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永善县畜牧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意见081230

2021-01-21 来源:尚车旅游网
永善县畜牧局

关于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意见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核心,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重点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良种繁育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能源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兽医体制改革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我县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2008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一)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重点产业培植。按照省、市畜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和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增长,使我县畜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为“一增长、二完善、三加快”。

“一增长”: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预计今年末全县存栏生猪、大牲畜、羊、家禽分别是31.24万头、7.14万头(匹)、14万只、43.8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6%、0.6%、4%、5.6%;出栏肥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达30.06万头、0.79万头、6.7万只、36.4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7%、19%、6.3%、10%,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05%、100.3%、100.3%、110%;肉、蛋、奶

1

产量分别达到29425吨、712吨、21.3吨,同比分别增长18.5%、0.36%、6.5%,肉蛋奶总产量达30158.3吨,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00.5%;畜牧业产值达到2.95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02.8%;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52.7元。

“二完善”: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落实了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补免补防工作,全县常规动物免疫密度达96.72%,牲畜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常年均保持在100%,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另外,通过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畜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市规定范围内,畜禽总死亡率2.61%,疫病死亡率1.92%;牛死亡率1.09%;马死亡率1.32%;羊死亡率2.44%;禽死亡率7.02%。

二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更加完善。我局早在“九五”期间就在马楠成功培育成了“云南半细毛羊” 新品种。该种羊场占地面积10亩,厩舍面积800m,人工草场1200亩,现有种羊400只;今年,又改扩建白沙种猪场1030 m,建成种猪舍900m,有种猪87头;两个种畜场都是集良种繁育、改良、科技推广为一体的我县种畜良种繁育推广中心,通过良种繁育,进一步加强了乡村畜禽改良站点建设。目前全县有猪改良站点达到189个,其中改良站3个,改良户179户,引进种猪256头,更新良种母猪708头, 完成市下达任务数700头的101%;生猪改良35600窝,其中人工授精21050窝,完成市下达任务数20000窝的105.3%;全县有黄牛

2

2

2

2

冻改站点19个,冻改黄牛8161头, 完成市下达任务数8000头的102%,受胎率达76%;有绵羊改良站点124个,其中:改良站3个,改良点5个,改良户116户,改良绵羊30260只,其中人工授精13670只,完成市下达任务数13500只的101.3%。真正做到县有场、乡有站、村有点的三级改良繁育体系基本完善。

“三加快”:一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全县畜禽养殖小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庭院养殖转变到从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畜牧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县已在黄华、溪洛渡两镇建生猪养殖小区2个,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4个,标准化养鸡场1个,个体老板、机关事业单位参与畜牧产业开发人数达85人,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二是畜牧企业建设加快。今年,我县畜产品加工企业迅猛。现有永善县溪峡生猪定点屠宰厂、永善县溪洛渡云海牧业有限公司、永善县茂林镇逸美羊毛被厂、金江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永善县溪洛渡分割肉厂6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县畜牧产业链开发建设的龙头已经形成,将为我县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三是生猪标准化建设、能源建设、草料建设进程加快。第一是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我们坚持“四有利于”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科学饲养、有利于疫病防治、有利于农民增收)进行规划,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引进、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防疫消毒、统一粪便无害化处理),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畜禽及其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

3

殖场已建成54个,总建筑面积25650平方米,圈舍面积22992平方米。最大的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最小的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213立方米,新建粪污处理池450立方米。由于狠抓落实,使我县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初见成效,现已存栏母猪1350头(能繁母猪387头),存栏商品猪2674头。第二是能源建设。为认真做好“一池三改” 国债沼气建设项目,我县扎实推进沼气池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项目乡(镇)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二是核实了五乡(镇)2000口新建池的户用申请名单;并定购灶具2000套;三是安排专人到项目乡镇、村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并拟定沼气工程建设质量技术标准、户用沼气实施方案,四是购进30套沼气池钢模,已全部在各建设点运作。目前下达务基400口已完成180口;黄华400口已完成168口;墨翰200口已完成102口;桧溪400口已完成140口;溪洛渡600口已完成260口。已完成总任务数的42.5%。第三是草料建设。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一年来,推广青贮饲料90210吨,是任务数90000吨的100.23%;秸秆氨化(微贮)13100吨,是任务数13100吨的100.77%;推广配(混)合饲料9067吨,是任务数9000吨的100.74%;推广种植青绿多汁饲料80869亩,其中:芭蕉芋28500亩,洋萝卜8560亩,聚合草900亩,籽粒苋3860亩,澳皮麦8449亩,其它30600亩;利用冬闲地、轮歇地种植一年生黑麦草10063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支持有力。第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年初,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

