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2021-08-13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国建筑 项目管理表格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美丽乡村 交底名称 挡土墙工程 工程量 负责人 表格编号 CSCEC-PM-0803 项目名称及编码 楼栋号 分包单位 第 1 页 共8页 交底内容 一、材料与施工机具准备: 材料:水泥、砂、砂卵石、土工布、混凝土、模板、石笋、粘土、砂砾、砌片石、反滤包、沥青麻絮等。 施工机具:挖掘机、铲车、打夯机、炮机、发电机、切缝机等 二、作业条件: 1、所有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熟读图纸及相关技术交底。 2、所需机械设备状况良好,满足作业要求,并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3、安全质量措施健全,有明显的安全指示牌。 4、挡土墙施工前,需确认施工范围内给排水工程已施工完毕。 三、施工内容: 第一部分:路堑挡土墙 1、结构形式:本工程道路路堑挡土墙施工涉及较多结构模式: 2、测量放线:应将图纸上的路堑挡土墙部分在现场进行放样,若出现需局部微调的情况应及时上报项目部与设计监理协调解决。 3、基坑开挖: 1)、边坡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挖基础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改缓或改陡,以免影响墙体稳定。 2)、基坑分段开挖,每段长度为10~20米,并间隔若干段开挖下一段基坑。挡土墙为倾斜基础,应准确挖、凿,不得修补。 3)、尽量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避免超挖或欠挖。个别地段可采取必要的支挡、防护措施防止滑坡。墙背开挖临时边坡较高地段或土层及岩体及碎石破碎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施工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若施工现场开挖后发现有不符合路基压实等要求之处,应立即会同项目部、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协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基坑开挖完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验收,主要控制项目有地基承载力、基底高程、平面位置和平面尺寸。检查合格后报验、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立模 1)基础侧模采用木模、钢管和木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50cm。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打磨、并刷脱模剂。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5、墙体的浇筑 1)、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模、及时浇注墙体,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 2)墙底用C20片石混凝土做成1:m坡度的斜面,基础与墙身连接部位设置石笋,增强基础与墙身的粘结。 3)、墙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0.05m的PVC管、坡度不小于3% 的泄水孔。 4)、墙背岩土地段,墙背通长设砂夹卵石反滤层,反滤层厚度一般为0.3m;最低排泄水孔下部0.3m高范围内,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在反滤层的最下面用粘土将反滤层封死,以免渗水浸泡路堤和挡墙基础。 5)、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结合墙高及地层变化设置宽0.02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小于0.15m。 6)、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采用70棒)捣实。浇筑时应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度(系指捣实后的厚度)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振捣棒距离模板的距离为25~30cm,振捣棒棒距为40~50cm,振捣时梅花状布置振捣棒的插棒位置,振捣棒应快插慢拔,并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现象。 (2)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和预埋部件。 (3)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发亮为度。 7)、片石可采用机械投放、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每次平铺一层。 8)、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间断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 9)、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析水时,需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可采取酌量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等办法进行处理。已析出的浮水(清水)应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及时排除,但不得将水引向模板边缘或从模板缝隙中放出。 10)、混凝土浇注时,设置看模人员,发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等现场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加固抢修。 11)、对于危险地段或已出现滑坡的地段,浇筑片石混凝土挡墙时应在上方安排看守人员密切注视边坡,防止人员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 12)、混凝土施工时,技术人员要按照100m3混凝土制做一组标养抗压试块、两组同条件试块,每增加100 m3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 m3也应增做一组试块的规定制作试件。试模内表面应加以处理,除锈并涂刷脱模剂等,同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 13)、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注意预埋接茬石头,片石材料要求无裂纹、无风化、夹层、水秀、污渍,且未被烧过,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或砼的强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填放石块处结构最小尺寸1/4,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片石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片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不小于15cm。