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词赏析

2021-02-14 来源:尚车旅游网


赏析:

1、柳永《望海潮》

赏析:上阙铺叙杭州的繁华。前三句是总括:地理形势优越和自古作为都市的繁华历史。紧接下来的九句则分别对前面的概括作具体的描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句具体写杭州人口稠密、市容富丽,这是市内之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具体以杭州城外的钱塘胜景为代表来写的,入云的大树环绕堤坝,江涛怒卷,成为保卫杭州城的天然屏障,这是市外之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句具体写“繁华”,即杭州经济的发达,市民的富裕,这又是市内之景。在上阙中,作者铺叙杭州景,紧紧扣住“繁华”这一主要特色,采取内外交错的笔法绘成了一幅杭州的全景图画。

下阙具体铺叙了最能代表杭州胜景的西湖美景。“重湖叠巘”点明西湖的水和山面积之大,“清嘉”点明其山水的鲜明特色——清秀佳丽。“三秋桂子”照应“叠巘”,写“巘”上的美景――秋天桂花飘香。“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重湖”中的美景――夏天荷花争艳。第四句到第九句进而写画中之人。作者写这些画中人也是抓住各自的特点来写的。第四句到第六句写画中的一般人,即市民阶层的人――“钓叟”、“莲娃”。他们有的在吹箫弄管,有的在采菱,有的在摘莲,有的在垂钓,这样的劳动也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第七句至第九句则是写画中的达官贵人,即上层社会的人。他们置身于这样的图画中,则是尽情的享乐。总的来说,作者写西湖美景是用铺叙手法,在铺叙时写人则采用了对比法,写景则采用了交织法,即官民对比、山水交织、动静相间,绘出了一幅杭州美景的特写图画。

据说,柳永写这首词是为了送给当时驻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所以最后就对所赠者留下简短的颂祝之词。“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祝愿他“异日”能升迁“凤池”,西湖带不走,也要将西湖的美景画成一幅图画,带到凤池去,在同僚面前夸赞西湖美景。这两句虽是赞祝之词,但仍紧扣主题,即杭州这样的风景名胜之地,即使是人调离走了,也割舍不下,要将其风景画随身带走。

综上所述,柳永写杭州美景,采用铺叙手法,而在铺叙的过程中又采用了全景与特写结合,动景与静景结合、内景和外景结合,山景和水景结合等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相传金主完颜亮听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后,羡慕杭州的繁华,产生了要侵占南宋的野心。 2、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金兵南侵,北宋灭亡,战乱中,李清照离开中原故里流离南方,接着又失去了情浓意密的伴侣,致使孤身漂零无依。面对这一切,作者多么渴望寻求到昔日那种优裕安定的生活,多么渴望能返回故里与亲友团聚,多么想能和丈夫相依相伴。她想寻找到这一切,但,她的种种愿望全落空了。她正是带着这种失望后的忧伤心理写下这首词的。

词的上片通过描写主人公在“觅寻”中所见的广阔空间中的几种寻常景物,层层渲染了她“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开始三句是提挈全词之纲,开篇写“寻寻觅觅”,作者希望寻找回所失去的一切。“冷冷清清”交代“寻觅”的结果,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却一无所获,周围一片沉静冷寂。接下来具体写作者所处环境和所见之景,以这几种景物来渲染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一是使作者感到“最难将息”的“乍暖还寒”的天气;二是淡酒难敌的“晚来风急”。作者想借酒御寒,借酒消愁,但“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三是使人伤心的“旧时相识”的归雁。这雁是从已沦陷了的中原故里而南飞的,

也是自己年轻时在故乡的旧相识。想到昔日与丈夫鸿雁传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而今日见雁不见书,所以引起无限的伤心。这是悼亡的含蓄写法。

