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2-08-27 来源:尚车旅游网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美;科学面向人们的理性世界,求真;伦理学面向人们的道德世,求善。

刘勰把具体作品的风格归纳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致,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糜。二、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8分)

⑴人性:人性即人这一物种的本质特性。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人的这个群体环境养成的。这一养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与文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把“动物的人”转化为“思想的人,道德的人,组织的人,说话的人和计划的人”,人性于是而能日趋完善,并按照“物种尺度”和“内在需要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⑵文学学: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史三门学科的总称。文学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或者有称之为文艺学(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合称)的。

⑶蒙太奇: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

⑷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而茅塞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⑸形象思维:是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以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⑹主题:指作品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即作品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中心思想。

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三、什么是典型化?它与个性化、概括化的关系怎样?(13分)典型化是指作家对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予以选择、集中、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这两个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方面。

个性化和概括化同时进行,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其中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出发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是典型人物以自己的思想、性格面貌呈现出来。

四、什么是陌生化?有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试对典型化与陌生化的关系加以阐述。(13分)197页

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任务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只有真实的典型形象,才能取信于读者和观众,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典型形象逼真的本身,就是构成文艺作品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文艺家要写出典型形象的高度真实性,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精密仔细、独具慧眼的观察和体验。

五、什么是悬念效果?试以《雷雨》剧情为例予以分析。(12)155

悬念效果:剧作家和导演常用各种方法,将剧中的矛盾事件作出巧妙的结构安排,是情节一环扣一环地推进,波澜起伏,引起观众对故事事件的发展、人物命运、矛盾结构特别关切的心情,看了上一场的表演就期待、揣测、盼望着下一场的变化发展。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邂逅相认即为一个适例。他们相认前后经历了复杂而急剧的内心感情碰撞和矛盾冲突的过程。

六、什么是意境?试运用文学赏析的方法解读以下三首诗歌的意境。(24分,每小题8分)

意境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

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以新批评的细读法解读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高人的境界,生活在人群中,而能够心静如水,快乐悠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态度生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众所周知,陶渊明有两大爱好,一是爱菊,二是爱酒。在这首诗中,都体现了出来。南山之“见”是被无数次赞赏的,南山就在眼前,无须思索,无须寻找,一直一直地就在那儿。因而是“见”,不是“望”,也不是“看”。“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在田间劳作,夕阳西下,鸟儿都回巢了,家人也在等着他,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要表述的东西,已经清楚地表现在了诗里,前文种种已经把他的思想、他对生活的理解包含了进去,因此无需赘言,知音已了然于胸;至于非知音,就不需要知道了。

(2)试运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解读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写作时间:一九五四年夏)

1954年夏天,毛泽东曾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因填了这首《浪淘沙》词。词中描绘了壮阔的海景和渔民乘风破浪的英雄气概,并抒写了怀古的心情,对比往事,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

上片,描绘大风雨中的海上景象:“大雨落幽燕”,劈头第一句,破空而不定期,突出了“大雨”;接着说:“白浪滔天”,明写波涛,

却夹带写出大风;这些都是以雄健之笔,从大处落墨,不假雕琢,而自具壮美。往下读,不见雨中的山峦林木,不见雨中的殿阁楼台,却咏出了“秦皇岛外打鱼船”。

下片,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

碣石有遗篇。”这些联想,自然是缘于地望和沧海。但这里的抚今追昔,却没有半点苍凉悲慨的感喟,没有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因为这联想的基础原是对于现实的赞美,在上片已设下伏线,所以很自然地便接下去“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对住古的追怀相应的是今天的歌颂。“秋风”眼看就又要“萧瑟”起来,而“人间”则已“换了”。“换了人间”便把全篇的主题思想点醒,而且把诗的意境扩大了,远远超过了北戴河一地的范围。真是热情洋溢,义蕴弘深;尤妙在戛然而止,即以此作结,更觉余味无穷,含蓄不尽。

综读全词,壮阔、雄伟、高妙、豪逸

(3)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解读张九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②,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遥夜:长夜。竟夕:终宵,即一夜。 ②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文学概论》考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①文学理论以人类的____活动为_研究对象___,揭示其____,是人们对文学的__、__、__、的____。

②以各种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系统称为“文艺学”,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

批评。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4分) 人性:人性即人这一物种的本质特性。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人的这个群体环境养成的。这一养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与文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把“动物的人”转化为“思想的人,道德的人,组织的人,说话的人和计划的人”,人性于是而能日趋完善,并按照“物种尺度”和“内在需要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文学的真实性:文学真实性指作家经过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假定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表现出人性的特征或内容,展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生理想等。它是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合情与合理的统一。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在反映自然社会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方面所达到的正确、真诚、深刻的程度。

情趣美:

形象思维:是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以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学的综合审美功能:

