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2023-11-09 来源:尚车旅游网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根据犯罪情节判断是否执行死刑。如在两年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则减刑为无期徒刑。但若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则可能取消死缓,执行死刑。死缓的减刑程序包括考察受刑人、提出减刑建议书和法院依法裁量减刑。死缓减刑的法律要求包括及时报送和裁定、刑期计算等规定。限制减刑情况下,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5年,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缓两年)。

法律分析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刑,不会执行死刑,可以减为无期徒刑。但是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有可能会取消死缓,执行死刑。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还会死吗

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两年期满后减刑,不会执行死刑。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给予两年的缓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是一个单独的刑罚种类,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行为人罪该处死刑,如果行为人罪不该处死刑,则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2.不必立即执行,一般是指罪该处死刑的罪犯,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现或有其他从宽处罚的法定条件,或者犯罪主体在智力上存在明显障碍,或者被害人本身有明显过错等。

二、死缓的减刑程序

死缓减刑程序如下:

1.对受刑的人考察。

2.提出减刑建议书,监狱以及其他刑罚执行机关通过对受刑人服刑期间的表现进行考察后,如果认为受刑人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符合减刑的条件,就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3.依法裁量减刑。依法裁量减刑,是指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和受刑人在服刑期间的悔罪或者立功表现,对一定之罪犯适用减刑。

三、死缓减刑的法律要求有哪些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

1.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

2.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

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

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3年以上十年以下。

5.在限制减刑的情况下,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

结语

根据我对死刑缓期执行和死缓减刑程序的了解,如果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可以减刑,不会执行死刑,可能会减为无期徒刑。然而,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有可能会取消死缓,执行死刑。减刑程序需要对受刑人进行考察,提出减刑建议书,并依法裁量减刑。在死缓减刑的过程中,有一些法律要求需要遵守。具体刑期的计算和政治权利的变化也有相应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