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狂人日记》与《皇帝的新装》中的“集体无意识”

2023-08-20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狂人日记》与《皇帝的新装》中的“集体无意识”

作者:张彦莉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年第02期

摘要:《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无论从其历史意义还是文学水平、社会学的寓意来看,都是一篇及其重要的作品。《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流传甚广,如今甚至已经被选编进我们国家的语文课本。两篇小说在题材上选定的事件差别很大,可是从故事的中表现出的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反思却十分巧合地具有相同点。笔者本文将从这一点来切入,对两篇作品进行对比和阐述。 关键词:《狂人日记》;《皇帝的新装》;集体无意识;集权与专制 引言

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讽刺可谓深入骨髓,一百年前,当人们还在讨论国学西学的中体问题时,先生就已经将我们的国民性看穿。安徒生最广为人知的事迹是他创作了许多带有幻想色彩的通话,其中用夸张、童真的语言描绘了许多孩童眼中的成人世界,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童话,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在以儿童的语言对成人世界做出的提醒。 一、两部作品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描绘

“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家荣格在继承其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概念。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这听起来有些“祖先遗留”的玄学味道,其实所指十分直接和具体。 比如人在群体话语的环境下很容易抛弃自身的意志,选择从众,这是生命演化和社会变迁中形成的一种超越个体意识之外的选择。然而,并不是说人类天生拥有集体无意识,就永远无法摆脱它。如鲁迅和安徒生的作品,都是人类中的清醒者在用自己的方法来提醒着人们,要看清并摆脱自身存在的集体无意识。 (一)《狂人日记》中的集体无意识

《狂人日记》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情节当属:“我”打开厚厚的中国历史,眼见其中赫然只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选取的一个视角是“狂人”,这个人“狂”,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精神错乱了。可是正因其精神错乱,他才丧失了所谓“正常人”的逻辑,才可以看到许多正常人习以为常的荒诞场景,即集体无意识。

“狂人”口中说的“吃人”一事是否真有呢?我们且不论祖先真的经历过茹毛饮血的时代,就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其对人性的摧残,又何异于“吃人”呢?直至今日,鲁迅所说的“吃人者”也大有人在,且拥趸众多。比如在现代社会仍有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的所谓“女德”学习班,就是对抗着人性的合理诉求,极端压抑着人的个性,把女人没有当作一个与男人一样拥有平等权利的人来看。其拥趸众多也正说明了这种“吃人”的集体无意识还在一些人身上以极其荒诞的形式存在着。

(二)《皇帝的新装》中的集体无意识

《皇帝的新装》中所有人都互相心领神会地去赞扬皇帝不存在的“新装”之美,也正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知道皇帝在撒谎,可是所有人都不去戳穿这个谎,是因为人们集体沉浸在了一种由权力主导的催眠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权力是不会有错的,也不容许有人指出自己有错。而最后的小孩用一句童真的实话点破了这个荒诞的事实,让人们一下从这种催眠中醒悟了过来,因此所有人都显得十分狼狈。 二、两部作品中“孩子”摆脱“集体无意识”形象设置 (一)《狂人日记》中的“孩子”

《狂人日记》中只提到过一次“孩子”,那就是在作品的末尾,“狂人”喊道:救救孩子吧!这里的孩子代表的是一种希望。我们上文说到,集体无意识是一种祖先遗留的,人们生来就有的无意识。因此它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是孩子,尚处童真而不被这种无意识影响。而“狂人”作为一个跳出了正常人逻辑的角色,看到了社会的荒诞之处,所能做的也不是让“孩子”脱离社会,而只能是让孩子学会摆脱集体无意识,摆脱“吃人”和“被人吃”的命运。因此,此间的“孩子”是作者对一种摆脱集体无意识的新型国民的盼望和期待。鲁迅此文于1917年发表,其时他对中国的失望很大,希望亦很大,在这悲喜交加的心情中,他仍相信有一个“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中国人,带给这个国家希望。而这种希望,在30年代就已经基本湮灭了。 (二)《皇帝的新装》中的“孩子”

相比来说,《皇帝的新装》中的“孩子”所做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这个孩子也只是在小说的最后出现了一次,他大声地喊出:可是他(皇帝)真的没有穿衣服啊!一句地地道道的真话,直接戳穿了“成人”们虚伪的表象,指明了沉睡在集体无意识中的人们。在这里,“孩子”的作用和“狂人”的作用是相同的,他们都不理解成人世界的逻辑,因此会直接道破自己看到的真相。在文学理论上来讲,这算做是一种陌生化的视角,它让读者通过一个特殊的叙述视角还原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表象下的本质,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表面下的荒诞事实。安徒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似鲁迅,他认为人群中总有人会意识到这种荒诞的事实。孩子的形象代表了作者对于纯洁心灵的盼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部作品中的“孩子”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

综上,《狂人日记》和《皇帝的新装》两篇作品虽然出自两位不同作家之手,可是却共同指向了社会中荒诞的集体无意识。而文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穿越生活的表象,堪破各种荒诞的现象,看到生活的本质。作为一名读者,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新宇.鲁迅笔下的“狂人”们[J].文学评述.2015 [2]陆振生.集体无意识与社会现象[J].社会学研究.2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