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背景分析 “十一〃五”以来,全州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克服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的影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全州上下遵循“提升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产业,旅游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旅游在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示范效应突出,为“十二〃五”时期全州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旅游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旅游业“十一〃五”发展主要成效。
“十一〃五”时期,黔西南州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贵州乡村旅游规划(2006~2020)》等相关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黔西南州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州党发„2007‟19号)中提出的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大州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旅游
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旅游产业,五年来,全州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旅游业迅速发展,作用显著提高。据《黔西南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五”末期(2005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为130.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4.1亿元;到“十一〃五”末期(2010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达586.4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30.03亿元,与2005年相比,全州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4.49与7.32倍。“十一〃五”时期,全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31.15%,与全省同期相比,高出了2.47个百分点。
“十〃五”末期,全州旅游收入为4.1亿元,仅仅相当于生产总值的4.00%,“十一〃五”末期,全州旅游收入为30.03亿元。相当于生产总值的9.25%,与“十〃五”末期相比,该比重增长了5.25个百分点; “十一〃五”以来,全州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1.15%,超出了全州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28.26%)2.89个百分点,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对全州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成效显著(详见表1-1)
表1-1:2005~2010年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一览表 年度 生产总值(亿元) 旅游总收入(亿元) 旅游收入占生产总值(%) 2005年 102.04 4.1 4.00 2006年 119.91 10.15 8.46 2007年 140.48 14.15 10.07 2008年 165.10 19.0 11.51 2009年 232 23.12 9.97 2010年 324.52 30.03 9.25 资料来源:2005~2010年《黔西南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品牌效应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州通过打造精品,铸造品牌和构建投融资平台,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升级,形成了由喀斯特精华之旅、地质科考、民族文化体验、历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与休闲度假所构建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到观光型旅游产品与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巨大转变,“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品牌不断在游客群中传播和强化,效应突出。
3.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十一〃五”以来,全州上下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民营资本为代表的社会投资兴办旅游业热情高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以旅游交通、旅游景区与酒店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以星级酒店为例,据贵州省旅游局酒店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末期,全州星级饭店仅有6家,客房数达576间,床位数达1 154张;到“十一〃五”末期,星级饭店达21家,客房数1 348间,床位数达2 383张。“十一〃五”末期的星级酒店数量是“十〃五”末期的3.5倍,客房数量增加了134.03%,床位数增加了106.50%,超额完成了《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的到2010年力争星级酒店达10家的指标。
4.全方位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树立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形象,实施整体宣传促销战略。建立和完善州县联动、部门联合与企业为主的宣传促销机制,充分借助
外宣、招商、对外友好与文化、体育交流等活动,对重点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宣传促销。紧紧瞄准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东南亚等客源地市场,以大型节庆节事活动开展市场营销,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山地运动会、首届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中国“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和首届全州运动会,获得了2011年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办权。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互动,着力打造以兴义为中心的黔、滇、桂主要风景区旅游精品线,建设喀斯特精华之旅旅游圈,使精品更精、特色更浓,“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目的地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2006~2010年,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率高达20.89%,其中,国际游客接待总人次以年均24.82%的速度增长,与全省同期相比,国际游客年均增速比全省高出了13.13个百分点。
(二)旅游业“十一〃五”发展基本经验。
1.以政策为保障,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十一〃五”以来,黔西南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州委、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州党发„2007‟17号)、《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州党发„2007‟19号)等旅游发展的相关文件,启动编制了《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州旅游局向全州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各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发出了《倡议书》,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体系,积极推进行业自律,树立
和谐金州旅游、魅力旅游新形象,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全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消除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引进市场机制,构建黔西南州旅游产业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全州旅游业大突破、跨越式、纵深性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大州,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自然遗产、度假胜地等特色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体育与旅游结合,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山水长卷〃水墨金州”品牌,形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提高黔西南州旅游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年来,全州以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等为重点,形成了马岭河峡谷、万峰湖、万峰林等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了兴义的下五屯、南龙、贞丰纳蝉、纳孔、兴仁鲤鱼坝等布依族、苗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努力挖掘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以抗战文化、南明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进一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为旅游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提高旅游公路等级,不断在主要旅游区(点)之
间实现三级以上公路连接。加快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据黔西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黔西南州“十一〃五”信息化发展情况汇报》初步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州信息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0多亿元,光缆线路总长达1 300公里;在无线网络方面,建成覆盖旅游景点的3G基站。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形成了星级系列酒店、宾馆等旅游饭店体系。
4.不断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按照“整体规划、统一管理、行业指导、自主经营”的原则,在原体制上进行积极探索,在机制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进一步增加政府的引导性投入,积极引进各类投资者参与景区、酒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加快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特征,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间连接点,以及云南路南石林、贵州黄果树两个全国著名景区的双重辐射范围。在其300~50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一批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特征突出的知名旅游景区。国内客源主要来自贵阳、昆明、南宁、成都、重庆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黔西南州利用这一独特的区位特征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在线路设计、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上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进一步加强了与两广(广东、广
西)、云南周边省区市重点旅游区的合作,扶持发展一批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无障碍旅游区。
(三)旅游业“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获得了丰富的旅游经验,但是与国家提出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问题仍需克服和解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全州旅游市场还不发达,市场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法制环境尚需完善等,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还有待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改善。旅游产品的单一导致游客量与综合收入较少。全州旅游人均消费中,进入的交通消费占了70%左右,需要根据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发展,开发建设一套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由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与以体育旅游等构建起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十一〃五”期间,全州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过于偏重某一个行业,如酒店业,而对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统筹旅游投入领域,不断调整投资结构以适应全州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正逐步进入到技术与资本时代,与东部旅游发达地区相比,黔西南州现代旅游要素(包括旅游资本、旅游人才、旅游技术、旅游信息等)相对稀缺。目前,全州大型旅游项目基本上都依赖外来资本注入,本土旅游资本扩张能力较为弱小,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亟需提升。
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 (一)机遇。
1.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的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与规划为“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政策也都将推动全州旅游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全省将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
