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使用范围 酱菜、调味酱汁、糕点、冰淇淋、饮料等 蜜饯 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 最大使用量(g/kg) 0.65 1.0 8.0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 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答案】不是 超标,判断依据是: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
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 分别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先熔化的是蔗糖(或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是蔗糖)。或取一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则原固体是蔗糖,另一种固体为甜蜜素。 B和C 选择A,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以及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说明。选择B从安全用量及副作用等方面说明。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知,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蔗糖的熔点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1)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分别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先熔化的是蔗糖(或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是蔗糖)。或取一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若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的,则原固体是蔗糖,另一种固体为甜蜜素。(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选择A,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以及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说明。选择B从安全用量及副作用等方面说明。 点睛:本题是一道能力考查题,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答下列问题:
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
(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
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 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不粘锅做饭炒菜不粘锅底,是因为锅的表面涂了不粘涂层——特氟龙,为使其牢牢固定在厨具的表面,还会添加一种加工助剂全氟辛酸铵(C8H4F15NO2),实验室数据表明这种物质属于2B类致癌物质,因此在使用不粘锅时,国家提出了两个限制:
一是使用温度要控制在260℃以下。这是因为特氟龙在温度超过260℃时,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超过350℃时,则会发生分解,向空气中释放出有毒气体。
二是不能烹制酸性食品,以免破坏涂层,危害健康。用4%乙酸模拟酸性食品,测试不同品牌不粘炒锅涂层出现破损前后“食品接触用涂层总迁移量”(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10 mg/dm2)。记录数据如下表: 品牌 涂层完好 涂层破损 A 56.3 321.1 B 9.5 46.1 C 3.5 21.8 D —— 33.7 E —— 27.3 F —— 26.9 注:“—”表示未检出(<3 mg/dm2);实验时间和温度为:2 h,100 ℃ 营养学家建议“要定期更换不粘锅,对于高温烹饪,最好使用铸铁锅”,这样不仅能享受美味,还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全氟辛酸铵由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长期使用铸铁锅烹饪可以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不粘锅时要避免高温干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模拟测试涂层破损的实验中,除控制不粘锅的种类外,控制的条件还有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不粘锅不适合用来高温烹饪食品
B 不粘锅的原理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不粘涂层 C 从安全角度看,生产不粘锅应减少使用全氟辛酸铵 D 不粘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
【答案】5 缺铁性贫血 在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食
品种类、时间和温度 ABCD 【解析】 【分析】
利用科普短文介绍了不粘锅的结构及其使用过程对人体的危害。要利用短文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
(1)从全氟辛酸铵的化学式C8H4F15NO2可知它是由5种元素组成。 (2)长期使用铸铁锅烹饪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还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3)使用不粘锅时要避免高温干烧的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4)在模拟测试涂层破损的实验中,除控制不粘锅的种类外,控制的条件还有食品种类、时间和温度。 (5)
A、不粘锅高温条件下不粘锅涂层的物质会发生分解,所以不适合用来高温烹饪食品,符合题意;
B、不粘锅的原理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不粘涂层—特氟龙,符合题意;
C、从安全角度看,生产不粘锅应减少使用全氟辛酸铵,因为它属于2B类致癌物质,符合题意;
D、不粘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因为使用铁铲翻炒或金属球大力擦洗会破坏不粘涂层,符合题意。故选ABCD。
4.某市计划用5年时间布局建设30处生态林场,实现城市森林环抱、沿海碧水绿树的目标。为保证新植树木的成活率,树上还挂了吊瓶袋(如图)。某课外活动小组想对吊瓶袋内液体成分进行探究,查看吊瓶袋的说明很简单,没有具体的成分,但他们判断肯定是一种植物营养液,并上网查得下列两份资料: (资料一)某植物营养母液配方(部分成分) 大量物质:硝酸钾30;磷酸铵20;…… 少量物质:…… 自来水:100
:6.2
常温密闭可较长期存放 (资料二)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硝酸钾 磷酸铵 0 13.3 23.6 20 31.6 38.8 50 85.5 50.2 (提出问题)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想)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钾、磷酸铵等。
(实验与结论)步骤1:小明同学取适量营养液放入试管中,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
有晶体析出,说明营养液中含有______。
步骤2:小红取少量营养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味的气体放出,说明营养液中含有______。 (1)从主要成分看,该营养液属于______。 A.复合肥料 B.混合物 C.微碱性的溶液
(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在实验室中配制100营养母液,那么他们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
(3)上述营养母液为什么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______。 【答案】硝酸钾 磷酸铵 【解析】 【分析】
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有晶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减小的多;滴加浓
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有氨气生成,再进行分析;
(1)根据营养液的成分考虑属于什么肥料,是否是混合物; (2)根据配制溶液所用的仪器考虑;
(3)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说明相互之间不反应。 【详解】 [实验与结论]
步骤1: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有晶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减小的多,通过图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的比较多,所以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 步骤2:滴加浓磷酸铵;
(1)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所以为复合肥,由于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钾、磷酸铵、水,所以属于混合物,故选:AB;
(2)配制溶液要用烧杯进行配制,用量筒来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故填:烧杯、量筒、玻璃棒;
(3)由于硝酸钾与磷酸铵相互交换成分后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二者不反应,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故填:所含溶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互相不发生反应。 【点睛】
本题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我们要熟悉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有氨气生成,氢氧根
离子与铵根离子结合能产生氨气,所以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所以含有磷酸铵,故填:
烧杯、量筒、玻璃棒(答出其中任意两种即可) 所含溶
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互相不发生反应(合理答案均可)
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
5.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2017表示为CH4·
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
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 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
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 【解析】 【分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一定条件 2CO+2H2
CH4+2O21632g点燃CO2+2H2O44x
1644= 32gxx=88g
故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88g二氧化碳。
(2)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燃料,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过多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故选B。
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16:18n=1:9,(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所以n=8。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根据元素守恒推测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H4+CO2 【点睛】
一定条件 2CO+2H2。
