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稷山县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2020-03-21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第8期 山西稷山县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郭静佳,蔡佳琪, 王广斌,杨倩,常宁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通过分析稷山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实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优化稷山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以及加快农 业发展的特色布局,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农业服务体系 l稷山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实条件分析 从地理上看,稷山县北倚吕梁山,南靠峨眉岭,全 境地貌为中间低、两边高马鞍形状态。汾河从中穿过,把 全县分为汾南、汾北两部分。境内川垣对称,岭山对峙, 山、川、垣、滩、谷、岭、沟、坡形态俱全。稷山森林资 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稷山县有林地1 3941.1 hm ,经 济林面积10 583.7 hm ,占有林地面积的75.9%,经济林 面积大,生态林面积小。森林资源主要是人工林,天然林 较少,多分布在吕梁山前沿一措,树种为侧柏、油松、青 冈等。人工林以侧柏,油松、杨树、刺槐为主,分布在吕 梁山前沿、河滩及道路两侧,经济林以枣、柿、苹果、桃、 杏、梨、核桃、花椒为主要树种,平川区道路植树以杨、 柳、国槐为主。稀有名树有550年树龄木瓜树1株,树龄 150年以上云楸2株,树龄500年丁香1株,千年以上树 龄的老枣树1 700多棵。除此之外,还有荆、葡萄、酸枣、 醋柳、刺玫、连翘等灌木,草本植物主要有芦苇、苜蓿、 丹参、党参、远志、防风、柴胡、益母草等。山区牧坡草 地丰富,为发展牛羊草食畜提供了较好的载畜条件,贯穿 东西的汾河水系,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 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稷山县域内动物资源丰富,由于地 貌多样,构成了县域内多种多样动物栖息环境,从而形成 丰富的动物群系,禽兽鱼虫俱全。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成多 样性的动植物生长链,为发展特色养殖、休闲观光旅游农 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稷山县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农耕 文明发端之源,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 人文景观、圣寺塔墓等众多景观汇集,具有旅游资源品位 多、种类全.组合良好的特点。稷山是全国文物工作先进 县,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古遗址7处,市、县重 点保护文物近125处。这些文物古迹都坐落于主要的农业 生产区和“一村一品”的专业村,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发 展休闲采摘旅游农业提供了条件。在自然风光方面,有峨 眉避暑山庄、晋家峪风景区和民乐公园等名胜风景区,这 第一作者简介:郭静佳(1989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农村与区域。 项目来源: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2013315);山西省 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山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政府支持机 制研究(2014317)。 些自然景观与当地的农业种植、林果经济密切融合,将带 动农家乐旅游农业发展。所以结合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成为未来现代农业 发展的重要内容。 2稷山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及功能定位 2.1 区位交通,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优势 稷山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高速 公路、铁路、国省道及乡村公路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县 城与乡镇之间形成20 rain经济圈,稷山距万荣、河津、新 绛县城只有20 min,“城城20分钟、城乡20分钟”的便 利交通,为发展特色农业、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提供了 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 2.2政策环境优势、转型发展机遇与生态环境优势 (《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 ̄将稷山县确 定为山西省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区域”,“稳定发展粮食生 产,加快发展以园艺产品、畜产品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精 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 。有国家,省、县政 府给予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势 和转型发展机遇,成为推动稷山“先行先试、快速推动”特 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种植面积占稷山总面积的绝 大部分,且由于地形、地貌特征,稷山经济林发展的面积 超过1.8万hm ,如双季槐、核桃、葡萄、板枣、桃、苹 果等,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积累 了“绿色资本”。 2.3绿色资本休闲旅游功能 以绿色环境,塑造绿色资本,吸引绿色产业、洁净工 业进入发展。南北环山核桃双季槐、峨嵋台地林果带、汾 河谷盆粮畜菜构成稷山大农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调节了气 候,涵养了水源,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绿色环境带 动绿色资本发展,促进稷山“宜居、宜业、宜游”稷王文化 名城建设。特色农业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春季万亩一色的 花海、夏秋桃果飘香的园林、成串如珠的双季槐米、万亩 设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园区,将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 旅游采摘和体验宁静、清新、感受采摘、农家乐的好去处, 充分展现稷山独特的生态农业之魅力,使稷山成为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典范。 