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法人的确定依据

来源:尚车旅游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三条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法定代表人)经企业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定代表人资格。第五条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免职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第九条法定代表人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

法律主观:

一、公司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区别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与自然人不同,是种无生命的社会组织体,法人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企业法人是具有国家规定的独立财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组织章程和固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确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好处,在于使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取得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人格,象自然人一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企业法人的这种独立资格的意义在于:

(一)独立于自己的主管部门,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是两个完全平等的主体,不是隶属关系,双方只能按照等价、有偿、自愿、互利的原则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二)独立于企业成员,即企业法人与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互相分离,各自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三)独立的财产权利,从而使企业法人能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四是独立的财产责任,即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以企业自有的财产独立承担,同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的财产无关。

《民法典》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这就是说,作为法定代表人必须是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厂长、经理担任,也可以由董事长、理事长担任,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规定。

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

法定代表人的权力,是由法人赋予的,法人对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范围,法人就可能为其承担责任。

因此,法人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如作为企业法人的公司,称呼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为法人是错误的。法人是拟制的人,它必须通过自然人来表示它的意志,法定代表人由此产生,法定代表人就是能够代表法人的人,因此又称法人代表,在公司中就是董事长或者执行董事。因此,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有的被称作法人是错误的,被称作法定代表人是规范的用法,被称作法人代表也是可以的。

有限公司的法人责任主要包括,如果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出现了什么违法操作的现象,那么可能法人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具体公司法人的责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对待,有的时候如果是股东违规的话,那也不可能说全部责任都由公司法人来承担。

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风险

法定代表人的风险是,由于法定代表人对外是以公司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受损也会影响,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誉和形象。并且公司参与诉讼时,法定代表人往往也要代表公司出席诉讼活动。

三、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必须是同一个人吗

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可以不是同一个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产生,可以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不要求必须由执行董事担任。

通过阅读关于公司法人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区别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法人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而法定代表人就是能够代表法人的人,因此又称法人代表,在公司中就是董事长或者执行董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