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图1.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2所示。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巧克力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答1种即可)。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_____。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答案】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或无机盐) 化学 奶油 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 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表可知,巧克力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等;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
(5)A、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故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符合题意;
B、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由此可知,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可可脂的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故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符合题意。 故选ABC。
7.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金属是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能够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中合金的应用较为广泛。
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的冶炼。冶炼金属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利用一氧化碳或碳等还原剂将金属从其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铁铜等;对于活泼金属,则要采用电解的方法进行冶炼,例如镁、铝等。
金属钛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钛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时能与O2、N2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钛的硬度与钢铁差不多,而它的重量几乎只有同体积钢铁的一半。钛和钛合金无毒且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在医疗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大规模生产金属钛的方法是:先将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和炭粉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 制得TiCI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然后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Mg在高温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2)写出金属钛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钛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赤铁矿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的镁粉和锌粉加入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为蓝色时,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情况。 【答案】单质 银白色(或硬度与钢铁差不多或密度小) 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3COFe2O3高温2Fe3CO2 硝酸铜、硝酸镁、硝酸锌 2(或两)
【解析】 【详解】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结合材料“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可知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可知钛呈银白色、硬度与钢铁差不多、密度小,以上均属于钛的物理性质;
(3)由材料可知,钛可抵抗强酸甚至王水腐蚀的原因是: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来冶炼铁,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5)结合相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当镁消耗完后,锌才可参与反应。据此分析,若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有剩余,则镁、锌均全部消耗,则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镁、硝酸锌以及反应剩余的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根据题干信息“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前金属锌,可能含有金属镁,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全部反应完,进而可知滤渣成分为银、铜、锌或银、铜、锌、镁2种情况。 【点睛】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建筑材料 家具 办公用品 烹饪 室内微生物 污染物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O3、电磁辐射等 CO、NO2、SO3、PM10等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
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甲醛易挥发
b 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______。
【答案】有机物 烹饪 abc 光、TiO2 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 【详解】
(1)甲醛(CH2O)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时,煤气没有参加燃烧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易挥发
b 硅藻泥具有净化空气功能,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故选项正确;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 故选:abc;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在光照和TiO2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条件:光照和TiO2。
(5)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9.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离地面约25 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很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SO3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O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答案】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分子构成不同 3O2
放电2O3
O3+3SO2
微热3SO3 禁止使用氟利昂
【解析】 【详解】
(1)O3的物理性质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故答案为: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2)由于O3与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分子构成不同;
(3)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故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为:3O2
放电2O3;
故答案为:3O2
放电2O3;
(4)在微热条件下,O3与SO2化合成SO3,故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3+3SO2
微热3SO3;
故答案为:O3+3SO2
微热3SO3;
(5)由于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所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禁止使用氟利昂;
故答案为:禁止使用氟利昂。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10.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魔棒生烟”的魔术(如图一),当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
为了揭秘这个魔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
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需接触,只要靠近就能产生白烟,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魔棒生烟”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关于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 有一种元素化合价改变 C 有两种元素化合价改变 D 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改变
(3)图二中同时打开开关a和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
(4)如果将图二中的烧瓶A和B放入冰水中,能更_____(选填“快”或“慢”)地观察到白烟的产生。
(5)图二实验相对于图一实验的优点是_____。
【答案】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氯化氢+氨气 氯化铵 A d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慢 无污染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图一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需接触,只要靠近就能产生白烟,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魔棒生烟”涉及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化氢+氨气 氯
化铵,关于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选项正确; B、 有一种元素化合价改变;选项错误; C 、有两种元素化合价改变;选项错误; D 、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A。
(3)图二中同时打开开关a和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d,理由是: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如果将图二中的烧瓶A和B放入冰水中,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减缓,能更慢地观察到白烟的产生。
(5)图二实验相对于图一实验的优点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无污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