片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宜小于25cm。片石一半插入砼中,一半外露,以便与上层砼连接。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的砼。埋设外入与埋入均不得小于15cm。 14)、当浇注完毕后,挡墙表面要保证光滑、无通病,注意截面变化时的顺接,保证靠近路基侧线形通顺。 6、拆模 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严禁在未达到强度后拆模,拆模时不能同时拆除外模支撑,要分段拆除,同时分段回填墙背。 7、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覆盖塑料布、草帘等。 2)、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大约2至3小时一次。 8、基础基坑及墙背回填 1)、基坑回填采用原样土分层夯填密实,墙背回填采用砂砾石分层夯实回填,回填过程中要注意粘土回填的位置(见图)。 2)、基础表面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轮廓清楚、大面平整。 9、验收标准: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表 挡土墙板安装允许偏差 第二部分:路堤挡土墙 1、测量放样 路基设计边线、脚墙基础的开挖边线和宽度,以及确定脚墙顶面的标高线;桩位固定后,在施工场地的适合位置布置控制桩及护桩。 由于护坡与脚墙基础相连,脚墙基础的位置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护坡的整体线性和外观效果,故测量放样时,务必做到精准无误。另对地形变化处放样点适当加密,确保脚墙连续、圆顺。 2、脚墙基础开挖 根据测量放样后的基坑宽度,洒出石灰线,采用小挖机开挖,并预留足够施工作业的活动空间,按设计值底部预留20cm,靠路基一侧预留10cm由人工修整,接近设计标高时恢复轴线进行检查,对有偏差的及时修整,达到设计标高时清除基坑内虚土;机械开挖土方除了预留基坑原土回填方量外,其余直接装车,由自卸车运至附近弃土场。 3、C20片石混凝土脚墙施工 (1)脚墙外侧立钢模,线型要求平顺,基础顶面标高和平面位置应视具体地形进行优化:为保证脚墙线形顺直、美观,可适当调整脚墙横向位置,但原则上脚墙顶应基本与原地面持平,为确保线形美观,调整脚墙横向位置时,应以调整后脚墙比原地面不得高于10cm、高出地面部分的长度不得超过15m为原则。 (2)脚墙内侧采用土模时,应保证基槽土模的坡面平顺,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以此有效保证脚墙截面尺寸与坡度;施工脚墙顶与护坡连接处的倒角须支立钢模板,以保证倒角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坡面铺砌有良好的着力点。 (3)片石混凝土施工 ①片石混凝土施工按照隐蔽工程要求执行,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施工前,片石应冲洗干净,要求先放混凝土再人工放入片石、保证浆体充分包裹住片石;片石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最小分布间距不小于100mm,最大不超过结构的1/4,掺量不大于总体积的20%。;片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得小于15cm。 ②为确保施工质量,片石混凝土应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分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宜超过40cm,要求片石与混凝土交替入模,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以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为准。两个伸缩缝之间的混凝土分层连续浇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沉降缝。 ③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米。脚墙片石混凝土施工完后,顶面及时收光,不允许外露片石。 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12h内应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安排专人开始定时洒水养生;优先选用透水土工土或草帘等覆盖材料,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脚墙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⑤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伸缩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且铅垂坡面,不得倾斜、扭曲;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必须≥110cm,且保证原地面横坡(D)不被挖掉。 4、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施工 (1)施工要求: ①浆砌片石施工采用挤浆法水平分层、分段进行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每隔1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0.02米,缝内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筋。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最少8cm,严禁产生纵、横、斜向通缝,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得有空洞存在。 ②各砌层应先砌外侧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体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应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应满塞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③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厚度均匀。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应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应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④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孔隙不得大于7cm。地面线以上交错排列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向外成不小于5%的排水横坡,最底一排泄水孔须高出地面30cm,孔距为3m,上下排交错设置,上下排间距3m,泄水孔径5cm,并在里端用土工布填塞,详见反滤包大样图,沿线路纵向间隔2-3m设置。每砌筑120cm高度以内应找平一次。 ⑤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互相交错的衔接在一起,因此,除最下一层石块应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齿交错,搭接紧密即可。