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为全州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政策条件。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在 “十二〃五”期间确立了加快培育重要支柱服务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思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全力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州重要支柱产业,这为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旅游消费需求升级,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保持旺盛。随着我国人均GDP向5 000美元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就周边市场来看,2009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居生产总值在突破了9 000美元,接近1万美元,昆明市接近5 000美元,南宁市突破3 000美元,休闲度假与创意旅游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将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将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
3.旅游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这将为全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固与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州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将会进一步发挥作用。随着汕(头)昆(明)高速黔西南段、晴(隆)兴(义)高速、惠(水)兴(仁)高速黔西南段与望(谟)安(龙)高速等高速公路、长沙至昆明
铁路客运专线黔西南段建成,以及安(龙)贞(丰)、安(龙)兴(仁)二级公路建设,全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全州旅游可进入性将大大提高。
4.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全省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缩小城乡信息差距,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5.内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国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国家旅游局已经分别与贵州、云南、广西展开深度的合作,从规划、市场、人才等方面支持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把云南省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试点省份,支持广西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主要目的地。州委、州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西南腹地出海和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西江上游经济区的能源和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基地、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祖国西线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最佳人居环境,贵州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和新高地,这对全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二)挑战。
1.市场挤压与边缘化。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的三省结合部,周边省份旅游业较为发达,在300~5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一批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随着广西、云南旅游业深度发展与黄果树景区的发展,将会对全州旅游市场空间产生挤压,旅游空间边缘化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凸显,全州旅游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2.现有旅游发展基础与国家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前,全州旅游业要达到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产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3.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旅游供给的滞后性。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服务理念的提升与产品品质的升级。黔西南州要把原有旅游产品进行适应市场变化的升级和换代,需要克服供给滞后的障碍,在山水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喀斯特旅游精品与布依族文化为主的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走内涵式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技支撑,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不断适应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
4.经济基础薄弱与旅游业投资需求较大的矛盾仍是今后全州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尽管在“十一〃五”期间,全州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经济基础依然薄弱,旅游业投资需求大,回收周期相对较长,如何整合资金,聚指成拳,投向科学,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成为今后五年的一大挑战。
三、 “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民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把旅游业提升至“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并指出了“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科学诠释了旅游发展的民生意义。“十二〃五”时期,州委、州政府把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群众利益问题作为推动跨越的根本目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富民与强州的有机统一,提出了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我国西线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最佳人居环境。旅游业增加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效促进贫困问题的解决;增加全州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增进人民福祉,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富民与强州得到较好体现。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活力。
“十二〃五”时期,黔西南州把主攻大项目、实施大投资、培育大产业作为推动跨越的基本方略,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全州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在全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彰显出重要作用。旅游业与全州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乃至第三产业紧密结合,既促进了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培育了旅游业自身的增长点,成为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中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和整体推进,促进全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黔西南州“十一〃五”发展实践表明,旅游业是在“人与环境共生”时代中,“产业与环境互利”的最优质产业。随着“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实践,“十一〃五”期间,全州将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把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环保与低碳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新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上一个新台阶,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第二章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旅游业“十一·五”客源市场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幅较快,旅游收入在全州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州共接待旅游人数586.45万人次,其中,中国国内旅游者580.58万人次,接待国际旅游人数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3亿元。与“十一〃五”开局之年(2006年)相比,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次、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分别增长113.57%、142.74%、113.29% 。“十一〃五”末期,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次、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分别是“十〃五”末期的4.49倍、1.14倍、4.63 倍与7.32倍。“十一〃五”以来,全州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见表2-1)。
表2-1:2005~2009年黔西南州旅游收入与旅游接待人次统计表 年度 旅游总收入(亿元) 接待人次(万人次) 总数 国际 国内 2005年 4.1 130.5 4.98 125.52 2006年 10.15 274.6 2.34 272.2 2007年 14.15 210.46 3.83 206.6 2008年 19.0 395.95 5.34 390.61 2009年 23.12 442.02 4.52 442.02 2010年 30.03 586.45 5.68 580.58 资料来源:2005~2010年黔西南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一〃五”期间,全州旅游客源市场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 2010年,接待的国内游客占总接待旅游者人次的99%左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州客源市场将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
二、旅游市场趋势分析
(一)国际旅游市场。
从国家尺度上看,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末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依然以亚洲市场为主体,欧美市场为辅,其中,亚州、欧洲与美洲市场分别占据了61.96%、21.77%、11.46%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一段时期,欧洲市场将有所下滑,非洲与大洋洲市场将会有所增加,但将保持亚洲、欧洲与美洲市场三足鼎立的这一格局。
“十一〃五”期间,黔西南州接待的国际游客主要来自港澳台、东亚及太平洋地区。2010年,来自这两大地区的游客分别占了全州国际市场的85.18%、14.82%。五年来,全州国际游客年均增长率高达24.82%。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泰国、新加坡以及东北亚的韩国与日本。
尽管国际市场增长较快,但所占全州接待的游客总量比例依然很小,在金融危机、日本地震与核泄漏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州的国际旅游市场在“十二〃五”发展期间,日本市场将有所下滑,以韩国、泰国、新加坡、港澳台为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将不断增长,但依然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二)国内旅游市场。
据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及相关学者对未来中国旅游业的趋势分析,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将是中国旅游发展新阶段的转折性10年,并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旅游仍将是21世纪中国旅游业的主体,中国国内游市场将持续强劲增长,并仍将快于全国GDP的增长。
居民消费的国内旅游将从过去偏于观光的选择扩展更为多样更为全面的休闲旅游,但观光旅游仍将是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交流需要,将使商务类旅游在中国获得更大发展。
陆上交通的便捷化将使居民近地旅游的出游半径进一步加大,自驾游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也呈现出几种趋势:
休闲度假:现代都市人旅游更加青睐舒缓节奏,身心放松的休闲度假模式,同时也更注重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准与质量;
旅游品牌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品牌化竞争日趋激烈; 环保生态:注重环保、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原有生态风貌; 精品创新:旅游者更注重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精品化、旅游体验的新颖程度;
个性化和系统化:旅游者需求进一步细化,个性化专业产品小型供应商将出现。旅游供给、分配趋于高度灵活化;旅游目的地自身旅游六要素服务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是致胜关键。
运动休闲与康体养生成为一种需要。最新统计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运动3.54项,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100元。旅游者不再仅局限于观光,更愿
