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 , 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
B .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能独断专行,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 , 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C . 教育部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的消息传出,眼前升起的应该是一幅学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的喜悦图景了吧?
D . 他虽然有很高的天赋,但由于骄傲自满,不勤奋学习,写出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2. (1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清新”,这个流传已有一段时间的热词,恰如孕育它的这个时代一样复杂,既可以是一种审美趣味,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姿态;既有大量拥趸 , 也招来很多非议。
B . 在2014年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除了出炉一揽子教育新政外,省教育厅厅长还一一回应了“学费是否上调”、“英语一年两考何时实施”等诸多热点问题。
C . 好的新闻报道,哪怕将来报纸没了依然是好文章,而不忍卒读的文字即使装裱起来也绝对不会有人记得。 D . 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3. (1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环境保护部正联合相关部委研究制定“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行动计划,采取压茬推进的方式,坚持连续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改正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B . 校园贷悲剧暴露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不成熟、理财知识的欠缺,有些孩子贪慕虚荣、热衷攀比,盲目地相
第 1 页 共 13 页
信了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被不法分子利用。
C .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包括阿根廷、德国、巴西等传统劲旅,纷纷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以期在今夏的比赛中夺得“大力神杯”。
D .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随着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正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向医疗服务、教育、娱乐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拓展。
4. (1分) (2018·临川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B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只是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们摩拳擦掌,而是整个电商链条上的所有节点都为之疯狂。 C . 河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度为10℃。
D . 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落后。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
5. (1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____________我们为文还是应该刻意求工,千锤百炼,虽不必“掷地作金石声”,总要尽力洗除一切肤泛猥杂的毛病。
①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②文不划线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③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通。 ④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
⑤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饿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A . ④①⑤③② B . ⑤②①④③
第 2 页 共 13 页
C . ④③⑤①② D . ③④①⑤②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6. (4分) (2019高三上·南通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 :水之北 )
B . 舟车冠盖之冲 (冲:冲过来)
第 3 页 共 13 页
C . 故其子孙皆有循吏良能之称 (循:遵守、依照)
D . 处者皆有廉退之行 (退:谦退、谦逊 ) (2)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 ③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②硕求余文以记之 ④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全部直接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 ) ①陂田苍茫,行者倦厌 ②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③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 ④果蔬可以饱邻里 ⑤鱼鳖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⑥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②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缘事议理,环环相扣,首尾圆合。 B . 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会为君王社稷殚精竭虑,公而忘私,以致忽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C . 苏轼又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
第 4 页 共 13 页
D . “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苏轼用这一比喻句表达出追求自适放达的人生态度。 (5) 用“/”给划线的文字断句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6)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②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7. (4分) (2017高三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注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 , 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赵鼎传》)
第 5 页 共 13 页
【注】鞫,音jū,审问。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B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C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D .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 .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 . 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 . 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鼎忠君爱国。他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 . 赵鼎正直敢言。他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 . 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把他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 . 赵鼎晚景凄凉。他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第 6 页 共 13 页
②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8. (2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各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为哲宗年间因遭蔡京之流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等地前后七年。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时所作。
(1)
下列对詩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項是( )
A . 首句“参横”句写夏夜星空“参”和“斗”都属于天宫二十八宿“参”的分野为蜀地。 B . 久雨成灾谓“苦雨”整日刮风为“终风”这句写了雨霁云收的景象“也解晴”透露了喜悦之请。 C . 前两联运用了双关手法既写出了海天澄明的景象也暗示积年所遭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 . “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表明自己经历了这一番政治遭遇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存有政治抱负。“轩辕奏乐”代指中原文化。
E . 尾联“南荒”指僻远荒凉的地方是用环境的艰险来反衬遇赦北归时的喜悦心情。 (2)
有人说这首诗的尾联倘若写于南行之初而不是北归之时更能表现苏轼的豁达胸襟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第 7 页 共 13 页
9. (5分) (2019高二下·白城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行走在光阴的轮回中,四季的声色光影,常常会唤起我们对那些美丽诗文的记忆。漫步初春的原野,你会如韩愈一般,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清秋时节,登山临水,秋声悲凉、归鸟疾飞,你会顿觉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是何等传神;阴沉的冬日,置身于冰封雪盖、愁云密布的大漠戈壁,你又会不由得慨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雪原的描写何等贴切!
(2)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往往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写词人洒酒祭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分)
10. (2分) (2017高二上·东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晓晓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的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
第 8 页 共 13 页
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9 页 共 13 页
A . 文章开头“没有了热度,还怕冷”不仅写出老木的身体状况,也表现出他内心的凄凉。 B . 文章第三段通过写老木对小时候左邻右舍的回忆,表现了乡村生活朴素温馨的美。 C . 文章对阿黄衰老的描写呼应了老木的内心感觉,写阿黄的陪伴更突出了老木的孤独。 D . 以前老木很反感火化,现在不这样想了,说明老木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变得豁达了。 (2) 文中划线处两次写到炊烟,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3) 谈谈你对小说标题“渐渐消散的炊烟”的理解。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 (1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汉字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有时换个角度,常见的汉字也能让人领略到别样的意趣。请依照所给示例仿写,每条不超过20个字。
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舒:________ 路:________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7高一下·浦东期中) 以“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突出细节和心理描写,并做到叙议结合。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6-1、
6-2、
6-3、
6-4、 6-5
、
6-6
、
7-1、
第 11 页 共 13 页
7-2、
7-3、 7-4
、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8-1、8-2
、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1、
9-2、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分)
10-1、 10-2
、
10-3
第 12 页 共 13 页
、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1、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
、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