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我的情思”半命题作文导写
——兼谈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学习要点】 1、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 2、学会倒叙开头法。 【原题回放】 题目:_____,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700之间。 【写作指导】 这是道要求写成记叙文的半命题作文。对于半命题作文,必须重视补空。要将空补好,审题在半命题作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审题的过程,就是确立文章体裁、题材、中心等写作重心的过程。这是中考作文的第一步,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将带来作文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补题”了。补题千万不可仓促草率,而要反复斟酌,仔细琢磨。补题的内容,往往对我们的选材、立意起决定作用。补题质量的高低,甚至直接决定了本次作文的成败。如何补题呢?
一、补题,要细察“隐信息”
本题“牵动”,意味“触动”“引起”“引发”。“情思”,指情感、思绪。所以,题意非常明显:XX,触动了我的感情;XX,引发了我的思绪。写作的重点应在“XX”是如何触动你的情感的,引发了什么样的情思。因此,本文题的留空处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甚至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这个题,暗中限制了必须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可以通过某一个“点”写一种单一的情思,也可以通过几个“面”写一种综合的情感。本文题,补空处填物可能最有利于成文,行文时以物为线索,由物牵动人的情思,最终达到以物衬人、以物喻人、睹物思人,这样物和人、事和人的交辉相映,文章将更有内蕴。
二、补题,要力求“陌生化”
万千考生一道题,必然造成“补题”上的严重“雷同撞车”现象,而这容易给阅卷老师“似
当前第1页(共9页)
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势必影响作文的得分。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呢?要力求“陌生化”。这里所说的“陌生化”,并不是求偏、求怪,而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如本次的补题:
◎诗词,牵动着我的情思;一碗面,牵动我的情思;那张照片,牵动我的情思;那句话,牵动我的情思;小巷,牵动我的情思;那首歌,牵动我的情思……
◎它,牵动我的情思;故乡,牵动我的情思;你,牵动我的情思;回忆,牵动我的情思;微笑,牵动我的情思;捉迷藏,牵动我的情思……
两行补题,高下之别非常明显。因此,补题时,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三五分钟,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目”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人无我有的补题。好的补题,能让阅卷老师精神一振、眼睛一亮! 三、补题,要做到“切口小”
补题有三戒:一戒补题太偏太怪,二戒补题太滥太俗,三戒太空太全。如果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就很难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因而补题的切口最好小一点。如本次作文:“诗词,牵动我的情思;那首歌,牵动我的情思”PK“唐诗,牵动我的情思;音乐,牵动我的情思”,很显然,前者的切口很小,以此来写它如何牵动情思,无论叙事、写人都非常容易,易受阅卷者青睐。
四、补题,要切中“题旨意”
多数半命式文题,都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成长体验和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评判,思想应该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
这里以2008年浙江义乌卷《我懂得了 》为例来说明。如果要你补题,你将如何补题?其实,“懂得”一词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如补上“骑自行车”“烧菜”,就会流于浅显,显得可笑,而像“宽容”“责任”“生命的意义”“活着真好”等,题旨凸显,深刻,暗合了命题者的意图。再如2008年江西卷《有时,我也想____》,有个考生补上“自杀”一词,虽然文章的语言流畅,却被评为四类卷以下。失败就失败在文章的主旨意义上,主旨意义消极、颓废,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
综上所述,半命题作文虽然可以随心所欲地补题,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切不可“随意而为”,要戴着镣铐跳舞,并舞出绝美的舞蹈。
