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1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01 14:16
1、峥嵘二战 军校重建
2、新军校 欢迎光临
3、军校新日常 促进成长
4、海量物品促成长
1.峥嵘二战 军校重建 郭德纲近来以另类的视角解读“西游记”,各路神仙怪物表示纷纷中,而《二战》也不甘落后,将自身的军官系统做了个重新设计,让《二战》中的军校得到更好的利用。新的《二战》军校再次扩大“招生”收集了几百位军官加入军校,还特别调整了女军官的比例,让更多的美眉可以为您效劳哦!
2.新军校 欢迎光临 曾今刘备三顾茅庐才能将诸葛亮请会军中,《二战》为了让您懂得珍稀良将,也做出每天免费刷新三次军校军官的设定,让您懂的一将难求的真谛。但是要切记,不要贪图一时手快而错过了与极品军官之间的机缘哦!还有极品女仆式军官暗藏其中,可以为您打理各种事物,还可以“推倒”哟!
3.军校新日常 促进成长 寻到军官以后,军官等级太低不能装备高级装备,让军官“全裸”上阵总是没有那么坚强,虽然可以诱惑下敌军,但是“衣”不附体毕竟还是搞定不了对手,被经常推倒可不是好事情!《二战》在任务中添加了大量的道具,让您在完成任务以后还能获得大量RMB道具,轻松培养军官,让自己的爱将等级狂飙,能够早日有能力为您效犬马之劳!
4.海量物品促成长 《二战》全新军官系统上线,全程RMB道具促成长,还有女仆军官送哦!几百位军官助您抗击法西斯,勇斗小鬼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09:47
http://61.157.205.121:81/post_1416925_1.html
一、1933年——1945年间德国*的沿革
1933年的德国帝国国防军(当时德军的正式名称)*按军种区分为陆军、海军二类,按等级划分为: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级,各军种基本相同,元帅分别称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海军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于这时德国的“一战战败国”身份未变,还受到《凡尔赛和约》和法、英、美等“一战战胜国”在*、经济、军事上的各种制约,其军官*也“深受其害”:1、陆军元帅、海军元帅设而未授,任现职的仅有一战时晋升陆军元帅*的总统兴登堡,从1918年至1935年期间未晋升、授予过一位元帅;2、虽然设有大将*,但除“帝国国防部*兼帝国国防军总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这个*;3、各级军官的晋升期限显著增长,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古德里安都曾扛着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余年……
1934年兴登堡总统病势沉重,国会决定由希特勒代行总统职权。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抢班夺权”,同时开始实施他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与此同时对武装力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制度)也开始进行“纳粹化的、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鉴于党卫队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绩,我将其升格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组织……我批准党卫队建立武装部队; 9月间,成立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等团级部队; 10月,整合党卫队衔级为: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高级长官——党卫队总指挥、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上级长官——旅队长、区队长、旗队长;中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突击队中队长;高级士官——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党卫队一级小队长、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初级士官——党卫队*小队长、党卫队*小队副;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党卫队突击队队员、党卫队队员;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党卫队学员,共8等21级。