意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精力、加强体育锻炼如登山、游泳、滑雪、观看大型比赛等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运动休闲的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
根据上海库思运用旗下第一调查网的在线调研显示,有42.1%的被调查者表示肯定会选择生态养生旅游,49.5%的被访者表示可能会选择生态养生旅游,两者相加之和超过被调查者总体人数的90%,这表明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体验生态养生旅游,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康体养生旅游发展前景光明。
(三)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以“十一〃五” 末期(2010年)的数据来作为预测的基础数据,结合全州旅游发展实际,对“十二〃五”期间全州的游客接待情况进行预测。
1.游客接待量预测。2010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为586.45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6%~35%,其预测结果见表2-2。
表2-2: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游客接待预测表 单位:万人次 预测年度 预测数 2011年 680.28~791.71 2012年 789.13~1 068.81 2013年 915.39~1 442.89 2014年 1 061.85~1 947.90 2015年 1 231.75~2 629.66 2.旅游收入预测。2010年,全州旅游收入30.03亿元,随着黔西南州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旅
游景区、酒店、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与发展,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州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5%~48%,其预测结果见表2-3。
表2-3: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旅游收入预测表 单位:亿元 预测年度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预测数 37.54~44.44 46.92~65.78 58.65~97.35 73.31~144.08 91.64~213.24 第三章 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黔西南州委《关于制定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州党发„2010‟15号)以及《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州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按照旅游、宣传、文化、体育、农业、民族“六位一体”的战略思路,推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相结合;
结合全州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加快发展。
进一步加强景区开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建设,打造以“山水长卷〃水墨金州”为核心的外宣品牌和系列旅游精品线路,推进全州旅游空间结构由放射模式向扩展模式转变。
以发展特色旅游产品生产企业为突破口,加快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积极发展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兴新支柱产业,推进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
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规划期末(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祖国西线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滇黔桂三省区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中转地、游客集散地,贵州省出入境旅游的重要口岸,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全州旅游产业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提升效益,逐步构建起配套协调的大旅游产业格局,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
(二)具体目标。
1.经济发展。依据上述总体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州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46%以上,到2015年,全州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旅游总收入相
当于全州GDP(850亿元)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23.5%左右[1]。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 000万人次,年均增长34%以上。
2.社会进步。扩大对外交流,提高知名度,增强全州人民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提高全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旅游业为全州创造新增直接就业岗位6万个;间接就业岗位12~18万个,旅游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全州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7%,与2010年相比,增加8个百分点。
3.环境优化。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超过47%。主要旅游区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其它旅游区达到二级标准,90%以上的旅游地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以下。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在景区环境建设方面,力争打造2个5A级旅游景区、6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景区,形成5条精品旅游线路。
4.城乡协调。旅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州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旅游综合设施配套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以旅游经济带动城市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旅游业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
建设的贡献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到2015年,力争打造1个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3个全国优秀旅游城镇。
三、发展战略
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
(一)项目带动。
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引进大投资,培育大产业。以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为抓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投资吸引力明显的项目,选择有可能领导市场、提升黔西南、代表黔西南、闻名全国的品牌性战略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整体发展。
(二)整体推动。
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围绕旅游振兴农业、调整工业、搞活商贸、繁荣文化、建设城镇,拓宽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培育新产业,营造新布局,创造新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黔桂滇黄金三角旅游圈,实现双赢、多赢的共同发展局面。
(三)跨越发展。
在“十二〃五”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总基调下,抢抓机遇,适度超前,全州旅游业实现协调、纵深、跨越发展。
第四章 空间布局与战略重点
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根据黔西南州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客源市场结构特征,结合全州“十二〃五”城镇建设结构体系,从滇、黔、桂黄金三角旅游大区角度出发,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培育旅游集聚区,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旅游功能区,按照全州旅游空间结构由放射模式向扩展模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旅游业空间布局是:“心圈同体,两翼齐飞”。
(一)心圈同体:一个旅游中心城市、一个精品旅游圈。 1.一个旅游中心城市——兴义市。凭借州府兴义市地理区位优势及对外交通优势、业已形成的旅游经济综合优势和整体领先的旅游产业等优势,充分发挥其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等功能,使之成为黔西南州旅游发展的中心城市。
2.一个精品旅游圈——兴(仁)贞(丰)安(龙)精品旅游圈。依托各县已开发的景区(点),进行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包装,打造一个资源互补、产品多元、线路优化、信息共享、服务优质、交通便捷的精品旅游区。同时,随着兴(义)兴(仁)贞(丰)安(龙)半小时经济圈的建设,该精品旅游区与兴义市联成一体。
(二)两翼齐飞:两个特色旅游区共同发展。
1.晴(隆)普(安)—抗战文化体验特色旅游区。以晴隆为核心,整合普安的旅游产品,围绕“24道拐”、南方喀斯特草场、将该区打造为以抗战文化体验和南方喀斯特草地户外运
动旅游为主,集历史文化体验、苗族和彝族文化体验、避暑度假旅游等专项旅游区。
2.册(亨)望(谟)—布依民族文化生态体验特色旅游区。依托布依民族文化、南北盘江水域和森林生态环境,将该区打造为以布依民族文化生态体验旅游和滨水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区。
二、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依托现有景区,丰富并提升观光旅游产品,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康体养生旅游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科学考察、工业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培育并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形成科考/探险/运动/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观光等多元产品结构体系,满足多种消费需求,努力实现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
(二)引进和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通过引进外来旅游企业和扶持本土旅游企业的方式培育大型旅游集团,着力培育一个旅游企业上市,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加大财政、税收、人力资源培训、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饭店、旅行社向产权多元化发展;对占有重要旅游资源的景区要积极
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旅游网络平台,推动行业网络监管,健全旅游行业监管体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发布,引导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建立并落实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四)做好客源市场开发与培育。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以大型节庆节事活动为契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五)推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在产品、要素、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融合与共享。加快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加工、营销、展销等体系建设,重点培养已有的旅游产品生产企业,推进其旅游商品档次优化升级,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
(六)优化升级旅游环境。
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酒店等,进一步提升全州旅游接待能力。并根据区域特色,规划
建设一批旅游专业城镇(村)和旅游商品集散地,突出地方特色。
第五章 重大旅游产品项目建设与城镇规划 一、旅游特色重大产品项目体系规划
以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为中心,依托资源,建设产品,构建产品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初具规模的旅游业。
(一)喀斯特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黔西南州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峰丛、峰林、石林、漏斗、天坑、峡谷、洞穴、贵州龙等),发展喀斯特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1.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体验旅游产品。数字三叠纪虚拟体验旅游产品——以顶效贵州龙博物馆为中心,依托顶效-乌沙三叠纪海生爬行类-鱼类-海百合化石群资源,以科技为手段打造数字旅游产品,发展集观光、探秘、科考、考古、学习、娱乐等为一体的数字三叠纪虚拟体验旅游产品。
古地中海浅海体验旅游产品——依托花江大峡谷、贞丰石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林、顶效-乌沙、泥凼石林等景区,在贞丰、兴义开展三叠纪古地中海浅海地质遗迹及海陆变迁遗迹景观观光体验、徒步运动旅游,形成古地中海浅海体验型旅游产品。
2.世界喀斯特峰林公园体验旅游产品。科普教育旅游产品——以西峰林为中心,依托万峰林(东峰林、西峰林)喀斯特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以科技为手段打造锥状峰林数字旅游产品,发展集观光、科普、学习、娱乐等为一体的科普教育旅游产品。
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依托万峰林(东峰林、西峰林)开展山地户外运动旅游活动,形成徒步游、山地自行车、露营、骑马等户外运动旅游产品。
3.喀斯特峡谷旅游产品。马岭河峡谷——依托世界喀斯特裂谷漂流探险特种旅游,发展峡谷观光、峡谷徒步游、攀岩等体验旅游产品。
南北盘江大峡谷——依托南北盘江水域,以北盘江水域为核心,重点发展光照至董箐段水域,形成游轮观光体验旅游产品。
