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病理十大-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十大鉴别(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8:52

在头颈部病理学的世界中,鉴别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与其它皮肤病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警惕的是误诊为瘢痕的情况。瘢痕虽可能伴有细胞浸润,但其淋巴细胞分布通常不规则,与恶性黑色素瘤有着显著区别。免疫组化分析是区分两者的关键,但需注意,瘢痕中p16、MiTF和S100的表达可能误导,尤其是在SOX10标记的应用中,虽然最初认为它能可靠区分,但后来发现瘢痕中也可见SOX10阳性,需结合HE组织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图5展示了复发性病灶,需警惕神经束肥大和疏松碎片状瘢痕的外观。免疫组化S100和SOX10的标记在区分瘢痕和恶性黑色素瘤时同样重要,避免将梭形细胞误认为恶性病变。

其次,促纤维增生性(硬化型)痣因其亲神经性和成人暴露部位的常见性,容易混淆。鉴别要点在于对称性、成熟性以及核分裂的缺乏。虽然促纤维增生性痣也可能有淋巴细胞簇,但Melan-A、HMB-45和p16的免疫组化标记可以帮助区分。硬化的蓝痣则需关注其边界、非典型性和BRAF突变检测结果。

真皮纤维瘤虽有类似恶性黑色素瘤的纤维性表现,但形态温和,无明显多形性。其缺乏的标记如WT-1、MiTF-1等是鉴别的重要线索。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和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则需注意其显著的非典型细胞形态,黑素细胞标记阴性,以及CD10和SOX10的表达差异。

图9与图10展示了非典型纤维黄色瘤与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对比,明确标记和形态特征的区分是鉴别诊断的关键。在头颈部病理学的探索中,每一步细致的鉴别都可能决定治疗策略和预后。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