同时在砌下层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砌筑过程中还要将石料的砌缝留开,保证2cm的深度,以利于勾缝。 ⑥勾缝。采用凹缝形式,缝宽1.5~2.0cm,缝深1.0~1.5cm,勾缝前先用水冲洗干净,将砂浆嵌入缝中,与石料牢固结合;再用不低于同强度级别的水泥砂浆(宜选用细砂拌制,掺入粉煤灰)抹平划槽,缝两侧抹带宽1cm,厚0.5cm的砂浆凸带。勾缝需注意:勾自然缝,缝的线性为折线,杜绝勾假缝,勾缝以后需用钢刷配合干净水将浆砌片石表面清洗干净整洁,不得用砂浆抹面及修饰表面。 ⑦养护。砌体砌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小于7d。 ⑧原材料质量要求 A、砌筑用的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一般宜拌好的砂浆3h内用完,气温超过30℃时,2h内应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B、砌筑用砂浆必须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件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制作。 C、通过开展工艺性试验,浆砌片石所用砂浆宜在路基沿线每1.5至2公里设置一处砂浆搅拌场,采用小型运输机械集中供应。 5、、质量验收标准 表1-浆砌片石防护各部位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平面位置 基底高程 坡顶高程 允许偏差 ±50mm ±50mm -20/0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每段护坡每50m长抽样检验4点 每段护坡每50m长抽样检验3点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 经纬仪测 水准仪测 水准仪测 4 5 6 7 8 坡率 护肩、镶边及基础厚度、宽度 砌石层厚度 垫层及反滤层厚度 表面平整度 ±0.5%设计值 ≥设计值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吊垂线 尺量 查施工记录 尺量 尺量 2.5m长直尺量测 ≥设计值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6处 (上、中、下部各2处) ≤30mm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表2-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 序号 1 2 3 4 四、施工安全与环保 1、全体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及相关防护设备,持岗上岗。 2、作业场地设好各种安全警示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每段管道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杂物和垃圾,不得污染当地环境。 4、道路开挖后至回填前需设置临边防护,并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5、道路开挖后的弃土应集中堆放至合理位置。 项目 表面砌缝宽度 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 两层间竖向错缝 三块石料相接处的空隙 浆砌片石(mm) ≤40 ≤1200 ≥80 ≤70 五、施工质量验收 1、C20片石混凝土、石料、砂卵石、填粘土、PVC管等材料进场后需验收后方可使用。 2、地基承载力检验。 会签栏 时间 编制 时间 时间 审核 时间 时间 签发 时间 质量 安全 环保 注:交底卡由现场管理工程师负责拟定,与施工计划安排相配套,交底卡中的安全、质量要求应分别经项目部质量、安全负责人会签,项目部生产经理对技术交底进行审核,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签发。
被交底人: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MLXC-JSJD-004 编 号 工程名称 MLXC-JSJD-004 2017-11-8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页 数 共8页,第 1 页 施工单位 交底摘要 交底内容 一、材料与施工机具准备: 材料:水泥、砂、砂卵石、土工布、混凝土、模板、石笋、粘土、砂砾、砌片石、反滤包、沥青麻絮等。 施工机具:挖掘机、铲车、打夯机、炮机、发电机、切缝机等 二、作业条件: 1、所有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熟读图纸及相关技术交底。 2、所需机械设备状况良好,满足作业要求,并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3、安全质量措施健全,有明显的安全指示牌。 4、挡土墙施工前,需确认施工范围内给排水工程已施工完毕。 三、施工内容: 第一部分:路堑挡土墙 1、结构形式:本工程道路路堑挡土墙施工涉及较多结构模式: 2、测量放线:应将图纸上的路堑挡土墙部分在现场进行放样,若出现需局部微调的情况应及时上报项目部与设计监理协调解决。 3、基坑开挖: 1)、边坡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挖基础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改缓或改陡,以免影响墙体稳定。 2)、基坑分段开挖,每段长度为10~20米,并间隔若干段开挖下一段基坑。挡土墙为倾斜基础,应准确挖、凿,不得修补。 3)、尽量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避免超挖或欠挖。个别地段可采取必要的支挡、防护措施防止滑坡。墙背开挖临时边坡较高地段或土层及岩体及碎石破碎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施工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若施工现场开挖后发现有不符合路基压实等要求之处,应立即会同项目部、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协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基坑开挖完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验收,主要控制项目有地基承载力、基底高程、平面位置和平面尺寸。检查合格后报验、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立模 1)基础侧模采用木模、钢管和木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50cm。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打磨、并刷脱模剂。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5、墙体的浇筑 1)、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模、及时浇注墙体,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 2)墙底用C20片石混凝土做成1:m坡度的斜面,基础与墙身连接部位设置石笋,增强基础与墙身的粘结。 3)、墙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0.05m的PVC管、坡度不小于3% 的泄水孔。 