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演讲稿

2021-10-09 来源:尚车旅游网

  全体高三学子:

  下午好!高考还有100天,也只剩下100天!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来讲,100天,完全可以奋起直追;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讲,只剩100天,切不可放松懈怠。从期末统考和术科统考成绩来看,我们的成绩在稳中有进,提高较大:音美术科考试成绩与去年相比,有较大提高,上线率由去年的73%、77%提高到今年的80%、83%;文化成绩比中段考和去年高三期末统考相比,也有较大进步。因此学校对今年高考很有信心。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一、树立信心和斗志。信心是基础,有信心泰山移,要相信自己行。只要有信心,就可能有奇迹。我们要将信心转化为自己实际的行动,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备考工作中去,理想才会变成现实。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不比吃喝玩乐,只比勤奋刻苦、比学习干劲。十八九岁谁怕谁?不是懦夫就向前冲!也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要多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疏解自己因考试而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提升学习动力,争取理想的成绩。

  二、讲究复习策略,科学备考。

  ㈠要制定好这三个月的复习备考计划。离高考剩下三个月,对同学们来讲,时间非常宝贵,过一分就少一分,过一天就少一天,我们必须规划好每分每秒,严格按计划复习。学习没计划,没章法,随意性大,不仅没有效率,而且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㈡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对周围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有人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所以,在后一阶段,同学们集中学习注意力,不要做和高考无关的事。

  ㈢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适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的学习方法。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及时掌握。二是专题复习或叫“合并同类项”法。现在绝大数的科目都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大多以专题为主。即将同类知识放在一起复习。如语文将各学期的文言文知识整合成一个专题,花上几个课时集中把它掌握好。又如地理的农业部分,可将中国农业、世界农业、高中的农业整合成一个专题,用几个课时集中复习,这样可强化相关知识。艺体学生可以采用知识罗列的方法,根据考纲,对主干、重点知识、基础知识一一罗列出来分别掌握。当然,学习方法有很多,只是希望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㈣寻找自己知识的提升点。现在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同学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学情了解清楚。哪一科是自己的强项,是高考的增分点,哪一科是自己的弱科,会影响总分。要学会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对弱势科不能放弃,4月份前以补短为主,针对弱科,多做练习,多请教老师。5月份主要增长,将主要精力要放在增分点的科目上即自己优势科目上。艺体学生,由于复习的时间较短,只有一轮复习,所以主要精力都应该以掌握基础知识,以增长为主,适当补短。同时5月份要回归课本。进入第二、三轮复习后。有些同学不重视课本的复习,总以为课本知识简单,整天抱着课外书,做课外习题。其实课本上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是参加考试的利器。无论习题也好,试题也罢,再难那也不过是对书本知识的运用与考察,只是多绕了个弯而已。

  ㈤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勤动手,做到笔不离手。文科的同学记忆知识时,不要只动嘴,可以边阅读,边在草稿纸上写上几个关键字、词、句,避免纸上谈兵。理科的同学做题时,有的时候把几个关键步骤、或是思路写下来,可以节省时间,做题的数量也可以增加。

  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些小册子,把平时上课、练习、试卷、课外书等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记在本子上。考试试卷上的错题应该用红笔订正,装订成册,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特别在考前进行重新复习,效果会非常好,出错率会大大下降,成绩提高也是必然的。

  三、在剩下的三个月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遵守学校纪律,要严格要求自己。高考信心是基础,备考是关键,纪律是保障。否则前功尽弃。

  同学们,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加倍努力,讲究方法,科学备考,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同学们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