词的下片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寻觅”中所见的自己庭院中的几种景物,表现其寂寞苦愁的心情。主人公在庭院中“寻觅”,首先目睹的是:“憔悴损”、满地堆积的“黄花”。作者目睹“黄花”发出“如今有谁堪摘”的感叹,这正是作者以零落的“黄花”自喻,形象地展示在漂泊流离中所折损的青春容颜与娇柔的身体,也是叹息昔日与丈夫共守的赏花吟诗的恩爱生活一去难返。失去了往日美好的生活,所以更感到眼下孤身流离生活的难熬。即“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作者在感到孤独寂寞难耐时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忧怨。另外,主人公在“寻觅”中所耳闻目睹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白居易在《长恨歌》诗中曾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爱情中的愁怨。温庭筠在词中又以“梧桐雨,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离情的愁苦。李清照在这里写“梧桐更兼细雨”可以说是二者兼而用之,既表露自己耳闻目睹雨打梧桐叶而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景与声,触发的远离故里亲朋的愁苦,也表露出自己失去恩爱的伴侣之后的愁苦。这多种复杂的愁苦之情交加,所以作者感受到“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作者在“寻觅”时,希望“寻觅”到的东西失去了,而不愿“寻觅”到东西纷至沓来。所以,产生的复杂心情是不能用一个“愁”字来概括的。全词结尾处又与开篇照应,以情起,以情结。

此词内容丰富深刻。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晚年在国破家亡,丈夫病逝之后,饱经忧患离乱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无限愁苦凄惨之情。与早期的伤春悲秋、伤离怨别有本质区别。不是生离之短暂,而是死别之永恒;不是暂时之空虚,而是长久之苦痛;不是期望团圆,而是已成永诀。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突出的。

首先,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铺叙的手法,全词以空间变换为序进行铺叙。1—3句是总括全词的感情基调,之后,词人通过描写寻觅中所见的景物从六个方面的铺叙来层层展示和渲染这种感情。“乍寒还暖”的气候;“寒气逼人”的“晚来风急”;“却是旧时相识”的飞雁;“有谁堪摘”的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值得注意的是,词人所铺叙的“秋景”,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以“秋景”烘托“秋情”。所以词人所描写的这些景物都明显地染上了自己独特而又细腻的感情色彩——哀伤愁苦孤寂的感情。作者巧妙地把在寻觅中所见的日常生活和常见的景物进行高度艺术的概括,使客观环境与作者内在的感情融和交织,然后通过对景物的反复铺叙,感情得到层层渲染和烘托。全词的情与景达到完美的统一。全词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感情的渲泄,正是在前面层层铺叙和烘托的基础上得出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其次,这首词在语言上有独特之处:一是运用了大量叠字,如开始的三句和结尾处的“点点滴滴”。开头十四个叠字,含三层意思:内心情感引起的外部动作;环境气氛也是心中感受;由轻转重、由浅入深的内心体验。使声调与情调达到统一,形象、真切、生动地表达词人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细的心理状态。。二是运用大量齿音、舌音字,深沉短促的音调,传达出词人低回抽泣之痛。 3、辛弃疾《水龙吟》

赏析:这首词上片是借景抒情。第一层(1—5句)是借美景写愁怅之情。之所以突出景的“美”与“乐”(天高气爽,江天辽阔,山如“玉簪螺髻” )是因为山水越美,越能触发作者的忧虑。由于这些美丽的山水被金兵所蹂躏,被蹂躏者

和作者自然因此而愁怅。词人运用了移情及物及拟人化的手法。第二层(6—8句)首先直抒愁怅之情,然后进一步从环境上进行渲染,接着以“落日”、“断鸿”的凄凉景烘托出“游子”的愁怅之情,同时使文章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第三层(9—10句)写人,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看”、“拍”)婉曲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悲愤之情。上阙的最后两句是小结——自己的悲愤之情无人理会,这也正是词人愤极的原因。

下片借典言志。过片处紧承上片结尾,直抒“无人会”的“临登意”。第一层(1—5句)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即既不能象晋代张翰那样不问国事,弃官归乡,也不能象三国时的许汜那样求田问舍,苟且偷生。作者对这两个典故的活用表现在:一是前后两个典故在内容上有紧密联系,是说的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实面前是考虑国家利益,还是图谋个人利益;二是作者在这里都是将两个典故反其意而用之。第二层(6—8句)又用一典,词人借此典表明自己的抱负在现实中化为泡影,只能虚度光阴,由此产生了无穷苦闷与忧愤。第三层(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一是表达作者的愤懑心情;二是与上片末照应,进一步说明“登临意”“无人会”。即自己的报国之志不被人理解,自己不为朝廷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4、苏轼《密州出猎》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

