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辛亥是怎么回事吗?具体有哪些方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0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34

辛亥*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富强。这次*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运动。辛亥*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它在*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1]
辛亥*(the Revolution of 1911)作为民主*,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

辛亥*历史照片 (40张)
亥*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的报道。同年,以“辛亥*”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2] 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时限与《辛亥*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十分相宜。

但在*初年,辛亥*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缔造”、“*光复”、“*”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历程,称“一次*,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二次*,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而“二次*”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

武昌战斗照片和绘画雕塑作品 (40张)
了“辛亥*”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之意义与十年*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与*》,专门探讨*失败的原因,“辛亥*”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中国**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的精神,矫正辛亥*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纪念日简明表》和《*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的纪念,此后“辛亥*”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35

辛亥*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富强。这次*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运动。辛亥*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它在*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