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同质与异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艺术馆建筑与环境设计

2022-03-25 来源:尚车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质与异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艺术馆建筑与环境设计

作者:郭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艺术馆建筑与环境设计为例,从同质与异质的视角出发,从校园整体环境出发,对建筑与环境的功能进行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在保持原有建筑基地环境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创意设计,掌握建筑与环境的调研分析方法,统筹兼顾校园整体环境要求,重点塑造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人文艺术氛围,创造人性化的、现代的、艺术氛围强烈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人文艺术氛围;环境设计;校园博物馆;艺术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168-01

当今,大学校园建设处于飞速发展中。在长沙理工大学新校区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考察中去到的苏州大学新校区以及大学期间所去过的多所大学新校园,逐渐发现,新校园的人文气息越来越少,校园文化氛围缺失,人文艺术氛围缺失等问题慢慢浮现出来。校园内的博物馆、艺术馆、校史馆等陆续建设起来,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博物馆对于校园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给师生和来访者一个受教育、参观的地方,以及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随着各大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立高校博物馆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建立高校博物馆是传承、展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很好的诠释校园文化,同时能够对校园环境的建设做贡献,丰富校园空间气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塑造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人文艺术氛围为出发点,通过对长沙理工大学新校区云塘校区现状分析,需要创造一个集师生艺术品展览、艺术品交易、文艺座谈会、多媒体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师生休憩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艺术馆建筑,提升校园人文艺术氛围。

一、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校园环境与建筑现状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整体布局为棋盘状,规矩而整洁,以一条总轴对称分布,被叫做“工厂”。校园内的建筑单看,个个都是空间层次多变,造型各不一的优秀建筑,整体来说,建筑造型以及空间的丰富多变都被大的校园环境所掩埋,反之出现的是一个个方盒子,建筑用色方面只有砖红色和白色两色,用色单一。总的来说,校园内建筑形式和用色稍显单调。学校为了凸显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记忆,在新校园内设计了一条文化轴,从南到北,有南大门、学校地标、云影湖、年轮广场、T台广场以及九云方鼎等多个文化景点,以点到线,以线到面,从而带动整个云塘校区的校园文化得以提升。然而,这些文化景点并没有达到原有设定的效果,师生的人文情怀并没有得以寄托。学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给人感受更多的是理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鲜有人文气息、艺术氛围。师生在课后没有一个可以交流休憩的地方,没有可以产生“故事”与“记忆”的地方,没有精神可以寄托的地方。 二、基地现状分析

拟建场地位于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云影湖东南角,有山体垂直高度约9米,面积约合3200平方米。在设计之前,对场地进行了swot分析,其中它的优势在于云影湖周边景色优美,来往师生众多,全校师生都愿意在此停留驻足,而它的劣势在于来往师生没有可以驻足停靠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的自然资源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同时,它存在的机会在于地理环境的优势以及学校近年来对于校园文化的关注,校方开始通过艺术来加深学校的文化底蕴。当然还存在着艺术文化如何与严谨的理工科相交融的威胁。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应该在设计前期加以考虑分析,为之后的设计做铺垫。

三、长沙理工大学艺术馆建筑与环境设计分析

通过对场地环境分析,从同质与异质的视角出发,一方面优化校园的生态环境,满足师生需求,从校园的大环境出发来设计,另一方面运用新的建筑形式,注入高校博物馆全新的功能,打造不同于“方盒子”红白两色为主调的单调建筑形式和用色。充分解读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文化内涵,满足现有师生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力求功能的多样化,形式的异质化,汲取犹他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采用露天展台以及康奈尔大学赫伯特约翰森博物馆室内观景台的形式让校园的美景达到其功能最大化,创造出人性化、现代、艺术氛围强烈的建筑环境。 四、设计方案设想

从同质与异质的角度上看,校园内的建筑以方盒子居多,故不能采用方盒子造型,只能在方盒子的基础上做圆弧的处理,使整个建筑没有那么有棱有角,在墙体上使用纹理做修饰,从前广场到室内楼梯边应用木质的格栅,使整个建筑体块有“呼吸”,在建筑的用材方面更加多样化,使用木材、石材、白色涂层以及玻璃,整个建筑没有那么单调,地砖采用透水砖材料,在室外景观方面,前广场设置亲水平台,草坪造型运用流线型,汲取自然元素,后广场延续了前广场的流线型草坪,前后呼应的同时,还设立了花坛、座椅等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小品装置。室内的功能方面集师生艺术品展览、艺术品交易、文艺座谈会、多媒体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师生休憩学术交流为一体,使整个建筑与环境的设计使它与学校融合而又有差异性,最终满足师生的需求,提升校园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于丁.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J].山西建筑,2009(02).

[2]欧阳国辉,王轶.建筑阅读:矶崎新的中央美院美术馆 [J].中外建筑,2012(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