当前第2页(共9页)
【例文升格】 是你,牵动我的情思 每当我走出校门口,看到那一列列卖小吃的摊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以伤害过的一位卖麻团的老人,他在我的印象中至今还很深刻。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人。我本来六点才起床的,可是,他每天五点半都准时在那吆喝:“卖麻团了,卖麻团了┉┉”他那该死的声音特别鸿亮,仿佛方圆十里都能听到。害得我睡又睡不着,起又不想起,白白浪费了半个小时的大好时光。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正美滋滋地做着美梦,突然,一声刺耳的声音传过来。又是这个该死的老头,连星期天都不让我睡个好觉。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想,算了,睡也睡不着,不如去尝尝这个老头的手艺如何。我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块钱就走了出去。 太阳缓缓爬了上来,给天上的一边涂上了橘红色的油漆,树枝上还传来了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周边的环境逐渐使我的心情好了一点。我寻着老头的吆喝声走去,看到一群孩子在一个摊子前围着。难怪天天在这里吆喝,原来生意这么好。我凑上前去,看到了一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黑色的肤色中夹杂着许多皱纹、眼睛对着小孩笑得眯成一条缝的老人。我递上钱去,说:“要两个。”只见他左手拿个袋子,右手拿着筷子把麻团抛向半空中,麻团会不由自主地掉进袋子中。我拿起麻团吃了一口,真好吃。我正转身往回走,老人一下叫住了我,我心想:不是给了钱吗?怎么?还想讹我!我转过身去踢了一脚摊子,骂人的话还没说出,只见他递过钱来说:“刚才生意忙,忘了找钱了——怎么了你?”我顿时脸红透了半边天,大家都望向我,“不┉┉不用找,我┉┉我全买了。”我结结巴巴地说。老人装好了递给我,我望了一眼,看见多了两个麻团。我正想问,老人就说:“今天生意好,多送你两个吧。”老人收拾好东西后踩着车子驶向远方。 老人远去的身影是那么单薄和瘦小,我错怪了老人,老人不但不怪我还帮我解围。我伤害了老人,连最起码的“对不起”三个字都说不出口,我现在才知道后悔和自责。老人,我会永远记住和感谢你的。 当前第3页(共9页)
→标题改为“麻团,牵动我的情思”,以物引出情思。 →开头运用了 的写法,引出回忆。 →交代事由很简洁,“该死的声音”写出了作者微妙的心理与态度。划线处有个错别字是“鸿亮”改为“宏亮”。 →回忆具体的过程。 →有条不紊,以环境写心情。 →用一句话写老人的外貌。 →非常细腻的 描写和动作 描写,合成了精彩的 动作 描写。 →非常真实的 描写和动作 描写,写出了我的窘况。 →结尾还不够,宜用抒情句表达对老人的纪念并点出牵动我的情思这个中心,以便首尾呼应。
【范例欣赏】 ★★亮点透视:倒叙开头,首尾呼应;叙事具体,以物喻人。↓
一枚扇贝,牵动我的情思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倒叙开头,入题快,引出悬念。要认真体会这种开头方法,并切实运用之。)
记得,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天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近处海滩拾不到的贝壳,带回北京送给朋友。
海滨的农贸市场,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天地。在卖贝壳的行列里,有一个穿大红褂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她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地叫卖,而是一面用手搬弄着脚趾头,一面张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来往的人和车。不知是她的衣着,还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我和伙伴们说:“走,买她的去。”
她的摊子上,整齐地码着一小排“猫眼儿”和一小排扇贝。她见我们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地让我们挑选。
我一面挑,一面打量着她那黑红黑红的小脸,问:“是你家里让你出来卖的吗?”
“不,不是。这都是我自己拣的,卖了钱也归自己,秋天开学好交学费。”小姑娘自豪地说:“我自己的都攒齐了,现在给弟弟攒。”
我觉得这孩子挺可爱,便拣了四枚好看的扇贝,给了她四角钱,和伙伴们一起满意地离去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美滋滋地欣赏着扇贝。突然,我发现一只暗红色的扇贝缺了一个小角。只怪我当时只顾选颜色,没发现残缺。带这么一个扇贝回北京,算怎么回事。伙伴们要我回去换,我同意了,但心里却嘀咕:小姑娘挣点钱那么不容易,她肯让我换吗?
天将黑了,市场上人已不多了,红褂小姑娘也正在收摊了。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时,果不出我所料,她为难地说:“没的换了,刚才又来了一个老大爷,都买走了。”
我看着她那鼓鼓的小包,不相信地说:“只换一个。要实在不肯换,我多给你些钱,再买一个成不?”