悬念效果:剧作家和导演常用各种方法,将剧中的矛盾事件作出巧妙的结构安排,是情节一环扣一环地推进,波澜起伏,引起观众对故事事件的发展、人物命运、矛盾结构特别关切的心情,看了上一场的表演就期待、揣测、盼望着下一场的变化发展。

三、什么是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试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予以分析说明。(14分)77页

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就是指其通过社会世相额人生命运的描写使人懂得生活和了解人生的作用。

《阿Q正传》中塑造的自欺欺人的“阿Q”形象,扭曲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就的“可怜虫”形象。作者通过对阿Q的否定,从反面表达了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鲁迅是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熔铸于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封建社会的揭露中。美学价值深置于作品的底层,饱含在揭露“丑”的无奈中。

四、什么是情节的真实性和典型化?试举例予以分析说明。(13分)109页

情节的真实性:是指情节描写必须以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为根据,正确地表现生活中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不能违背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去凭空臆造。

情节的典型化:是指对生活中的矛盾事件加以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使之更能充分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人物的性格,具更深刻的思想意义。

例如: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中的情节,就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中的事件,而是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果戈理原来听到的故事是一个很穷的小官吏攒钱买了一支猎枪,第一次去打猎就不小心把枪

丢到了水里,他因此病倒,发高烧,生命岌岌可危,幸亏他的同事们凑钱给他买了一支猎枪,才救了他的性命。在小说中,果戈理对这事件做

了重大的改动,把买猎枪改为买外套,把同事们凑钱帮他改为嘲笑戏弄他,最后这个小官吏终于悲惨的死去,原来的喜剧结尾变成了悲剧结尾。经过加工改造的情节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典型性,充分发挥了情节应有的艺术功能。

五、什么是蒙太奇结构?试举例予以分析说明。(13分)165页 蒙太奇结构,并不是一个镜头家一个镜头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四个不同的镜头:

1、一位演员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 2、一盘汤。

3、一口棺材,里面躺着一具女尸。 4、一个小女孩玩一只狗熊。

他们把第一个镜头和其他三个镜头放在一起分别进行联结观看,当即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艺术效果。一、二镜头放在一起,观众感到那演员在对着盘子沉思;当一、三镜头放在一起,观众觉得那演员脸上是面对死亡的沉重悲伤的心情;当一、四镜头放在一起,观众感到那演员在看着玩耍的女孩路出喜悦的神色。

六、赏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试运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赋诗明志的写作理论,解读下列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之美。

其一《沈园?一?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夕阳斜照,城头上彩绘的号角声悲哀凄凉,沈园的池塘楼台不再是昔日的模样。伤心之至的我看桥下春水绿波荡漾,这儿正始心上人当年曾来照影的地方。

描写出沈园景物已经面目全非,但桥下春水依然绿波荡漾,不仅

使作者忆起当年唐婉的身影。诗中以眼前景写心中事,处处写景又处处寓情,通过今昔对比手法,将客观景物涂染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并使客观景物与作者主观情感相互渗透,使主、客观在高度统一的基础上,表达对往事的伤感。作者旧地重游,触景伤情,心中无限凄惨。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周围的景物也染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城上斜阳,渐渐西落,表明好景不长,不免使人惆怅;城中画角,哀转悲鸣,沉痛感人,到处一片悲凉景象。再看沈园中的池台,也非昔日模样。唯有桥下的春水,绿波荡漾,使人不仅忆起唐婉佳丽的倩影。所有的一切,始终因景怀人,无不叫人伤怀。

其二《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里的“龌龊”指的是穷愁潦倒,心情压抑;“放荡”指的是不受拘束,恣意妄形。过去穷愁潦倒,心情苦闷,不足一谈;今日轻松愉快,新潮起伏,想入非非,前途无量。在和煦的春风中,我得意洋洋的骑

着马游玩,滴答的马蹄声敲打着我的心房,觉得马跑得特别快,一天之内我和同榜的进士们游遍了长安的著名花园,看尽了长安的名胜风光。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忘乎所以的兴奋心情。

其三《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上半阕一开始,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仿佛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舒畅的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长征的目的地已经到达,浩瀚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化用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而这里的“苍龙”出自唐代颜师古的评注中引用汉代服虔的话:“仓龙,太岁也。”仓龙同“苍龙”,“太岁”是古人所说的凶神恶煞,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整诗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

情,应用高亢雄壮的语气。为毛泽东在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

《文学概论》考试题(三) 一、填空题(满分20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

王弼《周易例略?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

白居易《与元九书》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 “夺胎换骨”、“点金成铁”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之能事不在于叙述已发生的事实,而在于叙述或然或必然发生的事情。”

卡斯特尔维屈罗曲解亚里士多德《诗学》而提出“三一律”。 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主义文论的鼻祖可追溯到克罗齐,他的观点可以简约为两句话:“艺术即直觉”和“直觉即表现”。

