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经济学》题库】

2023-03-24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 2.自由贸易论 3.绝对优势论 4.比较优势论 5.机会成本 6.机会成本递增 7.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 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

2. 重商主义认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

3.我们墨西哥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得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太高了,它有那么多的计算机和机械工具,它的工程水平也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关税,要么我们什么也不出口。()

4.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这是绝对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

5.在现实社会中,当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

6.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

7.国际贸易形成的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

8.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使各国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嗜好差异,也不会导致国际贸易。( ) 9.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即为机会成本。( ) 10.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1.一位美国参议员写了下面一段话:“贸易被认为是能够提高所有参与国收入的,至少亚当.斯密或大卫.李嘉图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有自身的特点。下列不属于这些特点的是( )。 A.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B.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并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C.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宏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但它仍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D.国际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2.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下列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A.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贵金属的流人标志着一国财富的增加. B.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非零和”理论。

C.亚当·斯密指出:一国的实际财富不是贵金属的存量,这是重商主义的一个缺陷。 D.重商主义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3.现代国际经济理论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 A.它强调的是产业内贸易,而非产业间贸易 B.它强调的是产业间贸易,而非产业内贸易 c.它主张政府干预贸易,而非自由贸易 D.它主张自由贸易,而非政府干预贸易 4.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有( )。 A.斯密的绝对利益论 B.李嘉图的相对利益论 C.赫一俄的生产要素禀赋论 D.战略性贸易理论

5. 国与国进行贸易的最直接原因是两国同一产品的( ) A.价格差 B.劳动生产率差异 C.技术差异 D.生产成本的不同

6.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假定前提的理论有( )。 A.绝对技术差异论 B.相对技术差异论 C.生产要素禀赋论 D.自然资源禀赋论

7.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 )。 A.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有效,但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B.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有效,而且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C.比较利益理论无效,而且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D.比较利益理论无效,但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8.国际贸易形成的条件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 )。 A.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B.比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都高 C比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都低 D.和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无关 二、判断题

1. √ 2. √ 3. X 4. √ 5. X 6. X 7. √ 8. √ 9. √ 10. √ 11.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B 2. AC 3. AC 4.ABC 5. A 6.AB 7. A 8.A 四、简答题

1.请说出绝对优势论的特点及该理论的局限性? 2.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论的联系? 五\\计算并回答

1.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种商品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 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匹,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利得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利得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2、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与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2。 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六\\画图计算(4个)

1、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方程。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2. 进口为2000个单位。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在一国范围内这种财富不会增加,因为在一国范围内,一些人的所得就是一些人的所失,所以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重商主义在15—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它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积蓄黄金和其他货币并不能提高一国的生活水平,货币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能从其他国家买到些什么。

2.自由贸易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国际贸易对所有的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的,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支持自由贸易的政策,或不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主张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命题。

3.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是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2.机会成本是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

产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放弃一种产品一定数量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出一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以生产另外一种产品。

4.比较优势论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简而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5.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它不是不变而是不断增加的。这种机会成本的递增是由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

6.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经济学用来描述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点

的连线。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点的连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向原点凹的。 四、简答题

1.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中第四个特点也是该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首先,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将自己反复论证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他指出,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同样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使各国生产的物质产品都会增加,消费水平都会提高。 第二,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在现实世界中,各国确有一些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明显地高于或低于其他国家。这一现实,使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理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亚当·斯密的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 提的,这种假定在当时的合理性是,在工厂手工业为主的时代,劳 动力的使用是产生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源泉,劳动力资源的非 充分使用是保持机会成本不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后来的经济 发展使劳动力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中的作用减弱,其他生产要素的 作用相应加强,因而在资源的部门间转移方面就表现为:当经济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 的,因而绝对技术差异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劣势地位时,目际分I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中则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具体体现在:

第一,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尽管从生产领域,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人手,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但是它只适合于各国在不同部门有绝对优势这样一种情况,因而其理论的适用性是有限的。李嘉图明确提出,相对优势也可以产生贸易,也可以促进国际分工,进而发挥各自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表述为:只要两国生产两种产品时,它们的机会成本有差别,国际贸易就会产生。

第二,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核心是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差别或价格差;亚当·斯密只提出了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或价格的绝对差别。但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的分析同样适用于绝对技术差异的情况,因此,绝对技术差异论是相对技术差异 论的特例或特殊形式。

第三,李嘉图的相对技术差异论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在这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也会产生各国之间的贸易,而且掌握的新技术越多,该国的贸易优势越大。这是绝对技术差异论所无法解释的。 五\\计算并回答

1.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种商品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 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匹,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利得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利得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本国

1 1/3

外国

黄油 布匹

1/5 1

1)本国在黄油的生产上,外国在布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2)在没有贸易时,本国用5单位黄油只能换取1单位布,而现在可以换取3单位布,本国的贸易利得为2单位布匹(或两单位劳动);在没有贸易时,外国生产5单位黄油需要5单位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可以用来生产15单位布匹,而有贸易时,外国可以拿出其中的3单位布匹用于和本国交换,还剩余12单位布匹。

3)如果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6单位布,本国获得5单位布匹的交换利益,外国获得9单位布匹的交换利益。

2、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与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2。 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与苹果轴相交于400(1200/3)处,与香蕉香蕉于600(1200/2)处。

2) 用香蕉表示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因为生产1个苹果需要3单位劳动,而生产1个香蕉需要2单位劳动,如果少生产1个

苹果,则少用3单位劳动用来生产2个香蕉。

3) 劳动力的流动保证了两部门工资相同,竞争使得产品的单位价格等于他们的边际成本。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也即等

于生产苹果所需的单位劳动除以生产香蕉所需的单位劳动。由于部门间工资相等,从而价格比等于所需的单位劳动比,也即等

于3个苹果/2个香蕉。 六\\画图计算

1、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方程。 [解]:

A国生产可能性方程为:Y= LA*aY - (aY /aX)X ∵

aX = 1/5

aY=1/4 LA=20,000

∴ Y=20000*(1/4)-[(1/4)/(1/5)] X=5000-(5/4)X

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3.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4. 进口为2000个单位。

[解]:

Y=20000*(1/4)-[(1/4)/(1/5)]X

=5000-(5/4)X

出口数量为1000个单位

PXW=2

Y

O

X

第三章 要素禀赋论 一、名词解释

1.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2.罗伯津斯基定理3.要素禀赋论 4.要素密集度 5.里昂剔夫之谜 6.HO定理 7.悲惨性增长 8.要素价格均等化 9。特定要素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

1.无论是生产要素禀赋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将各国贸易的基础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 2.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要素禀赋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

4.里昂惕夫之谜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6.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7.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8.无论是生产者追求差异产品还是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都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矛盾的.(√ )

9.代表性需求代表的是一国对各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的部分需求量,厂商对代表性需求的追求是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档次产品需求的。√

10.中性的生产要素增长只会导致原有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大,而不会改变产品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11.相比较而言,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缩小,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则会使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 12.国家之间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更为有利.(√)

