新的主张,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及偏好;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力阻止参与者说话的权利”。[3]在网络政治社会化中,网民参与政治内容的互动,根据自我的政治认识、政治价值对某一个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网络发表自我政治认知的评论,其他人通过网络表达自我的意见,相互间形成一种互动性交流,这种互动方式加深了客体对政治信息的了解,加强了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效率。 3.网络是政治社会化的宣传工具
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依托不同的传播工具传播政治内容,如网站、论坛、微博、微信以及视频或者网络电视等。充分利用好这些传播媒介能更好地进行网络化的宣传,进而达到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国内国际大事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平台进行政治社会化,便于网络参与者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认识国际政治发展的动态,并通过新闻和专家解读政治信息,积极宣传国内外发生的最新动态,进而在网络信息中占据主导地位,正确引导政治信息的舆论导向,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三、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为政治社会化带来了积极效果,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为政治社会化带来一定的危害。第一,网络行为个体的政治思想脱离现实生活。“网络政治源于现实社会的政治,又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政治。”[5]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政治信息一旦经过人为的加工修改,会出现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网络行为个体身处不同社会环境和地区,发现网络政治信息和现实生活的脱节,容易产生失落感。第二,西方多元思想价值观的渗透。网络的便捷性和无限性,使一些西方思想的渗入有机可乘,受到西方多元价值思想的影响,如果自身知识存在缺陷,缺乏理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政治价值判断,会严重影响到自己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社会观。第三,网络政治的沉默性螺旋现象的产生。由于网民身份匿名和虚拟性,出现沉默的群体,这些群体把对政治信息的浏览、阅读、学习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些不良的信息传播时,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相似的经历,片面地作出错误的判断,在网上不断传播歪曲事实的信息,推波助澜,混淆视听,不利于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传播,严重危害网络的传播环境。 四、加强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引导路径
网络时代的政治社会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应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现实性并具备前瞻性,掌握网络政治话语权、主动权,积极应对网络政治传播的危害,采取可行的策略,促进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1.完善网络传播的行为制度
网络社会来源于现实生活,超越于现实世界,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非限定性、无时间控制性、地区不平衡性、知识高低层次性等因素,网民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无法作出理性的判断,忽视网络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容易作出非理性的网络过激行为,这构成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极大挑战。因此,党和政府要完善网络的制度,针对网民网络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以及网络犯罪行为都应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网民的网络政治行为,如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网络平等、网络公平和正义。另外,规范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信息。网络政治信息要以理服人,符合社会现实情况,引起网络行为个体的共鸣,达到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2.加强网络监管的技术能力
“网络权力就表现为一种技术权力。”[6]政府是网络的监管者和维护者,要掌握网络主动权,治理好网络,为网民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网络安全环境。首先,创新网络技术能力,针对网络政治社会化过程出现的错误、虚假、非理性、极端的信息时,能有技术性过滤,及时维护网络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其次,加强网络监管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培育掌握网络技术的监管人员,为网络各网点配备齐全的人才,在应对各种网络政治信息时,具有技术性的保障。最后,增强网络政治防御性的监管能力。网络监管不仅涉及信息传播的内容形态,而且要细化到网络传播的渠道,为网络政治社会化过程营造良好的网络风气。 3.培育正确价值的传播主体
网络政治的传播既结合了传统的基因又有其创新的形式,抓住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传播主体,为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一,新闻媒介主体的网络化。传统媒介通过纸质版的形式或者电视频道来进行政治社会化,面对新的网络平台,传统传播媒介主体既要掌握传统媒介政治社会化的主动权,又要建立网络网站传播平台,规范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管理和传播。第二,发挥学校传播主体的功能。网络政治行为体一般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他们大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是接受教育的群体。学校加强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的结合,把网络政治资源作为学生认识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来源,引导他们正确定位在网络政治社会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遵守行为准则,以便于他们确立正确的网络政治观。第三,加强网络政治行为个体传播。网络政治行为个体不但是网络政治信息的接收者和创造者,也是传播者和反馈者,不同知识结构水平的行为个体具有不同的政治认知,针对不同的网络政治行为体的评价和反馈,要作出合理的回应,以正确引导他们的政治行为,促进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正确传播。 4.掌控网络宣传的传播方式
信息化社会里,网络作为新型的传播方式,具有优越性。因此,掌控网络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方式,是推进网络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步骤。一是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政治信息的发布或者传播都依靠一定的网络平台,把握好这些平台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适应了现代网民接收信息的实际,有利于政治信息的及时化和便利化。二是发挥微博微信的传播方式。网络政治社会化中要注重官方的、新闻媒体的、群体性和个人的微博微信平台,这有利于提高宣传和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效率。三是网络政治信息的视频化和片段化传播方式。相对于文字版的视觉效应,视频结合了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认识,能够调动人的感官细胞,利用短视频的优势,使传播信息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度,也更能进行网络政治社会化。四是网络政治信息表达的多样性。网络政治信息的宣传需要多样性的表达,充分利用其他符号的特征,把一些艰涩难懂的话语转化为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适应不同人群,推进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7. [2]李斌.网络政治的政治学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 [3]刘文富.网络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5. 责任编辑:孙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