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节奏对于音乐学习和创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岁月有节奏地流失,人有节奏地生活,大自然有节奏地变化。音乐正是通过节奏和旋律在丰富我们多彩的生活,音乐课堂里,为孩子推开节奏世界的大门,尽情享受节奏带来的愉悦。
一、在学习中体验节奏
每个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差异。听音乐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脚打拍子;欣赏课时,学生听到欢快的曲子就会欢笑、兴奋,不由自主动起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点,使它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
在学习曲谱的时候,提倡先从节奏入手,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有利于提高读谱的效果和减低读谱的难度。如歌曲《剪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可先用读歌词:“河 那边│草原 呈现│白 色一│片 0│……”在有规律的读完歌词后加入附点作对比:“河 那.边│草原 呈现│白 色.一│片0│……”在念歌词时,教师要在附点处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音乐课堂的节奏训练要做到不急,不忘从课堂各个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确切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在多声部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加入打击乐器区分声部间不同的节奏。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打击乐器,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准备碰铃、沙锤、双响筒等小乐器来代替用手拍节奏,也可以让
学生自制简易的小乐器带入课堂。用乐器进行合奏训练时,学生会很有成就感,课堂的气氛更加浓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表现节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在音乐节奏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我们教师可以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趣味的游戏形式,使学生能时时保持对学习的积极状态。
在高年级段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音乐游戏。如学习十六分音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拍电报”来进行节奏变换的学习:老师准备各种不同拍电报声的音效让学生来听,再请几个学生来参与“拍电报”嘴巴模拟声音,手上作动作,接收“电报”的同学参与模仿。在学生模仿和聆听的过程中老师写出十六分节奏的基本节奏型: ××××再让学生找出变换节奏型××× ××× ×××
来训练……这样的有效参与,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十六分音符的节本节奏,同时也了解了“前十六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区别以及切分节奏的规律。
当然,在节奏教学中还可以有“节奏填空”、“节奏接龙”“走走跑跑”等趣味游戏,这些就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设计了。在课前多花点时间去准备,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把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时刻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地体验。
三、从生活中发现节奏
音乐新课标中提到“探索音响和探索音乐”。探索音响是属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的教学活动。例如,聆听或者用乐器来模仿风声、雷电声、动物奔跑的声音、或者厨房的烹调声等等。在探索音响的活动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和生活中来寻找节奏,因为音乐来源于生活,而节奏也产生于生活之中。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在《动物说话》一课中,我告诉学生,生活中我们听到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听完后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的节奏:如知了:“知.了 知.了 猫:喵 ― 喵 ―鸭:嘎 嘎 嘎 嘎牛:哞 ―――母鸡:咯咯咯咯 答 咯咯咯咯 答……”。接着顺势把动物的叫声变成节奏来训练和教学, 模仿大小不同、形象不同的小动物的声音,从中感知强弱节奏的变化。
音乐的节奏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把节奏学习过程变成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实践证明,启发学生从生活中、自然界中、熟悉的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结合着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缩短学音乐和用音乐的距离,使枯燥的技能训练变得轻松、有趣。
四、在参与中创编节奏
在理解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可试着以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创编节奏,如:“欢乐的雨滴”、“闪烁的小星”、“稳健的步伐”等等。能进行有意义的创编,是音乐创作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出示不同的节奏给学生提供创作
素材,如:“××”、“×××”、“×.×”、“×―”……,让学生自由组合,来为歌谣配上不同的节奏型。
在节奏教学中,不能把有生命的节奏变为枯燥的传授与机械的练习,只有把趣味性融进音乐教育中,勤动手、多动脑,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各感官并迅速地作出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静.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析[J].音乐时空, 2015(3):183-183.
[2]李莉.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5).
[3]栾天.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14(6):43-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