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5:09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采桑子
  内容:

  土花曾染湘娥黛,
  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
  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
  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
  方响前头见玉箫。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满族正黄旗(今内蒙古吐默特)人。自幼勤于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7)应殿试,赐进士,任殿前侍卫。曾随从康熙巡游北方。为人谨慎,避涉世事。工于诗词,擅长书法,精于书画鉴赏。词作自然流丽,凄婉蕴藉,郑振铎称“缠绵清婉,为当代冠”。形式上以小令见长,语言清淡素朴不尚雕饰。抒情状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写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挚之情。王国维评价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内容上题材范围狭小,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著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

  纳兰容若这名字风光旖旎,教人惊艳:胸纳幽兰,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到了*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若非大多数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张先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而纳兰容若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