4

《永善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永政发[2008] 43号)文件,明确2008年县财政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畜牧产业开发,并提出要做大做强我县畜牧产业的战略目标;第二是各级支持畜牧业发展。中央、省、市各级都出台一系列扶持畜牧生产发展的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各级财政对能繁母猪实行了每头100元补贴、48元的保险补助。全县共有18657户农户参加了能繁母猪保险,共承保能繁母猪23460头,保费收入281520元,承保率100%(能繁母猪基数23460头)。截止2008年11月底,对因病、因灾死亡的699头能繁母猪作出理赔,共赔付金额69.9万元。减少了农户的损失,有效激发了农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全县能繁母猪达25620头,比去年增加2160头;后备母猪达5005头。

二是招商措施有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县委、政府招商引资有关精神和决定,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的招商目标,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催生畜牧产业化、创建畜牧业强县的突破口来抓。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各路投资商看好我县发展畜牧产业这块宝地,吸引了云南正大集团副总经理钱德胜,云南金江绿色产业开发公司总经理陈彪等到我县实地考察后表示愿意到我县投资发展畜牧业,本地投资商陈忠祥也加入了畜产品加工建设行列,计划在溪洛渡镇投资1200万元新建分割肉厂,田县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与投资商研究相关事宜,并表态政府出资300万元征地50亩,用于规模化、标准化小区养殖和分割肉厂建设。

三是市场拉动有力。今年以来,畜禽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畜

5

产品市场一直在高价位运行。生猪年均价格达到8元/斤以上;仔猪达到32元/斤左右;土鸡10元/斤。养殖户每出栏1头生猪净赚500元以上, 50天出栏1000只肉鸡平均可盈利3000元左右,育肥1头肉牛5个月可净盈利600元以上,可观的养殖收入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加大检疫工作力度,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生猪屠宰检疫。截止11月30日,全县共屠宰检疫肉类43095头(只),其中猪肉41812头(溪峡定点屠宰场20664头),牛肉820头,羊肉463只;检出病猪肉、不合格肉类2542.97公斤,全部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屠宰检疫率达100%。努力推进产地检疫工作,加大动物疫病源头的控制力度。全县除伍寨外,其余的乡(镇)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产地检疫工作,全县产地检疫牲畜共49136头(只),其中猪44406头,牛2857头,羊1873只;共检出病畜22头,病畜检出率为0.06%。加大市场动物监督检查力度。一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36人次,检查肉类摊点3235个,其中检查上市猪肉3159头,牛肉60头,羊肉72只,狗肉34只,检查鸡副产品摊位4个,副产品2吨,查处变质猪肉300公斤,查处无检疫证明的冻鸡肉20公斤,全部依法进行没收销毁。加强交通检疫。截止11月30日,交通检疫站共检查车辆2015辆次,其中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384辆次。检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中运入仔猪46辆2179头,肥猪222辆2440头,牛37辆88头,羊9辆233只,检查禽23辆7505羽,检查马39辆268匹,消毒车辆151辆次。过境运出牛3辆6头,羊3辆156

6

只,马37辆256匹,猪毛1辆600公斤。同时坚决查处逃逸检疫行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外来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五是强化兽药饲料市场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强化行政执法管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兽药、饲料经营门店和规模养殖场(户)实行重点监控;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兽药经营的全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投入品的行为,杜绝经营、使用“瘦肉精、 三聚氰氨”等违禁药品,避免了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一年来,共检查药品经营单位或个人110户次,检查药品285个品种次,清理出头孢混感绝、苯甲酸雌二醇(多胎催情爽)、病毒灵、镇痛灵、驱虫散、毒痢停、牛感冒药、清热通便开胃针等假劣药、禁用药、过期药品450公斤价值5500.00元,清理出猪浓缩饲料、小鸡饲料等过期饲料1550公斤,价值3100元。查处无证经营户20起。同时,强力实施防检结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杜绝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出栏、上市、屠宰、外调,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到了100%,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从源头上确保了畜产品卫生质量,确保了群众吃上放心肉。

六是努力推进兽医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产业开发。按照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根据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改革当前基层畜牧技术队伍,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兽医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从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市场监督的全面管理,形成统一、有序、高效、科学的兽医管理新体制。我县已于今年5月成立了畜牧局,并全部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部上

