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服务电力营销工作

2024-06-24 来源:尚车旅游网


提升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服务电力营销工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源建设和电网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力市场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电力供需矛盾逐步缓解。负荷监控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抄表、电费催收、计量技术监督,以及需求侧管理等电力营销多功能技术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这一系统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值得探讨。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营销管理;功能扩展

1.引言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前身,是90年代初,为了平衡电力供、需矛盾,对电力负荷实施控制而产生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该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以其操作灵活、控制方便的特点,在实现快速限电降荷,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

(1)灵活的控制功能,既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远程对客户的负荷开关进行操作,达到快速停(限)电的目的,也可设置当地闭环控制功能,实现终端对客户的负荷或用电量的实时监控,及时告警,自动切断超限负荷。

(2)遥测功能。利用负荷管理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接口。对电力客户的各种用电参数,如功率、电流、电压、开关位置等进行采集,发送至主站系统,供运行人员进行参考和数据分析,掌握客户用电情况。同时信息数据上传至主站服务器,形成历史数据,供随时调阅查询。

(3)远程抄表功能。通过负荷管理终端485接口与多功能电能表实现通讯,读取表码,进行上传。由于终端只是直接读取和转发表码,不会对数据作任何加工处理,所以可以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利用定时冻结抄表功能,对所有表计同时抄录,提高抄表工作的同期性,可对系统的线损计算和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4)在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已相当成熟和完备,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电力营销工作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显现。从目前负荷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①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早先被称作“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以230MHz无线电波为通信媒介进行数据传输。无线电的通信质量受到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丘陵、山区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信号往往无法正常

传输。受通讯手段的约束,主站和终端都需配置天馈线系统,增加投资及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②目前运行的大部分负荷管理系统,没有提供与电力营销、客户服务、集中抄表、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数据接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在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出于计划限电的目的,许多供电企业都投资建设了负荷管理系统,并予以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该系统在计划用电时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后,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系统的控制功能运用越来越少。而管理功能因本身存在缺陷或其他原因无法发挥作用,负荷管理系统不再受到重视,系统的继续投人和运行维护几近停止。有些企业甚至只是把负荷管理系统作为企业“创一流”工作的一项指标。完成后就将其束之高阁。目前。很多供电企业负荷管理系统存在如下情况:

(1)系统建设得不到重视。资金投人不足,无法保证系统正常的安装、维修及设备更新升级,导致系统设备故障率高。

(2)由于系统闲置,造成人员流失,技术力量不足,无法保证正常的维护和运行要求。

(3)部分客户的恶意破坏。加速了系统的损坏程度。

总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负荷管理系统功能不断缺失。目前,一些供电企业陆续着手对现有负荷管理系统进行恢复和升级改造,实施负荷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连接,但由于技术原因及系统兼容性等问题,系统在很多方面尚存在缺陷,有待于继续改进。

4.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扩展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套涉及供电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众多电力客户的负荷控制与数据收集并藉此取得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的系统。对系统的改进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改进数据通讯方式,采用目前成熟的GPRS或CDMA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一方面消除传输方式对系统造成的制约,扩大系统的覆盖面,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节省天馈线系统资金投入,降低现场工作强度。

(2)由于负荷管理终端设备现场运行环境恶劣,元件易老化、损坏。所以应考虑选用耐热、耐腐蚀的材料,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实现负荷管理系统与电力营销等系统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共享,提高各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电力营销工作的内容的扩充和延

伸,需要有能为之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细化的辅助手段,而这正是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其功能扩展的前进方向:

①远程自动抄表。充分利用全电子式多功能表的通信功能,结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讯网络资源和终端设备,可以完成全部终端客户的远程自动抄表。由于负荷管理终端只是通过485接口对表内数据进行抄读,而无任何加工环节,可以保证表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同时终端系统的自动定时冻结抄表功能可保证抄表数据的同期性。通过与集抄系统的连接,实现小区低压表计的远程集中抄表,扩充系统的功能与适用范围。

②负荷电量分析、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基础资料、预测方法、预测手段等。其中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尤其重要。而负荷管理系统所采集的是用户最原始、最基础的数据资料。最能反映不同客户真实的用电特性。系统不但能够采集客户的负荷、电量、电压、电流等各类用电数据,而且通过远程抄表功能实现电能表数据的实时或定时自动抄录,以上数据无论从多样性还是正确性均能满足负荷分析和预测之需。有了丰富的数据源,无论是按地区、线路、行业进行分析预测,均可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③购电管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负荷管理终端的预付费购电功能实现客户“随时用电、随时付钱”。通过将该客户预付金额根据实际电价折合成相应的电量,将该预购电量定值及超额电量定值下发给负荷管理终端,终端将根据客户的电量使用情况逐步扣减预置电量,并定时将剩余电量情况等信息上传至主站,主站可参照目前市场情况等外部因素,对客户进行电费催缴或者有选择地进行负荷控制。

④计量技术监督。窃电的最终反映就是电量的丢失,利用这一特性结合负荷管理装置便可以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当主台对采集到的2个不同采集点的电量值(模拟量采集和485口采集)相比较,并且通过对该用户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分析比较,很容易判断是否有窃电行为发生。另外,远程自动抄表功能可以实时或定时将用户电能表读数抄回,这样就可以连续获取实时客户用电量情况。

⑤电压合格率监测功能。通过采集终端电压,对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进行监测。过去,由于终端模拟量变送器精确等级低,误差大,往往达不到实用化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终端数据采集精度有了大幅提高,其功能亦将日趋完善。

⑥信息服务。利用GPRS或CDMA网络的短信平台,以及负荷管理终端的语音报警和信息发布功能,向客户发布有关电量、电费、停(限)电等信息,同时还可进行关于电价政策方面的宣传。

⑦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客户参与电力市场,并为其提供电力服务。利用负荷管理系统灵活的控制功能,协助客户进行功率、电量的合理分配,达到终端用电负荷的经济运行,移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结束语

根据目前各地负荷管理系统的装用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客户对装用负荷管理系统表示不理解,觉得其仅仅是供电企业用于限制客户的一个手段,而认识不到系统对自身用电管理的益处。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加大负荷管理系统的宣传工作,使客户真正认识到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对现场用电服务的支持,得到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对于一些拒绝专用负荷管理终端设备的客户,供电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影响系统的装用率和覆盖面。如果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对推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普及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玉江等著.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在应用中的几点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第3期:54~5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