听我说完,,小姑娘突然红了脸,低垂着头:“没了,真的没有……明天下午,你再来……” “明天下午?哈!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就‘开路’了!”我有点恼火,乡下人,真小气!不给换就算了!我们懊丧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汽车站,等候开往火车站的汽车。
“大姐——”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噢,红褂小姑娘!她气喘吁吁,额头上还沁
当前第4页(共9页)
着一层细汗。
“给你——”她向我摊开了小手。
呀!好漂亮的一枚扇贝!
“你们走得早,现去赶海拾怕来不及,就给你这个吧。”她说着,把扇贝塞到我手里,笑了笑,拉起一个小男孩走了。
这突然发生的事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低头看那扇贝时,惊呆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扇贝,扇贝背面像珍珠般地闪着蓝莹莹的光。正面像孔雀展开的尾巴。整个扇贝洁净光滑,显然是经过千百次地抚弄和摸搓。
啊,这一定是小姑娘的爱物!我恍然大悟……
然而,当我抬起头,想对那个小姑娘道谢的时候,她已经走远了,在蓝色的大海边,只剩下红红的一个小点。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却久久地不能将它忘怀。我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天天带在身边,好让它时常提醒我:要像海边小妹妹那样,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首尾呼应,以物喻人。)(选自《作文成功之路》2003年第5期) ★★亮点透视:排比起兴,处处点题;排比构段,文采斐然。↓
诗词,牵动我的情思
灿灿红叶,我拾一片最艳的;落落余晖,我观一处最美的;泠泠泉水,我捧一把最清的;而那茫茫的知识天空,我选择那最具魅力的诗词来带给我满足,尽情地让诗词牵动我的情思,在天空中翱翔。(排比起兴,点题快捷)
诗词,将我的情思牵动到了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中,曹操的雄伟气魄,让我领略到了身为军事家的豪迈以及那充满自信的伟大抱负。读着他的豪情壮志,我的心也随之激扬起来,随之振奋起来。
当前第5页(共9页)
诗词,将我的情思牵动到了东晋,黑暗的社会,勾心斗角的官场,让陶渊明毅然归隐自然,去追求那“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从他的悠然中,我感受到的是,只有从大自然中,才能获得的人的最本真的性情,是只有看开了尘世,才能获得的生的最纯净的闲适。
诗词,将我的情思牵动到了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世界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在沉郁中振起的豁达,是李白所特有的吧?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胸襟,是李白那浪漫主义所带来的吧?他的豁达,他的胸襟,不仅令我敬佩,也让我以此为标杆,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体会构段技巧:点题中心句+引用诗词+内容解读+个人感悟。)
诗词,将我的情思牵动到了月光下的愁绪中。夜晚,饮着清酒,望着圆月,那愁思就如泉水一般涌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应是由那哀哀愁绪衍生出来的吧?苏轼这样的文学巨匠,以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兄弟的祈福和祝愿。难道我们不应也抛弃烦恼,以祝福的态度,对待明天吗?
