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52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杰出的诗人。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于公元772年出生于今陕西渭南县。他生长在书香门第,祖父和外祖父都是诗人。
白居易天性聪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乳母抱他在屏风前玩。屏风上画满了画,乳母就指着画和题字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脑子已经有了记忆。再到屏风前,乳母问他什么,他都能用小手准确地指出来。家人都认为这个小孩子是有悟性的,便不断地给他讲故事、念诗。
白居易6岁开始上学,读书很认真,先生每教一篇诗文,他不但用功背诵,而且还细细领会其中的含意。因为深受家庭的文化熏陶和影响,他很爱好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对古人的名篇百读不厌,不仅读还用笔抄写,兴致来了,还背诵下来。不管是三伏天还是数九严寒,从不间断。有的同学劝他:“何必那么用功呢?不要当拼命三郎吧!”他就告诉人家:“要学诗,先要背诗,不下苦功怎么行呢?”
白居易勤学苦练,学问大有长进。六岁他就开始写诗,到九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懂得声韵,能依照复杂的韵律写格律诗了。他写了诗以后就念给小伙伴们听,有时大人们也来听。因此村子里的人都夸小白居易诗写得好,大家都叫他“小诗人”。
白居易想:“大家能听懂我的诗就没有白写。如果写的诗,大家都听不懂,那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每写一首诗就念给村里的人听,有时还专念给一些年纪大的人听。如果别人听不懂,就修改,然后再念一遍,经过反复修改,直到别人听懂为止。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日后白居易写的诗由于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通俗易懂。村里的放牛娃、小姑娘都能背上几首,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国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搬离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住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接济他,帮他渡过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害,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道路,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歌,语言通俗清新,明白晓畅,广泛地反映了民间疾苦,因而广为流传。代表作有《新乐府》50篇和《秦中吟》10首等。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将抒情与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千古传颂的名篇。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居易的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