同年8月,希特勒自称“德国元首”(全称:德意志第三帝国领袖、*总理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后改称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纳粹党全国领袖,1941年12月起兼陆军总司令),其不同场合称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时称为“元首”,涉及到军务时称“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涉及政务时称“元首兼帝国总理”。考虑到它是整个二战时期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正式官称,本文将其列为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称号”;
1935年,3月1日,正式组建空军司令部;3月16日,帝国国防军改称国防军;在空军中设立“飞行勤务*”;在海军中恢复了一战时曾设立的“海军准将”*;设立“总参勤务*”,这种*授予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培训(如在军事学院接受过总参业务训练)、在帝国战争部或国防军局及以后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工作的、从事参谋勤务的校官、尉官(在各军种总司令部工作的参谋军官不授予这种*);第一次调整士兵*:陆军取消一等兵*,将二等兵*区分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满6年”两级,增设上等列兵*,同时对*标志进行修订;海军增设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等*;空军取消上等兵*;
1936年,在陆军将官中增设“陆军元帅衔大将”*,高于大将半格,低于陆军元帅半格,计划授予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参谋长等高级职务的大将。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的第二帝国期间就曾设过此衔,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领有此衔,直到18年去世才被追晋为陆军元帅;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德国国防军改称德国武装部队,并正式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等武装力量纳入“德国武装部队”编制;第二次调整士兵*:增设各军种的一级上士*;海军增设一级中士(海军一级中士、海岸勤务一级中士、海军步兵一级中士)和一级上等兵*(一级上等水兵、海岸勤务一级上等兵、海军步兵一级上等兵等)*;
1939年,正式建立党卫队野战部队(或称党卫军、武装党卫队、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 党卫队第一装甲师(简称“元首师”)、“帝国师”党卫队第二装甲师、“骷髅师”党卫队第三装甲师、“*师”党卫队第四装甲掷弹兵师(摩步师),开始设置并使用党卫队野战部队*称号和标志,如党卫军准将(区队长)等;
1940年,取消“陆军元帅衔大将”*;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内设立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宪兵司令官职务,将宪兵*提高到宪兵少将(海军、空军宪兵最高*仍为上校)——这也是陆军中将、少将*中唯一带兵种称号的;
1941年,4月3日更换陆军元帅的识别标志——帽徽、帽饰带、领章、肩章;
1942年,党卫队调整高级长官衔级,增设党卫队最高指挥(党卫军大将)级别,并修订了旗队长以上长官的衔级领章标志;第三次调整士兵*:陆军取消上等兵*,原上等兵大部晋升二级下士,二级下士以上择优晋升,同时再次修订士兵*标志;将宪兵士官、军士、兵的*变更为“宪兵警长”、“宪兵警士” ;
1943年,武装党卫队中增设一等兵*,但在党卫队其他机关、部队中未设立相应的衔级,在党卫队衔级表上也未列出相应称号;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调整士兵*:增设空军上等兵*;将陆军宪兵部队扩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宪兵总队,分别由一名宪兵少将任总队司令,撤销原设的国防军宪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职务;在海军、空军中增设海军宪兵少将、空军宪兵少将*
到1945年战败前,德国武装部队的*区分为陆军、空军、海军、武装党卫队和宪兵,党卫队衔级单独设置。其中陆军*中另设总参勤务*,在海军中又分为海上部队*、海岸部队*。同时军政官、技术官、女军人另设有专门的级别(*)称谓。为便于读者对各种*、衔称作横向比较,笔者在每一称号后均附编号,以“元首”为始,其他类推。
一、陆军*:
最高统帅——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1);