诗词,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从此天光云影中徘徊,聆听诗词的声音,让诗词牵动着我的情思,在诗词中寻找我的快乐。
★★亮点透视:引用材料,引出回忆;物为线索,情感真挚。↓
笛子,牵动我的情思
笛子,一种能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提起它,不禁撩拨起我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了我感情的神经,使我陷入深深的情思。(非常巧妙地将材料嵌入,作为文章的引子,引出回忆。)
暑假中,我们都离开了校园,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去了。同学们有的报美术专业,利用暑假的时间学习画画,陶冶情操,放松一下心情。有的报舞蹈专业,学习舞蹈。也有的同学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为了自己美好的将来,就放弃了玩的时间,去补功课,上补习班。有的同学学习音乐……
而我和他们不同,则喜欢学一些乐器,但我没有他们那么好的条件,可以报音乐班,因为音乐班的费用我根本支付不起,但我并不愁,因为我有一个音乐高手舅舅。说起舅舅,他的个子不
当前第6页(共9页)
算高,舅舅还有圆圆的脸,无论面对何事他总能笑着去面对,我非常敬佩他,舅舅虽然上学只上到初中,但舅舅的音乐学得很好,舅舅家什么乐器都有,像琴、箫……很多很多,所以妈妈就打算在我放暑假期间让我去舅舅家学习乐器。
说了也奇怪,在那么多的乐器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笛子,舅舅对我没什么要求,反正只要我爱学,自己喜欢就好,就这样,我跟舅舅学起了笛子。
我们学校的音乐课,向来都是应付公事,老是从来没有给我们认真上过,甚至到了临考试的时候,为了复习好其他课,就放弃了这门课,所以每到考试就不上音乐课,把音乐课瓜分给了数理化。唉,就这样都上了几年的音乐课,也没见得有多么精彩。正是由于这样,就要在舅舅这里从最基本的学起。先学音符,舅舅对我这个“音乐痴”显出很耐心的样子,尽管我什么都不会,但舅舅还是十分认真耐心地教我。
舅舅说:“任何一门课,都要对它有兴趣,有了兴趣,你就愿意学,就能学好”。就这样,每天都发自内心里认真刻苦地学。
在舅舅家学了半个月,终于学的有几分好了。但离开学的时间也不远了,舅舅在我回家时,对我讲了很多。他的话给了我启示,让我明白了很多。
舅舅说:“现在学的也不错了,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在家没事时,就经常拿起笛子吹吹,反正我还有几根笛子,这个你拿回去吧”。我很高兴,就这样我离开了舅舅家。舅舅不但让我学会了吹笛子,懂得了了音乐,而且还让我明白了如何进行学习。
唉,想想那已经是暑假里的事情了,现在舅舅也打工去了,好想他,不知他何时能回来。笛子仍在家中,它已成了我的宝贝。笛子,它包含着我太多的回忆;它,牵动着我的情思。(睹物思人引发情思,前后呼应点题鲜明。)
★★亮点透视:首尾精彩,语言抒情;时序并列,结构清晰。↓
家,牵动我的情思
我,原本属于大山的孩子,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开了家,并且已经离开很久了。 一湾静水,两行思泪。从此隔了山,隔了水,隔了岁月,隔了音信。家,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的情思。(用短句,“隔了”四次反复,强化了抒情效果,而且开篇点题。)
暖春到,老家便像一位轻柔的少女披上了春的绿装。浅绿的风飘到这儿,飘到那儿,那风啊,吹绿了大山,激活了小溪,也唤醒了我幼稚的童心。那时的我多高兴呀!总会跑到小溪边,将脚伸进那已落入粉红花瓣的轻柔的水里,任凭那轻柔的水花凉着我的小脚丫,时不时引起我“肆无忌惮”的笑声。就这样我无忧无虑,就是这样自由自在。可是现在,由于学习,我已经很少回家
当前第7页(共9页)
了,那种天真烂漫早已荡然无存,留给我的只有对家的眷恋。家,以一种轻柔的方式牵动着我的情思。(体会构段技巧:段落中心句+记忆中的家乡+现今对比+抒情句煞尾。)