词的上片怀古感今,通过缅怀历史人物表明自己倾慕历史英雄,希望建功复国的宏愿壮志。作者所缅怀的历史英雄一是三国时在京口建都,保全东南半壁江山的孙权;二是南朝从京口起兵北伐,一举收复失地的刘裕。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缅怀历史人物,一方面是赞颂他们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为统一祖国所建立的功勋,从而寄托自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怀古则是为了讽今,即将昔日英雄们大显神威的壮举与眼下“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现实联系起来作鲜明对比,暗中讽刺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慨叹自己不能成为昔日那样的抗金北伐的英雄人物。

词的下片怀古讽今,通过追忆历史事件,表白了反对草率北伐、冒进误国的政治主张,流露出对昔日征战生活的向往和当今壮志难酬的怨愤。开始连用两个典故,两个典故之间巧相勾联,构成一个整体,总结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北伐,结果大败而归的历史教训。作者在此用典,也是借古讽今。词人在这里借典总结历史的教训,实质上也是委婉地向韩侂胄提出了忠告,不要贪图个人的功利而草率冒进误国,要吸取历史的教训。紧接着词人以“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等自身经历的历史与眼前所见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现实作鲜明对比,指出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忘记了昔日“烽火扬州路”的轰轰烈烈的抗金历史,完全丧失了恢复中原失地的信心。由此讽喻了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妥协求和行径。词的最后,词人将自己与廉颇作比,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为国立功的迫切心情以及不得挂帅出征的愤怨抑郁之情。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可以说是通篇借古喻今。即通过对历史上出现在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缅怀,表达了词人的战略思想,批判了冒进误国的错误主张,流露出怀才不遇、功业难酬的抑郁心情,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1、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著有词集《欧阳文忠公集》。

2、宋代第一首边塞词为《渔家傲》,作者为范仲淹。 3、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柳永,他著有词集《乐章集》。

4、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5、“苏门四学士”为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6、江西诗派“一祖三宗”分别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7、宋代被称为“张三影”的词人是张仙,被称为“贺梅子”的词人是贺铸。 8、宋代格律词派的创始人为姜夔,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10、北宋时专力于小令创作,并称“二晏”的父子词人为晏殊、晏几道 。 11、宋初词人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12、元代最伟大的杂剧作家为关汉卿,他的悲剧代表作为《窦娥冤》。 13、南戏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地区,被称为“南戏之祖”的作品为高明的《琵琶记》。

14、元曲包括元杂剧、元代散曲两种。

15、南宋最伟大、作品最多的爱国诗人为陆游,著有诗集《剑南诗稿》。 16、南宋最著名的女词人为李清照,著有词集《漱玉词》。 17、宋代《清真词》的作者为周邦彦。 18、姜夔的词集为《白石道人歌曲》。 19、苏轼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

20、一身兼江湖诗人和辛派词人的南宋作家是刘克庄。 21、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是辛弃疾。

22、南宋前期诗坛上有一个由四位作家组成的流派,名叫中兴四大诗人 。 23、元曲除指杂剧外,还包括散曲。

24、“元曲四大家”中属于元代后期的一家名叫马致远。

25、元杂剧中的男主角叫正末,官员这一角色叫孤,皇帝这一角色叫驾。 26、元杂剧剧本结尾处的一种结构形式称为题目正名。 27、最早在宋初文坛上提出复古主张的文人是欧阳修。 28、宋初的三大诗体分别是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 31、宋代第一首悼亡词的作者是苏轼。

35、散曲在体制上分为小令、 套数和带过曲三类。 36、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睢景臣的代表作。 37、元代散曲作品存世数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

38、被称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马致远所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39、被称为“水浒戏双璧”的元杂剧是高文秀的《李逵负荆》和康进之的《双献功》。

40、“晚唐体”诗人中被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林逋。 42、其诗被称为“山谷体”的诗人是黄庭坚。 43、“诚斋体”的创立者是南宋诗人是杨万里。

44、被称为“贺梅子”的词人是贺铸。

45、“秦七、黄九”指秦观、黄庭坚两位北宋词人。 46、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是范成大。