13.如果一国长期停留在需求弹性比较低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上,很可能出现悲惨增长.(√)

14.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划分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15.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态。√ 三.单选题

1.在要素禀赋理论中,()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李嘉图理论相同,都是一条直线。 B.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C.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等特定生产要素相对于其贸易伙伴的拥有情况 D.拥有充裕劳动力的国家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两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双赢。 A.两国人均收入水平接近

B.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出两国在以相对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生产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能力不同 C.一国居民的消费偏好与另一国居民显著不同。 D.运输成本为零。

3.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那么将出现()趋势。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4.里昂惕夫之谜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A.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B.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 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D.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 5.里昂惕夫之谜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科技产品 6.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四.不定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由( )提出的。 A.赫克歇尔 B.里昂剔夫 C.俄林 D.小岛清

2.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3.关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正确的是( )。

A.贸易后一国不同要素价格相等 B.贸易后贸易国不同要素价格相等

C.贸易后贸易国相同要素价格相等 D.当商品价格达到均等,要素价格亦达到均等 4.试图对“里昂剔夫之谜”作出解释的观点有( ) A.生产要素的密集度逆转 B.人力资本说

C。生产要素的进一步细分 D.H-O定理不正确

5. 依据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会提高( )的收入。

A.丰富要素所有者。B.稀缺要素所有者。 C.劳动者 D.资本

6。悲惨的增长表明,生产要素增长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但它发生是有条件的,即:( A.增加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 B.国外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没有弹性

)。 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很少 D.该产品供应量的增长不会影响其市场价格 五、简答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画图说明悲惨性增长是如何发生的? 3.画图证明罗伯津斯基定理.

4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5.为什么说从长期看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腴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6.画图证明H-O定理.

7.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8.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名义和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的生产要素名义和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2。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别进而是成本的差别说明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4.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生产不同产品时,依据使用的或投入的比例最大的那种生产要素来描述该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数量一定时,劳动投入量在两种生产要素中的投入比例较大,我们就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资本投入的比例较大,我们就称其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5.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用投入一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本国与进口相竞争的产品(代替进口产品本身)的要素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行比较。他发现,美国实际上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有悖于生产要素禀赋论。这一由里昂剔夫通过实证发现,并有悖于直觉的现象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

6.由于各国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要素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7.当一国的经济积累偏向出口部门,导致出口的产量激增,这时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不变,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当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损失超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时,该国的福利水平降低,即为悲惨性增长。

8.在贸易之前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均低,稀缺要素的价格均高。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两国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价格不断下降,则导致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则不断提高,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当商品价格达到均等时要素的价格亦达到均等。 三.单选题

1. c 2. b 3. c 4. a 5 b. 6. c 四.不定项选择题

1.a c 2ac 3. cd 4. abc 5. a 6abc 五、简答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人为分析前提的,与现实更加接近。因为在现实中,生产某种产品时,一般都是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结合。

(2)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建立在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的,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别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造成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则不然,它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别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但是,无论是从技术差异出发,还是从要素丰裕度出发,各国贸易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因而从比较利益理论总体看,李嘉图的技术差异论和赫一俄模型的要素禀赋论共同构成比较利益理 论的基本内容。

但是生产要素禀赋论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它的局限性表现在:

(1)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递增,实际上机会成本是多样的。

(2)赫一俄模型的分析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实际上,生产要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即使是某一类生产要素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成许多项。

(3)生产要素禀赋论忽视了一国在特定的生产要素丰裕度下,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如何从自给自足转向自由贸易。

(4)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素,然而在国际贸易中,产品价格的形成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布 C1 C2 S2 S1 0 图6.3 贫困化增长

2.书63-64页3.书62或62页

4。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5书57或58页

6.书56页或

A国 A

P1 P2 咖啡

Y PB B国 B Ⅱ ⅠPA Y PW B’ C=C’ A’ Ⅱ X O X 7.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8.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内,特定要素在两个部门间无法流动。按照本章的分析,虽然都是资本,但是x和y部门的资本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

第五、六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重叠需求论 2.产品生命周期 3.规模经济4.外部规模经济 5.内部规模经济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

1.重叠需求贸易理论表明,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产业内或行业间贸易可能较少。( ) 2.产品周期理论体现了动态的比较优势。( )

3.一般而言,产品越是可以多样化,技术要求越高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 ) 4.基于外部规模经的国际分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5.硅谷体现了内部规模经济现象;福特汽车公司则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代表(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陈述最为正确( )。 A.规模经济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

B.基于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会降低贸易国商品价格但同时增加品种. C.由于先行优势的存在,会使一些国家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D.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贸易分工很难确定。 2.内部规模经济更容易发生于( )。 A.小规模的纺织业 B.飞机制造业 C.制鞋业 D.汽车行业 3。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可知,()。

a.最初生产和出口一种新产品的国家将一直生产下去,直到该产品被市场淘汰。 b.最初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一旦在美国建立起市场,将在美国生产。 c.美国在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一种最初在美国生产的产品一旦发展为成熟、标准化的产品,后期可能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美国 4.外部规模经济产生是由于( )。 A.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业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生产规模扩大,形成共同要素市场 D.技术外溢

5.( )从需求的角度对部门内贸易作了解释 A.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B.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C战略性贸易理论 D.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6·对解释二战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的理论。( ) A.规模经济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重叠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四、简答题

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2. 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3.试比较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重叠需求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贸易量就越大。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要素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根据该理论,工业最发达国家出口那些包含新的更高级技术的非标准化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包含旧的和已普遍应用技术的标准化产品。 3、规模经济:投入增加一定的比例,产出增加超过这个比例;即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4、外部规模经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而减少。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5、内部规模经济: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 二、判断题

1. X 2.√ 3.√ 4.√ 5.X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CD 2.BD 3.D 4.ACD 5。ABD 6.AC 四、简答题

1、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

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3、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一、 名词解释

1.有效保护率 2.进口配额 3.倾销 4.出口补贴 5.自愿的出口限制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

1.依据关税的征收方法划分,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选择税。一般从量税和从价税不会同时征收。( X ) 2.特惠关税、普通关税等都属于差别关税。( X )

3.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不再征收过境税,而只收少量的行政管理费和提供有关服务的费用。( √ ) 4.总的看来,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与开展自由贸易的作用是相同的,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X )

5.自愿的出口限制就是出口国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对出口国来说,它是主动的。(X ) 6:进口关税的征收会损害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会减少进口竞争厂商的生产者剩余。( X ) 7.有效保护率衡量的是关税对指定产品的有效保护程度,它总是会高于名义关税率。( X )

8.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口国商品的数量。因而,它是一种比征收进口关税更为严厉的保护措施。( √ )

9.进口配额常常与进口许可证结合起来使用,以使管理具体化。( √ )

10.从贸易自由化的角度看,关税更有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渗透,所以关税比进口配额好。( √ )

11.出口补贴意味着对出口商品的优惠待遇,它有助于一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对一国的整体经济福利是正效果。(X ) 12.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会造成企业或国家间的不平等竞争。因而,反倾销是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恢复公平贸易的政策行为。( √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消费者剩余是 ( ACD )。