4)、墙背岩土地段,墙背通长设砂夹卵石反滤层,反滤层厚度一般为0.3m;最低排泄水孔下部0.3m高范围内,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在反滤层的最下面用粘土将反滤层封死,以免渗水浸泡路堤和挡墙基础。 5)、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结合墙高及地层变化设置宽0.02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小于0.15m。 6)、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采用70棒)捣实。浇筑时应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度(系指捣实后的厚度)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振捣棒距离模板的距离为25~30cm,振捣棒棒距为40~50cm,振捣时梅花状布置振捣棒的插棒位置,振捣棒应快插慢拔,并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现象。 (2)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和预埋部件。 (3)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发亮为度。 7)、片石可采用机械投放、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每次平铺一层。 8)、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间断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 9)、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析水时,需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可采取酌量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等办法进行处理。已析出的浮水(清水)应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及时排除,但不得将水引向模板边缘或从模板缝隙中放出。 10)、混凝土浇注时,设置看模人员,发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等现场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加固抢修。 11)、对于危险地段或已出现滑坡的地段,浇筑片石混凝土挡墙时应在上方安排看守人员密切注视边坡,防止人员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 12)、混凝土施工时,技术人员要按照100m3混凝土制做一组标养抗压试块、两组同条件试块,每增加100 m3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 m3也应增做一组试块的规定制作试件。试模内表面应加以处理,除锈并涂刷脱模剂等,同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 13)、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注意预埋接茬石头,片石材料要求无裂纹、无风化、夹层、水秀、污渍,且未被烧过,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或砼的强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填放石块处结构最小尺寸1/4,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片石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片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不小于15cm。片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宜小于25cm。片石一半插入砼中,一半外露,以便与上层砼连接。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的砼。埋设外入与埋入均不得小于15cm。 14)、当浇注完毕后,挡墙表面要保证光滑、无通病,注意截面变化时的顺接,保证靠近路基侧线形通顺。 6、拆模 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严禁在未达到强度后拆模,拆模时不能同时拆除外模支撑,要分段拆除,同时分段回填墙背。 7、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覆盖塑料布、草帘等。 2)、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大约2至3小时一次。 8、基础基坑及墙背回填 1)、基坑回填采用原样土分层夯填密实,墙背回填采用砂砾石分层夯实回填,回填过程中要注意粘土回填的位置(见图)。 2)、基础表面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轮廓清楚、大面平整。 9、验收标准: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表 挡土墙板安装允许偏差 第三部分:路堤挡土墙 1、测量放样 路基设计边线、脚墙基础的开挖边线和宽度,以及确定脚墙顶面的标高线;桩位固定后,在施工场地的适合位置布置控制桩及护桩。 由于护坡与脚墙基础相连,脚墙基础的位置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护坡的整体线性和外观效果,故测量放样时,务必做到精准无误。另对地形变化处放样点适当加密,确保脚墙连续、圆顺。 2、脚墙基础开挖 根据测量放样后的基坑宽度,洒出石灰线,采用小挖机开挖,并预留足够施工作业的活动空间,按设计值底部预留20cm,靠路基一侧预留10cm由人工修整,接近设计标高时恢复轴线进行检查,对有偏差的及时修整,达到设计标高时清除基坑内虚土;机械开挖土方除了预留基坑原土回填方量外,其余直接装车,由自卸车运至附近弃土场。 3、C20片石混凝土脚墙施工 (1)脚墙外侧立钢模,线型要求平顺,基础顶面标高和平面位置应视具体地形进行优化:为保证脚墙线形顺直、美观,可适当调整脚墙横向位置,但原则上脚墙顶应基本与原地面持平,为确保线形美观,调整脚墙横向位置时,应以调整后脚墙比原地面不得高于10cm、高出地面部分的长度不得超过15m为原则。 (2)脚墙内侧采用土模时,应保证基槽土模的坡面平顺,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以此有效保证脚墙截面尺寸与坡度;施工脚墙顶与护坡连接处的倒角须支立钢模板,以保证倒角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坡面铺砌有良好的着力点。 (3)片石混凝土施工 ①片石混凝土施工按照隐蔽工程要求执行,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施工前,片石应冲洗干净,要求先放混凝土再人工放入片石、保证浆体充分包裹住片石;片石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最小分布间距不小于100mm,最大不超过结构的1/4,掺量不大于总体积的20%。;片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得小于15cm。 ②为确保施工质量,片石混凝土应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分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宜超过40cm,要求片石与混凝土交替入模,同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以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为准。