元帅——陆军元帅(3);
将官——大将(4)、兵种上将(5)(分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装甲掷弹兵[摩步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8种)、中将(6)、少将(7);
校官——上校(9)、中校(10)、少校(11);
尉官——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士官——一级上士(15)、二级上士(16)、中士(18);
军士——一级下士(19)、二级下士(20);
兵——二等兵(服役6年以上)(23)、二等兵(服役不满6年)(24)、三等兵(25)、上等列兵(26)、列兵(27)。
以上共8等22级。(另有一说:1944年增设大尉*,未证实。)
总参勤务军官*设:总参勤务上校(9)、总参勤务中校(10)、总参勤务少校(11)、总参勤务上尉(12)等2等4级。总参勤务军官的待遇、晋升等方面均优于同级别的军官。据当时德国将军的回忆,一个总参勤务上校可以监督、参与集团军群级部队的作战指挥,颇有点“钦差”的味道。著名的“七二零狼穴爆炸案”的主谋施陶芬贝格,在任后备军参谋长时就被改授总参勤务上校*。
二、空军*:
元帅——帝国元帅(2)、空军元帅(3);
将官——空军大将(4)、兵种上将(5)(分航空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技术兵、航空通信兵、空军等6种,其中“空军上将”只授予非空军出身而从其他军种、部队或地方调入的人员)、空军中将(6)、空军少将(7);
校官——空军上校(9)、空军中校(10)、空军少校(11);
尉官——空军上尉(12)、空军中尉(13)、空军少尉(14);
士官——空军一级上士(15)、空军二级上士(16)、空军中士(18);
军士——空军一级下士(19)、空军二级下士(20)、空军上等兵(22);
兵——空军一等兵(23)、空军二等兵(24)、空军三等兵(25)、空军列兵(27)。
以上共7等22级。飞行勤务*设飞行勤务上校至飞行勤务二级下士,共4等11级。
三、海军海上*:
元帅——海军元帅(3);
将官——海军大将(4)、海军上将(5)、海军中将(6)、海军少将(7)、海军准将(8);
校官——海军上校(9)、海军中校(10)、海军少校(11);
尉官——海军上尉(12)、海军中尉(13)、海军少尉(14);
士官——海军一级上士(15)、海军二级上士(16)、海军一级中士(17)、海军二级中士(18);
军士——海军一级下士(19)、海军二级下士(20)、一级上等水兵(21)、二级上等水兵(22);
水兵——一等水兵(23)、二等水兵(24)、三等水兵(25)、新水兵(27)。
以上共7等24级。
四、海军海岸*:
将官——海岸少将(7);
校官——海岸上校(9)、海岸中校(10)、海岸少校(11);
尉官——海岸上尉(12)、海岸中尉(13)、海岸少尉(14);
士官——海岸一级上士(15)、海岸二级上士(16)、海岸一级中士(17)、海岸二级中士(18);
军士——海岸一级下士(19)、海岸二级下士(20)、海岸一级上等兵(21)、海岸二级上等兵(22);
兵——海岸一等兵(23)、海岸二等兵(24)、海岸三等兵(25)、海岸列兵(27)。
以上共6等19级。
五、武装党卫队*:
将官——党卫军大将(4)、党卫军上将(5)、党卫军中将(6)、党卫军少将(7);
校官——党卫军准将8)、党卫军上校(9)、党卫军中校(10)、党卫军少校(11);
尉官——党卫军上尉(12)、党卫军中尉(13)、党卫军少尉(14);
士官——党卫军一级上士(15)、党卫军二级上士(16)、党卫军中士(18);
军士——党卫军一级下士(19)、党卫军二级下士(20);
兵——党卫军一等兵(23)、党卫军二等兵(24)、三等兵(25)、党卫军上等列兵(26)、党卫军列兵(27)。
以上共6等21级。
六、宪兵*:
将官——宪兵少将(7);
校官——宪兵上校(9)、宪兵中校 (10)、宪兵少校(11);
尉官——宪兵上尉(1 2)、宪兵中尉(13)、宪兵少尉(14);
警长——宪兵高级警长(15)、宪兵一级警长(16)、宪兵二级警长(18)、宪兵*警长(19) 、宪兵候补警长(20);
警士——宪兵一级警士(23)、宪兵二级警士(24)、宪兵*警士(25)。
以上共5等16级,海军、空军的宪兵*与陆军相同,在*称号前冠以“海军”、“空军”。武装党卫队宪兵军官的*多出“党卫军宪兵准将(党卫队区队长,8)”一级,宪兵士兵的*称号与普通武装党卫队士兵相同,但冠以“宪兵”。
七、党卫队衔级:
领袖——党卫队帝国领袖(3);
高级长官——党卫队最高指挥(4)、党卫队总指挥(5)、党卫队地区总队长(6);
上级长官——党卫队旅队长(7)、党卫队区队长(8)、党卫队旗队长(9);
中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10)、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11);
初级长官——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12)、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13)、党卫队*突击队中队长(14);