4.喀斯特水域体验旅游产品。万峰湖水域旅游产品——以万峰湖为中心,依托湖面、岛屿与半岛、吉隆堡度假村、未央半岛度假村、高坝景观、沿岸布依族村寨、云湖山、红椿景区,发展野钓、观光、休闲、水上运动、水上娱乐、滨水度假等体验旅游产品。
望谟水域旅游产品——以龙滩库区形成的湖面为中心,依托南、北盘江水域、天然温室气候、民族村寨,发展集亲水体验、乡村民族风情体验、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二)历史文化旅游重大产品项目体系。
依托黔西南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1.夜郎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普安铜鼓山夜郎文化遗址、兴仁交乐汉墓群、兴义万屯汉墓群等景区,发展夜郎文化遗址观光、考古研究、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
2.明清文化旅游产品。依托南明皇宫博物馆、十八先生墓、招堤、半山亭、兴义府试院等景区,开展赏招堤荷、访南明城主题旅游,发展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3.抗战文化旅游产品。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依托“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开展山地自行车冲浪、越野车冲浪、骑马、全民长跑等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并作为国内外大型汽车赛事活动重要场地。
抗战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依托抗战文化园、“24道拐”抗战公路、晴隆“安南古城”、北盘江铁索桥等,开展重温二战美军援华史、感怀先辈事迹、瞻仰抗战遗迹等抗战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4.红色旅游产品。依托安龙草纸街72号和兴义、贞丰、兴仁的长征战斗遗址、及州内其他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资源,开展重温红军长征、感怀革命英雄事迹、瞻仰革命遗迹等红色旅游产品。
5.名人故居旅游产品。依托张之洞、何应钦、王电轮(王文华)、刘显世、袁祖铭、李小炎、窦居仁等名人故居和徐霞客游历黔西南州路线,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向游人展示各类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历史掌故,发展观光、学习、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
(三)城市休闲旅游重大产品项目体系。
步行街休闲旅游产品——依托兴义市街心花园、向阳路改造项目,形成城市休闲旅游步行街区。
会所、酒吧、咖啡厅休闲旅游产品——依托兴义市现有的会所、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展特色街区建设;集中力量,规划引导,使幸福路两岸形成城市休闲娱乐旅游街区。
(四)乡村旅游重大产品项目体系。
结合《贵州乡村旅游规划(2006-2020)》,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黔西南州境内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乡村环境资源,以村寨为基础,建设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将黔西南州建成中国布依族文化村寨的代表,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1.依托大景区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万峰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国家级峡谷风景名胜区、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等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带动周边村寨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南龙古寨、间歇泉村、冷洞村、坝盘村等为核心,开展布依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
2.环城市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发挥城市作为乡村旅游的本地客源市场优势、国内外游客主要集散地优势,选择城市周边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可进入性强、服务与设施相对完善的村寨,发展休闲与度假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
以兴义为中心的环城市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以顶效绿化村、兴义万峰湖、万峰林景区、泥凼石林、鲁布革景区、贵州醇酒厂奇香园等为依托,形成以兴义为中心的环城市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
以贞丰为中心的环城镇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以贞丰三岔河、北盘江峡谷为依托,发展以布依族、苗族民族风情体验和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以安龙为中心的环城镇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以安龙招堤为依托,发展以历史文化体验和湿地生态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以兴仁为中心的环城镇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以鲁楚营、油迈、回龙、坉脚、交乐为依托,发展以苗族、回族、瑶族民族风情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以册亨、望谟为中心的环城镇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分别以者楼、岩架、丫他和复兴、油迈、新屯为依托,发展以布依族、苗族、瑶族民族风情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其他环城镇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以其他各县县城周边的民族村寨为依托,发展面向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周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3.公路沿线乡村旅游产品。以州内主要交通干线边的民族村寨为依托,开发面向周边城镇居民周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4.遗产型乡村旅游产品。以贞丰纳蝉、贞丰挽澜、贞丰小屯、兴义南龙、兴义鲁屯、兴义间歇泉、兴义楼纳、兴义郑屯、安龙打凼、安龙笃山、安龙香车河、兴仁鲤鱼坝、兴仁鲁础营、兴仁绿茵河、普安青山、晴隆莲城、晴隆光照、晴隆鲁打、册亨者楼、册亨丫他、望谟麻山、望谟石屯等为核心,依托村寨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体验、文化“软”探险、文化展示与娱乐、文化人类学考察等文化深度体验型乡村旅游专项产品。
5.节庆和节事活动旅游产品。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以六月六(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旅游专项产品。
(五)工业旅游重大产品项目体系。
1.喀斯特山地风力发电工业旅游产品。以放马坪、三望坪、七舍白龙山高山草甸风力发电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集观光、学习、考察等为一体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工业旅游产品。
2.黄金工业旅游产品。以贞丰、兴仁、安龙为核心,发展集参观、参与黄金饰品加工、学习、考察等为一体的黄金工业旅游产品。
3.食品加工工业旅游产品。依托杠子面、鸡肉汤圆、粽子、糯米饭、重油鸡蛋糕、涮把头、羊肉粉、香酥鸭、耳块粑、薏仁米、花椒、金银花、藕粉等,发展食品加工参观、参与制作、学习、品尝、考察等为一体的食品加工工业旅游产品。
4.服装加工工业旅游产品。以布依族、苗族服饰系列品牌为核心,紧密结合贵州省“两赛一会”发展集参观、参与制作、学习、考察等为一体的服装加工工业旅游产品。
(六)汽车露营基地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州内主要公路干线、大型景区(景点),以文化特色展示为内涵,以汽车旅游为载体,在全州建设若干个汽车露营基地,形成汽车露营基地旅游产品体系。
(七)康体养生旅游重大产品项目体系。
1.喀斯特山地高尔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依托贞丰三岔河高尔夫度假区、兴义沈沯梁子高尔夫度假区、马岭河高尔夫度假区、赵庄高尔夫度假区、安龙钱相高尔夫度假区等发展高尔夫产品,构建山地高尔夫运动-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鉴于高尔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特殊性,该项产品建设可根据具体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2.温泉康体〃医疗度假旅游产品。依托金州溶洞温泉、贞丰欢乐坝温泉、丫他温泉等发展温泉旅游产品;依托郑屯间歇
泉发展水疗旅游产品,建中国最大的水疗城;结合黔西南州特色中药材石斛发展药泉、药疗旅游产品;构建温泉康体-医疗-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3.森林避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依托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七舍白龙山、龙头大山、普晴林场、原巧马林区、未央半岛林区等,发展森林氧吧、森林木屋、森林野炊、狩猎、野营等高山森林避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4.茶园养生休闲旅游产品。依托晴隆沙子茶场、兴义白龙云雾山茶园、普安江西坡茶园、贞丰等茶园,发展采茶、茶浴SPA、茶餐、茶保健等养生休闲旅游产品。
5.花卉〃奇石休闲避暑旅游产品。以三角梅、兰花、贵州苏铁、榕树、荷塘、盘江奇石、贵州龙(仿制)、翡翠等为核心,发展观赏、养生、参与等花卉-奇石休闲避暑旅游产品。
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规划
围绕城镇化建设旅游目的地城镇,构建一个中心旅游城市、三个次中心旅游城市、若干旅游卫星城市的格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通过网络化旅游城市建设促进黔西南州的城镇化建设。
(一)一个中心旅游城市——兴义市。
以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城市标志性景观建设,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依托马岭河、万峰林、万峰湖、金州溶洞温泉等景区,发展观光体验、户外运动旅游、温泉度假、生态休闲、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
综合旅游产品体系;以旅游专线建设为核心,构建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造凝聚力和带动力强的旅游联合体,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成为黔西南州聚散能力最强大、旅游生产力最发达、引领和带动能力最显著的综合性旅游城市。以此将兴义市建成:中国西线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最佳人居环境旅游目的地中心;贵州旅游航空支线重要节点;旅游服务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周转中心;旅游信息中心;旅游购物中心。
(二)三个次中心旅游城市——晴隆、安龙、贞丰。 根据晴隆、安龙、贞丰各县的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客源市场结构特征和区域区位条件,结合全州旅游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拟作为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的次级中心旅游城市。
1.晴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旅游城市。依托晴隆现有资源,发展成为黔西南州专项旅游目的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旅游城市,促进州对外联系与提升全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以二十四道拐景区、抗战主题公园、“安南古城”为规划重点,科学建成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发展一批以户外运动为主的旅游产品,将二十四道拐作为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重要场地,将晴隆打造成抗战教育基地和国内外著名特种专项旅游区;在民族文化方面,主要发展彝族文化和苗族文化,以民族村寨发展休闲度假避暑旅游;以安南古城改造为切入点,以民国建筑恢复为重点,着力推进民国抗战重镇风格城镇建设;充分利
用通往昆明、黄果树、兴义的高速公路,与州内和省内外的其他旅游景区景点联合,形成多条专项旅游线路;有序发展精致酒店、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家庭式旅馆,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2.安龙——以明清文化为主的旅游服务中心。将安龙建成以历史文化体验为主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成为州链接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的重点旅游城市。
以充实建设南明皇宫为切入点,依托南明皇宫博物馆、十八先生墓、招堤、半山亭、兴义府试院、草子街72号等景区景点,以“赏招堤荷、访南明城”为主题,逐渐推出一批高起点、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及休闲避暑养生旅游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安龙至贞丰、兴义、册亨的交通建设;有序发展经济型酒店、精致酒店、度假酒店、家庭式旅馆,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3.贞丰——以布依文化及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服务中心。建成以布依文化及乡村旅游为主、集喀斯特自然景观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地,成为州链接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的重点旅游城市。
依托双乳峰、纳蝉村、纳孔村、三岔河、挽澜、花江、小屯等村寨和景区,以喀斯特奇观双乳峰、布依族文化为特色,以古法造纸、古法制陶、黄金工业旅游为亮点,以点带面,滚动发展,逐渐推出一批高起点、高品位的民族文化及乡村旅游精品旅游项目;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促进
贞丰至兴义、贵阳的交通建设;有序发展经济型酒店、精致酒店、度假酒店、乡村旅馆,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三)旅游卫星城市——兴仁、册亨、望谟、普安。 根据兴仁、册亨、望谟、普安各县的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客源市场结构特征和区域区位条件,结合全州旅游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拟作为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卫星城市。
1.兴仁:旅游交通节点城市。依托苗族和回族文化资源,以鲤鱼坝和鲁楚营等村寨为载体,以放马坪高山草甸为特色,以黄金工业旅游为亮点,与州内其他景区联合,形成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工业旅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汽车旅馆、乡村旅馆、精致酒店、度假酒店;加快通往州内其他市、县的交通网建设,成为州旅游交通节点城市。
