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楠
【摘 要】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其16年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长短篇小说、文学报告集、论文、随笔等.但对于杰克·伦敦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著名小说《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等作品,或其最明显的自然主义思想表露等的研究上.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及文本、译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其短篇小说《生火》所展现出的主要文体特征进行探讨,总结其文体特征如何使该小说获得更大成功.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9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杰克·伦敦;《生火》;文体特征 【作 者】董楠楠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712.074
杰克·伦敦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高产作家,40年的短暂生命历程给后人留下了19部长篇小说,197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随笔等。早年辛苦的工作经验为其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传奇的生活经历也为后期作品的发表、自身的形象塑造与宣传提供了帮助。《马丁·伊登》被视为其自传性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美国梦的实现与破灭;《野性的呼唤》则是其最著名
的长篇小说,表达了作者和同一时代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求与向往。杰克·伦敦20世纪初十余年的文学生涯,处于美国文学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使作者能从书籍销售中获得一定比例的版税,这对他作品的流行与热销,打造其形象与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火》作为杰克·伦敦“北疆小说”中最著名的短篇之一,有着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淘金人初次去往阿拉斯加淘金,在严冬时期遇上了零下七十多度(约为零下60摄氏度)的严寒。他不顾老者的劝说,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只带了一只爱斯基摩犬。行程初期较顺利,预计傍晚六点可与同伴会合,但午饭后却并未成功躲开一个泉眼,落入水中淹至膝盖,脚瞬间冰冻麻木。他着急生火求生,却因为云杉树上的积雪崩落,把火压灭了;马上尝试再次生火,可已经冻麻的双手却不听使唤;又试图用两个手掌根夹起火柴并划亮,然后点燃桦树皮引火,即使手被火烤也不放弃,却因为尝试拨开掉到火种上的苔藓把火弄灭了;他还企图杀死狗剖开其身体暖手,却因双手已完全失去知觉无从下手。多次尝试失败后,他冷静了下来,决定以平常心、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并最终在平静的睡梦中死去。而他的狗则是发现他死亡后,跑去别的营地,重新寻找可以提供食物和温暖的人。 在对《生火》的主题进行探讨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使用“自然主义”。学界普遍认为,杰克·伦敦是“适者生存”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如果说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论为自然科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斯宾塞把这一生物学理论移植到人类社会的范畴中,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学者Reesman等指出,杰克·伦敦在去Klondike地区淘金时,就带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在身边,由此可见这一观点对其影响之深。
Mitchell曾在文章中指出,相比于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更是一位自然主义作家。虞建华在《大学英语诵读文选》中指出,这篇小说出色地描写了令人恐怖的北极冰雪世界。在其《杰克·伦敦研究》一书中,曾评价杰克·伦敦《生命的法则》
《生火》《热爱生命》三篇小说“以生命与死亡为主题,也都歌颂一种精神胜利——或者战胜死亡,取得意志上的胜利;或者在获得某种顿悟之后坦然面对死亡,取得理智上的胜利,并都在逆境中保持了人的尊严”。
尽管对杰克·伦敦的研究已进行了达一个世纪之久,但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却十分少见,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其主要文体特征。Leech&Short曾指出,作者经历与讲述事件的习惯通常由其写作风格显现。这也说明了研究文本文体特征对理解一个作者及其作品的重要性。《生火》这篇小说两个版本分别发表于1902和1908年,如今流行的是1908年版,第一版则鲜为人知。杰克·伦敦在早期作品上做了改动:Klondike地区更加寒冷;主人公不再有具体姓名;增加了狗和老者的角色;主人公从生火成功,虽身体受伤却活下来转变为多次生火未果,最终冻死北疆。两个版本虽故事梗概大致相同,但1908年版字数由前一版2 000余字增加至7 000余字,结构更加严谨,故事更加成熟。从两个版本的比较中更能察觉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背景的渲染
前期版本因为篇幅有限,并未对环境描写着墨太多,只是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加以叙述。例如:
For land travel or seafaring, the world over,a companionis usually considered desirable. In the Klondike, as Tom Vincent found out, such a companion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But he found it out, not by precept, but through bitter experience.(London, 1902)
并未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反而是通过主人公对极地生存经历的印象来反映环境的恶劣。后期版本中作者对极地环境施以重墨,甚至林六辰曾认为,杰克·伦敦在文中塑造的环境是故事背景作为小说“反面人物”的典型例证,可见,在这一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文章前两段就描写了:
…There was no sun nor hint of sun, though there was not a cloud in the sky. It was a clear day, and yet there seemed an intangible pall over the face of things, a subtle gloom that made the day dark, and that was due to the absence of sun…(London, 1908)
太阳作为生命的力量,是希望和动力,是困难中前进的方向。而文中所描绘的北极地区,连日不见太阳。这不但显示了环境的极端,同时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暗色调,为结尾主人公在荒野中死去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学者Hillier也曾指出,杰克·伦敦在小说中的景色描写与地狱有几分相似,作者将北极严寒的极端天气与地狱进行对比,印证了其环境恶劣,也暗示主人公凶多吉少,要为自不量力付出代价。 (二)角色的设定
1902年版中《生火》的主人公叫Tom Vincent,是小说中唯一的人物;而1908年版本中,主人公变成了无名氏,还为原版中众所周知的北极格言加了讲述人“硫磺湾的老者”,并为主人公添了一位爱斯基摩犬同伴。
主人公仅以“那个男人”“他”出现,而没有实际的姓名,说明作者并未把这一形象具体到某个人,而是指所有前往北极的淘金人,甚至可以指整个社会中的所有人。虞建华曾指出,《生火》与《热爱生命》均未提及主人公的名字,因为它们并不代表具体的张三李四,而是承担某种具体行为的抽象的人。
“硫磺湾的老者”这一人物并未在文中出现具体形象和姓名,但他对极地寒冷的评价和给主人公“切勿独自上路”的忠告却反复出现。作者为前期版本中“不可独自旅行”的格言加上了这样一个智者象征的老者形象,强调了这句话的分量,突出了这一格言的不可违背性,增加了其可信度。同时,文章不时出现主人公逐渐意识到老者所说话的正确性的描述,无疑也使这成为前后文呼应的重要手段,增加了故事结构的严谨性。
“狗”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并不少见,《野性的呼唤》就是围绕一只爱斯基摩犬——巴克展开的。但本篇中的狗却与巴克有明显区别:没有姓名;与主人是隶属、被奴役的关系;主人对它仅有的“爱抚”来自鞭子;利用它试探路线上的温泉陷阱等。文章之所以用狗而非人作为主人公的同伴,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埃利奥特曾表示,由于读者习惯于从自身愿望出发赋予文中人物力量,从而忽视作者的用意,因此,杰克·伦敦间或以狗为主角,避免读者把自身意图强加于文章角色;其二,范革新曾指出,小说中的狗代表纯粹的生物本能,与主人公的一系列“知识”形成对比;其三,作者在《热爱生命》中也曾描写无名淘金人与同伴比尔在Klondike地区同行,淌过溪流时脚踝受伤被比尔抛下,文章以狗代替比尔这一人物角色,似也证明在极端环境面前,人类也如动物一般本能地选择自保。无论是何种原因,文中狗的出现,都使“生存本能”与“人类文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类文明知识力量的微不足道,是对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讽刺。 (三)视点的转换
整篇小说基本以一个全知叙述者的身份叙述,将主人公称之为“那个男人”“他”,为读者讲故事。不以第一人称叙述,使作者、读者都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避免读者以自身意愿干扰作者赋予主人公的想法感情、行为方式等,保持读者以旁观者的角度跟随故事情节发展。
文中有部分为描写“他”所见之景,心中所想,采用了视点转换的手法。姬增军曾指出,采用全知视角的作品中,较长篇幅的(第三人称)内视角,可视其为视角模式之间的视点转换。文中第二段描写北极地区白雪茫茫的景象,如此引入“他回头沿着走过的路望去…”(The man flung a look back along the way he had come…)段落内容均为叙述人物目光所及之处的景象。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跟随主人公的视线,如同在脑海中放映电影甚至置身其中。Ljungberg曾说,地图是一种混合符号系统,把各地之间的关系投射在地图上,同时为人们找出自己在世
界中的位置提供了有效保障。文中这种对周围环境的刻画,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北极地图。细致的场景刻画,使极地景色尽显读者眼前,也向读者证明了该地区环境的恶劣,苍茫白雪荒无人烟。景象之大与人之渺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景色刻画中,也很好地验证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在叙述主人公三次幻想傍晚与同伴会合的场景时,也采用了此种手法,如“他”第一次预计并想象团聚场景时“He would be in to camp by six o’clock; a bit after dark, it was true, but the boys would be there, a fire would be going, and a hot supper would be ready.”这句话描写了主人公对傍晚相聚场面的想象,同时也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视点感觉到“他”的期待向往之情,禁不住为其祈祷,希望“他”能顺利通过荒野,到达目的地与同伴相聚。 (四)长短句结合
《生火》的第一个版本,从段落排版上共45段2 590字,而后一版本共39段近7 100字。前者虽段落精简,句子却不短小;后者虽每段较长,但大多长短句结合,长句甚至可达四五十字,短句有时仅三四字。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曾统计,普通小说平均句长为13.82个词。1908年版本的《生火》共413句,平均句长为17.05个单词,比平均值略多3.23个词,但文中少于10个单词的有100句,约占24.2%;不超过6个单词有40句,约占9.7%。由此可见,此篇小说虽总体用句较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短句,各段几乎都有10词以下及20词以上的句子,可谓长短句交叉运用。王佐良、丁往道曾指出,在文学作品中,短句直接、清楚、有力、明快,可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长句则以曲折的结构表达复杂的概念,不仅形式上显得庄重严肃,而且可描述人物曲折的思维过程,并体现其复杂的心理行动。