47、中国词史上最长的词调是南宋词人 创作的《 》 48、辛派后劲词人中成就最大的词人是陆游 。 49、金代最重要的诗人是元好问。

50、被贾仲明称为“天下夺魁”的元代爱情剧是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

1、宋代第一首边塞词《渔家傲·塞下秋来》的作者为 ( B ) A王安石 B范仲淹 C 欧阳修 D苏轼

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不包括 ( D ) A范成大 B杨万里 C尤袤 D姜夔

4、既是江湖诗人,又是辛派词人的作家是 ( C ) A、姜夔 B、辛弃疾 C、刘克庄 D、赵师秀

5、“四大南戏”A《荆钗记》 B《拜月亭》 C《杀狗记》 D《白兔记》 6、南戏的别名中不包括 ( D )

A戏文 B温州杂剧 C永嘉杂剧 D诸宫调 7、以下不属于元杂剧《西厢记》中人物的为 ( D ) A 张生 B崔莺莺 C红娘 D李千金

8、“元曲四大家”中不包括 ( ?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王实甫

9、第一个用散文的笔法写赋,创作出文赋的作家为 ( B ) A苏轼 B欧阳修 C黄庭坚 D王安石

10、被称为元代“水浒戏双璧”的作品为 ( A ) A《李逵负荆》、《双献功》 B《燕青博鱼》、《燕青射雁》 C《黑旋风老收心》、《李逵负荆》 D《燕青博鱼》、《双献功》 11、《淮海词》的作者为 ( A ) A 秦观 B晏殊 C姜夔 D周邦彦

12、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为 ( C )

A乔吉 B王实甫 C郑光祖 D宫天挺

13、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为 ( A ) A纪君祥 B石君宝 C杨显之 D郑廷玉

14、元杂剧《柳毅传书》的作者为 ( A ) A尚仲贤 B郑光祖 C马致远 D康进之 15、下列作品不属于欧阳修的是 ( B )

A《戏答元珍》 B《鲁山山行》 C《朋党论》 D《五代史伶官传序》 17、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为 ( C ) A、周邦彦 B、晏几道 C、晏殊 D、李清照

20、善于写“影”,并被称为“桃杏嫁东风郎中”的词人为( D ) A、晏几道 B、林逋 C、秦观 D、张先

21、被称为“市井词人”、“浪子词人”的宋代词人为 ( A ) A、柳永 B、秦观 C、周邦彦 D、姜夔 23、大晟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为 ( C ) A、姜夔 B、贺铸 C、周邦彦 D、吴文英

24、宋代最早的论词专文《词论》的作者为 ( B ) A、苏轼 B、李清照 C、刘克庄 D、柳永

25、宋代成就最高的田园诗人为 ( A ) A、范成大 B、黄庭坚 C、苏轼 D、欧阳修

27、被金圣叹称为“第六才子书”的元杂剧为 ( C ) A、《窦娥冤》 B、《单刀会》 C、《西厢记》 D、《梧桐雨》 28、元散曲在体制上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B ) A、小令 B、中调 C、套数 D、带过曲 29、被称为“南戏之祖”的元代戏剧为 (A ) A、《琵琶记》 B、《西厢记》 C、《荆钗记》 D、《杀狗记》 30、宋初三大诗体中不包括 ( D ) A、白体 B、西昆体 C、晚唐体 D、诚斋体

31、最早在宋初文坛提出复古主张,倡导韩柳古文的作家为(D ) A、柳开 B、石介 C、穆修 D、欧阳修

32、元代“四大南戏”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部戏剧 ( B )

A、《荆钗记》 B、《西厢记》 C、《拜月亭》 D、《杀狗记》 39、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不包括 ( D ) A、杜甫 B、黄庭坚 C、陈师道 D、贺铸

43、元曲四大家中唯一属于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为 ( C ) A、关汉卿 B、郑光祖 C、马致远 D、白朴 45、其诗被称为“半山体”的诗人是 ( B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黄庭坚 D、梅尧臣 46、词集《珠玉词》的作者是 ( C ) A、柳永 B、欧阳修 C、晏殊 D、李清照

47、宋代作词最多的词人是 ( B )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周邦彦

48、诗集《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 D ) A、陆游 B、杨万里 C、苏轼 D、范成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