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
年级科 课 题 三年级 语文 备课教师 课时数 2 3、古诗两首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坐”和“泊”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教学目标 不同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 3、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问题生成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 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借助学习工具读准古诗,背诵古诗,完成新课堂的自学站。 问题训练 完成练习册第1-3题。 问题拓展 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教 学 流 程 预 案 环节一:初读感知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学习行为预设 生:春、夏、秋、冬。 欣赏秋景图片后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指生读题。 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环节二:精读感悟 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1
二升三 凝智教育 2016/7
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二)“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三)“放手”自学三、四句。 (四)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四、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好吗?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学生汇报,归纳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2) 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3、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环节三:积累拓展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 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元 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教 学 流 程 预 案 2
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 生边读边标记。 学生汇报。 指名回答。 找多名学生回答。 先练读,再回答。 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学习行为预设 二升三 凝智教育 2016/7
第二课时 环节一:初读感知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请学生背诵积累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在学这首诗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幅图。 出示课件:现代苏州枫桥图片 师述:这是苏州一座很有名的桥,叫枫桥。每天这里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来领略枫桥的诗情画意。其实,枫桥只是一座在江南非常常见的单孔石拱桥,那它为何引来如此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呢?原因啊是一首诗!想知道是什么诗,让一座普通的桥而闻名天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这首诗。 揭题:枫桥夜泊。 3、解题。 (1) 指导“泊”读音并多音字组词。 查字典理解“泊”在两个不同读音情况下的意思。 (2) 生理解《枫桥夜泊》题目的意思。 过渡: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板书:张继 简介张继。 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环节二:精读感悟 二、初读感知,体会意境。 1、出示:①自读古诗,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②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作者在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相机纠正“愁、苏、城、寺、钟”这几个生字的读音。 3、读得还不错,但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划出诗的节拍。出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你怎么读这首诗? 三、欣赏品味,想象悟情。 1、欣赏景物,感受秋夜的寂静、凄凉。 (1)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边听边想,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师范读。 相机板书: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乌啼 钟声 看到满天的霜,你什么感受? “乌啼”什么意思?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怎样? 3
请学生背诵古诗。 齐读课题。 学生自学古诗。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指名读。 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指名回答。 二升三 凝智教育 2016/7
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诵读诗句。 学生质疑。 学生轻声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指名有感情诵读。 环节三:积累拓展 四、拓展漫谈,深入体会忧愁。 1、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带“愁”的诗句? 出示: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生自由读,指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2、小结:是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是一帆生齐背全诗。 风顺的,有欢声笑语,也会有忧郁哀愁。而张继,是变忧愁为诗, 留下了这千古绝唱。师生齐背全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学生钢笔描红。 2、指导“愁”、“霜”的结构。 六、布置作业 结合这首诗的内容,为《枫桥夜泊》这首古诗配一幅画,再涂上颜色。 从寺中传来了钟声,这钟声怎样? 简介寒山寺。 (3)想一想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师相机提示:张继漂泊在他乡,这时他心里有点儿(引说:思乡), 有点儿(引说:忧愁、孤独、寂寞) 小结: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师:带上这种感受,我们来读这首诗。 2、品味“愁”字,感悟诗人内心的愁绪。 (1)提问: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板书:愁)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 (2)师:问得真好呀!孩子们,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诗句,想一想你们的这些问题。 师:好,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你能答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你从哪里知道?(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教学反思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