A.消费者的福利 B.供给线以上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C需求线以上下价格线以下的部分 D.是比消费者预期少支出的部分 2。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表现为 ( ABCD ) A.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 D.降低了贸易参加国的福利水平 四、简答题

1.画图说明倾销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2.简述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几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3.画图说明进口关税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及国内竞争的不同影响,以及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4.画图说明出口补贴、对一国的福利影响。 5。画图说明配额对一国的福利影响。

6.假定艾瑟瑞马是个“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价格,该国以每袋10美元的价格进口花生。其国内市场需求曲线为D=400-10P,供给曲线为S=50+5P,计算并画出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1)本国价格的增幅。 (2)配额租金。 (3)消费扭曲损失。 (4)生产扭曲损失。

参考答案

解释名词

1.有效保护率也称实际保护率,是指关税对某一个特定工业生产的保护程度。它是该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产品价值(增加值)受保护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关税的有效保护率高于名义关税率。

2.所谓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两种。全球配额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商品进口。国别配额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配额。

3.所谓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对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

4.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行为主要分为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两种。持续性倾销是指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掠夺性倾销是指为打败竞争对手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在消除竞争者以后,重新提高价格,控制市场。 5.自愿的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一般情况下,自愿的出口限制的数量是进口国和出口国通过谈判确定的。 二、简答 1。 P P1 P P2 MC D2 MR2 Q (b) 进口国

D1 MR1 (a)出口国

Q

O O 图7.7倾销

2.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0种以上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垄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这些措施都是自由贸易的障碍,因而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不利的影响。 (1)自愿出口限制。

自愿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配额,它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额度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事实上自愿出口限制并非是出口国真正自愿的,它往往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2)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国家垄断,又称国家专营,它是指某些贸易商品的生产与交易由政府指定的机构和组织直接掌握。通过国家专营贸易,政府可以鼓励发展一定类型的出口方式,控制一些重要或敏感产品的进出口,寻求最佳的出口地理分布以及商品生产结构。对进出口商品的国家专营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烟和酒,第二类是农产品,第三类是武器。 (3)歧视性的政府采购。

美国早在1933年就通过了《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各机构必须优先购买本国货。英国政府也规定了凡军事、邮电、计算机设备必须优先采购本国货;法国政府也规定了凡是航空、计算机设备必须优先采购本国货。 (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一些国家对许多制成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例如,法国禁止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进口,从而阻止了英国糖果的进口,因为英国的糖果制造商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这种技术方面的规定为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形成了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对进口商品的卫生检疫规定也越来越严。例如,美国对其他国家输往美国的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规定必须符合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否则不准进口。

3.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总起来看,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与开展自由贸易的作用相反,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各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从而降低了贸易参加国的福利水平。 (1)进口关税对消费者、生产者的影响。

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上的加价。进口关税的征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关税作为一种间接税,会加到商品的价格之中,商品价格的提高将使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进而减少消费者剩余。这种价格提高,使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者也可加人生产行列,从而增加了国内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总的说来,征收关税有利于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它不仅刺激了国内同类产品产量的增加,还使这些生产者获得了较多的生产者剩余。 (2)关税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般而言,增加课税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当一国政府决定出于保护本国工业的目的,对某种商品征收关税时,只要其关税

税率低于禁止性关税水平,该国的财政收入就会增加。 (3)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征收进口关税不利于消费者,而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生产者和政府。从一国总的情况看,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则是一国总体经济利益所在。从总体上看,征收进口关税会降低一国(小国)的经济福利水平。(图见书102、103)

4、(图见书109) 5、(图见书107)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一、名词解释

1.最佳关税 2. 幼稚产业 3. 穆勒标准 4. 巴斯坦布尔标准 5. 坎普标准 二、单项选题

1.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 最佳关税论 B. 幼稚产业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战略性贸易政策 2.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受下列那些因素的影响( ) A. 该产品在征税国的市场需求量 B.该产品对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C. 该产品在征税国的需求弹性 D.该产品在征税国所民林的替代品的多寡

3.在大国情形下,一国对一种产品征收关税后,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关税的承担程度取决于( ) A. 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 B. 出口产品的供给量 C. 进口商品的需求量 D. 出口商品的价格 4.根据最佳关税论,一国在确定最佳关税时,要考虑什么因素( )

A. 本国的市场竞争状况 B. 商品的供求弹性 C. 消费者的偏好 D. 政治因素 5.一国所制定的最佳关税一般为( )

A. 零关税 B. 禁止性关税 C. 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 6.根据最佳关税论,征收关税可以是一国的福利水平( ) A. 下降 B.上升 C. 不变 D. 不确定

7.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相比,本国面对一条更为陡峭的乡下倾斜的平均成本曲线,那么该产业就属于可以扶植的幼稚产业,这种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属于( )

A. 穆勒标准 B.巴斯坦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8.判定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看该产业未来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能否弥补保护成本,这属于( )

A. 穆勒标准 B.巴斯坦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9.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来判定一种产业是否是幼稚产业,属于( ) A. 穆勒标准 B.巴斯坦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10.对幼稚产业进行补贴最可取得方式是( ) A. 征收关税 B. 出口补贴 C. 生产补贴 D.配额 三、不定项选择

1.以下那些因素会影响到外国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 ) A. 该外国厂商产品在进口国的替代品的多寡 B. 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 C. 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D. 对来自国外厂商的产品的依赖程度 2.下了属于贸易保护理论的有( )

A. 要素禀赋理论 B.比较利益学说 C. 最佳关税论 D.幼稚产业论 E. 重叠需求理论

3.在大国情形下,一国对一种产品征收关税后,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关税的承担程度取决于( ) A. 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 B. 出口产品的供给量 C. 进口商品的需求量 D. 出口商品的价格 E.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 4.下列对最佳关税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最佳关税介于禁止性关税与零关税之间

B. 不管需求弹性如何,最佳关税水平仅仅取决于外国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C. 最佳关税水平取决于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

D.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 E. 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5.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有哪些( )

A. 穆勒标准 B. 巴斯塔布尔标准 C. 坎普标准 6.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 )

A. 出口补贴 B. 征收关税 C. 配额 D. 生产补贴 E.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四、辨析题

1.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当出口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小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大。( ) 2.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关税水平取决于出口国厂商的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越大,最佳关税的水平越高。( ) 3.最佳关税水平源于垄断厂商的一部分垄断利润。( ) 4.关税制定的越高,关税征收国的福利水平也越高。( )

5.凯恩斯认为,政府关于、保持贸易顺差是政府追求得一个长期目标。( )

6.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是,政策往往偏向于贸易中受损的集团而非贸易收益集团,既保护贸易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 五、简答

1.什么是最佳关税论?他的来源是什么?

