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鲲
概要:“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单元整体教学”概念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单元整体教学”基本流程及说明
整体感知→ 部分感悟→ 整体回归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学生生活经验“导趣”,以单元导语“导学”。以“文本、插图”导读,以“实践活动”导行,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部分感悟做准备。
“部分感悟”指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分块学习时加强序列性,注重能力的增量,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深化收获,并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课外实践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新的问题,引向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三、“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意义
一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站在单元的高度,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篇文章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而某些知识点在这样高屋建瓴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能避免无谓的耗时耗力的重复劳动。
二是教以学法,课内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注意,并在实际教学中时时想起这句话,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多一些学习方法的传授,少一些知识的灌输。方法是打开一切知识的金钥匙,只有方法是活的,学生如果掌握了方法,就好像找到了一条通向知识的通道,也就可以随意进出知识的宝库,任何时候都能徜徉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里,即使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校园,没有了老师在身边指导也不怕,因为他们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老师,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三是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是其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单元整组教学”能集中把握“专题”——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阶段,再到“整体感悟”阶段,课内持续反复渗透,课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从“感知”到“体验”,从“体验”到“感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怀源著:《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