2.册亨:生态农业及布依族文化旅游卫星城市。依托布依族文化、册亨矮马、中药材、温泉等资源,与周边县旅游精品线路整合,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及乡村旅游等;规划建设岩架布依族文化展示区、巧马生态狩猎区、者楼农特产业聚集区、丫他温泉度假区等景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乡村旅馆、汽车旅馆、度假酒店;加快通往州内其他市、县的交通网建设,成为州旅游卫星城市。
3.望谟:以布依文化为主的旅游卫星城市。根据《望谟县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结合全州旅游发展,“十二〃五”
期间望谟县主要以布依族文化为核心、喀斯特自然生态为主体,以望谟县城、龙滩湖、麻山地区民族村寨等为载体,与周边县以及与黔-桂旅游精品线路整合,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滨水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发挥其“黔桂区域旅游合作中南引北联”的重要节点功能,规划建设望谟县平洞农特产业聚集区、特色旅游集散地、旅游组织与接待中心,成为以布依文化为主的旅游水路节点卫星城市。
4.普安:生态农业旅游卫星城市。依托普安铜鼓山夜郎文化、龙吟大花背苗、江西坡高山茶园度假区等,与晴隆县旅游精品线路整合,发展历史文化体验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乡村旅馆、汽车旅馆、经济酒店;加快通往州内其他市、县的交通网建设,成为州旅游卫星城市。
三、旅游商品产业发展重大项目
“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旅游商品开发应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提升品位,研究开发一批有创新、有特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以消费为中心构建精品系列,满足市场需求。在黔西南州各地建立相应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专业制作村、专业制作户,以生产企业为突破口,加快旅游商品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品质化。
(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系列。
依托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系列。
1.手工纺、绣、织、染系列旅游商品。发展以花椒布、格子布、刺绣、布依地毯等为主的民族手工纺、绣、织、染系列旅游商品。
2.手工纸艺系列旅游商品。以贞丰小屯、安龙坝盘古法纸品为代表的纸艺系列旅游商品。
3.陶艺系列旅游商品。以贞丰挽澜陶艺品、兴义白碗窑高釉陶、兴仁彩陶等为代表的陶艺系列旅游商品。
4.雕刻系列旅游商品。以布依族的石雕、玉雕、木雕、竹雕等为代表的雕刻艺系列旅游商品。
(二)特色旅游商品系列。
依托地方土特产资源,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系列。
1.特色食品。以杠子面、鸡肉汤圆、粽子、糯米饭、重油鸡蛋糕、涮把头、羊肉粉、香酥鸭、耳块粑、薏仁米、顶坛花椒、藕粉等为主的特色食品系列。
2.特色养生旅游商品。以中药材石斛、金银花、保健品为代表的特色养生旅游商品。
3.特色文物旅游商品。以钢车马、摇钱树、连枝灯、抚琴佣、布依铜鼓、布依八音为代表的特色文物(仿制)旅游商品。
(三)奇石、宝石与黄金旅游商品系列。
依托地方资源,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发展奇石、宝石与黄金旅游商品系列。
1.贵州龙(仿制)旅游商品。在国家地质公园附近建设贵州龙(仿制)旅游商品基地,发展贵州龙(仿制)旅游商品系列。
2.盘江奇石旅游商品。在南北盘江、花江峡谷建设盘江奇石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发展盘江奇石旅游商品系列。
3.晴隆翡翠旅游商品。在晴隆建立翡翠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发展翡翠旅游商品系列。
4.兴义、兴仁、贞丰黄金旅游商品。在兴义、兴仁、贞丰、安龙建设黄金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发展黄金旅游商品系列。
(四)盆景与花卉旅游商品系列。
以三角梅、兰花、贵州苏铁、榕树等为代表的盆景与花卉旅游商品系列。
四、精品旅游线路建设
根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应积极加强与安顺市、曲靖市、百色市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着力打造一批主题内容鲜明、顺序节奏适当、行程节约便利、区域网络配臵的两点往返式、单通道式、环通道式、单点辐射式、多点轴辐射式、和网络分布式等跨省边界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黔西南州风光人文精品游、喀斯特绝品民族风情精品游、区域性精品环线游和中国喀斯特山地精品游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体系。拟规划建设五条重点旅游精品线路:
(一)风光人文精品旅游线路。
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东)—万峰林(西)—万峰湖—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刘氏庄园——贵州醇酒厂。
(二)喀斯特绝品民族风情精品旅游线路。
形成具有特色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结合的空间布局。 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贵州龙博物馆—鲤鱼坝苗寨—双乳峰(三岔河、纳孔、纳蝉布依古寨)—北盘江大峡谷—花江布依族村—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
(三)区域性精品环线旅游线路。
形成文化、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空间布局。
万峰湖—万峰林—马岭河峡谷—间歇泉—安龙招堤(十里荷花、南明皇宫)—双乳峰(纳蝉、纳孔布依古寨和三岔河)—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兴仁放马坪—贵州龙博物馆。
(四)喀斯特山地精品游旅游线路1#。
形成以“世界喀斯特峰林公园”为品牌的空间布局。 黄果树—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兴仁放马坪—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安龙仙鹤坪—间歇泉—马岭河峡谷—万峰湖—万峰林(东)—万峰林(西)—泥凼石林—云湖山—路南石林。
(五)喀斯特山地精品游旅游线路2#。
路南石林—云南罗平—云湖山—泥凼石林—万峰林(东)—万峰湖—万峰林(西)—马岭河峡谷—间歇泉—安龙仙鹤坪—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兴仁放马坪—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黄果树—格凸河—龙宫。
第六章 主要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规划
一、旅游交通建设规划
以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通达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初具规模的现代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一)交通枢纽体系建设。
建设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兴义;强化四大交通门户——安龙、望谟、贞丰、晴隆;建设旅游交通重要节点——兴仁;建设旅游中心车站;在全州建设若干个汽车露营地。
(二)外部综合旅游交通网建设。
以兴义机场扩建工程为契机,将其提升至4D级的国际机场,开通兴义至广州、重庆、上海、泰国等的航线,加密和开辟旅游专线;以省际铁路建设工程为契机,力争建设兴义至百色、长沙、昆明等地的客运专线建设;以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贵州段)建设工程为契机,提升与珠江的水上交通运输能力,开辟客运旅游专线建设;以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构筑黔西南州出境与国家高速公路相连的路网建设。
(三)内部交通网建设。
以县县通高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构筑连接州内各市、县的内部旅游交通网络;以村村通油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重点旅游景区内外道路交通建设;以国省干线公路改建为契机,提升道路两侧的景观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开辟自驾车旅游专线;建设南北盘江水上交通,开辟游轮度假旅游专线。
二、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建设规划
根据黔西南州未来旅游接待情况,建设一批度假型五星级、四星级酒店、精致型酒店、经济型酒店,改造和提升乡村旅馆,并在数量、质量、内涵、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数量与档次。
根据住宿规模预测公式:M=(N×t×B)/T×P计算,式中M为规划床位数,N为预测全年接待游客数,t为游客平均停留天数,B为留宿率,T为全年可游览天数,P为床位利用率。根据全州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确定各相应指标,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州旅游床位需求(具体见表5-1)。
表5-1:“十二·五”期间全州旅游床位需求预测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680.28789.131061.85 1231.75 915.39~ 年代游客量(万人次) ~ ~ ~ ~ 1 442.89 791.71 1 068.81 1 947.90 2 629.66 平均床位利用率(%) 80 85 平均停留时间(天/人) 2 3 留宿率(%) 15 全年可游览天数 280 6 764 12 505 14 506 16 827 床位需求预最低限 5 831 测数(张) 最高限 6 786 9 161 19 711 26 610 35 923 规划床位数(张) 6 309 7 963 16 108 20 558 26 375 根据床位需求预测,结合全州旅游发展实际,到“十二〃五”末期(2015年):全州星级酒店总数由2010年的20家增加至30家以上。其中,五星级酒店5~8家,四星级酒店10家,三星级酒店20家以上。客房数由2010年的1 440间增加至6 500间,床位数增加至11 500张以上。
经济型酒店建设20家,床位数约1 000张,度假型酒店增加至5家,床位数约1 000张,国际青年旅舍建设10家,床位数约1 200张,汽车旅馆5家,床位数约500张,乡村旅舍增加到500家,床位数约11 875张。
(二)住宿接待体系。
强化地脉与文脉,根据全州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在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形成一批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由经济型酒店、休闲度假酒店、乡村旅舍、青年旅舍和汽车宿营地等构建而成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
1.休闲度假型酒店。度假酒店可根据自然环境特色确定其建筑风格,或欧美别墅,或民居式别墅;主要布臵在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越的旅游区、度假区周围。
(1)山地度假型酒店:主要布臵在以万峰林、贞丰石林、仙鹤坪、顶效-乌沙、泥凼石林等景区为依托的山地度假区周围。
(2)滨水度假型酒店:主要布臵在以马岭河峡谷、南北盘江大峡谷、花江大峡谷、万峰湖、云湖山等为依托的景区和度假区周围。
(3)温泉水体度假型酒店:主要布臵在以金州溶洞温泉、顶效间歇泉和贞丰欢乐坝温泉等为依托的温泉、水体度假区内。
2.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价低、卫生、快捷、质高,深受大众旅游消费者喜爱。建议依托各地中心城市、中心城镇
和主要旅游区,通过扩建和提升把部分有条件的旅馆和招待所改造成为经济型酒店,鼓励其加盟国际国内品牌进行连锁经营。
3.特色酒店。在中心城市发展特色酒店,增加城市魅力,树立城市形象,增强住宿接待能力。
4.自驾车营地。结合黔西南喀斯特山地和各县市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多种形式的汽车宿营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自驾车游客的住宿需求。近期各县(市、区)各建1—2个,中远期增加至3—4个。兴义市在2013年前建设3个左右。
5.乡村旅舍。按照《贵州省乡村旅舍等级评定与管理》(DB/T466-2004)的相关规定,结合全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重要的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舍,逐步引导乡村旅舍其走上特色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道路,力争在“十二〃五”期末,70%以上的乡村旅舍达到三朵花及三朵花以上的标准。
6.国际青年旅舍。在黔西南选择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或城市(镇),规划建设具有世界级品牌的国际青年旅舍,推动全州自助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展示和消费园区规划
根据黔西南州各地资源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在各地建立相应的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园区,在规划园区中以生产企业为重点,培育1至2个符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在兴义、晴隆、贞丰、安龙分别建立相应的旅游商品展示和消费园区,包括:土特产购物街区;特色饮食街区;特色商
品街区;民族文化街区;户外运动及休闲用品街区;茶馆、咖啡馆、酒吧等休闲街区。
四、旅游信息服务网络规划
加快全州旅游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全州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旅游信息网络服务中心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及时传递,实现游客与东道主的互动交流,逐步实现全州旅游的网络化营销、咨询与预订。
(一)旅游管理信息服务网络。
推进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建成旅游问询、旅游投诉、旅游救护和利用提示为一体的公益性服务平台;提升旅游咨询服务的规范性、便利性;重点在兴义市、晴隆、贞丰、安龙分别建立游客服务中心;重点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
(二)旅游远程预订系统。
逐步建设集酒店、乡村旅舍、线路、票务、商务会议、交通工具、活动预订为一体的旅游远程预订系统,逐步实现目的地与远程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旅游安全与防护信息网络。
逐步建立:全州旅游安全与防护服务网络;全州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全州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重点景区生态安全及环境容量预警体系。
五、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规划
根据黔西南州旅游发展趋势,结合《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旅游教育〃培训的七大重大项目是:
(一)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工程。