2.国际贸易中的需求弹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关税时,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的关税程度有何不同? 3.判定优质产业的标准有哪些?分别进行简述 4.简单评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六、画图分析

1.画题分析征收关税意味着从垄断厂商那里抽取了垄断利润。 2.用图形说明并解释小国的最优关税为零。 3.画图分析为什么要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 4.画图比较关税与生产补贴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

2.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3.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任由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亏损。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陈根,以致最终该产业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

4.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看该产业未来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能否弥补保护成本。

5.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即使该产业在保护期间所导致的损失大于该产业预期的贴现值,但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然有保护的必要。 二、单项选择

1.C 2.B 3.A 4.B 5.C 6.B 7.A 8.B 9.C 10.C 三、不定项选择

1.ABD 2.CD 3.AE 4.ACDE 5.ABC 6.AE 四、辨析 1.√ 2.×

理由: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关税水平取决于出口国厂商的供给弹性与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越大,最佳关税的水平越低。因为供给弹性越大,出口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小,愿意承担的关税越少,因此最佳关税的水平较低。 3.√ 4.×

理由:根据最佳关税论,最佳关税介于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并不是关税越高,征税国的福利水平越高。 5.×

理由:贸易顺差不会无限量地增加下去,因为当贸易顺差国大时,国内的国货币供应量就会过多,从而使商品价格过高,影响到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贸易顺差还使本国的利息率过低而引起资本外流,造成本国投资的减少。因此,保持贸易顺差不是一个长期目标,而只是在以国有小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偶尔使用的手段。 6.√ 五、简答

1.答:国际贸易中的需求弹性取决于三个因素:小给支队进口商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自外国厂商产品的依赖程度;外国厂商产品在进口国替代品的多寡。

当一国政府要对某商品征收关税时,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被征收厂商的纳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和市场的重要程度。如果纳税上坪的供给弹性很小,则表明市场非常重要,就以为只外国出口厂商要承担较多的关税,只是因为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出口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性很大,此时如将关税专家给消费者承担,则该出口商品市场会迅速萎缩,最后受损的还是出口国厂商。因此较好的办法还是由出口商自己承担较多关税,以维持价格不至于上升太多,而失去消费者和市场。但是如果市场对出口厂商并非非常重要,则出口国厂商就有较多的选择,如果商品需求弹性较大,出口国厂商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时,就会引起市场的萎缩,出口国厂商或是承担一部分关税,或是放弃部分市场;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或是无弹性,则出口厂商大都会采取让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策略。

2.答:最佳关税是指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讨论最佳关税的核心问题是通过确定适当的关税水平,从外国厂商那里获得最大显得的利益。

最佳关税介于禁止性关税和零关税之间。由商品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关税水平决定于出口国厂商向进口国提供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倒数。

最佳关税来源于出口厂商被迫承担的关税。因此,可以认为最佳关税实际上来源于垄断常常的垄断利润,使外国厂商在进口国市场上的垄断利润的一部分。进口国政府知事从这种垄断利润中得到一部分,这一部分垄断利润可以成为垄断租金。提高的关税可称为收取垄断租金。

3.答:判定优质产业的标准有三个,分别是:穆勒标准、巴斯坦布尔标准、坎普标准。

穆勒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任由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亏损。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陈根,以致最终该产业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

巴斯坦布尔标准: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看该产业未来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能否弥补保护成本。

坎普标准: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即使该产业在保护期间所导致的损失大于该产业预期的贴现值,但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然有保护的必要。

4.答: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出口补贴和进口保护以促经出口。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给出了贸易保护的一个理由,但是自提出伊始就收到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与批评,

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必须以利润转移部分超过补贴额或关税保护成本为先决条件。如果超额利润不大就会得不偿失,所以只有在市场超额利润足够大的情况下,战略性贸易政策才会有效。

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行为视为厂商的竞争类型而定。

再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是以对手不采取行动为前提的。 最后,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现实运用中还会受到多边规则的约束。 六、画图分析 P,C

1. 如图,征收关税后,进口 Pt I 国市场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Pm H A 消费减少,消费者福利遭受 Ct G B MCt 损失,消费者生于减少部分 Cm F E MCm 为PtIAPm,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

CtGFCm,此时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MR D 取决于PtIAPm 与CtGFCm的比较 0 Qt Qm Q PtIAPm <CtGFCm。所以征收关税以后,征税国的福利水平提高了。

另一方面,征税后,出口商的利润要减少,如图,出口商的利润减部分=(CtGFCm+HAEF)-PtIHPm,即关税抽取了垄断

利润。

2.小国情形下,征收关税后,一国的净福利=-(b+d),即征收关税后一国的福利税品降低了,故对于效果来说,自由贸易是最佳的选择,可以是一国的福利水平最后,故小的最佳关税为零关税。图见书上P114 图7-1。

3.对幼稚产业进行扶植后,在实行自由贸易,可以是一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图见书上P134图8-3。

4.两种政策对国内生产的保护效果是相同的,但对消费者应想不通,所以对一国的福利效果也不相同。见书P137图8-4,关税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是e+f,而生产补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是g。换句话说,管水的保护代价高于生产补贴。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4.经济联盟5.完全经济一体化6.贸易创造 7.贸易转移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从低级到高级排列的顺序是( ) A. 自由贸易区、经济联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B.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共同市场、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C. 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D.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2.以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从高级到低级排列的顺序是( ) A.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联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 B.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经济联盟、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 C.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关税同盟、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 D.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

3.成员国之间取消进口关税,但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4.成员国之间取消进口关税,设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5.成员国直径不仅废除了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6.建立关税同盟之后,哪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 D.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消费者

7.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下列不属于让渡的权力有( ) A. 进口关税的制定权 B.干预资本流动全 C.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用权 D. 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

8.对参加关税同盟的每一个成员而言,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是有条件的,其具体的条件有( )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

B. 本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小 C.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D. 伙伴国与第三国或非成员国同中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大 三、不定项选择

1.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 )

A. 进口关税的制定权 B.干预资本流动全 C.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用权 D. 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

2.下列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有(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完全经济一体化 3.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体现在( )

A.市场扩大效应 B.贸易创造 C.贸易转移 D.竞争效应 4.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体现在( )

A.建立关税同盟前关税征收国的生产者 B.建立关税同盟前关税征收国的消费者 C.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生产者

A.市场扩大效应 B.贸易创造 C.贸易转移 D.竞争效应 5.建立关税同盟之后,哪些人从中受益( ) D.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消费者

6.对参加关税同盟的每一个成员而言,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是有条件的,其具体的条件有( ) A.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

B. 本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小 C.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D. 伙伴国与第三国或非成员国同中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大 E. 本国加入关税同盟之前的关税水平较高 四、辨析

1.关税同盟之间不仅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而且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 2.要求成员国让渡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这是经济联盟的特点之一。( )

3.从静态的角度看,关税同盟的建立对世界福利以及参加过的福利是有积极影响的,但对非成员而言,他们的福利水平可能是降低的。( )

4.无论是自由贸易区还是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的产品流动却需要实施原产地原则。( )

5.从动态的角度看,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同时缩小了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6.关税同盟的成员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小,对成员国的福利水平越不利。( ) 五、简答

