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公主,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她却总是闷闷不乐,眉头紧锁。
皇宫里有一个女佣,嘴角常常挂在耳边,公主见到了,赞叹到:“啊,多么灿烂的笑容呀,要是我也能拥有这么美丽的笑容该有多好!”于是,公主对女佣说:“我们两换一换,你做公主,我做女佣,怎么样?”女佣听了,喜上眉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从此,女佣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笑得比以前更开心了,而公主呢?她每天为人洗衣做饭,生火劈柴,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不仅没有开心地笑起来,反而每天以泪洗面。最后,公主希望能和女佣换回原来的身份,可想而知,当然被女佣拒绝了。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自然会笑口常开。
曾经,我以为幸福就是我什么都要比别人好,可以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昂。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错了,原来一直都是自己太年少无知。
从小就好面子的我因为和同学比谁穿的更漂亮,比谁玩游戏更好,而丢了面子。推开一个个略带嘲笑的目光的孩子,我从人群中抹着眼泪跑出了那个环境压抑的地方。
我一个人头一次不管形象,像一个小丑一样在大街上甩去所有人异样的眼光,漫无目的的悠着,如果悠到世界尽头,就算悠到世界尽头,那时候的我也不想回头,也不会回头。看吧,那个时候的我就那样死板。
可我知道,我悠不到世界尽头,所以累了,就歇歇吧!我找了一个路边公共的椅子坐了下来,旁边有一位来爷爷,只是我没在意那么多。
坐下来我就一直不停的叹气,老爷爷看着我和蔼的笑。我的心就那么一颤,我也微笑着,心里不时的涌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拾破烂的也要也可以这么快乐呢?
老爷爷像能看到我的心似的。老爷爷笑着说:“孩子,知足常乐。别难为自己。”就这么说了一句话,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老爷爷就头也没回的离开了。
我想,那时年少无知的我,或许还不知道、还不懂得究竟什么是知足常乐。可现在我明白了,终于懂得了。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也好像坐上时间转盘,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然而思想上的东西则随时间完全的转变,不留一丝痕迹。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教授给大学生们上课,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们这是什么?然而无一人回答,教授又连续问了很多遍,教室中仍是鸦雀无声,直到课程结束,教授才遗憾地走出教室。
不久,教授又到中学去,为中学生开讲座。当提到同一个问题时,情况则略有不同。一个男生跳起来,大喊一声“是个圆”,底下一片狂笑声,讲座也就在这笑声中结束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人家在自家的门口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本人愿意将自己唯一的一间房子送给他人,如有需要者,请求领取。”
过了几天,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天,一位富翁路过老人家,他看到这个牌子,走进了老人的家。他对老人说“老人家,您好。我最合适领取这间房子了,尽管我应有尽有,但是我缺少的是恬静的生活。你的房子附近群山环绕,一出门便是绿色,周围的环境实在令人陶醉。这正是我理想中的桃源仙境。”
老人听后,瞧了瞧他,说:“人要知足,你现在一无所缺,但是你缺少的是一颗知足的心。你已经有房子了,你还要这间房子做什么呢?这间房子应该属于知足的人。”
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知足,成为人们活得不快乐的根源。一个人要知足,并不是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也不是讲以穷为乐,安贫乐道。知足贵在一个人能够看淡名利,凡事以诚待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人间的温暖,才会感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反之一个将名缰利锁看得太重的人,眼中只有功名利禄他会变得麻木不仁,唯利是图,虽然他物质上很富裕,但是他的精神上是空虚无聊的,他的人生是不会快乐的。
的 广 博 思 想 和 知
识,
就 像 是 一 本 每 页 仅
有 两 行 正 文 却 有 四
十 行 注 释 的 教 科
书。
―― 叔本华
【设计说明】
。这样的写作活动,的确有许多不可教之处,但是,中学的作文教学课承担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作家的任务,而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基本的谋篇布局能力,基本的传情达意能力,这些基本能力训练与不训练是大不一样的。这就好似打羽毛球,经过专业教练训练过基本动作和步法的往往比业余随意打的水平要明显高出一筹一样。通常情况下,文学性创作也是在基本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拔节成长以至开花结果的。所以,我觉得中学课堂里的写作是“要教”的,也是“可教”的。
写作是一个过程,无论是指令性写作,还是自由写作,都需要经过构思、选材、书写、修改等阶段,只不过因为要求不同,顺序会有所调整,或者增添审题的环节。中学写作教学需要对学生写作过程产生影响,教师得有意识地根据学情进行写作知识点的选点教研,日积月累、连点成线渐渐形成写作的整体框架。不能因为写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行为就完全排斥写作的阶段教学、写作的选点研究。与艺术家画素描,在大体勾勒作品轮廓之后,需要对每一个局部进行细究才能最终完成作品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中学课堂里的写作是要追求“过程化”的。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则材料的多层次挖掘,培养学生多角度立意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1.寻找挖掘材料立意的两条路径。
2.理解材料立意的五个层次。
【教学过程】
一、以作文题引出材料
?