炎夏到,老家由淡淡的浅绿变成了浓浓的深绿;由浅浅的粉红变成了浓浓的火红。我也会随之变得激情万分。每到中午,我就会到深绿的核桃树下乘一下凉,到山上去嗅一下那火红的山丹花的浓香。耐不住寂寞的我总是这样跳到这儿,跳到那儿,享受着夏日带给我的激情。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也总是有限的,这一切也都不会再重现。家,以一种激情的方式牵动着我的情思。
深秋到,家又神奇般地变幻了颜色。多美呀!它着上了一袭金袍。秋天总是引起人的悲伤,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总是在秋天吟颂自己最大的不满。我却不那么认为,如果那些诗人当时都在我的家乡,那么他们一定会赞颂这里秋景的迷人。看哪!大山上,一切都变了,草木变成了金色,庄稼变成了金色,就连小溪在和风落叶的映衬下也变成了金色。当迷人的秋叶悄悄吹落时,我就会伸出手接住它们,捧住它们,直到两只手再也也装不下。这时,我就会把这深秋的金蝴蝶带回家,叠成一串,任它们在金色的秋风下摇摆自己迷人的身姿。但这一切都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家,以一种迷人的风姿牵动着我的情思。
寒冬到,家就会变成另一派风光。家开始银装素裹,开始深沉静寂,可无论家怎样静寂,只要有我和小伙伴们在,家就会一片欢腾。天刚大亮,我们就会在那冰天雪地之上留下一串串小小的斜斜的,毫无规则的脚印。我们永不疲倦地在早已结了冰的河上疯跑乱叫,追逐吵闹,甚至故意跌倒,那便是我最欢快的时光。自从搬到城中,我就再也没像以前那样欢快过。家,以一种欢快的方式牵动着我的情思。
梦里,思念的花悄悄落下,随思念的风一起飘进故乡的小河。思絮悠悠的我啊,何时能再回那温馨可爱的家。家啊!我生命的源,永远牵动我的情思。(非常抒情的结尾,值得仿效。) ★★亮点透视:抒情浓烈,叙事精彩;情感真挚,韵味悠长。↓
小巷,牵动我的情思
记忆中,总有一条淹没在迷蒙细雨中的小巷,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总能与雨水奏出美妙的音乐。和着丝丝缕缕的幽思,耳畔总响起阵阵忙乱的脚步声……(抒情句振起全篇,引出回忆。)
小时候,一次意外事故让我差点儿成了废人。脱险后,妈妈将我送到乌镇的外婆家疗伤,希望静谧的乡村生活能使我早日康复。外婆是个非常和善的老人,一双布满皱纹的温存的手总能让我感到阵阵拂过心弦的温暖。
当前第8页(共9页)
初到的几个月里,我总感到自己的命运不济,小小年纪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一天到晚,不说不笑,像个木头人似的。但外婆对我并不灰心,仍每天讲着我从未听过的故事,那些故事慢慢驱走我心头的寒气,使我身心的伤口一天天地愈合。
一天,门外响起了阵阵清脆的叫卖声“卖豆花粥,豆花粥……”,我觉得好奇。便问外婆:“豆花粥好吃吗?”外婆笑了,连忙出门,只片刻工夫,便端来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豆花粥,我欣喜地尝了一口,嗯,那味道,真是香啊,至今想起还会流口水。我几大口就解决了它。外婆看着我的馋相,满足地笑了……
此后,我便像着了魔似地恋上了豆花粥,但有时却一连几天都听不到豆花粥的叫卖声。或许是我那急不可耐的样子使外婆明白了我的心思。
以后,几乎每天,外婆都会给我捧回一碗热乎乎的豆花粥,哪怕是雨天也从未中断过。我真有点过意不去,就和外婆说:“外婆,以后就别买了,您腿脚不便,天气又不好,身子骨怎么吃得消啊!”“傻孩子,卖豆花粥的离咱家很近,我来回慢慢走,就当是你们城里人散步、锻炼身体了,同时,还能和老街坊们说说话,多好。这样不紧不慢地回到家,豆花粥还冒热气呢,不是吗?”我彻底信服了,心中也没有了愧疚感。有时,为了能让外婆出去散散心,我甚至还故意提出要吃豆花粥的想法。
外婆的秘密在我腿好后不久便被察觉了,那一天,外婆不在家,我突然想吃豆花粥,便一个人出了门,沿路去找,原以为真是一两步就到的,一打听,才知道竟在深深的巷尾。那幽长得没有尽头的小巷,就那样残酷地在我眼前延伸、延伸……
有一条幽长幽长的小巷,在外婆的眼中是那么的短,短得像一座连着外孙子的微笑的小桥;而在外孙子的眼中它却又是那么的长,长得每一块青石上都洒满了外婆无尽的爱意……(小巷幽幽,思念悠悠,韵味悠长。)
当前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