1. 国际经济一体化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2. 试比较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之间的差距。 3.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 试分析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六、画图分析

1. 画图分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2. 画图分析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3. 以下是危地马拉与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前后的对比数据: 自由贸易区建立前: 从欧洲进口 1亿单位 从墨西哥进口 0单位 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从欧洲进口 0单位 从墨西哥进口 2.7亿单位

这一协定带来的贸易转移是多少?贸易创造是多少?假设欧洲该产品要价5美元,墨西哥要价6美元,而建立自由贸易区前危地马拉对每单位产品征收2美元的关税,计算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危地马拉的净福利效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2.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3.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4.经济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

A.建立关税同盟前关税征收国的生产者 B.建立关税同盟前关税征收国的消费者 C.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生产者

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6.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7.贸易转移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所带来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形成贸易方面的转移。 二、单项选择

1.D 2.A 3.B 4.A 5.D 6.A 7.C 8.C 三、不定项选择

1.ABD 2.ABCDE 3.BC 4.AD 5.BCD 6.CE 四、辨析 1.×

理由:关关税同盟之间虽然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但没有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2.√ 3.√ 4.×

理由:自由贸易区需要实施原产地原则,因为它没有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关税同盟不需要实施原产地原则,因为它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 5.×

理由:从动态的角度看,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同时扩大了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6.×

理由:关税同盟的成员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对成员国的福利水平越有利。 五、简答

1.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在于: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邻近,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之间很难建立成员作之间同一的内部市场。

(2)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互补,这种互补包括产业间贸易优势互补和产业内贸易优势互补,互补性越强,一体化组织就越容易建立和稳固。

(3)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平衡地照顾到每一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4)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这是因为,一体化需要成员国让渡一部分主权,如果政治制度比较接近,就比较容易实行,否则,就会遇到较多障碍。

2.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或其他同义限制措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经济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3.影响关税同盟的因素有:

(1)关税同盟的成员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场早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

(2)组成关税同盟之前,本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效应就越小。 (3)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4.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大市场效应

(2)促进了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3)有助于吸引外部资金 六、画图分析 1.书上P150

2.书上P152 3.

P

8 Pb+t 7 Pc+t 6 b c d Pb 5 e Pc

0 Q3 Q1 Q2 Q4 Q 贸易转移是Q1Q2=1亿美元

贸易创造=Q3Q4-Q1Q2=2.7-1=1.7亿美元 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e=Q1Q2×1=1亿美元 b+c+d=1/2×(1+2.7) ×1=1.85 亿美元

c=Q1Q2×1=1亿美元 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b+d=1.85-1=0.85 亿美元 危地马拉的净福利效应=(b+d)-e=0.85-1= -0.15亿美元

第十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上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和工业化

一、名词解释

1.发展中国家 2.进口替代 3.二元经济 4.出口导向战略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

1.发展中国家指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低的国家,因而些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石油输出国,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之列。( )

2.依照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中国属于低收入 。( )

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发展经济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必将有利于其经济持续发展。( ) 4.价格稳定或价格干预原则上有助于初级产品生产的发展,利大于弊,但由于资金承担问题,难以成功贯彻。( ) 5.二元经济结构中,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不仅工资率较低,而且资本报酬率也相对较高。( )

6.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选择需要与各国的具体条件相结合,并采取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 7.坚定外向型战略是亚洲\"l/Il小龙”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

8.依据世界银行的经验性总结,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更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 9.世界银行认为,改革关税制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保护走向贸易自由化的首要步骤。( )

10.“蛇腹式”削减关税的方法是指,先将某个上限的关税降到这个上限以下,然后将所有高于一个新的较低上限的关税再降到这个上限以下。( )

11.通过货币贬值促进出口的增加也是一项可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 12.改革开放以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选择的是出口导向战略。(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亚洲“四小龙”不包括( ) A.韩国 B.中国香港 C.新加坡 D.泰国

2.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导致“悲惨的增长”,这是由( )提出来的。 A.汉密尔顿 B.李斯特

巳普雷维什 D.凯奇沃思

3.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保证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以保证本国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

A.对进口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障碍

B.外汇管制

C.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 D.保持本币汇率稳定

4。一般而言,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的特点有( ) A.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B.自然资源丰富

C.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D.存在“二元经济” A.进口替代 B.出口导向

巴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8.世界银行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从贸易保护走向贸易自 由化,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A.取消商品进口的数量限制 B.降低进口关税的总水平 C.通过货币贬值促进出口 ’ D.以关税作为贸易保护的惟一手段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它有哪些利弊?

2.什么是出口导向战略?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哪 些作用?

3.世界银行总结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哪几种类型?相比较而 言,哪种战略更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尚比较落后,面临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银行1996年的标准,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在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8956美元的国家和独立行政区。按人均收入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又可进一步分为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2.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

3.所谓二元经济是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4.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并发展经济的战略。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产品的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被称为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或初级导向战略。 二、判断题 1.×2×.3. ×4.√5×.6. √7. √8. √9. ×10√.11. √12.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D2.C 3.D 4.A、B、C、D 5.C 6.A 7.C 8.A、B、C、D 四、简答题

1.所谓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 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 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进口替代战略,由于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可图的市场,使实行该战略的国家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的改造,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有了改变,同时加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立程度。但是,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也限制了这些国家国内市场的扩大,使进口替代工业出现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同时,忽视了对基础工业,尤其是农业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2.所谓“出口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就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出口导向战略,对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使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出口商品制成品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同时,增加了资金积累,使国民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一些国家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着问题。在出口导向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主要是为了出口,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于世界市场,容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一些国家国内投资计划规模过大,引进外资过多,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困难。 3.世界银行的专家们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不同战略,将41个国家和地区分成四种类型,以考察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考察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世界银行总结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四种类型是坚定外向型战略、一般外向型战略、一般内向型战略和坚定内向型战略。

世界银行在对41个国家和地区作了分类以后,对它们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实绩作了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比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要快,其中采取坚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最快,其次是一般外向型,再次是一般内向型,采取坚定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最慢。因此,世界银行向各发展中国家推荐: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更有利

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主张贸易自由化是各国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工作。 下部分 国际贸易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最惠国待遇 3。国民待遇4.乌拉圭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是一个带有组织性的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 2.倡导并推动贸易自由化,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目标。 ( ) 3.公平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两个方面的内容。( )

4.依照关税减让原则,缔约国制定了关税水平以后,不能借故重新提高关税,但关税并不是保护国内工业的惟一办法。( ) 5.关贸总协定允许发展中国家对某些幼稚工业实施保护,以利其经济发展。( )

6.关贸总协定要求各国凡应公布的贸易条例,应该提前予以公布,但以不泄露国际机密为界限。( ) 7.自关贸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共进行了七轮多边贸易谈判,最后一轮是“乌拉圭回合”谈判。( ) 8.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体系。( )

9.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但它比关贸总协定约束的范围更广泛。( )

10.世界贸易组织推行的非歧视原则,不仅适用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还适用于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