7

划管理,资金独立核算,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使县乡两级畜牧兽医监督管理职能、财政保障和人员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促进我县畜牧产业开发。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投入是保障,今年重点是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民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四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五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为我县畜牧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全县15个乡镇就有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无房,5个乡镇站属危房;动物检疫、检测设备简陋。

二是“龙头”牵动力弱。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

三是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四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畜牧业发展缓慢。

五是畜牧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 二、2009年工作意见

(一)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设施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管理畜牧业,坚持以“市场引导、加工带动、标准化养殖,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的指导思想,以增加农

8

民收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中心,着力提高规模养殖效益和畜产品商品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畜牧业体系,促进畜牧产业化经营迈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2009年,出栏肥猪35.2万头,增长17%,肉蛋奶产量达到3.32万吨,增长10%,畜牧业产值达到3.54亿元,增长20%;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60元。

(三)保障措施。

1.加大牧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

推广云南半细毛羊500只, LY二元种母猪1000头,土鸡养殖12万羽。黄牛冻精改良率达100%,冻改母牛10000头以上;生猪人工授精2.2万窝,绵羊改良3万只,其中人工授精1.5万只;切实搞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和常年补免工作,使猪瘟免疫率达90%以上,猪蓝耳病、禽流感、狂吠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

2.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示范村(组)“双十工程”。

一是新建10个年出栏猪3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小区)。对已享受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的养殖场,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管工作,确保养殖出效益。选择条件成熟的10个年出栏3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小区),争取列入2009年上级的建设补助对象,进一步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防疫设施、适度扩大饲养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和饲养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促进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商品基地建设。

9

二是新建10个年出栏5000头、牛500头、羊1000只、禽10000只以上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村(组)。争取中央、省、市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大已有养殖示范村、养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选择10个交通便宜、养殖积极性高、饲养来源有保障等条件成熟的村、协会、专业合作社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示范村(组)基地建设。改善饲养条件,转变饲养方式,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在全县建立5个土鸡孵化点和每个乡镇1个冻改点,加大马楠、茂林、伍寨等乡镇云南半细毛羊保种扩繁力度,大力发展一批以盐津乌骨鸡、林下生态土杂鸡养殖大户;以牛、羊为主的节粮型草食畜、禽特色养殖示范村(组)。

3.推进“两项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整合县乡畜牧技术资源,合理布局畜牧科技人员,探索畜牧技术人员与产业开发、企业、养殖场、养殖户对接的管理方式和办法;对县乡畜牧技术干部实行包乡、包村的工作机制,实行奖惩;支持和鼓励畜牧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开发,领办、创办养殖场,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二是科技创新,支持和鼓励县乡畜牧站所围绕产业开发,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示范,积极发展高效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4.落实好各项支农惠民政策,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投入。 一是认真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做到“四见”:见猪、见人、见标、见榜;切实搞好能繁母猪保险,做宣传动员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确保能繁母猪保险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县政府安排200万

10

元专项资金扶持畜牧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黄牛冻改、土鸡养殖、草料建设及责任制兑现;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我县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养殖基地、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扶持,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进程。

5.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搞好畜禽免疫工作,对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要按照免疫程序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常年补免和月月补防相结合,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率常年保持100%。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对禽流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做好监测,搞好动物疫情的监测统计、分析,依据流行病学,及时做出预警,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和监督等措施,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构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理”,及时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2)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动物疫情监测诊断体系。要充分发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作用,完善乡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加强对县乡两级动物疫病监测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动物疫病综合判断能力和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3)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以免疫标识为载体做好检疫工作,为建立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检疫

11

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执法水平。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疫、抗拒检疫以及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开展动物防疫证章专项整顿,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狠抓生产资料投入品监管。

一是加强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环节的管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严格落实不售不用“瘦肉精、三聚氰氨”承诺制、有奖举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瘦肉精”保持常年高压严打态势,杜绝“瘦肉精、三聚氰氨”进入使用环节。三是强化市场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

7.狠抓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确保生产效益的提高 提高畜牧信息服务水平,发布各种畜牧业信息,为全县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广大从业人员全方位提供养殖技术、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市场行情、供求信息、政策法规及新闻热点等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养殖龙头、大户,饲料、兽药生产,加工实体、运销大户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指导、调控全县畜牧生产的能力,保障各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益。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