与州内、省内、国内、国际相关机构与部门合作,建立州、省、国内、国际教育〃培训平台,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如与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合作,依托高校资源,搭建旅游教育-培训平台,为州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提供资源。
(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与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政府、旅游院校和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投入对乡村旅游实用人才与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鼓励、引导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建立一支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针对黔西南州各地乡村旅游的特点,通过送教上门、集中授课、结对帮扶、技能培训、以赛促训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系统化、针对性强的培训,建立乡村服务管理人才队伍。
(三)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根据旅游发展要求,与院校、相关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旅游服务人员在职培训,提升现有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四)导游人才队伍优化工程。
根据旅游发展要求,调整导游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以院校培养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的导游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导游人才队伍素质。
(五)旅游企业人才开发示范项目工程。
“十二〃五”期间,应分期分批遴选条件成熟的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等,作为旅游企业人才开发试点,形成旅游企业人才开发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推动旅游企业人才开发机制创新。
(六)候鸟型旅游人才建设项目工程。
采取优惠政策与措施,吸引和引进一批目前全州急需的旅游人才如大型旅游企业高管、国内外专业造诣水平深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旅游专家等,聘请其为州候鸟型旅游专家,定期为旅游业的发展出谋献策,提供技术咨询和专业指导。
(七)户外运动、康体、探险等专项旅游服务人员培养工程。
根据旅游发展要求,与院校、相关机构、企业合作,培养户外运动、康体、探险等专项旅游服务人员队伍。
第七章 旅游市场营销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根据黔西南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以及影响客源市场分布的相关因素,“十二〃五”期间,全州目标客源市场发展定位是:“立足基本市场,巩固港澳台市场,开拓韩日及东南亚市场、力争欧美市场”(见图7-1)。
(一)基本市场。
在基本市场中,珠三角为一级客源市场,省内及周边市场为二级客源市场,京津唐与长三角市场为三级客源市场。以珠三角市场为核心,以省内及周边市场为主轴,辐射京津唐与长三角市场,做活、做大、做强国内旅游,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知名度、美誉度与游客忠诚度。
(二)中程市场。
中程市场,即港澳台市场,它在黔西南州国际旅游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其增减变化对全州国际旅游人数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港澳台市场,逐步加强全州休闲度假、喀斯特山地特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在港澳台的宣传营销力度,注重对年轻人市场的开拓,丰富完善一程多站产品的方式,加强对港澳台中转游客的吸引,提高港澳台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旅游消费。
(三)远程市场。
黔西南州远程市场是指韩日及东南亚市场与欧美市场,其中韩日市场为远程一级客源市场,以泰国核心的东南亚市场为远程二级客源市场,欧美市场为机会市场。
1.韩日市场。大力开拓韩日市场。韩日市场一直以来是位居我国前列的两大客源市场。2005年,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接待中,韩国一跃超过了日本,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一大客源国。2010年,韩国旅华市场占我国入境市场份额的15.60%。该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50%的人口不到30岁,中青年是出境市场最活跃的旅游消费群体,且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韩国
的客源将逐步从目前的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扩展。日本人口为1.27亿,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日本人到国外旅游休假的总人数将增长到1.415亿,但受特大地震与核泄漏的影响,日本市场在“十二〃五”期间可能会有所下滑。
2.东南亚市场。从地理位臵上看,黔西南州距离泰国较近。2010年,旅华泰国游客前十位目的地中,云南位居第一位,贵州也在名列其中。“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明确提出了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贵州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新高地。因此,应该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开拓以泰国核心的东南亚市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3.欧美市场。欧美是目前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居民出游率与旅游消费较高。“十一〃五”末期,我国共接待来自欧美地区的游客868.32万人次,约占全国入境市场份额的33.23%,欧美市场比例约为34:66。在欧美市场中,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与西班牙,这些国家占了欧美旅华市场的86.0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俄罗斯与美国所占份额较高,二者所占比例超过50%。这些国家无论在地缘上还是在文化上与中国相差甚远,中国文化对欧美旅游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黔西南州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光与浓郁的布依族文化耦合共生,尤其是以二战期间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为代表的抗战文化在美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在未来五
年,全州要把握机会,包装建设好抗战特色旅游产品,通过该项产品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撬动欧美市场。
二、市场营销规划 (一)营销战略目标。
继续扩展和巩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品牌形象,并应用于全州各部门共同合作的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制作一套合适的促销材料,宣传全州旅游品牌形象;细分客源市场,有针对性重点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
采用“资源+产品+服务+项目”的市场运作理念,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由企业网络、政府网络与互联网络组成旅游营销网络,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集营销、预订、销售等于一体的黔西南州旅游大超市,通过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手段,在其目标市场中提高全州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规划期末(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设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滇黔桂三省区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中转地、游客集散地,贵州省出入境旅游的重要口岸,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全州旅游产业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提升效益,逐步构建起配套协调的大旅游产业格局,把旅游业建设成全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二)市场营销计划。
1.近期营销计划(2011—2013年)。
营销目标:把全州旅游打造成中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塑造成“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山地户外运动、生态游与休闲游度假游的首选地”和“自然、淳朴、热情、健康、安全、运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营销重点:对环城市的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应重视周末市场开发,提升现有农家乐、观光农业和休闲产品的品质,建立山地户外运动与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基地,重点开发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居民与滇、黔、桂过境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市场。在近期营销中,还应着重考虑与省内各大中城市以及与广东、云南、广西与上海等旅游地的跨区域合作,结成联合战略伙伴,借船出海、联合促销。
对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应集中力量向以下这些核心目标市场进行推介和促销:
国内市场:周边地区、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与津京唐地区。 境外市场:港澳台地区、以泰国为核心东南亚、以韩国、日本为中心的东北亚,并力争欧美市场。
2.中远期营销计划(2014—2015年)。
中期市场营销放在深度体验的乡村游客目标市场,集中力量向以下这些核心目标市场进行推介和促销:
国内市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市场、以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市场、以北京为主的环渤海市场及以省内市场和周边省(区)市市场(广西、云南、重庆、四川、湖南)。
境外市场:以台湾为主的港澳台市场、以韩国、日本与泰国为主的东北亚与南亚市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市场(美、德、英、法等市场)。
(三)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品牌营销策略。进一步突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品牌战略,开展品牌营销。紧密围绕“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核心品牌,形成一系列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品牌体系,一区一品,分时、分市场、有计划地推出。构建完整的品牌体系,形成品牌合力,提升全州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2.旅游形象传播策略。建立游客服务中心体系。在重要的旅游城市(镇),如兴义、贞丰、安龙等,设立重要的游客服务中心,通过旅游信息网络联通,为游客和各类流动人群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医疗、急救、保险等信息咨询、定购服务,培养各类旅游专业人才。
完善旅游解说系统。建立由醒目、规范的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公厕、医疗、投诉、咨询、车站等)组成的各类解说体系。在重点形象传播区设臵幅度大、特色鲜明、做工精致的旅游公益广告,并根据环境设立风格适当的形象标示牌和景色宣传照片;在高等级公路及两侧、重要的景区(点)道(公路、水路)突出旅游全州特色的大幅旅游宣传标识,并在游线的可视范围内,关闭露天作业场,
实施重点绿化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全州旅游形象黄金大走廊。
充分利用大型节事活动,如牢牢把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与2011年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契机,充分展现和传播全州旅游形象。确立统一的旅游形象标准图片和有针对性的宣传口号,在新闻、文化、影视、经贸、外事、侨务等宣传活动中统一使用。
制订公众参与计划。以全州居民为主体,以培养自我形象意识和传播旅游形象为内容。一是广泛宣传,让本地人认可本地旅游形象,自觉地充当宣传者;二是提高客源市场的忠诚度,强化全州旅游形象在主要客源地的意识。
影视营销。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针对不同产品的营销策略。
喀斯特山地旅游产品的营销:喀斯特山地旅游产品是全州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它由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体验旅游产品、世界喀斯特峰林公园体验旅游产品、世界喀斯特峰林公园体验旅游产品、喀斯特水域体验旅游产品四大部分构成,是“山水长卷〃水墨金州”重要支撑。通过整体打造,统一包装,重点
开发户外运动(体育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地质科考与修学旅游市场,巩固观光市场。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营销: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市场营销具有特殊性,游客量相对较少,需借用一些市场影响力大,成熟而具备可信度的、档次较高、具有特殊兴趣游客,如背包客、民俗旅游爱好者等的口碑宣传方式,打造目的地形象。推行产品组合营销策略,充分发挥影视、大型文化节事活动、主题文化歌舞的市场推广作用,通过游客的亲身感受、体验和体会,提升该地区旅游价值与魅力,让旅游者用亲身经历和体会向其他旅游者诉说和宣传,使之达到长效、可信的宣传效果。
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在“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目的形象下,构筑区域城市旅游形象。推行一个旅游城市(镇)一个旅游主题,不断完善城市(镇)休闲旅游功能,构建起宣传、旅游、文化、民族、体育五位一体的格局,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联动、政企联手的营销机制。
乡村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实现全州乡村旅游区(点)与乡村旅舍、餐饮、娱乐的联网,构建起以游客为中心、游客与东道主双向互动交流,集营销与预定为一体的全州乡村旅游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乡村节庆与节事活动,精心设计、包装,展开乡村大型节庆节事活动营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水墨金州,魅力乡村”的