2.4文化传承功能 稷山作为华夏农耕始祖后稷故里,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发祥地之一。中国农业始祖五谷之神后稷在稷山教民农耕, -85- CHINESE HORTlCUL.TURE ABSTRACTS 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先河在稷山开启。稷山特色农业发展是 新时代发展中农耕文化的立意创新,将极大促进中华农耕 文明传承和传播。 3发展稷山县特色农业的基本路径 3.1 以“龙头企业+基地(园区)+专业合作社”的形式, 发展板枣和畜禽业 稷山板枣、蛋鸡产业在山西独秀一枝,在保证产品质 量与安全的同时,更需打造高端产品,扩大规模,增强产 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规划以稷王枣业、一 生情枣业、贵妇人枣业等枣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4O多家 红枣专业社及1万hm 红枣基地作保证,做强做精板枣产 业。依托山西晋龙、稷山绿牧、瑞丰农牧等龙头企业,重 点发展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园和畜禽合作社,使稷山畜禽 产业发展进入高标准发展快车道。 3.2以“农超对接11.|6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十农户” 形式发展果菜业 水果蔬菜作为鲜食性农产品,不宜长期储存并且季节 性较强,发展“农超对接”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的形式,将加快果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升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蔬菜和水果农业合作社,充分 发挥恒瑞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稷王现代农业发展有限 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打造“稷圣”、“稷绿”等特色产 品品牌,做大做强稷山优质水果和蔬菜产业。 3.3以“加工企业+规模生产”的形式。发展优质粮 食种植业 稷山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但加工转化落后。通过发展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经营大户等规模生产经营方式, 实现规模生产,良种良法种植,机械化作业,扩大小麦、 玉米“双创”丰产,极大提高种粮效益。同时,重点支持晋 龙饲料、面粉加工等加工企业全面提升粮食加工转化率。 3.4以“流通组织+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形式,发 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农产品冷藏保鲜和物流运销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流通的重要形式。在县域内从采收(或 屠宰、捕捞)后,到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实现 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和组织专业化销售,完善的产供销社会 化服务体系配套,使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形成大生产、 大流通的良性流通机制。 4合理安排稷山农业板块布局 4.1汾河一1O8国道经济轴线 108国道一汾河流域两岸,为稷山的高效特色农业综合 一86一 生产带。汾河自东向西流经35个自然村,境内长25 km, 水宽20~80 m,水深0.5~1.5 m,在河流两岸区域形 成的河谷平原和一级阶地,涉及稷峰镇大部分区域和蔡村 乡北部,占全县总面积的14%。该区域地势平坦,交通便 利,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土壤质地良好,宜耕性强。 通过对沿岸土地开发、水利建设、沿岸生态恢复和防护工 程等,建成0.057万hm 粮食(小麦、玉米)高产示范方、 0.057万hm:葡萄示范观光园、0.33万hm 生态板枣休 闲观光示范园、丰登科技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工程,打造集 高效生产、生态、观光、休闲、示范“五位一体”的稷山特 色农业生产经济轴线。 4.2优质板枣产业核和农产品加工物流核 布局于0.33万hm 城郊观光枣园为中心的稷峰镇、 化峪镇打造优质板枣产业核,是极速提升稷山板枣品牌、 建设全国文明的优质板枣产业化基地的主抓手。“一树擎 天,一业兴县”,稷山板枣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名特 优产品和加工转化技术优势,是“一县一业”特色农业主导 产业,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规划将重点打造 优质板枣产业核,布局于汾北稷峰镇和化峪镇,依托0.33 万hm 城郊观光枣园,打造集中华板枣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优质板枣绿色生态示范基地、枣制品研发加工基地和板枣 文化观光基地于一体的优质板枣产业核。农产品加工物流 区主要布局于太阳乡,通过农产品加工促进稷山农产品规 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特色农业综合效益。用工业 化理念谋划农业,遵循调结构彰显特色、建基地规模发展、 创品牌提升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富民强县。规划将在以蛋 鸡产业为主的畜禽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上,重点通过农产品 加工,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产品加工物流核。布 局位于汾南太阳乡,建设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交易中心,将 其打造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纸包装产品 开发与特色农产品交易物流集散中心。 参考文献: [1]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杨凌: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2o12. [2]赵春秀.谈现代农业特色经济[J].农民致富之友,2o13,(1):78. [3]熊忠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J].安徽农 学通报(上半月刊),2OlO,(1):48—49,67. [4]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OlO,(1 1):6070—6072. [5]冯雪萍.消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J].特区经济,2o14,(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