1.早就羡慕同学们拥有iPad mini,曾经在爸爸面前流露过,没想到生日那天,一向节约的爸爸竟然也送了台给我。
2.一个平常的周日,奶奶在阳台晒太阳裹馄饨,妈妈在一旁陪聊天织毛裤,父亲伴着轻音乐在电脑前工作,我在房间用显微镜观察叶细胞并用手机拍成照片。
明确:“也”指向的幸福表示从表面看来没有幸福或称不上是幸福的事情,因为自己独到的感受、深刻的思考,发掘出的别样幸福。第二则材料看似平常却在其后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所以更合适。
二、初说立意探寻路径
1.“一个平常的周日,奶奶在阳台晒太阳裹馄饨,妈妈在一旁陪聊天织毛裤,父亲伴着轻音乐在电脑前工作,我在房间用显微镜观察叶细胞并用手机拍成照片。”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则材料中蕴含着哪些幸福?
学生答,教师分两个文本框输入幻灯片。
A组
(1)全家气氛温馨和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关爱的幸福。
(2)妈妈关爱我的幸福。
(3)全家享受平凡、知足常乐的幸福。
B组
(1)我懂得了家人最能给我幸福 的幸福。
(2)奶奶享受晚年的幸福。
(3)我研究自己的爱好是幸福。
2.哪位同学说说老师为什么要分两个文本框录入呢?
明确:A组立意来自对家庭人物之间角度的挖掘(奶奶、我、爸爸、妈妈之间种种组合);
B组立意来自独自个人角度的挖掘。
三、再说立意厘清层次
1.学生继续回答,教师继续分文本框输入幻灯片。
A
(1)全家气氛温馨和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关爱的幸福。
(2)妈妈关爱我的幸福。
(3)全家享受平凡、知足常乐的幸福。
(4)每人享受自己所爱的幸福。
(5)婆媳相处如母女的幸福。
(6)爸爸非常支持我的爱好的幸福。
(7)用自己的幸福带动家人的幸福。
B
(1)我懂得了家人最能给我幸福。
(2)奶奶享受晚年的幸福。
(3)我研究自己的爱好是幸福。
(4)奶奶为家人付出的幸福。
(5)父亲热爱工作,承担家庭的幸福。
(6)每个人都有一技之能的幸福。
2.根据类别将每组中的立意正确连线。
A组两类
情感类
(1)全家气氛温馨和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关爱的幸福。
(2)妈妈关爱我的幸福。
(5)婆媳相处如母女的幸福。
感悟类
(3)全家享受平凡、知足常乐的幸福。
(4)每人享受自己所爱的幸福。
(6)爸爸非常支持我的爱好的幸福。
(7)用自己的幸福带动家人的幸福的幸福。
B组三类
能力类
(3)我研究自己的爱好是幸福。
(6)每个人都有一技之能的幸福。
品质类
(4)奶奶为家人付出的幸福。
(5)父亲热爱工作,承担家庭的幸福。
感悟类
(1)我懂得了家人最能给我幸福 的幸福。
(2)奶奶享受晚年的幸福。
四、组句成段综合内化
1.在这些立意中选择你比较喜欢的立意,并读一读。
2、用组句成段的方法来凸显自己的立意,回应《这也是幸福》的“也”。
教师示例:
这也是幸福
我探究未知事物是一种幸福,
父亲追求事业成就是一种幸福,
家人常相伴共享安闲更是别样的幸福。
(学生书写3分钟,指名交流,教师点评。)
板书:
材料的多层次立意
独立个体的角度(能力――品质――感悟)
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就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反向思维、逆向立意,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所谓“逆向立意”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一般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巧换角度,一事多解。有些事物、事理,从一个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有另一种道理及教育意义。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譬如“艺高人胆大”道理不言自明,而“胆大人艺高”更有道理,因为胆大的艺人会勇敢地向高难动作挑战,不断创造出新招。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将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机制,创出新境界。又如写“谈成功与失败”,以“失败是成功之母”立意,写不怕失败去不断追求探索,唱起失败的劲歌,义无反顾,奋然前行,去夺取成功的作文无可非议;而如果以“失败之后未必就是成功”立意,写失败之后假如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不思进取,那么失败之后仍然是失败,成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这样就显得更有新意,更能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其二,暗加“不”字,反义思考。这里的“义”是指作文题的某些意思。有些作文题仅依字面上的意思作文难免平庸,而如果在关键字前暗加“不”字来立意却能大放异彩。譬如写“知足常乐”,就可从“不知足”三字立意,着重阐述只有不知足才能学业进步,事业有成,理想追求才能坚持不懈的道理,这样文章当然会显得新颖深刻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