全州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开拓周末休闲度假市场、文化体验旅游市场。
工业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精心包装以黄金、食品加工、喀斯特山地风力发电与服装为代表全州工业旅游产品,设计工业旅游线路,推行“黄金之旅、美食之旅、充电之旅、多彩之旅”,联合各宣传媒体,利用网络、电视、广告、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促销,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区,铸就“金州工业旅游”品牌。
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市场营销: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引领着未来全州旅游发展的趋势,康体养生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针对比较高端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该立足国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积极开拓以泰国为核心、以韩国日本为中心的东南亚、东北亚旅华市场。其中,国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与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的金领与高级白领人士、商务群体以及银发族。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建立黔西南州旅游投资运营机构。
以“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企业运作”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目标,以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投融资体制为着力点,引导和促进旅游产品的优化提升和开发建设。建立统一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
加快旅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通过合资、独资、租赁、出让等多种方式,推动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运输、旅游购物商店等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旅游企业、旅游企业集团和经营合作网络,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
(二)建立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委员会。 成立“州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委员会”。在“州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委员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顶效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旅游系统有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协调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臵与规划指导。
(三)组建“黔西南州旅游行业协会”。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的创立和发展,作为自律性行业协会,这不仅能够进行同业的规范管理、利益的协调、权益的维护,并且能够搭建起一个多方交流的平台,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与业内的对话建立了一个畅通的渠道。
二、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资机制。
安排全州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设立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基金,遵循“专款专用,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发挥效益”原则使用基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工程,旅游生态保护工程,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旅游扶贫及重点旅游项目前期准备费用。
该项导向性基金的建立,对于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引导地方投资,调动及合理安排全社会投资,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旅游业投资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在安排交通、通讯、水电设备、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项目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综合效益。设立第三产业贴息贷款继续重点支持旅游业,重点项目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
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发行股票,推行股份制集资,形成“国家、地方、部门、个人”一起上,全社会兴办旅游,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型旅游投资格局。
(二)大力招商引资。
紧紧抓住全社会关注旅游业的契机,大力招商引资。“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外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旅游项目;鼓励大型企业和其它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根据旅游规划的要求,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推出招商项目,提高招商活动质量;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使用国际商业贷款;利用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于旅游扶贫工程、旅游生态建设项目也可以积极争取相关的援助基金。
(三)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总结经验,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立和实施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使旅游人才资源供给在总体素质、结构、数量等方面均能适应全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需要。
1.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其它综合措施,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提高岗位培训质量,全面推进岗位培训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旅游部门的支持,筹建黔西南州旅游教育培训中心,为全州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保驾护航。在导游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和旅行社经理上岗培训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到旅游饭店、旅游景点、车船公司等各个方面,形成旅游行业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旅游人才管理水平。在“十二〃五”末期,基本实现旅游行业全员接受岗位培训,旅游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持证上岗制度得以确立和基本落实。
2.积极发展旅游院校教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依托区内现有旅游教育体系,发展旅游院校教育,提高旅游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旅游发展的新型后备人才。积极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旅游行业急需而又紧缺的新专业、新学科,如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景区规划管理等,促进旅游业在育人和用人方面与旅游发展实践全面接轨。
3.扩大旅游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与省内外有关机构联系,争取与周边知名的旅游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尝试定期
选送中青年优秀管理或教育人员深造和培训,加速培养旅游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优化旅游产业要素
以建立优化、高效、先进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为目标,形成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行(交通)、游(游览)、住(住宿)、食(饮食)、购(购物)、娱(娱乐)、文(文化)、讯(资讯)、境(环境)、科(科学)、制(制度)、合(综合)十二大要素得到综合、协调与优化发展。
(一)交通。
在兴义现有航线基础上,开通兴义至主要客源市场航线,大力发展航空交通。加大对各级公路交通的改造和扩建或新建,重点发展高等级公路和主要旅游城市与重点景区间的快速旅游专用道,建立比较完整的通向州内外的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二)旅游接待设施。
着力建设多样化的住宿设施,形成比较合理的住宿设施结构,加大对高品位、高星级和精致型酒店的建设力度,并逐步形成网络;积极发展国际连锁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家庭旅馆(乡村旅舍)。
(三)旅行社。
“十二〃五”期间,要切实解决好旅游产业要素配臵中旅行社这一薄弱环节,逐步建立品牌,健全销售网络,努力提高旅行社的行业规模、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行业管
理,加大旅行社改革力度,鼓励合资、独资旅行社进入黔西南旅游市场,引导旅行社企业联合、并购和横向一体化发展。
(四)旅游商品。
以突出特色、加强引导、“产销随市”的发展思路,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对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培育品牌旅游商品,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实现旅、工、贸结合,产、供、销一体。
(五)餐饮娱乐业。
充分挖掘饮食文化内涵,开展特色经营,开发名品精品,逐步建立全州统一规范的餐饮标准,继续发挥社会餐饮的优势作用,形成多种选择的餐饮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突出民俗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对现有景区、饭店娱乐活动的引导,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推行标准化服务,促使旅游娱乐业健康发展。
第九章 主要任务
一、交通建设
加强以交通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全州旅游可进入性,力争建设完成本规划项目库中的24个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7亿元左右。详见《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二、景区建设
遵循重点突出、优先发展、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建设康体旅游度假区,不断改造和提升以万峰湖、马岭河峡谷、晚峰
林、泥凼石林、安龙招堤等景区(点),形成支撑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景区旅游产品。力争建设完成本规划项目库中的34个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9亿元左右。详见《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三、城市配套建设
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建设,推动旅游城镇发展。建设州民族文化宫,对兴义市城市公交系统进行改革扩容,改造兴义市街心花园与向阳路,建设精品旅游线路沿线集贸市场,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卫生环境清洁设施。力争建设完成本规划项目库中的10个城市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9亿元左右。详见《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四、服务业建设
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全州服务业建设的投资运营,建设以金州溶洞温泉旅游度假中心、万峰湖未央半岛、吉隆堡度假村、黔山皇冠酒店、心意酒店、富康国际酒店、兴义民族风情一条街、赵庄度假村等为中心的服务业建设项目,改造提升金州美食城,力争建设完成本规划项目库中的9个服务业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9.1亿元左右。详见《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五、旅游服务功能建设
编制完成兴义市主要系列旅游规划和北盘江大峡谷景区规划,认真落实兴义市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抢抓兴义市旅游精品线路沿线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建设,
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建设项目。力争建设完成本规划项目库中的9个旅游服务功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960万元左右。详见《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六、旅游市场营销
以重大节庆节事活动为为突破口,以影视为重要宣传推介手段,紧紧瞄准旅游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具体参见本规划第七章7.2市场营销规划。
第十章 重大项目建设时序
“十二〃五”期间,全州紧紧抓住承办旅发大会的契机,争取建设项目共86个。具体为:新建项目58个,改扩建项目28个;交通建设项目24个,景区建设项目34个,城市配套项目10个,服务业建设项目9个,服务功能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38.8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8.52亿元,地方配套7.29亿元,企业自筹19.38亿元,银行贷款3.24亿元。
表10-1: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项目数量与投资统计 序号 项目类别 数目(单位:个) 投资(单位:万元) 1 交通建设项目 24 66 850.5 2 景区建设项目 34 59 037 3 城市配套建设项目 10 68 500 4 服务业建设项目 9 191 000 5 旅游服务功能项目 9 2 960 合计 86 388 347.5
表10-2: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年度主要实施项目统计 年度 旅发大会前完成的项目(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实施项目数目(单位:个) 30 18 10 2014年 2015年 合计 9 4 71
