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七下·绍兴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污秽(suì) 嫉妒(dù) 马革裹(guǒ)尸
B . 自矜(jīn) 沮(jǔ)丧 当之无愧(huái)
C . 亘(gèn)古 弥(mí)漫 锲(qì)而不舍
D . 荒谬(miù) 粗拙(zhuō) 义愤填膺(yīng)
2. (2分) (2017八上·凉山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诲 溃退 色采斑斓 抑扬顿挫
B . 督战 畸形 所向披靡 锐不可档
C . 仲裁 铿锵 藏污纳垢 引吭高歌
D . 旌旗 边陲 筋疲力尽 万众嘱目
3. (2分) (2019·自贡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组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 , 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第 1 页 共 16 页
B . 我看他不是真隐居,是在待价而沽 , 希望有人能欣赏他。
C . 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 , 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4. (2分) (2019·上城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工商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监管执法,开展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和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B .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C . 中国速滑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夺得冠军,他的表现震惊了国内外是令人佩服的。
D .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宜布将实行商品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全程公证制度,具体实施细则将于近期公布。
5. (2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B .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第 2 页 共 16 页
C .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D .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6. (2分) (2016·滨州模拟)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 老舍长于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栊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健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C .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王伦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都是和他有关的故事。
D .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三位名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7. (2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
第 3 页 共 16 页
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孩子们竟然当着诗人的面做偷窃的事,公然抱着屋上的茅草钻人竹林,反映了诗人的愤怒与无奈。
B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常常是彻夜难眠,洒泪沾襟挨到天亮。
C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关心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
D .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脚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特点。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8. (2分) (2016·雅安)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 .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 . 《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
第 4 页 共 16 页
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 . 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9九下·金华模拟) 诗文默写。
(1) ________,切问而近思。(《论语》)
(2) 舂谷持作饭,________。(《十五从军征》)
(3) 年少万兜鍪,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是以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来助兴壮威。
(5) 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6)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7) 《曹刿论战》一文中,点明待敌人三鼓后再进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第 5 页 共 16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 (16分) (2018九上·紫金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凝,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划线词。
①河阳之北________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
③固不可彻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第 6 页 共 16 页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甚矣,汝之不惠。
(3) 对《愚公移山》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愚公的子孙杂然相许,赞成并付诸行动。愚公的妻子则持反对意见。
B . 京城氏的遗男,虽然年幼,却非常热心,帮助他们移山。
C . 愚公不愚,其移山精神不仅感动了天帝,而且鼓舞了炎黄子孙。
D . 智叟不智,他只看到愚公的力量小,没有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1. (16分) (2019八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刷脸支付”的历史与未来
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 7 页 共 16 页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
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
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
(作者:刘心霈《光明日报》,2015年01月30日10版)
(1) 用科学定义的格式改写第④段第一句“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
第 8 页 共 16 页
(2) 第⑤段在说明“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3) 第③段“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一句中,加点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展,人脸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
B . 20世纪90年代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的开发,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C .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D . 因为人脸识别技术尚未得到普及,所以它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12. (21分) (2019九下·萧山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杨慧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第 9 页 共 16 页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楸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的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多多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第 10 页 共 16 页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盯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在墙壁的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和,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田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的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⑭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的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⑮如果可以,我多愿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1) 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净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划线的词有什么表达效
第 11 页 共 16 页
果?)
②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的怎样的心理?)
(3) 有人说第⑪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4) 文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3.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汤姆·彼得斯说:“创造性思维为你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说,善于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③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顿时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许能蒙混过关,但那是在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还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成了畅销货,该时装商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常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第 12 页 共 16 页
④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⑤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⑥多做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⑦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随着这种观赏猛兽动物方式的创新,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⑧在工作中如果能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就会多一个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是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掌握的知识也是多门类多学科的,因此,面对一个思维对象,不能,更不必仅仅局限于传统习惯;不能,更不必死守一个点。单兵作战毕竟力量太孤单,合力作战,不就威力强大了吗?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6 页
(2)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本文与课文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写作。(50分) 从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作文。
让 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发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温和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
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 、600字左右。3、写出真情实感,适当议论或抒情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答案:略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答案:略
第 15 页 共 16 页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答案:略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