什克洛夫斯基宣称:“艺术从来都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在它的颜色中,从来未反映过城堡上空旗帜的颜色。”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要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在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长;艺术是觉察事物构成过程的一种手段,但在艺术中被构成的事物并不重要。”

艾布拉姆斯将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欣赏者和世界称为艺术的“四要素”。

罗兰*巴尔特将文学戏称为“用语言来弄虚作假和对语言的弄虚作假”。

根据威廉斯的看法,对文化的定义有三种方式,即审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这三种方式都与文学有关。

二、名词解释(21分,每词3分)

素材:指作家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而尚未提炼、加工、改造的原始材料,它留存于作家各种记忆中。

文学学: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史三门学科的总称。文学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或者有称之为文艺学(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合称)的。蒙太奇: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

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而茅塞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主题:指作品中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即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中心思想。

情节:情节又称故事情节,是叙事文学作品内容的重要构成因素,指以任务活动和性格发展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由一系列能显示人

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

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是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散文特殊作用。

三、什么是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试举例分析说明。(10分) 文学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给人以精神愉悦、情感满足,并在自由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的特殊作用。

㈠阅读优秀作品,可促成人的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知善恶、是非、丑美,净化心灵,趋向崇高。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

先做有德(属认识范畴)之人,后有德行(义举)之文。(狄德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高尔基说:文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

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四、什么是典型化?它与个性化、概括化的关系怎样?(10分)典型化是指作家对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予以选择、集中、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关系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这两个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方面。个性化和概括化同时进行,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其中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出发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是典型人物以自己的思想、性格面貌呈现出来。

五、什么是陌生化?有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试对典型化与陌生化的关系加以阐述。(10分)

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任务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只有真实的典型形象,才能取信于读者和观众,收到理想的艺术

效果。典型形象逼真的本身,就是构成文艺作品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文艺家要写出典型形象的高度真实性,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精密仔细、独具慧眼的观察和体验。

六、什么是悬念效果?试以《雷雨》剧情为例予以分析。(10分) 剧作家和导演常用各种方法,将剧中的矛盾事件作出巧妙的结构安排,是情节一环扣一环地推进,波澜起伏,引起观众对故事事件的发

展、人物命运、矛盾结构特别关切的心情,看了上一场的表演就期待、揣测、盼望着下一场的变化发展,这就是悬念效果。

七、赏析题,(1.2题每题6分,3题7分,共19分) (1)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解读李商隐《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

其心境之

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2)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解读杜甫《曲江对雨》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上四曲江雨景,下四对雨兴感。年芳晚静,雨际寂寥也。林花、水荇,乃雨中所见者。驻辇、焚香,乃雨中所思者,未二因游幸难逢,而叹金钱胜会亦不可复见矣。)

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俞陛云说此二句隐“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之慨叹,颇有见地。曾见证过开元、天宝盛世的繁华与奢靡的曲江,安史乱后曾沉寂近八十载,直至唐文宗时,才稍有修整,但亦难挽颓势。此联景中藏情,耐人寻味。“静年芳”三字尤为痛切,年年芳草,而盛况无存,

令人嗟叹。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王彦辅《尘史》言:“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

‘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我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你看,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怎不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水荇牵风翠带长”,此句脱胎于杜审言的“绾雾清条弱,牵风紫蔓长”,敷色浓艳,姿态飘逸。本是风吹水荇,诗人却反道“水荇牵风”,赋景以人格化动作,怕是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吧!以“雨”“风”来烘托“林花”“水荇”,景更丰富了,意境也更深了一层。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3)试任意选择一种批评方法解读《义鼠》。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聊斋志异》卷二)

两只老鼠一起玩时,其中一只被蛇吞了。另一只怒睁双目,愤怒异常但却不敢上前。蛇吃饱了爬向自己的洞穴,身子入穴近半时,那只小老鼠突然跑过来用力咬蛇的尾巴。蛇大怒,退出身来向老鼠追去,老鼠敏捷的逃掉了。当蛇又向洞穴爬去时,小老鼠就又去咬蛇的尾巴,蛇便又返身追鼠……这样反复许久,蛇终于疲惫不堪,只得把吞掉的那只老鼠吐了出来。活着的小老鼠见状,立即跑上前去用鼻子嗅来嗅去,发现自己的伙伴已经死了,便哭泣着将它拖走了。蒲松龄的诗友张笃庆在《义鼠行》中写道:“莫吟黄鹄歌,不唱猛虎行。请为歌义鼠,义鼠令人惊。”“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1]可见,小老鼠这种

为了友情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文学大师。

读罢《义鼠》篇,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一种感慨,好一个有情有义,有声有色的小老鼠形象啊!这恰恰是细节描写带来的效果。例如,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