高级士官——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15)、党卫队一级小队长(16)、党卫队二级小队长(18);
初级士官——党卫队*小队长(19)、党卫队*小队副(20);
正式队员——党卫队组长(24)、党卫队突击队队员(25)、党卫队队员(26);
预备队员——党卫队候补队员(27)、党卫队学员(28)。
以上共9等22级。
八、军政官专指军队中在后方单位、各级司令部、机关、院校中从事工程、技术、教育、新闻、通信、军医、兽医、军械、军需、军法、行政等勤务的军人(野战部队中的此类勤务由军官、技术官、士官担负),其级别分:
特级军政官——特级军政官(7);
高级军政官——一级军政官(9)、二级军政官(10)、*军政官(11);
中级军政官——四级军政官(12)、五级军政官(13)、六级军政官(14);
初级军政官——七级军政官(15)、八级军政官(16)、九级军政官(18,在海军中相当于17)、十级军政官(海军单设,相当于18);
候补军政官——候补军政官(20)。
以上共5等12级。
九、技术官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未接受过军内外正规专业技术培训的士官、军士,其级别、职务仅在本单位有效。技术官的服役年龄战前规定为不超过35岁,开战后放松了规定,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有关二战的影视、历史资料中看到“德军辈子兵”的原因之一。在陆军中分为:
上级技术官——正营级技术官(11)、副营级技术官(12)、正连级技术官(13)、副连级技术官(14);
下级技术官——正排级技术官(15)、副排级技术官(16)、正班级技术官(18)、副班级技术官(19);
候补技术官——候补技术官(20)。
以上共3等9级。
十、女军人在当时的德国武装部队中数量不多,主要从事后勤辅助性工作。战争初期,她们着军便服,只佩带帽徽、军种胸标和兵种色带。到1943年前后,开始给女军人授予*、配带*标志,并利用德语的词性变化专门使用“女性*称号”。在德国空军中为女军人设有如下*称谓:女空军少校(11)、女空军上尉(12)、女空军中尉(13)、女空军少尉(14);女空军中士(18)、女空军一级下士(19)、女空军二级下士(20)、女空军一等兵(23)、女空军二等兵(24)、女空军三等兵(25)等。(在党卫队系统中倒是一直实行“男女平等”——因为按照希姆莱之流的观点:入选党卫队的人都是日耳曼民族的“精英”!早在1933年就为女队员设计了女性服装,并授予党卫队衔级、佩带党卫队衔级标志,但称谓上仍使用“词性变化”,如党卫队女*小队长等——笔者注。)
二、纳粹德国*警衔的沿革
按照普鲁士——德意志的传统,*是国家(以至于王国、公国、州)武装力量的当然组成部分。以穷兵黩武著称的纳粹德国当然不能例外,当时的德国*拥有完整而复杂的既有别于*、军服但又有几分相似的警衔、警服。
1933年,纳粹刚掌权时的德国*警衔区分为:
高级警官——*总监(相当于少将)、一级警监(相当于上校)、二级警监(相当于中校)、*警监(相当于少校);
初级警官——警督长(相当于上尉)、一级警督(相当于中尉)、二级警督(相当于少尉)、*警督(*中无相当级别);
警长——一级警长(相当于中士)、二级警长(相当于一级下士)、*警长(相当于二级下士);
警士——警士(相当于三等兵)、候补警士(相当于列兵)。
1935年,经戈林、希姆莱批准,更改德国*的警衔,将高级警官的警衔改为与军队的将校相似,增加了警长、警士的等级,同时设立了专业技术*警衔。此时一般*的警衔为:
高级警官——帝国*总监(相当于中将,由希姆莱兼任)、*少将;
上级警官——*上校、*中校、*少校;
初级警官——警督长、一级警督、二级警督、候补警督;
警长——高级警长(相当于上士)、一级警长(相当于中士)、二级警长(相当于一级下士)、候补警长(相当于二级下士);
警士——一级警士(相当于二等兵)、二级警士(相当于三等兵)、候补警士(相当于列兵)。
1942年,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纳粹党高层斗争的结果,德国*完全并入党卫队序列,警衔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警官警衔改与军官*完全相同,*将官领章改与党卫队将官相似,同时设立了作为战争预备队使用的“野战*”,*在战区执勤也改着灰绿色野战服。
*将官——*大将(4)、*上将(5)、*中将(6)、*少将(7);
*校官——*上校(9)、*中校(10) 、*少校(11);
*尉官——*上尉(12)、*中尉(13) 、*少尉(14);
警长——警督(候补警官,15)、一级警长(16)、二级警长(18)、*警长(19) 、候补警长(20);
警士——一级警士(23)、二级警士(24)、*警士(25)、候补警士(27)。
以上区分为2类(警官、警长警士)5等19级,到战争结束再未变化。
德国秘密*(即“盖世太保”、SD)原来隶属于*序列,不穿警服,1934年被划入党卫队建制,全体人员授予党卫队衔级,但外勤人员仍不穿党卫队*。保安*(类似于我国治安警、巡警、防暴*、着装刑警的综合体)更于1942年将领章改与党卫队相同,只是以领章底版颜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