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论语》十二章教案、学案

2021-09-11 来源:尚车旅游网


《论语》十二章教案

执笔:赵军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启发诱导”、 “温故知新”等等。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â)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一瓢饮,在陋巷(lòu)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博学而笃志(dǔ)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小组合作解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小组内合作研讨)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2

2

第四阶段: 作业要求:(1)、完成课后习题2、3题。(2)、试背全文(注意停顿,不漏字,不加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理解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虚词。

4、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小组长汇报学生背诵情况。) 1、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处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 2、准确翻译句子。(抽查学生,检验学情)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找出文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合作探究) (1)有朋自远方来。

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2)不亦君子乎。

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 (3)五日三省吾身。

三,古义: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4)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 5、一词多义。

(1)时: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 (2)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 6、文言虚词。

(1)而,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作为)

(3)其,回也不改其乐(代词,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 3、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3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乎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延伸成语。

箪食瓢饮(区别箪食壶浆)、川流不息、 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等等。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就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吗?

1、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2、影响:

《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第四阶段:作业要求

(1) 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2)背诵并默写《论语》十二章。(3)完成全效学

习剩余习题。

4

4

10、《<论语>十二章》学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执笔;赵 军 审核:浙江兰溪市城南初中备课组

学习目标

一、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1、孔子:

2、《论语》: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一)注音

说 愠 省 逾 罔 殆 箪 堪 肱 笃 论 二)重点词语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逾: 川: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焉: 斯: 笃:

自主学习

一、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解疑释惑。小结检测 一、 填空

《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二、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 (4)《论语》的“论”读“lùn”。 (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 三、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课后任务:

背诵、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思索领悟

一、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6

6

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顺接ACDFG

转接BE 顺接,在翻译的时候翻译成“并且” 转接,翻译成\"却\"。

三、思辨、1.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时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都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一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学与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向谁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与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新知与旧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知识与时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

思辨、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思辨、3.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本文主要讲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在学习方面,我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要能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要坚持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习

7

还要多思考,用心去领会;学习要能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在做人方面,我还要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提高;还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自己;在品德修养上,做人还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有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想施加给别人。

四、积累:1.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循序渐进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 任重道远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见贤思齐 箪食瓢饮 择善而从 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论语>>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巩固练习 (一)、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1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二)、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表修饰的有 1、连词。表示顺承,然后。 2、连词。表示顺接,就。

3、连词。表示转折,可以翻译成“却”。 4、连词。表示顺承。

8

8

5、连词。表示转折。 6.敏而好学 表并列。 7.康肃笑而遣之 表修饰的

(三)、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四)、古今异义字

君子 古义 今义 可以 古义 今义

匹夫 古义 今义 罔 古义 今义 朋 古义 今义 儿女 古义 今义

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 可以: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可以,表示应允 匹夫 古 贫民 今 有勇无谋的人 儿女 古 男女之间 今 儿子女儿

君子 古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 正人君子

罔 古义通“无”,没有;迷惑 罔 今义:蒙蔽;没有。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志趣相同的人 今义:朋友 (五)、一词多义

可以为师 人不知而不 人不知而不愠

为 而 温故而知新 知

为人谋 博学而笃志 温故而知新

六、点评、课后反思

9

答案--译文:1.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3.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ⅵ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乐 ;好hào:爱好;者:„„的人)8.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水:古代冷水为水,热水为汤。)9. 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他们中的缺点我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0. 孔子在河流上说:流逝的时间就像这河流一样,日夜不停。11.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12.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0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