11.“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原则”是指世贸组织对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采取鼓励原则。( ) 12.世贸组织的首要任务是执行成员国所签署的多个国际协定。( )

13.关贸总协定是只约束缔约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不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目标是( )。 A.公平贸易 B.贸易自由化 C.减让关税 D.磋商调解 2、关税减让原则主要包括( )。 A.关税保护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巳关税稳定原则 D.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3、下列不属于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公平贸易原则 B.透明度原则 巴非歧视原则 n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4、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成就主要体现为( )。 A.使各缔约国的进口关税有明显的下降 B.创造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秩序 C使关贸总协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D.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

5·各成员国在其贸易政策或规定执行之前,要对成员国公开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这指的是世界组织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 A.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B.透明度原则 C可预见性原则 D.自由贸易原则

6.下列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职能的是( )。 A.执行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 B.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 C.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 D.指导各成员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 7、关贸总协定约束的范围是( )。 A.和贸易有关的通信和信息产品 B.服务贸易

C.和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D.商品贸易

8.关贸总协定一揽子解决多边贸易体制问题阶段的谈判是( )。 A.1947到1961·年的几个回合 B.肯尼迪回合谈判 C.乌拉圭回合谈判 D.东京回合谈判 四、简答题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什么?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哪些基本原则?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取得了哪些成就? 4.简述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调整各国关税与贸易关系的多边国际协定。它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原则,是一个带有组织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2.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个缔约国的一切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五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方。

3.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船舶及产品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产品的同等待遇。

4.乌拉圭回合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召开,是关贸总协定的第八轮谈判,是一揽子解决多边贸易体制问题阶段的多边贸易谈判。参加谈判的各国部长们达成了总体的政治承诺,它共有两大部分,即:(1)货物贸易的谈判;(2)概述了服务贸易规则新框架的目标。这次谈判致力于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都包括在一个贸易组织的约束之下,进而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5.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机构设在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是调节国际贸易,特别是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约束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使之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原则相一致的国际贸易组织。由于它是组织形式和职能的统体,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体系。 二、判断题

1. √2.× √3. × 4. × 5√.6. √7. × 8. × 9. √10. √11.12. √×13.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 2.A、B、C 3.A、B、C 4.A、C、 5.C 6.A、B、C、D 7. D 8.C 四、简答题

1.《关贸总协定》在其序言中宣称其宗旨是在处理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事务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实现上述宗旨的办法是“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2.(1)非歧视原则。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1条就是非歧视原则。缔约各国都接受所谓的最惠国条款。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给予任何另外一个

国家优惠关税待遇(从而使后者成为最惠国),那么所有其他国家都能立即自动获得这种待遇,从而使缔约各方享受相同的利益。反过来,如果一国采取行动来保护本国的一个产业,那么这种行动也必须适用于所有成员国。

非歧视原则还体现在国民待遇条款中。这一条款要求,进口商品进入一个国家之后,这些商品应与相同的国内商品享受同样的税收,受到同样的管理。 ·(2)国民待遇原则。

它是指一国对外国公民、企业和商船在民事方面使之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和商船所享有的相同待遇。国民待遇原则可看作是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补充。最惠国待遇原则体现的是不得在对不同进口国的商品之间实行歧视待遇,而国民待遇原则所体现的是不得在国产商品同进口商品之间实施歧视待遇。 (3)透明度原则。

关贸总协定的透明度原则指的是成员国政府在实施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法律和规章时必须向所有的成员国公布,以使各国的贸易商都可以得到并能了解这些法律和规章。透明度是互惠的。透明度原则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要求各国对外公布贸易政策和规定,使外国的生产者亦能按规则来生产和经营商品,以保证公平竞争和扩大贸易。 (4)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在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数量限制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关贸总协定从创始起就提出取消数量限制原则,规定任何缔约国除了征收捐税和其他费用以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方领土的产品的输入,或向其他缔约方领土的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取消数量限制亦有某些例外规定,如缔约方可以为了实施农业计划、稳定农业市场而对农、渔产品的进口实施数量限制等。

3.关贸总协定所举行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表现在: (1)关税的大幅度削减降低了关税保护程度,使关税壁垒对 世界贸易的不利影响逐步下降,这是关贸总协定取得的最显著的 成果。

(2)逐步重视非关税措施谈判,加强了对非关税壁垒的约束。 (3)建立解决争端的程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制止了违反 关贸总协定原则和法规的贸易措施和行为。

(4)保障贸易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增加贸易透明度。

4.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贸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它在组织形式上完全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但世贸组织并没有完全否认关贸总协定,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职能的扩展和加强。 一方面,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某些合理且有效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以及争端解决机制。但另一方面,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也有区别,表现在:

(1)世贸组织是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对其所有成员国都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而关贸总协定则仅是“临时适用”的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2)世贸组织管辖范围广泛。原来的关贸总协定只管理商品贸易,而且农产品和纺织品都是例外。世贸组织不仅把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而且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等也都置于它的管理之下。

(3)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权威性。它对许多问题的解决期限等都订有明确的条款,使得争端解决机制更加强而有力,运作更有效。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与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于跨国公司 归入国际投资课与跨国经营课 一、名词解释

1。外汇 2.汇率 3.即期交易 4.远期交易 5.套算汇率 6.贴(升)水 7.套期保值 8.投机 9.套汇 10.套利 11.固定汇率制度 12.浮动汇率制度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 1.在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上升,外汇升值。( )

2.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是有一定界限的,超过界限时,政府就应该进行干预。( ) 3.外汇就是外国货币。( )

4.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涨,外汇升值。( ) 5.外汇的买人价总是高于外汇的卖出价。( )

6.外汇银行表示的“买人价”即银行买人本币的价格;“卖出价”即银行卖出本币的价格。( )

7.1978年9月,纽约外汇市场开始使用间接标价法,从此,美元对所有外币的汇率都采用间接标价法。( )

第十二章 外汇与外汇市场

8.外汇即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和信用工具,因此,拒付的汇票和空头支票也属于外汇范畴。( ) 9.客户向外汇银行买卖外汇时需向外汇银行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 10.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凡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均会影响汇率。( )

1L因为外币现钞只能在其发行国通用,银行买人时应计运保费,所以,其买人价高于现汇买人价。( ) 12.联合浮动汇率是指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合为一体的制度。( ) 13.套汇交易是为了赚取利差而进行的外汇交易。( )

14.不论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都是买人价在前,卖出价在后。( ) 15.记账外汇能在签订记账协议的两国之外进行支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是( ) A.德国马克 B.人民币 C瑞士法郎 D.英镑

2.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兑换率如果用$1示,它采用的是( )。 ¥8.2789来表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3一般而言,外汇市场上从事外汇交易的主体是() A.资产管理公司 B.保险公司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

4.某日伦敦外汇市场上加元对美元的汇率为C$1$0.8950—0.8953;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2.2540,则英镑对加元的套算汇率为( )。