两个伸缩缝之间的混凝土分层连续浇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沉降缝。 ③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米。脚墙片石混凝土施工完后,顶面及时收光,不允许外露片石。 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12h内应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安排专人开始定时洒水养生;优先选用透水土工土或草帘等覆盖材料,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脚墙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⑤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伸缩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且铅垂坡面,不得倾斜、扭曲;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必须≥110cm,且保证原地面横坡(D)不被挖掉。 4、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施工 (1)施工要求: ①浆砌片石施工采用挤浆法水平分层、分段进行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每隔1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0.02米,缝内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筋。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最少8cm,严禁产生纵、横、斜向通缝,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得有空洞存在。 ②各砌层应先砌外侧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体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应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应满塞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③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厚度均匀。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应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应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④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孔隙不得大于7cm。地面线以上交错排列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向外成不小于5%的排水横坡,最底一排泄水孔须高出地面30cm,孔距为3m,上下排交错设置,上下排间距3m,泄水孔径5cm,并在里端用土工布填塞,详见反滤包大样图,沿线路纵向间隔2-3m设置。每砌筑120cm高度以内应找平一次。 ⑤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互相交错的衔接在一起,因此,除最下一层石块应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齿交错,搭接紧密即可。同时在砌下层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砌筑过程中还要将石料的砌缝留开,保证2cm的深度,以利于勾缝。 ⑥勾缝。采用凹缝形式,缝宽1.5~2.0cm,缝深1.0~1.5cm,勾缝前先用水冲洗干净,将砂浆嵌入缝中,与石料牢固结合;再用不低于同强度级别的水泥砂浆(宜选用细砂拌制,掺入粉煤灰)抹平划槽,缝两侧抹带宽1cm,厚0.5cm的砂浆凸带。勾缝需注意:勾自然缝,缝的线性为折线,杜绝勾假缝,勾缝以后需用钢刷配合干净水将浆砌片石表面清洗干净整洁,不得用砂浆抹面及修饰表面。 ⑦养护。砌体砌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小于7d。 ⑧原材料质量要求 A、砌筑用的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一般宜拌好的砂浆3h内用完,气温超过30℃时,2h内应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B、砌筑用砂浆必须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件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制作。 C、通过开展工艺性试验,浆砌片石所用砂浆宜在路基沿线每1.5至2公里设置一处砂浆搅拌场,采用小型运输机械集中供应。 5、、质量验收标准 表1-浆砌片石防护各部位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 平面位置 基底高程 坡顶高程 坡率 允许偏差 ±50mm ±50mm -20/0mm ±0.5%设计值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每段护坡每50m长抽样检验4点 每段护坡每50m长抽样检验3点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 经纬仪测 水准仪测 水准仪测 吊垂线 5 6 7 8 护肩、镶边及基础厚度、宽度 砌石层厚度 垫层及反滤层厚度 表面平整度 ≥设计值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尺量 查施工记录 尺量 尺量 2.5m长直尺量测 ≥设计值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6处 (上、中、下部各2处) ≤30mm 每段护坡每50长m抽样检验3点 表2-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 序号 1 2 3 4 四、施工安全与环保 1、全体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及相关防护设备,持岗上岗。 2、作业场地设好各种安全警示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每段管道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杂物和垃圾,不得污染当地环境。 4、道路开挖后至回填前需设置临边防护,并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5、道路开挖后的弃土应集中堆放至合理位置。 项目 表面砌缝宽度 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 两层间竖向错缝 三块石料相接处的空隙 浆砌片石(mm) ≤40 ≤1200 ≥80 ≤70 五、施工质量验收 1、C20片石混凝土、石料、砂卵石、填粘土、PVC管等材料进场后需验收后方可使用。 2、地基承载力检验。 签 字 栏 接受交底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