附件: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附件:
黔西南州旅游业“十二·五”建设项目库 序号 建设建设项目名称 性质 地址 建设规模和内容 合计86个 交通建设一 项目(24个) 顶效立交1 桥 324国道郑2 屯段改造 花月旅游车3 站 4 5 6 7 桔山中心客运站 资金来源 资金前期项总投资工作业(万元) 申请国地方企业自银行其它 落实情况 情况 单家补助 配套 筹 贷款 388347.5 85227 72903 193832 32400 66850.5 42607 2400 700 15959 15000 20258 2400 3300 6000 已落实 州交通局负责 已落实 新建 顶效 郑屯镇 兴义新建 市 改建 兴义新建 市 汕昆路顶效西互通,需要用地 支持。 6㎞,需要用地支持。 需要解决用地,落实站点。 占地100亩。 4800 4000 省高司 州交局 州交局 交通指挥中新建 兴义9000㎡,需解决群众堵工问4000 心 市 题。 包括兴义至巴结、泥凼至巴结公路两条兴义至巴则戎结、泥凼至新建 乡、泥路。其中兴义至巴结公路按二级公路建设,全程43公里,预计投资1.29亿元;巴结旅游凼镇、泥凼至巴结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15959 公路 巴结镇 全程27.46公里,预计投资3059万元。 兴义市景新建 下五全程7公里,按城市一级道路21000 规划已审批,州交工可已局 完成。 完成 州交局 泥凼至巴结可兴研已完市通成 市峰大道 8 9 汕昆高速匝道建设 三家寨至白毡帽公路 兴义至鲁布格公路 坝佑经七舍至捧乍公路 兴义三中至机场大道道路改造 桔山片区道路白改黑工程 拓宽纳蝉至双乳峰油路 小花江码头建设 北盘江老桥码头建设 新建 屯 坪东办、桔山办 建设,宽40米,双向四车道 3.33公里,设置东匝道、西匝道,建议匝道宽由原10米改为20米,预留20米等建设项目。 1700 1500 720 200 180 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大司兴市通改造 郑屯镇 改造 七舍改造 镇、捧乍镇 改造 桔山办 18公里,油化改造,四级沥青900 表处,路基宽6.5-7.5米。 30公里路面中修,护栏等安保600 设施。 42.8公里,油化改造,四级沥青表处,路基宽6.5-7.5米。 4404.5 道路长度1.4公里,加宽至301746 米,共需征地41.56亩 桔山大道2.2公里,瑞金路2.4公里,富兴路1.6公里,神奇4817 路2.2公里,峡谷大道1.8公里,共10.2公里 4公里 320 兴市通10 11 12 3500 600 904.5 1746 兴市通兴义交通桔管13 改造 桔山 4817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桔管14 贞丰改造 县 新建 贞丰县 240 80 15 16 码头及设施,年渡5万人。 码头及设施,年渡5万人。 51 51 46 46 5 5 贞县通新建 贞丰县 17 18 19 20 21 22 董箐电站码头建设 塔山-卧龙洞旅游公路 钱相乔马-打凼旅游公路 兴隆石盘—仙鹤坪景区 公路 戈塘-香车河旅游公路 新建 贞丰县 改造 新安镇 改造 钱相乡 改造 兴隆镇 改造 戈塘镇 码头及设施,年渡10万人。 66 6公里沙石路路面扩宽油化硬化 5公里沙石路路面扩宽油化硬化 7.8公里沙石路路面扩宽油化硬化 3.2公里沙石路路面扩宽油化硬化 6.5公里沙石路路面扩宽油化硬化 480 400 780 256 520 60 480 400 780 256 520 20 需政府配套 已上报 已上报 已上报 已上报 已上报 安县通输笃山—龙井天坑旅改造 笃山乡 游 公路 关兴公路(顶效—兴仁大修 兴义段)维兴义 修 23 38Km 总长282公里,其中:万峰湖环湖公路(鲁布格电站至三江口至安沙段全长15公里、鲁布格电站至安沙至秧木至洛万段全长52公里、洛万至仓更段全长10公里、仓更至沧江段全长10公里、洛万至沧江段全长23公里、仓更至至泥凼段全长24公里、沧江至坪堡至达力至泥凼段全长30公里、沧江至坝达章码头段全长15公里、泥凼至巴结段全长28公里、巴结至红椿段全长20、泥凼至益江至江边至坝艾至纳沙至南龙至巴结段全长35公里、红椿至高坝接兴天公路段全长20公里)按三级公路进行改造建设。 州政府由项目函商业业主筹主尽快集 落实 安县山政贵州速公开发公24 万峰湖环湖公路建设 改造 三江口镇、洛万乡、仓更镇、沧江乡、泥凼镇、巴结镇 39480 27636 11844 无 正在编制工可研 兴市通景区建设二 项目 (34个) 康体旅游1 度假区 黔西南州马岭河峡谷国家自然遗产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兴义市、贞丰县 西峰林遗产地、泥溪河遗产地、天星画廊遗产地、红椿半岛遗产地、未央半岛遗产地 1、马岭河峡谷景区(清水河景区);2、万峰湖景区(巴结未央半岛景区、红椿景区);3、万峰林景区 位于兴义市景家屯和贞丰县三岔河,各占地2000亩 其中:西峰林遗产地(自然遗产地保护展示中心412万元、公厕2座30万元;道路改造、巡护步道940万元;生态绿化恢复200万元;山体防护240万元);泥溪河遗产地(道路改造,300万元;公厕1座,15万元);天星画廊遗产地(巡护步道,80万元;山体防护、安全护栏,232万元) 其中:清水河景区(泥溪河景区游客接待中心2000平方米,300万元;健身步道4000米,宽1.5米,共6000平方米,180万元);巴结未央半岛景区(停车场4000平方米,140万元;新建道路13公里,910万元;新建步道5000米,宽1米,共5000平方米,150万元;信息咨询服务中心2000平方米,300万元;年运量50万人次的码头1个,180万元;电瓶车停车场40万元)。 万峰林景区纳灰片区村庄的污水处理和纳灰河人工湿地项目,作为万峰林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59037 25350 21755 132 11800 省发改委已批复可研报告,要求开展招标方案和初步设计上报工作 州旅负责2 新建 2867 2000 867 中央预算内2000万元 马河谷区理3 马岭河峡谷—万峰湖景区基础设施项目 新建 5820 5820 调整后建议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未反馈意见 马河谷区理4 5 西峰林景区村庄污万峰水处理(人新建 林办 工湿地)项目 万峰林下万峰改造 纳灰村村林办 2000 2000 一事一议 开展设计万林道67户民居改造,二栋百年老屋600 改造等 600 庄整治 6 7 万峰林林广场演艺中心 万峰林停车场扩建 万峰林垃圾收集站 万峰林环境整治 万峰林纳灰河河道整治 万峰林景区亮化系统 万峰林双生村民居改造 新建 万峰林办 改造 万峰林办 万峰新建 林办 新建 万峰林办 万峰林办 万峰林办 万峰林办 在广场上建设的演艺中心,作为旅发大会会场后的后续使用项200 目,20亩 峰林广场增加停车场30亩 300 200 100 200 资金 需政府配套 世行贷款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世行贷款项目 工作 可研已批复,现设计及招标 8 1000平方米 200 200 9 20000平方米 80 80 10 新建 12公里河道整治 300 300 11 新建 景区内山体夜景灯光约100座1200 山体 200户,作为旅发大会会场的背景 800 1200 12 改造 800 13 万峰万峰林徒林办、主驿站、营地综合设施、步行步、自行车新建 敬南及自行车路、指示牌、观景台、1600 户外运动镇、则风景、绿地(160Km,50000㎡) 项目 戎乡 1600 市文体育游和播电电视14 15 16 泥凼石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南龙古寨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新建 泥凼镇 改建 巴结镇 马岭改造 河峡谷景区 游道、停车场、接待中心、绿2000 化等 游览步道、公厕、接待中心、400 景区大门等 在原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基础上提升。争取国土部门的300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拨款。 300 2000 400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泥镇府巴镇府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改造项目 马岭谷景理处17 清末民初古建筑保护 改造 泥凼镇、下五屯办、乌沙镇 何应钦故居500万元;刘氏庄园10000万元,争取世界银行10800 贷款;窦氏民居约300万元。 800 10000 何应钦故居已经落实一部分土地,刘氏庄园已经启动规划 18 则戎“贵州精乡 神”展示基新建 冷洞地 村 下纳灰村村庄整治 北盘江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1000 1000 已经完成乡村旅游规划编制 兴市化育游广电电局则乡19 20 新建 万峰林办 贞丰改造 县 新建 贞丰县 民居改造、污水处理、电动车2400 览道建设 2700 2400 2500 200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21 北盘江服务旅游步道建设 长5公里,宽1.5米 80 60 20 兴市贞县体游播影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双乳峰景区完善手续 仙鹤坪景区旅游步道、参观亭廊 笃山溶洞群游览步道 招堤景区旅游览步道 兴义府试院修复 安龙博物馆陈展 北门坡文化街区建筑群 鼠场坝文化广场 桂花广场 贵州晴隆24道拐抗战文化遗产园建设 贞丰县 300 前期工作已完成 已投入使用 视兴隆新建 镇 笃山新建 镇 新建 新安镇 修复 新安镇 新建 新安镇 改建 新安镇 新建 新安镇 新建 新安镇 晴隆县 游览步道 6公里、参观亭廊5300 个。 160 300 200 10 220 170 30 安县体广游览步道7公里。 游览步道5公里。 160 300 110 90 10 88 170 30 132 已落实 已落实 已落实 已落实 已落实 已落实 安县山政安县体广安县建安县体广安县建 31 新建 安南古城恢复建设,抗战主题公园建设(博物馆),二战时22000 期美军营地恢复建设。占地1916亩。 1、拱桥-红椿-吉隆堡-兴巴公路改造24公里,投资1540万元;2、红椿游客中心2000平方米,投资480万元;3、红椿生态停车场40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4、红椿公厕(2座)40个蹲位,投资80万元:5、红椿环湖步道4公里。投资140万元;6、步道安全护栏2公7000 15000 地方配套资金已落实 32 红椿主会场建设 兴义市则新建 戎乡红椿景区 2540 1500 1040 编制可研报告 兴市府里,投资80万元;7、红椿半岛生态恢复,投资50亩,投资100万元。 33 册亨岩架镇新寨布依文化风情园建设 万峰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岩架镇板新建 弄村新寨组 新编 兴义市 航运码头、会议中心、活动广场、民居区54户、住房改造2100 等 1600 500 318 已完成项目建设规划、民居住房改造、进园公路建设 岩镇民府34 万峰湖湖面和5000米范围内湖岸 1000 1000 已落实 已入划位选 城市配套三 建设项目(10个) 1 州民族文化宫 城市公交系统改革扩容 精品旅游线路沿线集贸市场建设 湾塘河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穿云洞公园改造 68500 17000 14000 28200 2700 6000 20600 可研基本完成。 兴义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 新建 兴义市 兴义市 乌沙镇、则戎乡、敬南镇 覆盖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功20000 能,总面积40000㎡。 组建国有的公交公司,政府注资500万元,贷款2000万元,对现有私营公交线路及车辆进行政府赎买,另计划新购53辆城市公交车。 州族化心2 5700 3000 2700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市通3 新建 4 新建兴义/改造 市 兴义改造 市 乌沙岔江、则戎、敬南龙场、何家场、新场共五处马路市场500 改建,否则严重影响旅游交通。 全长5㎞,其中中段为后期增加污水处理,下段为综合改1500 造。 含穿云洞公园、八一公园和何公馆,按4A级景区设施要求32000 改造。 500 相乡 1500 市利5 11400 20600 博公6 7 8 街心花园及向阳路改造 城市旅游卫生环境清洁设施 兴义改造 市 新建 兴义市 新建 兴义市 兴义市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城区至万峰林的垃圾转运站、洒水车、清扫车等。 新增20所。 在城区设置电子监控摄像头1500个及控制系统。 1、桥边污水处理站130m3/d;2、秧龙污水处理站130m3/d;3、大寨污水处理站90m3/d;4、污水收集管网工程:主管4200米,支管1600米;5、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工程等设施 1000 300 500 1000 300 500 城区旅游公厕 市区“天网”工程 下纳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9 新建 7000 7000 10 万峰林办新建 事处下纳灰 455.94 136.78 319.16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地方配套资金已落实 黄办黄办黄办 可研报告已完成 市安万林道 服务业建四 设项目 (9个) 金州溶洞温泉旅游度假中心建设项目 万峰湖未央半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吉隆堡度假村 占地3565㎡,温泉开发及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基础设施。目前需要市政府配合向省相关部门请求解决用于旅发大会表演场地、停车场等140亩土地的手续问题,这些土地现为基本良田,需要改为建设用地。 游道、绿化、射击训练场(建筑面积9900㎡)。目前需要市政府配合向省相关部门请求解决用于宾馆、停车场等永久设施建设的200亩土地手续问题。 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旅游度假村,房间60个,洗浴、餐饮、游览设施齐全。目191000 0 0 191000 0 0 1 新建 兴泰 42000 42000 企业自筹 贵安旅公2 3 新建 巴结 新建 则戎 35000 4000 35000 4000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 贵安旅公吉旅前需要政府解决吊桥、栈道的建设审批手续。 公 15000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 4 黔山皇冠酒店 兴义民族风情街一期 心意酒店 富康国际酒店 新建 桔山 按五星级标准建设,425间客15000 房。 一期占地5.02余万平方米,总16000 建筑面积6.24万平方米。 建400多套客房,按五星级标32000 准建设。 按五星级标准建设,400间客30000 房。 按五星级标准建设,计划建设60多套客房、50多个单元的15000 花园洋房。 利用现会展中心场地建设集2000 全州餐饮文化的美食城。 2960 施达团贵旅游司 5 新建 桔山 16000 桔房6 7 8 9 新建 坪东 新建 桔山 新建 桔山 改造 桔山 兴义市 270 2690 32000 30000 15000 2000 心房产发司富康产 赵庄度假村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景欣游投有限司 金州美食城 旅游服务五 功能项目 (9个) 1 全市旅游规划编制 兴义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 包括编制《兴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万峰林景区建设530 性详细规划》和《鲁布格景区总体规划》 “兴义旅游”网站建设和全市300 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建设 530 2 新建 兴义市 300 兴市化育游广3 旅游精品线路沿线观景平台建设 旅游精品线路沿线旅游公厕 旅游交通标识建设项目 旅游宣传画册 兴义市游客服务中心 北盘江大峡谷景区规划 新建 4 新建 敬南、泥凼、巴结、则戎、万峰林、桔山 敬南、泥凼、巴结、则戎、万峰林、桔山 东峰林拱红线的洋坪天坑、泥200 凼的吊井天坑等5处 10个(包括5处观景平台的厕200 所) 进入兴义的各条交通主干线,旅游景区景点、客车站、火车站及机场之间的旅游交通标1000 识标牌,兴义旅游地图标牌等,设置250块(幅) 4册,每册印20000份 40 200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需政府配套 电电局 200 5 兴义新建 市 新建 兴义市 兴义新建 市 1000 6 7 40 400 旅游投诉、咨询、服务窗口,旅游接待中心,建筑面积2000400 平方米,另加附属设施 8 新建 贞丰县 规划景区约10平方公里 180 180 9
旅游公厕 新建 新安镇 8个。 110 90 20 已上报 贞县体广局安县体广局
主题词:旅游 规划 通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