A.买人价£1=C$2.5173 B.买人价£1=C$2.5165 C。卖出价£1=C$2.5175 D.卖出价£1=C$2.5176

5。当某种货币的远期汇率低于近期汇率时,外汇交易的专门术语将汇率变动成为: A.升水 B.贴水 C。升值 D.贬值

6。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A.固定汇率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D.钉住汇率

7.世界上建立最早、目前也是最大的外汇市场是( A.纽约外汇市场 B.伦敦外汇市场 巴东京外汇市场 D.法兰克福外汇市场 8.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 A.国际清算 B.套期保值 C.远期交易 D.投机 四、简答题

什么是外汇?一国货币成为外汇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什么是固定汇率制度?它可以分成哪几类? 什么是浮动汇率?浮动汇率制度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它是指外国货币和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的债权。作为外汇使用的外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这些货币可以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用于对第三国支付,并被其他国家的居民所认可。另一类是未经发行国允许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用于第三国支付,只能用于发行国之间有双边结算关系的货币。 2.汇率就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相互折算的比价。表示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即用一单位外国

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二是间接标价法之即以一单位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

3.即期交易是指一种在买卖契约的当天或次日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在外汇市场的各类交易中,即期交易量最大。即期交易中所使用的汇率为即期汇率。 。

4.远期交易是指交易商按商定的汇价、外汇数量订立买卖合约,在约定日期进行交割,卖方交付外汇、买方付款的外汇交易形式。其交易中使用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

5.套算汇率是指通过两种货币与第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计算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

6.当某种货币的供应将会大于需求时,该货币的远期汇率就会低于即期汇率。外汇交易的专门术语将这种汇率变动称为贴水或对即期交易的贴水。相反当某种货币的供应将小于需求时,该货币的远期汇率就会高于即期汇率。外汇交易的术语将这种汇率变化称为升水,或对即期汇率的升水。

7.所谓外汇的套期保值就是通过外汇买进或卖出等值的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这里所谓头寸是指银行、企业和个人持有的某种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差额。

8远期交易投机是以取得某类货币资产的头寸或净负债头寸,利用将来的汇率变化赚取汇价差额的行为。外汇投机包括从事远期交易投机、套汇和套利。

9·套汇是利用不同外汇市场某种货币的汇价差异,同时在不目的外汇市场买进和卖出这种货币,以期赚取外汇差额收益的一种外汇交易。

lo·套利是利用两个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利息率的差异,将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市场调往利率较高的市场,以赚取利率差收益的一种外汇投机活动。

11.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或汇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包括两种:即长期不变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可调整的汇率制度。前者是指货币之间的兑换率保持长期固定,一般 不调整相互兑换率的制度。后者是指各国要规定自己货币的含金£,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直接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

12.所谓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对汇率的确定和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其供求状况自行涨落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庠有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又称“肮脏浮动汇率”,三是盯住汇率,四是联合浮动汇率,又称“共同浮动汇率”。 二、判断题

1. X 2. X 3. X 4.√ 5. X 6.X 7.X 8.X 9.’√ 10.√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 2.A 3.C 4.A、D 5.B 6.C 7.B 8.A、B、D 四、简答题

1.外汇就是国际汇兑或国外汇兑,其本质是一种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但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金支付,也不同于支票、汇票等支付方式。外汇可以是外币,也可以是以外币表示的债券、股票、支票或其他资产。 一国货币要成为外汇,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例如,一美国出口商卖给一德国进口商一批货物,以德国马克计价,则美国出口商将收进一笔以德国马克计价的货款,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笔货款就是外汇,因为它不是以美元即本国货币表示的,而是以外国货币(德国马克)表示的。如果这批货物是以美元计价的,那么这笔货款对于美国人来说就不是外汇了。

(2)必须能在国外得到偿付,能自由或有一定条件的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债权。因此,外国钞票不一定是外汇。比如对外国人来说,人民币是外币,但不是外汇,因为人民币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不能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不受限制地存在该国商业银行的普通账户上

2.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将本国货币与外国 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上的汇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家的本币汇率一般不发生波动,就算波动也只是在很 狭小的一个幅度内变动。 固定汇率制度可分以下两类:

(1)长期不变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保持长期固定,基本不调整各自汇率的汇率制度。以黄金充当货币时的“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就是这种长期不变的固定汇率制度,因为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会自动调节。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固定汇率制度是在布雷顿S林体系建立后实行的。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Ⅸ币,黄金只能与美元直接兑换,其他各国的货币自然只能钉住美月,跟着美元波动。由于黄金不再充当交易媒介——日常生活中看见的钱,各国货币的汇率不能再像长期不变的固定汇率制度下那样自动调节,因此各国货币监管当局就承担起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稳

定的责任。

3.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管理当局不参与或很少参与本国货币汇率的调整和干预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货币管理当局除了在极其严重的货币危机之外,不采取任何干预汇率的措施,任其随市场供求化而波动。

(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货币管理当局在本国货币的汇率出现大幅震荡时,将主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稳定。中国实行的就是这种汇率制度。

(3)钉住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国家的货币一般钉住一种或一组货币,随着这种或这组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波动。这种汇率制度能保证较大的稳定性,但是当所选的这种或这组货币的汇率发生大幅度震荡时,或发生世界范围内货币危机时,钉住的浮动汇率制度将给本国货币管理当局带来沉重的负担。

(4)联合浮动汇率。又称“共同浮动汇率”,它是指几个国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达成协议建立稳定的货币区,各成员国在货币区内实行固定汇率,而整个货币区对外实行联合浮动。现在的欧元区各成员国实行的就是这种汇率制度。

第十六章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第一节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论 一、名词解释

1.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2.J曲线效应 3。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 1.弹性论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法。( )

2.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变贸易收支逆差状况,有可能使收支出 现顺差。( )

3.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均无弹性,那么货币贬值只能进一步 恶化收支逆差。( )

4.如果一国的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那么货币贬值能 很好地改善贸易逆差。( )

5.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 弹性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6.货币贬值的J形曲线是对弹性论的一种否定。(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弹性论的假定条件包括( )。 A.国内总体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B.汇率完全自由浮动·

C.汇率的变动或调整将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D.资本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

2.假设新加坡是个贸易上的小国,当政府采取货币贬值的措施时,将会出现的结果是( )。 A.节约外汇 B.贸易收支改善 C.外汇收入减少 D.贸易收支恶化

3.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取下列什么政策搭配?( )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

, 本币贬值

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4。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假定前提和结论是( )。

A.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当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该国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B.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当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该国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C.假定需求弹性无穷大,当一国进出口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该国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D.假定需求弹性无穷大,当一国进出口供给弹性的绝对 值小于1时,该国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四、简答题

1.简述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主要内容。 2.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有什么影响? 3.J曲线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五、计算

1. 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0, 边际进口倾向为0.15,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在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时,货币贬值与贸易收支改善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条件下,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该国的货币贬值一定能够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2.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并非立即发生作用,而是有一定的时滞。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或变动的轨迹呈“广形,被经济学家概括为“J形曲线效应”,即当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呈现出初期贸易收支恶化,然后逐步改善,最后贬值效果消失的情形。 二、判断题