如文中最长的一句话出现在第33段,描写主人公在屡次生火尝试失败后所感觉到的莫大恐惧,以及其甚至企图通过双脚跑步,一路跑到营地使自己存活下去。但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as another thought in his mind that said he would never get to the camp and the boys; that it was too many miles away, that the freezing had too great a start on him, and that he would soon be stiff and dead.”(可同时他脑子里的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他永远都不可能回到营地、见到同伴了,那实在太远了,冰冻的威胁太大了,他很快会被冻僵。)除这一长句外,该段还有两句不过6词的句子,“The running made him feel better. He did not shiver.”(这一跑倒使他舒服些了,不哆嗦了。)跑步在前,脑海中的声音在后。比较发现,两短句写出“他”通过跑步暖和了些,这种感觉让他有了跑到营地的想法。但这两句均为短句,一是这一感觉来得突然,让主人公也感到瞬间惊喜,二是暗示了这种感觉并不能持久。与之效果相同的还有文中21段出现的两句“He was safe”,文中还有其他短句,表达内容相似,即以句短暗示了相反的内容以及“他”的命不久矣。长句表达了主人公的恐惧,与之前充满希望形成对比,刻画了其内心冲突和心理斗争,很好地说明了这种想法具体真实,以及对主人公的负面影响之大,在“他”心理上所产生的沉重之感,验证了李婧、卢卫中所提出的句长与其表达内容的复杂性有关这一观点。 (五)情态语态变化
全文以时间顺序讲述了淘金人在北极遇险的故事,通过其情态语态变化,贴切地配合这一情节发展变化。
行文之初,主人公对自身的极地生存技巧和经验充满了信心,“He would be in to camp by six o’clock…”。之后则变成“If he kept it up, he would certainly be with the boys by six”。再后来落水后生火屡次失败,语气变得更加不确定,“Maybe, if he ran on, his feet would thaw out; and, anyway, if he ran far enough, he would reach camp and the boys.”作者利用情态动词和条件句配合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渐渐地剥夺了主人公内心的信心和
生存的希望,使故事悲剧色彩浓厚。
文中在描写到主人公的各种想法时,前后语态也发生了改变。起初“他”是想法的主人,可以左右自己的思想,“Those old-timers were rather womanish, some of them, he thought.”“He drove the thought of his freezing feet, and nose, and cheeks, out of his mind, devoting his whole soul to the matches.”;但后来思想变成了主宰,“他”不再掌握主动权,“… there was another thought…that it was too many miles away, that the freezing had too great a start on him, and that he would soon be stiff and dead. This thought ... Sometimes it pushed itself forward and demanded to be heard…”“Then the thought came to him that the frozen portions of his body must be extending… the thought asserted itself, and persisted…”在小说中,主人公想法的语态从人掌握主动权到被负面想法支配胁迫,语态变化配合了情节进程,使故事在读者脑海中构架更严谨完整,印象深刻。
由以上分析,可以窥见杰克·伦敦在第二版《生火》中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环境细节的描写渲染了北极的极端环境与人的渺小;角色调整更加突出主人公的孤单、人类的自负;巧妙转换文中内部视点,丰富叙述角度,防止了整篇全知叙述的单调乏味;而调整句子长度,长短交错,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也通过句长蕴含了作者的潜在意图;以情态动词、句子主动被动的变化完美配合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以上对文本文体特征的探讨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原文的特征、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献】
[1]Hillier R M. Crystal Beards and Dantean Influence in Jack London’s “To Build a Fire (II)”[J].ANQ:A Quarterly Journal of Short Articles,Notes,and Reviews,2010,
(3):172-178.
[2]Ljungberg C. Dynamic instances of interaction:The performative function of iconicity in literary texts[J].Sign Systems Studies,2010,(1):270-297.
[3]Leech G ,Short M. 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Harlow:Longman Press,2007.
[4]Mitchell L C. “Keeping His Head”:Repet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London’s “To Build a Fire”[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1986,(1):76-96.
[5]Reesman J C. “Never Travel Alone”:Naturalism, Jack London,and the White Silence[J].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1997,(2):33-49. [6]艾柯.有多少勇气可以释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8]范革新.美国短篇小说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9]王守元.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李婧,卢卫中.数量相似性的文体效果——以叙事语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2,(1):10-14.
[11]林六辰.英美小说要素解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卢志宏.短篇惊险小说精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虞建华.大学英语诵读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4]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5]虞建华.文学市场化与作为心理自传的《马丁·伊登》[J].外国文学评论,2011,(3):149-158.
[16]赵军,高立民.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17]周定之.英语短篇小说精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