1.X 2.X 3.√ 4.X 5. X 6. X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C 2.A、B 3.D 4.A 四、简答题

1·由于汇率贬值主要是通过逆差国进出口数量的变化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所以对于逆差国来说,汇率变动取决于弹性大小,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因此,可以假定出口和进口的供给弹性都是完全的,不受限制的,及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和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都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这样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改善就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弹性,于是经济学家提出这样的条件:只要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贬值就有

助于减少收支逆差,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dx十dm≥1。 满足这个条件时,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调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由于贬值,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假设进口需求弹性为零,即贬值对进口商品数量没有影响,但只要出口需

求弹性大于l,那么货币贬值会造成出口量大大增加,收支改善;反之若出口需求弹性为零,虽然外汇收入没有增加,但只要进口需求弹性大于1,则外汇支出大大减少,同样也达到改善收支的目的。由此,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以下结论:即dx十dm≤1,不能改善国际收支。

2.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有关。因为贸易条件的变化需要比较进出口商品价格各自的变化幅度,而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是由商品的供给需实际上利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是一种短期方法,在增加贸易收支的同时,有更多的商品转移到了国外,而在减少进口支付的同时减少了进口商品的数量。因此,贬值引起的多是贸易条件的恶化,至多是贸易条件的不变,如果长期使用或者说货币持续贬值,对一国国内和对外经济都会有不良的影响。

3.J曲线效应是对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进一步补充与发展。它强调的是:货币贬值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要有一段时滞过程。这种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时滞效应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成J字形,故称为J曲线。 在货币大幅度贬值后,出现“J曲线效应”的主要原因是认识的时滞\决策的时滞\生产的时滞\取代的时滞\交货的时滞。 五、计算

假设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0, 边际进口倾向为0.15,试问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是多少?

Y=1/(1—c+m)* (C+I+G+X-M) 1/(1—c+m) 为开放经济乘数或称为外贸乘数。 依题意: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为1/(1-c + m)= 1/ (1-0.90+0.15)=1/0.25=4 第二节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论 ;货币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调整吸收理论 2.国内吸收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

1.国际收支调整吸收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之一是一国价格不变,并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

2.国际收支调整吸收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之一是一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水平等于充分就业水平,( ) 3,国际收支调整吸收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之一是货币供应量随着货币需求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动而变动。( ) 4.国际收支调整吸收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等于国民收入加上国内吸收的差额。( ) 5.国际收支调整吸收理论的表达公式Y二(C+I+G)+(X—M)。( ) 6.国内吸收就是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平之和。( )

7.国内吸收是一成不变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8.“引致支出”效应所产生的国内吸收变化是指除国民收入变动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产生的国内吸收变化。( ) 9.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只会引起该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不会导致国内吸收的增加。( ) 10.一国货币贬值通过贸易条件效应只会引起该国国民收入的减少,而不会导致国内吸收的减少。( )

11.“货币幻觉效应”是指物价和收入都增长,但由于收入先于物价而增长,所以居民产生收入增加的幻觉。( ) 12.封闭经济条件下乘数是1/s或1/(1一c)。( ) 13.外贸乘数是1/(s+m)。( )

14.外贸乘数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贸易逆差,只能使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一点缓和。( )

15.为了使一国国际收支在出口下降后完全恢复平衡,只需发挥外贸乘数的自动调整作用,不需要调整政府支出水平。(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就贬值的收入效应而言,贬值通过下列哪些方面对收入产生影响()? A.货币余额效应 B.闲置资本效应 C收入再分配效应 D.贸易条件效应

2.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总吸收时,意味着国际收支平衡或 贸易收支平衡

B.国民收入小于国民总吸收时,表示逆差 C.国民收入大于国民总吸收时,表示顺差

D.国内的吸收或需求水平指的是(C+I+G),即消费加投资加政府支出.

3.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收入乘数表示的是投资或政府支出的变化所导致的收入水平的倍数变化。当边际储蓄倾向为0.25时,则乘数为( )。 A.0.25 B.4 C. 0.75 D.3/4 四、简答题

1.国际收支调整吸收方法的三个前提假设条件是什么? 2.简述国际收支调整吸收理论的主要思想。 3.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调整吸收理论,或称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理论、国际收支的吸收调整理论,其主要的思想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国内吸收的差额。当一国的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值,即出现顺差;当一国的国民收入等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处于平衡;当一国的国民收入小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值,即出现逆差。

2.国内吸收就是国内消费水平、私人投资水平和政府支出水平之和,即C+I+G。国内吸收是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投入,其对应的产出就是国民收入。国内吸收并非一成不变,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其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1)“引致支出”效应所产生的国内吸收变化,即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所导致的国内吸收的变化。 (2)除国民收入变动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产生的国内吸收变化。 3.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货币论的主要创始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的H. 约翰逊和他的学生J 弗兰科。货币分析法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它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其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应政策来解决,而贬值只有当其能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二、判断题 1.√ 2.X 3.X 4.X 5.X 6.√ 7.X 8.X 9.X 10.X 11.X12.√13.√14.√15.X X16.√ 三、不确定选项 1.BD 2.AD 3. B 四、简答题

1.国际收支收入调整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以下三点前提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离开这三点假设条件,一些分析结论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将有所下降。

(1)一国价格不变,并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假设用来剔除除国民收入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从而将研究的方向锁定在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上。(2)一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这一假设表明一国的产出水平可以通过调整有效需求来提高或降低,即该国的资源并未被充分地利用,仍存在经济发展的潜力。

(3)货币供应量被动地随着货币需求的变动而变动。这一假设界定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原因,即货币供应量只会随着货币需求量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变动。

2.国际收支调整吸收理论,或称国际收支的收人调整理论、国际收支的吸收调整理论,其主要的思想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国内吸收的差额。当一国的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值,即出现顺差;当一国的国收入等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处于平衡;当一国的国民收入小于国内吸收时,该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值,即出现逆差。

3.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表现为以下三点:

(1)“货币余额效应”。贬值会降低货币的交易价值,促使货币持有者减少手头持有的货币而去购买实物,以及减少手头持有的虚拟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因此,一方面由于购物的升温,刺激了供应,导致货币需求上升,从而拉高了利率水平,阻碍了投资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下降,消费者预期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实际消费支出减少。这两方面都会压低国内吸收的水平。

(2)“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贬值后,物价水平的上升先于工资水平上升,企业业主通过榨取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水平而获得一部分利润,从而使社会收入分配发生了变化。而根据支出的增速小于收入的增速这一经济学原理,企业业主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会发 生多大的变化,而为数众多的普通职工由于实际收入的减少反而减少了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国内吸收水平的下降。

(3)“货币幻觉效应”。由于物价水平先于工资水平的上升,消费者会产生名义收入水平下降的幻觉,即手头拿到工资的面额减少了,这就是“货币幻觉效应”。这种幻觉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支出,从而导致国内吸收水平的下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